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加热元件的暖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0345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6: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具有加热元件的暖气,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加热元件以及散热翅片,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相连接,且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形成一容置腔,加热元件和散热翅片均安装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所形成的容置腔内,散热翅片设有两组,两组散热翅片分别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内壁固定连接,加热元件呈板状,且安装于两组散热翅片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实现自加热功能,相比于传统水暖不再需要供应热水,可直接固定连接于墙壁上使用,便于安装;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加热元件设于两侧板之间,且通过散热翅片将热量传递给两侧板,热传递效果好,并且两侧板内可装有液体,提高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受热和散热的均匀性,防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因受热不均破裂漏水。

Heating with heating ele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加热元件的暖气
本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加热元件的暖气,属于加热设备

技术介绍
暖气是一种常用的家用电器,广泛运用于生活中。目前,国内北方所用的暖气大多与热水管道相连通,通过向暖气内供应流通的热水使得房间内变暖。然而,这种方式需要的暖气与需要与热水供应管道相连通,安装和施工过程较为繁琐。针对此,现有技术中存在一种水暖,通过将水容器和加热源相连接,加热源固定连接于水容器底部,而采用这种方式的水暖,由于底部受热较大,造成受热不均,容易导致水容器的焊缝处破裂漏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具有加热元件的暖气,便于制造和安装且暖气受热和散热更为均匀。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具有加热元件的暖气,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加热元件以及散热翅片,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相连接,且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形成一容置腔,所述加热元件和散热翅片均安装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所形成的容置腔内,所述散热翅片设有两组,两组散热翅片分别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加热元件呈板状结构,且所述加热元件安装于两组散热翅片之间。进一步地,上述具有加热元件的暖气,其中:还包括前挡板、后挡板、上挡板和下挡板,所述上挡板和下挡板分别连接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上下边沿,前挡板和后挡板分别连接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前后边沿。进一步地,上述具有加热元件的暖气,其中: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内形成有流道,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通过连接件相连接,且所述连接件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内的流道相连通。进一步地,上述具有加热元件的暖气,其中: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连通管、第二连通管和第三连通管,所述第一连通管、第二连通管和第三连通管相互连通,第一连通管和第二连通管分别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内的流道相连通,所述第三连通管朝向所述容置腔的外侧。更进一步地,上述具有加热元件的暖气,其中: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形成的流道内填充有水和/或防冻液和/或超导液和/或油。更进一步地,上述具有加热元件的暖气,其中:所述加热元件包括上散热板、下散热板、上云母、下云母和电热膜,所述上云母和下云母分别覆盖电热膜的上、下表面,所述上散热板覆盖于上云母上表面,下散热板覆盖于下云母下表面,所述上散热板和下散热板之间通过绝缘胶相粘合。更进一步地,上述具有加热元件的暖气,其中:所述加热元件包括散热板、下散热板、上云母、中云母、下云母和电阻丝,所述电阻丝缠绕于中云母表面,所述上云母和下云母分别覆盖于中云母上下表面,所述上散热板覆盖于上云母,所述上散热板覆盖于上云母上表面,下散热板覆盖于下云母下表面,所述上散热板和下散热板之间通过绝缘胶相粘合。再进一步地,上述具有加热元件的暖气,其中:还包括一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加热元件相连接,所述控制器固定连接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左侧或右侧,且所述控制器覆盖至少一个位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的连接件,该连接件第三连通管的开口内设有测温探头,所述测温探头与控制器相连接。再进一步地,上述具有加热元件的暖气,其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翅片为波纹管。本技术突出的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本技术可实现自加热功能,相比于传统水暖不再需要供应热水,可直接固定连接于墙壁上使用,便于安装;且本技术将加热元件设于两侧板之间,且通过散热翅片将热量传递给两侧板,热传递效果好,并且两侧板内可装有液体,提高了本技术受热和散热的均匀性,防止本技术因受热不均破裂漏水。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沿前挡板所在截面剖视图;图3是加热元件与散热翅片连接示意图;图4是加热元件结构示意图;图5是加热元件另一种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图6是连接件示意图;图7是测温探头安装示意图。图中,各附图标记的含义为:1—第一侧板,11—流道,2—第二侧板,3—前挡板,4—后挡板,5—上挡板,6—下挡板,7—控制器,71—测温探头,8—连接件,81—第一连通管,82—第二连通管,83—第三连通管,9—加热元件,91—导热板,92—云母,93—绝缘胶,94—电热膜,95—电阻丝,10—散热翅片。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附图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具有加热元件的暖气,包括第一侧板1、第二侧板2、前挡板3、后挡板4、上挡板5、下挡板6、控制器7、加热元件9以及散热翅片10,第一侧板1和第二侧板2相连接,且第一侧板1和第二侧板2之间形成一容置腔,上挡板5和下挡板6分别连接于第一侧板1和第二侧板2的上下边沿,前挡板3和后挡板4分别连接于第一侧板1和第二侧板2的前后边沿,所述加热元件9和散热翅片10均安装于第一侧板1和第二侧板2之间所形成的容置腔内,所述控制器7与第一侧板1以及第二侧板2固定连接。控制器7用于对加热元件9进行控制,且控制器7与加热元件9相连接。控制器7为已公开的现有技术,这里不做过多赘述。散热翅片10优选为波纹管。具体地,第一侧板1和第二侧板2所形成容置腔内安装有两组散热翅片10,散热翅片10设有两组,两组散热翅片10分别与第一侧板1和第二侧板2内壁焊接连接,所述加热元件9呈板状结构,且所述加热元件安装于两组散热翅片10之间。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将加热元件直接塞入散热翅片10内,避免为了安装加热元件重新设计水暖结构,大大减少了制造成本。实施例1本技术采用液体热辐射式暖气,如图1至图3所示,第一侧板1和第二侧板2均由两块板状件组成,所述两块板状件表面均形成多条有呈凹凸排布的纹路,两块板状件相互拼接且两块板状件的上的纹路位置相互对应,使得第一侧板1和第二侧板2内部形成有供液体流通的流道。第一侧板1和第二侧板2之间通过连接件8相连通,使得第一侧板1内的流道和第二侧板2的流道相连通。具体地,如图2、图3和图6所示,连接件8包括第一连通管81、第二连通管82和第三连通管83,第一连通管81与第二连通管82平行,且第一连通管81与第二连通管82的中轴线处于同一直线上,第三连通管83与第一连通管81以及第二连通管82相垂直,第一连通管81、第二连通管82和第三连通管83相互连通,第三连通管83朝向第一侧板1和第二侧板2内所形成容置腔的外侧,第一连通管81和第二连通管82分别与第一侧板1和第二侧板2内的流道相连通。优选地,所述连接件8设有四个,四个连接件8均位于第一侧板1和第二侧板2之间并与第一侧板1的流道以及第二侧板2的流道相连通,四个连接件8分别位于第一侧板1以及第二侧板2的四角处。具体使用时,通过连接件8的第三连通管83向第一侧板1和第二侧板2内的流道内加灌液体,液体可选为水和/或防冻液和/或超导液和/或油等。然后再用堵头将与外界相连通的连接件83的第三连通管83堵住。采用上述实施例,加热元件9将热量传递给散热翅片10,散热翅片10和第一侧板1以及第二侧板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加热元件的暖气,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加热元件以及散热翅片,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相连接,且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形成一容置腔,所述加热元件和散热翅片均安装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所形成的容置腔内,所述散热翅片设有两组,两组散热翅片分别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加热元件呈板状结构,且所述加热元件安装于两组散热翅片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加热元件的暖气,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加热元件以及散热翅片,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相连接,且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形成一容置腔,所述加热元件和散热翅片均安装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所形成的容置腔内,所述散热翅片设有两组,两组散热翅片分别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加热元件呈板状结构,且所述加热元件安装于两组散热翅片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加热元件的暖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前挡板、后挡板、上挡板和下挡板,所述上挡板和下挡板分别连接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上下边沿,前挡板和后挡板分别连接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前后边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加热元件的暖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内形成有流道,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通过连接件相连接,且所述连接件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内的流道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加热元件的暖气,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连通管、第二连通管和第三连通管,所述第一连通管、第二连通管和第三连通管相互连通,第一连通管和第二连通管分别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内的流道相连通,所述第三连通管朝向所述容置腔的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加热元件的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玲玲徐智戌赵豪杰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众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