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制冷空调装置具有:制冷剂回路,其将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部、蒸发器以及储能器用配管连接,供非共沸混合制冷剂循环;流入温度传感器,其测定流入蒸发器的非共沸混合制冷剂的温度;以及控制装置,其在以流入蒸发器的非共沸混合制冷剂的压力成为设定压力的方式控制制冷剂回路的检查模式时,计算设定压力下的饱和温度与流入温度传感器测定的温度的温度差,对温度差与阈值进行比较并判定非共沸混合制冷剂有无泄漏。
Refriger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 unit and control un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制冷空调装置以及控制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判定来自制冷剂回路的制冷剂有无泄漏的控制装置以及具备控制装置的制冷空调装置。
技术介绍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以往的空调装置进行的制冷剂泄漏的检测的一个例子。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假设在制冷回路中制冷剂量为所需量,在通过热负荷求出的理论制冷循环中的状态量、与实测出的状态量之差为规定的值以上的状态持续了一定期间时,判断为制冷剂不足。在专利文献1中作为状态量的具体例公开了蒸发器入口温度。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5-99542号公报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制冷剂泄漏的检测是根据状态量的变化,检测制冷循环整体有无制冷剂量不足,而不确定制冷剂泄漏的产生部位。因此,需要在现场操作人员开始制冷剂回路的修补作业之前,进行用于制冷剂泄漏部位确定的检查作业。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那样的课题所做出的,提供一种能够确定发生了制冷剂泄漏的部位的制冷空调装置以及控制装置。本专利技术的制冷空调装置具有:制冷剂回路,其将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部、蒸发器以及储能器用配管连接,供非共沸混合制冷剂循环;流入温度传感器,其测定流入所述蒸发器的所述非共沸混合制冷剂的温度;以及控制装置,其在控制所述制冷剂回路而使得流入所述蒸发器的所述非共沸混合制冷剂的压力成为设定压力的检查模式时,计算所述设定压力下的饱和温度与所述流入温度传感器测定的温度的温度差,对该温度差与阈值进行比较,来判定所述非共沸混合制冷剂有无泄漏。根据本专利技术,通过检测在非共沸混合制冷剂以气液两相状态流动的部位处制冷剂泄漏的发生,从而能够在从膨胀部到蒸发器的出口的区间或者冷凝器确定制冷剂泄漏的发生部位。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制冷空调装置的一个例子的制冷剂回路图。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控制装置的一个结构例的框图。图3是表示非共沸混合制冷剂为R407C的情况下的制冷剂的沸点以及组成比率的表。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中的检查模式时的制冷剂的状态的p-h线图。图5是表示构成图3所示的非共沸混合制冷剂的三种制冷剂中的R32以及R125泄漏的情况下的图4所示的点A~C的温度的表。图6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制冷空调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方式1一边参照附图、一边对本实施方式1的制冷空调装置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制冷空调装置的一个例子的制冷剂回路图。本实施方式1的制冷空调装置100例如是冰箱那样的对冷却对象进行冷却的装置。如图1所示,制冷空调装置100具有制冷剂回路10、冷凝温度传感器21、膨胀部入口温度传感器22、流入压力传感器23、流入温度传感器24以及控制装置50。制冷剂回路10是将压缩机11、冷凝器12、膨胀部13、蒸发器14、储能器15以及受液器16用配管连接,供沸点不同的多种制冷剂混合而成的非共沸混合制冷剂循环的结构。压缩机11吸入并压缩低温低压的状态的非共沸混合制冷剂,并排出高温高压的状态的非共沸混合制冷剂。压缩机11例如是能够控制容量的变频压缩机。冷凝器12是在室外空气与非共沸混合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膨胀部13是将非共沸混合制冷剂减压而使其膨胀的减压阀或者膨胀阀。膨胀部13例如是能够调整开度的电子式膨胀阀。蒸发器14是进行冷却室的冷却并在冷却室的空气与非共沸混合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储能器15和受液器16将气体制冷剂与液体制冷剂分离。受液器16的出口配管构成为只要受液器16不是空的,就使液相的制冷剂流出。受液器16贮存在制冷剂回路10中循环的非共沸混合制冷剂中的由设备周边的温度变化等产生的多余制冷剂。在回流运转等液相制冷剂过渡性地从蒸发器14返回的情况下,储能器15贮存液相制冷剂。在本实施方式1中,如图1所示,以在制冷空调装置100设置有受液器16的情况进行说明,但也可以不设置受液器16。冷凝温度传感器21设置于冷凝器12的制冷剂出口侧。冷凝温度传感器21测定在冷凝器12中流通的非共沸混合制冷剂的冷凝温度Ctemp。膨胀部入口温度传感器22设置于膨胀部13的制冷剂入口侧。膨胀部入口温度传感器22测定流入膨胀部13的非共沸混合制冷剂的膨胀前温度。流入压力传感器23设置于蒸发器14的制冷剂入口侧。流入压力传感器23测定流入蒸发器14的非共沸混合制冷剂的压力PL。流入温度传感器24设置于蒸发器14的制冷剂入口侧。流入温度传感器24测定流入蒸发器14的非共沸混合制冷剂的温度。控制装置50基于制冷剂回路10中的各部的压力以及温度的测定值、和包括空调对象空间的设定温度在内的各种设定值,来控制制冷空调装置100的运转。控制装置50例如是微型计算机。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控制装置的一个结构例的框图。控制装置50具有制冷循环控制单元51、检查模式执行单元52、计算单元53以及判定单元54。虽未图示,但控制装置50具有存储程序的存储器、和根据程序执行处理的CPU(Central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器)。通过CPU执行程序,从而图2所示的制冷循环控制单元51、检查模式执行单元52、计算单元53以及判定单元54构成为制冷空调装置100。未图示的存储器存储设定温度、用于制冷空调装置100的控制和制冷剂泄漏判定的各种信息。另外,在制冷空调装置100设置有测定室外空气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和测定冷却室的空气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但省略了图示这些温度传感器。另外,虽然在图1中未示出,但可以设置有向蒸发器14供给冷却室的空气的风扇,也可以设置有向冷凝器12供给室外空气的风扇。在该情况下,控制装置50也可以控制这些风扇的运转频率。此外,制冷空调装置100也可以具备切换在制冷剂回路10中流动的非共沸混合制冷剂的流动方向的流路切换部。在该情况下,制冷空调装置100也能够进行冷却运转与加热运转的任一运转。制冷空调装置100的空调对象空间并不局限于冷却室。接下来,对制冷空调装置100的冷却运转进行说明。被吸入至压缩机11的制冷剂被压缩机11压缩,并以高温高压的气体状态从压缩机11排出。从压缩机11排出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流入冷凝器12。在冷凝器12中,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而冷凝、液化。若冷凝后的液体状态的制冷剂流入受液器16,则多余的制冷剂贮存于受液器16,仅液体制冷剂从受液器16流出。液体制冷剂若流入膨胀部13,则在膨胀部13中膨胀而减压,从而成为低温低压的气液两相状态的制冷剂。气液两相的制冷剂流入蒸发器14。在蒸发器14中,气液两相的制冷剂与冷却室的空气进行热交换,从而蒸发、气化。此时,冷却室被冷却。低温低压的气体状态的制冷剂被压缩机11吸入。图3是表示非共沸混合制冷剂为R407C的情况下的制冷剂的沸点以及组成比率的表。在本实施方式1中,以封入于制冷剂回路10的非共沸混合制冷剂为R407C的情况进行说明。如图3所示,R407C混合有R32、R125以及R134a的制冷剂。R32的沸点是-51.7℃,R125的沸点是-48.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冷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n制冷剂回路,其将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部、蒸发器以及储能器用配管连接,供非共沸混合制冷剂循环;/n流入温度传感器,其测定流入所述蒸发器的所述非共沸混合制冷剂的温度;以及/n控制装置,其在控制所述制冷剂回路而使得流入所述蒸发器的所述非共沸混合制冷剂的压力成为设定压力的检查模式时,计算所述设定压力下的饱和温度与所述流入温度传感器测定的温度的温度差,对该温度差与阈值进行比较,来判定所述非共沸混合制冷剂有无泄漏。/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制冷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制冷剂回路,其将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部、蒸发器以及储能器用配管连接,供非共沸混合制冷剂循环;
流入温度传感器,其测定流入所述蒸发器的所述非共沸混合制冷剂的温度;以及
控制装置,其在控制所述制冷剂回路而使得流入所述蒸发器的所述非共沸混合制冷剂的压力成为设定压力的检查模式时,计算所述设定压力下的饱和温度与所述流入温度传感器测定的温度的温度差,对该温度差与阈值进行比较,来判定所述非共沸混合制冷剂有无泄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流入压力传感器,其测定流入所述蒸发器的所述非共沸混合制冷剂的压力,
所述控制装置存储空调对象空间的设定温度,当是根据在所述蒸发器中流通的所述非共沸混合制冷剂的压力换算的蒸发温度高于所述设定温度的状态时,执行所述检查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冷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制冷剂回路,使得在所述检查模式中,与进行空调对象空间的空气调节的通常运转模式相比较,所述非共沸混合制冷剂的冷凝温度变低。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制冷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制冷剂回路,使得在所述检查模式中,在所述冷凝器中流通的所述非共沸混合制冷剂的冷凝温度、和向所述膨胀部的入口侧流动的所述非共沸混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川昌彦,七种哲二,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