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器及预灌装注射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05004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7:16
在构成预灌装注射器(12A)的注射器(10A)中,当盖主体(42a)安装于筒部(24a)时,第1密封部(56)由构成筒部(24a)的开口部(30)的内周面向径向内侧压缩,由此液密地密封流路(32)的顶端部,第2密封部(58a)由筒部(24a)的基端部(36)的内周面向径向内侧压缩,由此液密地密封流路(32)的基端部。

Syringes and prefilled syring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注射器及预灌装注射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针筒(barrel)主体的筒部安装有由弹性材料构成的盖主体的注射器及预灌装注射器。
技术介绍
美国专利第4172457号说明书中公开了一种注射器,具备:针筒主体,其具有能够填充药液的筒体部和从筒体部向顶端方向突出的筒部;和插入筒部内的盖。对于该注射器,在筒部的基端部,盖的外周面与筒部的内周面抵接。
技术实现思路
在上述以往技术中,当针筒主体的筒体部的内压比外压高时,填充于筒体部内的药液有可能进入与筒部的基端部相比位于顶端侧的内鲁尔部与盖之间,并附着于内鲁尔部的内周面。在内鲁尔部的内周面上附着有药液的状态下,当将其它医疗器械(例如注射器)的外鲁尔部向内鲁尔部插入时,药液会进入外鲁尔部的外周面与内鲁尔部的内周面之间。那样的话,存在内鲁尔部与外鲁尔部的嵌合松弛而使药液泄漏的隐患。本专利技术是考虑这种课题而做出的,目的为以提供一种能够抑制药液附着于内鲁尔部的内周面、并能在使外鲁尔部与内鲁尔部嵌合后的状态下抑制药液泄漏的注射器及预灌装注射器。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注射器具备:针筒主体,其具有内部能够填充药液的中空的筒体部、和从所述筒体部的顶端向顶端方向突出、包括在顶端开口的开口部并划分出使所述筒体部的内部与所述开口部连通的流路的筒部;和盖,其具有安装于所述筒部的由弹性材料构成的盖主体,该注射器的特征在于,所述筒部具有:内鲁尔部,其内径从所述开口部朝向基端方向缩径,并能与其它医疗器械的外鲁尔部嵌合;和基端部,其将所述内鲁尔部与所述筒体部彼此连接,所述盖主体具有:基部,其在所述盖主体安装于所述筒部的状态下与所述开口部相比配置于顶端侧;和插入部,其从所述基部向基端方向突出,并插入所述筒部内,所述盖主体的所述插入部具有:第1密封部,其设于所述插入部的顶端,并在所述盖主体未安装于所述筒部的自然状态下具有比所述开口部的直径大的外径;和第2密封部,其设于所述插入部的基端,并在所述自然状态下具有比所述筒部的所述基端部的内径大的外径,当所述盖主体安装于所述筒部时,所述第1密封部由构成所述筒部的所述开口部的内周面向径向内侧压缩,由此液密地密封所述流路的顶端部,所述第2密封部由所述筒部的所述基端部的内周面向径向内侧压缩,由此液密地密封所述流路的基端部。根据这种结构,由于盖主体的第2密封部液密地密封筒部的流路的基端部,所以能够防止针筒主体内的药液进入筒部内。由此,能够抑制药液附着于内鲁尔部的内周面。因此,能够在将其它医疗器械的外鲁尔部插入内鲁尔部后抑制内鲁尔部与外鲁尔部的嵌合松弛。因此,能够在使外鲁尔部与内鲁尔部嵌合后的状态下抑制药液泄漏。另外,由于盖主体的第1密封部液密地密封筒部的流路的顶端部,所以能够抑制细菌从外部流入针筒主体内。在上述注射器中,也可以为,所述盖主体具有从所述插入部向基端方向突出的基端突出部,当所述盖主体安装于所述筒部时,所述基端突出部配置于所述筒体部的顶端部内。不过,例如在将注射器内的药液冷冻干燥(freezedry)时,若药液正在进入内径比筒体部小的筒部内的话,则由于热导率和干燥效率在筒部和筒体部不同,所以有时无法有效地使筒部内的药液冷冻干燥。根据上述结构,由于能够通过基端突出部可靠地防止筒体部内的药液进入筒部内,所以能够有效地使药液冷冻干燥。在上述注射器中,也可以为,所述基端突出部形成为朝向基端而前端细窄的凸状。根据这种结构,由于能够使筒体部的内压向相对于盖主体的轴向交叉的方向分散,所以即使筒体部的内压升高也能抑制盖主体从筒部脱落。在上述注射器中,也可以为,所述筒部的所述基端部具有以使所述基端部的内周面朝向径向内侧突出的方式形成、并将所述第2密封部朝向径向内侧压缩的环状突出部,所述盖主体在所述第2密封部的基端具有外径比所述第2密封部大的扩径部,当所述盖主体安装于所述筒部时,所述扩径部的顶端与所述环状突出部的基端卡合。根据这种结构,由于扩径部的顶端与环状突出部的基端卡合,所以能够抑制盖主体从筒部脱落。在上述注射器中,也可以为,所述筒部的所述基端部具有以使所述基端部的内周面朝向径向外侧凹陷的方式形成的环状凹部,所述第2密封部具有比所述环状凹部的内径大的外径,所述插入部在所述第2密封部的顶端具有外径比所述第2密封部小的缩径部,当所述盖主体安装于所述筒部时,所述第2密封部由所述环状凹部朝向径向内侧压缩,并且所述第2密封部的顶端与所述环状凹部的顶端卡合。根据这种结构,由于第2密封部的顶端与环状凹部的顶端卡合,所以能够抑制盖主体从筒部脱落。在上述注射器中,也可以为,所述盖主体在所述第1密封部与所述第2密封部之间具有外径比所述内鲁尔部的内径小的中间部。根据这种结构,当盖主体安装于筒部时,中间部不会被内鲁尔部压缩。由此,由于能够防止盖主体过强地嵌入筒部内,所以能够很容易将盖主体从筒部取下。在上述注射器中,也可以为,所述盖主体在所述中间部与所述第2密封部之间具有在所述自然状态下外径比所述筒部的内径大的第3密封部,所述第3密封部由所述筒部的内周面向径向内侧压缩,由此液密地密封所述流路。根据这种结构,能够防止盖主体过强地嵌入筒部内,并同时可靠地防止药液进入内鲁尔部内。在上述注射器中,也可以为,所述盖还具备筒状的罩部件,该罩部件由与所述盖主体相比硬质的材料构成,并具有与所述盖主体的所述基部卡合的卡合部,所述罩部件通过所述卡合部与所述基部的卡合而以覆盖所述基部的外周面的至少一部分的方式安装于所述盖主体。根据这种结构,由于由硬质的材料构成的罩部件作为握持部发挥功能,所以很容易将盖主体从筒部取下。在上述注射器中,也可以为,所述罩部件具有:筒状的第1罩部,其具有所述卡合部并覆盖所述基部的所述外周面;和第2罩部,其从所述第1罩部向基端方向延伸并覆盖所述筒部的外周面。根据这种结构,由于第2罩部覆盖筒部的外周面,所以能够在输送或保管注射器时防止对筒部造成撞击而使其破损。在上述注射器中,也可以为,所述第2罩部在内周面具有内螺纹部,所述筒部在所述外周面具有与所述内螺纹部螺合的螺合部。根据这种结构,在使罩部件相对于筒部旋转而将盖主体从筒部取下时,能够限制盖主体向轴向的移动速度。由此,能够在将盖主体从筒部取下时防止筒体部内的药液(药剂)向外部飞散。在上述注射器中,也可以为,所述罩部件具备:罩主体部,其具有所述卡合部并在顶端形成有开口部,且由实质上不透明的材料构成;和顶端罩部件,其安装于所述罩主体部的所述开口部,所述顶端罩部件具有:环状周壁部,其从所述罩主体部的所述开口部向顶端方向延伸;顶端壁,其设于所述环状周壁部的顶端;和容纳空间,其由所述环状周壁部和所述顶端壁划分,能够容纳所述基部的至少一部分,所述环状周壁部具有用于对所述容纳空间内进行视觉辨认的视觉辨认容许部,所述盖主体的所述插入部具备与所述第1密封部相比配置于基端侧、且外径比所述筒部的所述开口部的内径大的抵接部,所述盖主体能够在所述罩部件内沿着所述罩部件的轴向、从所述基部位于所述罩主体部内的第1位置位移到所述基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注射器,具备:/n针筒主体,其具有内部能够填充药液的中空的筒体部、和从所述筒体部的顶端向顶端方向突出、包括在顶端开口的开口部并划分出使所述筒体部的内部与所述开口部连通的流路的筒部;和/n盖,其具有安装于所述筒部的由弹性材料构成的盖主体,/n该注射器的特征在于,所述筒部具有:/n内鲁尔部,其内径从所述开口部朝向基端方向缩径,并能与其它医疗器械的外鲁尔部嵌合;和/n基端部,其将所述内鲁尔部与所述筒体部彼此连接,/n所述盖主体具有:/n基部,其在所述盖主体安装于所述筒部的状态下与所述开口部相比配置于顶端侧;和/n插入部,其从所述基部向基端方向突出,并插入所述筒部内,/n所述盖主体的所述插入部具有:/n第1密封部,其设于所述插入部的顶端,并在所述盖主体未安装于所述筒部的自然状态下具有比所述开口部的直径大的外径;和/n第2密封部,其设于所述插入部的基端,并在所述自然状态下具有比所述筒部的所述基端部的内径大的外径,/n当所述盖主体安装于所述筒部时,所述第1密封部由构成所述筒部的所述开口部的内周面向径向内侧压缩,由此液密地密封所述流路的顶端部,所述第2密封部由所述筒部的所述基端部的内周面向径向内侧压缩,由此液密地密封所述流路的基端部。/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1031 JP 2017-2104401.一种注射器,具备:
针筒主体,其具有内部能够填充药液的中空的筒体部、和从所述筒体部的顶端向顶端方向突出、包括在顶端开口的开口部并划分出使所述筒体部的内部与所述开口部连通的流路的筒部;和
盖,其具有安装于所述筒部的由弹性材料构成的盖主体,
该注射器的特征在于,所述筒部具有:
内鲁尔部,其内径从所述开口部朝向基端方向缩径,并能与其它医疗器械的外鲁尔部嵌合;和
基端部,其将所述内鲁尔部与所述筒体部彼此连接,
所述盖主体具有:
基部,其在所述盖主体安装于所述筒部的状态下与所述开口部相比配置于顶端侧;和
插入部,其从所述基部向基端方向突出,并插入所述筒部内,
所述盖主体的所述插入部具有:
第1密封部,其设于所述插入部的顶端,并在所述盖主体未安装于所述筒部的自然状态下具有比所述开口部的直径大的外径;和
第2密封部,其设于所述插入部的基端,并在所述自然状态下具有比所述筒部的所述基端部的内径大的外径,
当所述盖主体安装于所述筒部时,所述第1密封部由构成所述筒部的所述开口部的内周面向径向内侧压缩,由此液密地密封所述流路的顶端部,所述第2密封部由所述筒部的所述基端部的内周面向径向内侧压缩,由此液密地密封所述流路的基端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射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主体具有从所述插入部向基端方向突出的基端突出部,
当所述盖主体安装于所述筒部时,所述基端突出部配置于所述筒体部的顶端部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射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端突出部形成为朝向基端而前端细窄的凸状。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注射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筒部的所述基端部具有以使所述基端部的内周面朝向径向内侧突出的方式形成、并将所述第2密封部朝向径向内侧压缩的环状突出部,
所述盖主体在所述第2密封部的基端具有外径比所述第2密封部大的扩径部,
当所述盖主体安装于所述筒部时,所述扩径部的顶端与所述环状突出部的基端卡合。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注射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筒部的所述基端部具有以使所述基端部的内周面朝向径向外侧凹陷的方式形成的环状凹部,
所述第2密封部具有比所述环状凹部的内径大的外径,
所述插入部在所述第2密封部的顶端具有外径比所述第2密封部小的缩径部,
当所述盖主体安装于所述筒部时,所述第2密封部由所述环状凹部朝向径向内侧压缩,并且所述第2密封部的顶端与所述环状凹部的顶端卡合。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注射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主体在所述第1密封部与所述第2密封部之间具有中间部,该中间部具有比所述内鲁尔部的内径小的外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注射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主体在所述中间部与所述第2密封部之间具有第3密封部,该第3密封部在所述自然状态下具有比所述筒部的内径大的外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冲原等
申请(专利权)人:泰尔茂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