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管式全玻璃真空集热器密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0316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热管式全玻璃真空集热器密封结构,包括一个联箱内胆以及多个连接于联箱内胆的集热管,其中:所述的联箱内胆对应于每个集热管设有一对贯通的连接孔,每个连接孔内设有一个密封圈,并通过一个防挤出件将密封圈固定,所述的防挤出件固接在联箱内胆上;所述的集热管两端封闭,且具有一个颈部;所述的颈部穿过所述的一对连接孔并与所述的防挤出件密封连接。由于联箱内胆内的水压没有作用在集热管的端部,在无外部轴向固定的情况下,热管式全玻璃真空集热管也不会因为联箱内胆内液体压力的轴向力作用而被推出,从而对外部固定集热管的连接件强度要求很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承压式太阳能热水器,特别涉及一种热管式全玻璃真空承压 集热器。
技术介绍
目前的集热器的形式,按运行时承压与否主要分为承压式和非承压式两种。 一般情况下,非承压式集热器的真空集热管插入联箱内胆,并靠硅橡胶密封 圈的可压縮性和弹性进行密封,其内部走水或介质进行集热。由于联箱内胆的进 出水口分别与非承压水箱相连,水箱上设出水管和溢流管,用水时的压力是根据 水箱距离水龙头的高度差而定。由于用户居住楼层不同,用户得到的热水压力也 不同,水落差大的水压力大,水落差小的水压力小,使得非承压式集热器在应用 上有很大的局限性,越来越少的被人们采用。而承压式集热器,均采用金属热管或u形管加铝翼安装于全玻璃真空集热管内,通过热交换将全玻璃真空集热管中热量取出。由于联箱内胆的进出水口分别 与承压水箱相连,承压水箱与自来水压的压力相同,用水时的压力不受用户居住 楼层不同的影响,用户得到的热水压力的差别很小。所以这种结构的集热器解决 了非承压式集热器在应用上的问题,得到了广泛的采用。但是,承压式集热器仍然存在一个问题,g卩,所述的热管式全玻璃真空集热管如采用常规密封结构,如图1所示,集热管20—端插设在联箱内胆10中。由 于联箱内胆10内水的压力作用于集热管20端部,会对集热管20轴向产生较大压 力,这样连带使得外部固定集热管20的连接件承受了较大的外力,连接件在长时 间的使用下发生变形、失效的情况时有发生,带来了很大的困扰。为此,人们想 出了很多解决办法,例如增大连接件的尺寸以提高连接件的强度,或者增加连接 构件(如支撑架)来对抗上述轴向压力,但这些方法不但增加了太阳能热水器的 尺寸和重量,提高了安装难度,而且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轴向压力的问题。当水 箱压力进一步增大时,这些连接件必须再次随之提高强度。当水箱的压力由于进水或者出水而变化时,所述的集热管20受到的轴向推力也随之变化,从而在用来固定集热管20的连接件上产生交变应力,所述的交变应力可以使所述的连接件提前破坏,縮短了其使用寿命。以上说明上述解决办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轴向力的 问题,是一种舍本逐末的做法。本专利技术希望能够提供一种热管式全玻璃真空集热器密封结构,从根本上消除 热管的轴向压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管式全玻璃真空集热 器密封结构,在无外部轴向固定的情况下,热管式全玻璃真空集热管不会因为联 箱内液体压力的作用而被推出,使密封失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热管式全玻璃真空集热器密封结构,包括一个联箱内胆以及多个连接于 联箱内胆的集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联箱内胆对应于每个集热管设有一对贯通的连接孔,每个连接孔内设 有一个密封圈,并通过一个防挤出件将密封圈固定在连接孔上,所述的防挤出件 固接在联箱内胆上;所述的集热管两端封闭,且其一端具有一个颈部;所述的颈部穿过所述的一 对连接孔并与所述的防挤出件密封连接。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还可以附加以下技术特征 所述的防挤出件焊接在联箱内胆上。所述的联箱内胆的外表面包覆有一层保温层,所述的保温层的外表面包覆有 一层外壳。所述的联箱内胆还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 ,所述的进水口和出水口经保温层和 壳体伸至外部。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是1、 一般承压式热水器的水箱中的集热管受到水箱内水压的作用而产生轴向 力,导致固定集热管的连接件强度要求很高。而本专利技术由于联箱内胆内的水压没 有作用在集热管的端部,所以不存在轴向力的问题。因此,在无外部轴向固定的 情况下,本专利技术热管式全玻璃真空集热管也不会因为联箱内胆内液体压力的轴向力作用而被推出,从而对外部固定集热管的连接件强度要求很低。2、 一般承压式热水器的水箱的压力由于进水或者出水而不断变化,导致所述 的集热管受到的轴向推力也随之变化,从而在用来固定集热管的连接件上产生交 变应力,所述的交变应力可以使所述的连接件提前破坏,缩短了其使用寿命。而 本专利技术不论承压式热水器的联箱内胆的水压升高或是降低,集热管的轴向力都不 会发生改变。这样的话,集热管的外部连接件所受外力与联箱内胆的水压无关, 不会由于联箱内胆的水压变化而产生交变应力,使得集热管的外部连接件仅仅承 受静力,其使用寿命可大大延长。附图说明图1为传统集热管连接密封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联箱内胆;20-集热管;l-外壳;2-保温层;3-联箱内胆; 31-连接孔;4-密封圈;5-集热管;51-颈部;6-防挤出件。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2所示,是本专利技术的联箱内胆与热管连接的结构示意图,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联箱内胆3是一个形状不限的容器,所述的联箱内胆3外包覆有一层保温层2, 所述的保温层2外则包覆有一层外壳1。所述的联箱内胆3的两端分别是进水口 和出水口 (图中未示),所述的进水口和出水口经保温层2和壳体1伸至外部。 所述的进水口与自来水或者其它具有一定压力的水源相连接,而所述的出水口连 通到热水用户。本专利技术在所述的联箱内胆3上连接有一排或者数排集热管5,而本专利技术的要 点在于如图2所示,所述的联箱内胆3对应于每根集热管5开设有一对贯通的连接 孔31,每个连接孔31内设有一个密封圈4,并通过一个防挤出件6将所述的密封 圈4固定在所述的连接孔31上,再将所述的防挤出件6焊接在联箱内胆3上。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集热管5两端封闭,且其一端具有一较长的颈部51。所述的 颈部51穿过所述的一对连接孔31并与所述的防挤出件6密封连接。本专利技术通过所述的集热管5所具有的高太阳吸收比和低发射比涂层吸收太阳辐射能,当太阳光照射到集热管5的吸热段上时,集热管5内部的工质受热沸腾 汽化,蒸汽不断冲向冷凝段(如颈部31),在冷凝段放出汽化潜热冷凝为液体,冷凝段再把获得的汽化潜热传导给联箱内胆3内的水,而冷凝工质沿管壁回流至 蒸发段,完成一个循环。如此不断循环,联箱内胆3内的水温度不断升高,直至 达到使用者的要求,即可以提供给用户使用。由于联箱内胆3内的水具有压力,用水时的压力不会受用户居住楼层不同的 影响,同时,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结构还使得集热管5不受联箱内胆3内的水的压力 而产生轴向力。这是由于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集热管5穿过了联箱内胆3,所以联 箱内胆3内的水压只能作用在集热管的侧壁上,不能作用在集热管5的端部,所 以本专利技术根本不存在轴向力的问题。因此,在无外部轴向固定的情况下,热管式 全玻璃真空集热管5也不会因为联箱内胆3内液体压力的轴向力作用而被推出, 从而对外部固定集热管5的连接件强度要求很低。由于本专利技术从根本上解决了承压式热水器的集热管的轴向力问题,不论承压 式热水器的联箱内胆的水压升高或是降低,集热管的轴向力都不会发生改变。这 样的话,集热管的外部连接件所受外力与联箱内胆的水压无关,不会由于联箱内 胆的水压变化而产生交变应力,使得集热管的外部连接件仅仅承受静力,其使用 寿命可大大延长。以上说明对本专利技术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 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 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可限定的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热管式全玻璃真空集热器密封结构,包括一个联箱内胆以及多个连接于联箱内胆的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管式全玻璃真空集热器密封结构,包括一个联箱内胆以及多个连接于联箱内胆的集热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联箱内胆对应于每个集热管设有一对贯通的连接孔,每个连接孔内设有一个密封圈,并通过一个防挤出件将密封圈固定在连接孔上,所述的防挤出件固接在联箱内胆上; 所述的集热管两端封闭,且其一端具有一个颈部;所述的颈部穿过所述的一对连接孔并与所述的防挤出件密封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振一黄哲林窦建清李辉忠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清华阳光能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