蓄电装置以及铁路车辆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06057 阅读:9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8:10
实施方式的蓄电装置具有第一箱体、第二箱体、蓄电池以及流路。所述第二箱体具有侧板,并收容在所述第一箱体内。所述蓄电池以与所述侧板连接的状态配置在所述第二箱体内。所述流路在所述第一箱体内且所述第二箱体的外部以包括所述第二箱体的所述侧板的方式构成,并在上下方向上贯通所述第一箱体。

Power storage and railway vehic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蓄电装置以及铁路车辆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蓄电装置以及铁路车辆。
技术介绍
一般而言,铁路车辆通过架线或者搭载于铁路车辆的发电系统接收电力的供给。铁路车辆作为用于在电力的供给被切断的情况下确保一定的时间、一定的功能的应急电源而具有蓄电装置。近年来,蓄电池的能量密度提高,因此搭载于铁路车辆的蓄电装置被用作兼备对驱动系统进行电源供给的系统的应急电源。在蓄电装置中收纳有电池模块。在电池模块的内部排列有多个收纳有电极与电解液的蓄电池。在电池模块的内部还收纳有连接蓄电池彼此的导体以及蓄电池的控制设备。蓄电池发热。因此,研究了通过风扇来冷却蓄电池并向蓄电装置的外部散出从蓄电池产生的热量。一般在具有风扇的冷却系统中,需要设置检测风扇的故障的故障检测功能、或者根据寿命定期地更换风扇。另外,由于通过风扇强制地将外部的空气导入到蓄电装置内,因此必须在风扇的上游侧设置用于除去灰尘和异物的过滤器。因此,需要定期地更换该过滤器。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2010-05597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不使用风扇就能够高效地冷却蓄电池的蓄电装置以及铁路车辆。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实施方式的蓄电装置具有第一箱体、第二箱体、蓄电池以及流路。所述第二箱体具有侧板,并收容在所述第一箱体内。所述蓄电池以与所述侧板连接的状态配置在所述第二箱体内。所述流路在所述第一箱体内且所述第二箱体的外部以包括所述第二箱体的所述侧板的方式构成,并在上下方向上贯通所述第一箱体。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铁路车辆的蓄电装置的主视图。图2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铁路车辆的蓄电装置的俯视图。图3是沿着图1中的剖面线A1-A1的剖面图。图4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蓄电装置的俯视图。图5是从图4中的B1方向箭视观察的图。图6是从图4中的B2方向箭视观察的图。图7是沿着图5中的剖面线A2-A2的剖面图。图8是俯视第二实施方式的铁路车辆的蓄电装置的剖面图。图9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蓄电装置的俯视图。图10是从图9中的B4方向箭视观察的图。图11是沿着图10中的剖面线A4-A4的剖面图。图12是示出变形例的实施方式的铁路车辆中的蓄电装置的主要部分的侧视图。图13是从图12中的B6方向箭视观察的图。图14是示出变形例的实施方式的铁路车辆中的蓄电装置的主要部分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的蓄电装置以及铁路车辆进行说明。(第一实施方式)以下,参照图1至图7,对铁路车辆的蓄电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蓄电装置26具备第一箱体27、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三个)电池模块28、保护电路29以及控制电路30。此外,蓄电装置26所具备的电池模块28的数量不限,也可以是一个、两个,还可以是四个以上。蓄电装置26例如搭载于铁路车辆的车体的地板下。在以下的说明中,在区别称呼多个电池模块28时,从车体的前方向后方依次称为电池模块28A、电池模块28B、电池模块28C。在不区别称呼电池模块28A、28B、28C时,统称为电池模块28。但是,附图中针对电池模块的附图标记不标出28,而是标出28A等。对于将在后面进行说明的开口42a、承受部件43等也是同样的。第一箱体27的外形形成为长方体的箱状。第一箱体27具有第一顶板33、第一底板34以及第一侧板35~38。第一顶板33、第一底板34以及第一侧板35~38由钢板等形成。例如,在俯视观察时,第一顶板33以及第一底板34形成为车体的长度方向X(以下,简称为长度方向X)上较长的矩形状。第一顶板33以及第一底板34配置成在上下方向上对置。第一侧板35、36竖立设置在第一底板34中的沿着长度方向X的外缘部。第一侧板37、38竖立设置在第一底板34中的沿着车体的宽度方向Y(以下,简称为宽度方向Y)的外缘部。此外,将相对于第一侧板35的第一侧板36侧称为右侧,将相对于第一侧板36的第一侧板35侧称为左侧。将相对于第一侧板38的第一侧板37侧称为前方,将相对于第一侧板37的第一侧板38侧称为后方。如图2所示,在第一顶板33的前方的部分形成有多个第一贯通孔33a。多个第一贯通孔33a配置成棋盘格子状。如图1以及图2所示,在第一顶板33的各角部固定有用于将第一箱体27固定于车体的安装部件39。安装部件39比第一箱体27的第一顶板33更向上方突出。虽然未图示,但是在第一底板34中,在与第一顶板33的多个第一贯通孔33a对置的位置形成有多个第一贯通孔。如图3所示,在第一侧板35的前方的部分形成有开口35a。在第一侧板35中的开口35a的后方的缘部安装有向右侧延伸的第一分隔板40。第一分隔板40延伸至第一侧板35与第一侧板36的中间部。此外,如图1所示,在第一侧板35的后方的部分设置有检查罩35b。检查罩35b用于保护电路29以及控制电路30的检查作业。如图3所示,在第一分隔板40的右端部安装有朝向前方延伸的第一分隔板(分隔板)41。第一分隔板40、41设置在第一箱体27内。第一分隔板41具有板本体42以及多个承受部件43。板本体42从第一分隔板40的右端部朝向前方延伸至到达第一侧板37。板本体42通过焊接等接合于第一侧板37。第一分隔板40以及板本体42分别延伸至第一顶板33以及第一底板34,通过焊接等接合于第一顶板33以及第一底板34。在板本体42上形成有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三个)开口42aA、42aB、42aC。各开口42a在从宽度方向Y观察时形成为矩形的边框状。多个开口42aA、42aB、42aC在长度方向X上彼此隔开间隔,从前方向后方按照开口42aA、42aB、42aC的顺序排列配置。在板本体42中的开口42aA的缘部固定有所述的承受部件43A(多个承受部件43之一)。承受部件43A在从宽度方向Y观察时形成为矩形的边框状。承受部件43A从板本体42向左侧,遍及开口42aA的缘部的整周突出。同样地,在板本体42中,分别在开口42aB的缘部固定有承受部件43B,在开口42aC的缘部固定有承受部件43C。通过板本体42的开口42aA、以及承受部件43A的开口构成第一分隔板41的第一开口41aA。同样地,通过板本体42的开口42aB、以及承受部件43B的开口构成第一分隔板41的第一开口41aB。通过板本体42的开口42aC、以及承受部件43C的开口构成第一分隔板41的第一开口41aC。在第一侧板36的前方的部分形成有开口36a。通过作业罩45覆盖第一侧板36的开口36a。作业罩45通过螺栓或螺钉等的紧固部件46可拆装地安装于第一侧板36。多个电池模块28包括电池模块28A、电池模块28B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蓄电装置,具备:/n第一箱体;/n第二箱体,该第二箱体具有侧板,并收容在所述第一箱体内;/n蓄电池,以与所述侧板连接的状态配置在所述第二箱体内;以及/n流路,在所述第一箱体内且所述第二箱体的外部以包括所述第二箱体的所述侧板的方式构成,并在上下方向上贯通所述第一箱体。/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1124 JP 2017-2261581.一种蓄电装置,具备:
第一箱体;
第二箱体,该第二箱体具有侧板,并收容在所述第一箱体内;
蓄电池,以与所述侧板连接的状态配置在所述第二箱体内;以及
流路,在所述第一箱体内且所述第二箱体的外部以包括所述第二箱体的所述侧板的方式构成,并在上下方向上贯通所述第一箱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装置,其中,
具备从所述侧板朝向所述流路内突出的突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蓄电装置,其中,
在所述侧板形成有开放开口,
所述蓄电池通过所述开放开口露出到所述流路内。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装置,其中,
具备分隔板,所述分隔板设置在所述第一箱体内,构成所述流路的一部分,并且形成有第一开口,
在所述第二箱体形成有第二开口,
所述第二箱体可拆装地安装在所述第一箱体中,
所述分隔板的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箱体的所述第二开口连通。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北泽靖之山下光世栗栖直之吉成博昭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东芝东芝基础设施系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