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SVLAN的主CPU管理外挂交换芯片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503941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6: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SVLAN的主CPU管理外挂交换芯片的方法,涉及网络数据传输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利用SVLAN对外挂交换芯片各个端口进行分组;步骤S2:外挂交换芯片的端口包装对应的SVLAN头发送至CPU;步骤S3:CPU针对不同SVLAN进行区分管理外挂交换芯片端口。本发明专利技术使用SVLAN标签识别具有不受具体芯片影响的应用价值,提高了主CPU和外挂交换芯片的兼容性;而且能够很好地避免使用VLAN标签时用户所使用的VLAN与外挂交换芯片的VLAN、设备内部VLAN被占用或者相互冲突的情况发生,且无须对原有的部件或者架构进行修改,就可以实现对外挂交换芯片的管理,从而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并能够在交换芯片上进行大部分功能处理,降低了CPU的负担。

A method based on svlan for main CPU to manage external switch chi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SVLAN的主CPU管理外挂交换芯片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网络数据传输
,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SVLAN的主CPU管理外挂交换芯片的方法。
技术介绍
VLAN栈(SVLAN:StackVlan)是基于IEEE802.1Q隧道封装的协议,SVLAN可以在原有的VLAN标签基础上再增添一个VLAN标签,很好地拓展了VLAN数目的限制,以达到4096*4096个虚拟局域网数目。当主CPU需要管理外部交换芯片时,由于双方芯片只有一个端口互联,此时一般需要基于双方之间的通信需要包装外部芯片特殊的报文头部或者VLAN标签,主CPU通过分析特殊报文头部或者VLAN标签的字段来区分是由外挂交换芯片哪个外部端口传输数据上来,外部交换芯片通过分析特殊报文头部或者VLAN标签来转发数据至目的外部端口。使用特殊报文头部等方法的数据传输与外挂交换芯片、主CPU的品牌性能息息相关。由于不同的外挂交换芯片所使用的的特殊报文头部不一致,导致主CPU不一定能很好地支持,甚至是出现不支持的情况;并且在后续产品开发中,会出现更换外部交换芯片或者主CPU的情况,此时又需要对主CPU与外挂交换芯片之间的特殊报文头部进行适配处理,这极大地影响了开发生产的效率;此外,使用VLAN标签可能会出现VLAN被占用的问题,如果使用VLAN标签识别管理外挂交换芯片,可能会出现用户所使用的VLAN与外挂交换芯片的VLAN、设备内部VLAN被占用或者相互冲突的情况。因此,使用SVLAN进行外部交换芯片管理,可以更好的兼容各种不同品牌类型的主CPU以及交换芯片,对不支持特殊报文头部的主CPU和外挂交换芯片、以及避免VLAN被占用等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管理方式。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基于SVLAN的主CPU管理外挂交换芯片的方法,从而提高主CPU和外挂交换芯片的兼容性,避免VLAN被占用,降低主CPU的负担,降低生产管理成本。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根据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基于SVLAN的主CPU管理外挂交换芯片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利用SVLAN对外挂交换芯片各个端口进行分组;步骤S2:外挂交换芯片的端口包装对应的SVLAN头发送至CPU;步骤S3:CPU针对不同SVLAN进行区分管理外挂交换芯片端口。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01:对外挂交换芯片的外部端口进行分组,每个端口各绑定一个不同的SVLAN;步骤S102:对外挂交换芯片与主CPU相连接的端口进行配置,该端口需要兼容外部端口配置的所有SVLAN,并且配置该端口强制一直处于已连接状态。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201:根据SVLAN的标准协议,外挂交换芯片的外部端口传输数据至CPU,在外挂交换芯片内部包装SVLAN报文头部;步骤S202:外挂交换芯片与CPU相连接的端口之前配置好兼容各个端口的SVLAN,并且该端口一直处于已连接状态,外挂交换芯片通过该端口将数据包发送至CPU。进一步地,步骤S3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301:主CPU对外挂交换芯片发送过来的数据包进行分析处理,剥离SVLAN报文头部,根据SVLAN的不同,区分该数据由外挂交换芯片哪个外部端口发送至CPU;步骤S302:CPU回应数据包时,也包装上外挂交换芯片相对应的目的端口的SVLAN发送至外挂交换芯片,外挂交换芯片根据SVLAN转发至相对应的外部端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至少包括:1、SVLAN技术应用广泛且被通用,大多数的CPU和交换芯片都能够很好地支持SVLAN相关功能,相比其他识别技术,使用SVLAN标签识别具有不受具体芯片影响的应用价值,提高了主CPU和外挂交换芯片的兼容性。2、SVLAN是一种基于IEEE802.1Q隧道封装的,在VLAN标签之上再添加新的VLAN标签的技术,现如今网络通信环境越来越复杂化,如果使用VLAN标签是识别管理交换芯片,在该环境中,可能会出现用户所使用的VLAN与管理交换芯片的VLAN、设备内部VLAN被占用或者相互冲突的情况,使用SVLAN标签识别管理交换芯片能很好地避免这种VLAN被占用或者相互冲突的情况发生。3、本专利技术申请的技术方案无需在内核创建多个子设备,由于使用SVLAN对交换芯片分组管理后,SVLAN标签由交换芯片进行包装,交换芯片内部会对带有不同SVLAN标签进行转发,可以在交换芯片上进行大部分功能处理,无需再把大部分数据交由CPU处理,这大幅降低了CPU的负担,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对CPU性能的需求。4、本专利技术申请的技术方案无须对原有的部件或者架构进行修改,就可以实现对外挂交换芯片的管理,从而降低了生产管理成本。需要说明的是,实施本专利技术申请的任一产品或者方法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诉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外挂交换芯片的逻辑地址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接收报文原理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发送报文原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需要指出的是,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VLAN(VirtualLocalAreaNetwork)又称虚拟局域网,是一组逻辑上的设备和用户,这些设备和用户并不受物理位置的限制,可以根据功能、部门及应用等因素将它们组织起来,相互之间的通信就好像它们在同一个网段中一样。VLAN是为解决以太网的广播问题和安全性而提出的一种协议,它在以太网帧的基础上增加了VLAN头,用VLANID把用户划分为更小的工作组,限制不同工作组间的用户互访,每个工作组就是一个虚拟局域网,虚拟局域网的好处是可以限制广播范围,并能够形成虚拟工作组,动态管理网络。SVLAN是一种基于IEEE802.1Q隧道封装的,在VLAN标签之上再添加新的VLAN标签的技术,SVLAN很好地拓展了VLAN数目的限制,通过在以太帧中堆叠两个802.1Q包头,有效地扩展了VLAN数目,使VLAN的数目最多可达4096x4096个。同时,多个VLAN能够被复用到一个核心VLAN中。实施例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外挂交换芯片的逻辑地址示意图(附图1只给出部分主要使用的端口)。如图1所示,交换芯片左侧连接CPU,左上的引脚作为外挂交换芯片的上联口,与CPU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SVLAN的主CPU管理外挂交换芯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步骤S1:利用SVLAN对外挂交换芯片各个端口进行分组;/n步骤S2:外挂交换芯片的端口包装对应的SVLAN头发送至CPU;/n步骤S3:CPU针对不同SVLAN进行区分管理外挂交换芯片端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SVLAN的主CPU管理外挂交换芯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利用SVLAN对外挂交换芯片各个端口进行分组;
步骤S2:外挂交换芯片的端口包装对应的SVLAN头发送至CPU;
步骤S3:CPU针对不同SVLAN进行区分管理外挂交换芯片端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SVLAN的主CPU管理外挂交换芯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1:对外挂交换芯片的外部端口进行分组,每个端口各绑定一个不同的SVLAN;
步骤S102:对外挂交换芯片与主CPU相连接的端口进行配置,该端口需要兼容外部端口配置的所有SVLAN,并且配置该端口强制一直处于已连接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SVLAN的主CPU管理外挂交换芯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勇军蔡举城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芯德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