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一位金属浴的双层绕丝云母加热片及一位金属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0344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6: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一位金属浴的双层绕丝云母加热片,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的上层绝缘板、第一云母片、绝缘隔离板、第二云母片和下层绝缘板;且每个板片对应设置有铆压孔、安装孔;所述第一云母片、第二云母片上分别缠绕有第一电阻丝、第二电阻丝;第一电阻丝的一端通过铆压孔与第二电阻丝的一端相接连通;第一电阻丝的另一端、第二电阻丝的另一端分别与导线连接。该双层绕丝云母加热片采用双层绕丝工艺,可纵向拓展双层绕丝云母加热片内的电阻丝布线空间,解决在横向空间有限的情况下,云母加热片电阻丝粗细和加热功率之间的矛盾问题。

A double-layer wound mica heating sheet and a one position metal bath for one position metal bat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一位金属浴的双层绕丝云母加热片及一位金属浴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及实验室仪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一位金属浴的双层绕丝云母加热片及一位金属浴。
技术介绍
金属浴是采用微电脑控制,使用加热片加热,再利用高纯度铝材料做为导热介质,以代替传统的水浴装置,其具有外观精美、使用方便、精度高、体积小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样品的保存和反应、DNA扩增和电泳的预变性、血清凝固等。在金属浴中,铝模块数量表示其位数;放置一个铝模块的金属浴称为一位金属浴,放置两个铝模块的金属浴则称为二位金属浴等。因为一位金属浴体积小,内部空间有限,在使用220v电压的前提下,加热片的选择势必存在电阻丝粗细和加热功率之间的矛盾。如果电阻丝过粗,则在有限的空间内无法排布得很长,将造成加热功率较大。如果电阻丝过细,虽然能在有限的空间内排布得更长,整体电阻也更大,使加热功率大大降低,但过细的电阻丝在加热到温度较高时,却极易出现电阻丝烧断等现象。目前,就一位金属浴的加热片而言,国内外常用的有PI膜加热片、蚀刻工艺的云母加热片、单层绕丝工艺的云母加热片、硅胶加热片以及陶瓷加热片等。但这类云母加热片的结构存在一些缺点,比如,PI膜是性能最好的薄膜类绝缘材料,用它做成的加热片具有良好的介电性能、机械性能和化学稳定性等特点,但其无法承受过高的温度,一般用在加热温度低于110℃的金属浴中。又如,蚀刻工艺的云母加热片由于工艺因素的限制,其成本较高,而且对电阻丝的要求较高,易出现电阻丝表面生锈,进而造成局部功率过大,电阻丝烧断等。而硅胶加热片在加热到高温时,易散发臭味。陶瓷加热片则机械性能不佳,且厚度太厚,虽在部分金属浴中有使用,但也是极少数。绕丝工艺的云母加热片,其使用的电阻丝韧性好,抗高温性能好,不易烧断,但由于金属浴中空间有限,单层的绕丝工艺云母加热片无法同时满足电阻丝较粗且加热功率较低的要求。因此,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亟需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电阻丝韧性好,抗高温性能好,能解决现有技术中一位金属浴的云母加热片在空间有限的情况下,电阻丝粗细和加热功率之间的问题的云母加热片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用于一位金属浴的双层绕丝云母加热片,该双层绕丝云母加热片采用双层绕丝工艺,可纵向拓展双层绕丝云母加热片内的电阻丝布线空间,解决在横向空间有限的情况下,云母加热片电阻丝粗细和加热功率之间的矛盾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一位金属浴的双层绕丝云母加热片,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的上层绝缘板、第一云母片、绝缘隔离板、第二云母片和下层绝缘板;且每个板片对应设置有铆压孔、安装孔;具体的,每个板片是指上层绝缘板、第一云母片、绝缘隔离板、第二云母片、下层绝缘板,其上均对应设置有铆压孔和安装孔。所述第一云母片、第二云母片上分别缠绕有第一电阻丝、第二电阻丝;第一电阻丝的一端通过铆压孔与第二电阻丝的一端相接连通;第一电阻丝的另一端、第二电阻丝的另一端分别与导线连接。具体的,缠绕着电阻丝的第一云母片、第二云母片通过绝缘隔离板分隔开,起到绝缘和导热的作用。优选的,所述上层绝缘板、第一云母板、绝缘隔离板、第二云母片和下层绝缘板通过铆压孔连接形成一体。具体的,将上层绝缘板、第一云母板、绝缘隔离板、第二云母片和下层绝缘板按顺序铆压在一起,从而实现内部电阻丝与外部绝缘。具体的,在云母加热片上设有安装孔,用于在金属浴内部的定位和安装。优选的,所述云母加热片通过安装孔安装于一位金属浴。优选的,所述第一电阻丝经缠绕后包覆在第一云母片两端面上;所述第二电阻丝经缠绕后包覆在第二云母片两端面上。优选的,所述导线置于双层绕丝云母加热片外部。优选的,所述云母加热片的各个板片均为金云母片。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一位金属浴,包括如前述的双层绕丝云母加热片,以及加热板,容置腔,壳体,主控板,显示屏;所述双层绕丝云母加热片、加热板均固定安装于容置腔内,且所述加热板覆盖于所述双层绕丝云母加热片上;所述容置腔置于壳体内,且所述显示屏安装于壳体上;所述主控板安装于所述壳体底部。优选的,所述容置腔为胶框。优选的,所述容置腔内设有用于支撑所述双层绕丝云母加热片的支撑板,所述双层绕丝云母加热片与支撑板之间设有隔热棉。优选的,所述壳体包括连接形成一体的前壳与后壳,以及安装包覆在前壳与后壳外侧的铝框。以上的,所述前壳还设有前壳扣盖,所述前壳扣盖以扣合的方式与前壳连接。优选的,所述支撑板包括镀锌板。优选的,所述隔热棉包括硅酸铝纤维纸。优选的,所述加热板的材质包括铝合金。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一位金属浴的双层绕丝云母加热片,该云母加热片采用双层绕丝工艺,通过在第一云母片、第二云母片上分别缠绕电阻丝,实现双层绕丝;并通过绝缘隔离板将第一云母片、第二云母片分隔开,起到绝缘导热的作用。该云母加热片结构简单,电阻丝韧性好,抗高温性能好,可纵向拓展双层绕丝云母加热片内的电阻丝布线空间,解决在横向空间有限的情况下,云母加热片电阻丝粗细和加热功率之间的矛盾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双层绕丝云母加热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一位金属浴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双层绕丝云母加热片,2加热板,3容置腔,4壳体,5主控板,6显示屏,7支撑板,8隔热棉;11上层绝缘板,12第一云母片,13绝缘隔离版,14第二云母片,15下层绝缘板,16铆压孔,17安装孔,18导线;121第一电阻丝,141第二电阻丝;41前壳,41a前壳扣盖,42后壳,43铝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之一,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一位金属浴的双层绕丝云母加热片1,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的上层绝缘板11、第一云母片12、绝缘隔离板13、第二云母片14和下层绝缘板15;且每个板片(11、12、13、14、15)对应设置有铆压孔16、安装孔17;具体的,每个板片是指上层绝缘板11、第一云母片12、绝缘隔离板13、第二云母片14、下层绝缘板15,其上均对应设置有铆压孔16和安装孔17,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云母片12、第二云母片14上分别缠绕有第一电阻丝121、第二电阻丝141;第一电阻丝121的一端通过铆压孔16与第二电阻丝141的一端相接连通;第一电阻丝121的另一端、第二电阻丝141的另一端分别与导线18连接。缠绕着电阻丝的第一云母片12、第二云母片14通过绝缘隔离板13分隔开,起到绝缘和导热的作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层绝缘板11、第一云母板12、绝缘隔离板13、第二云母片14和下层绝缘板15通过铆压孔16连接形成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一位金属浴的双层绕丝云母加热片,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的上层绝缘板、第一云母片、绝缘隔离板、第二云母片和下层绝缘板;且每个板片对应设置有铆压孔、安装孔;/n所述第一云母片、第二云母片上分别缠绕有第一电阻丝、第二电阻丝;/n第一电阻丝的一端通过铆压孔与第二电阻丝的一端相接连通;第一电阻丝的另一端、第二电阻丝的另一端分别与导线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一位金属浴的双层绕丝云母加热片,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的上层绝缘板、第一云母片、绝缘隔离板、第二云母片和下层绝缘板;且每个板片对应设置有铆压孔、安装孔;
所述第一云母片、第二云母片上分别缠绕有第一电阻丝、第二电阻丝;
第一电阻丝的一端通过铆压孔与第二电阻丝的一端相接连通;第一电阻丝的另一端、第二电阻丝的另一端分别与导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绕丝云母加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绝缘板、第一云母板、绝缘隔离板、第二云母片和下层绝缘板通过铆压孔连接形成一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绕丝云母加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阻丝经缠绕后包覆在第一云母片两端面上;所述第二电阻丝经缠绕后包覆在第二云母片两端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层绕丝云母加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置于双层绕丝云母加热片外部。


5.一种一位金属浴,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双层绕丝云母加热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沈斌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国睿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