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二维平面绘制三维墙体方法、装置、终端和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00737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5: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二维平面绘制三维墙体方法、装置、终端和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用户输入的多对墙体端点坐标、墙体宽度和墙体高度,并将每对墙体端点坐标进行连接得到墙体中心线段;利用墙体宽度在每条墙体中心线段两侧分别构建平行于墙体中心线段的墙体壁线段,形成矩形墙体;基于墙体高度沿垂直于矩形墙体的方向将矩形墙体拉伸,以形成三维墙体。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基于二维平面快速直观地完成对三维墙体的绘制,使得构建建筑模型时的速度更快、效率更高,用户操作更为简捷,无需更多的美术和其他专业基础。

Method, device, terminal and storage medium of 3D wall drawing based on 2D pla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二维平面绘制三维墙体方法、装置、终端和存储介质
本申请涉及三维建筑绘制
,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二维平面绘制三维墙体方法、装置、终端和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随着数字城市建设的深入,“虚拟城市”、“三维规划”给人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的理念和手段。与传统的利用平面设计图纸、数据表格、沙盘模型进行城市规划管理相比,基于三维虚拟现实技术的“三维规划”具有很多优势,尤其在规划设计、规划审批、建筑设计等阶段,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可使人们在一个虚拟的三维环境中,用动态交互的方式对未来的规划建筑或区域进行身临其境的全方位审视,因此,“三维规划”将逐步成为城市规划管理中的重要手段。而三维模型在虚拟现实中具有重要的空间格局与视觉作用,是建立“虚拟城市”、“三维规划”的基础和前提,如何高效地获取城市三维数据,快速地建立城市三维模型成为了制约和限制城市“三维规划”进一步应用发展的关键因素。目前,城市三维模型绘制的关键在于建筑物的三维模型的构建,现有的二维绘制技术众多,在设计软件家装和工业绘图中被广泛应用,现有的设计绘图软件功能也非常强大,但是在功能强大的情况下造成使用过于复杂,需要经过专业的培训,多则需要几年时间的使用经验,从而导致在绘制建筑物的三维模型时,需要经过长时间培训的专业人员才能完成该项工作,而一个城市三维模型包括了众多建筑物的三维模型,人员的限制极大的影响了三维模型的绘制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二维平面绘制三维墙体方法、装置、终端和存储介质,以解决现有的二维绘制建筑物三维模型的过程过于复杂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基于二维平面绘制三维墙体方法,包括:获取用户输入的多对墙体端点坐标、墙体宽度和墙体高度,并将每对墙体端点坐标进行连接得到墙体中心线段;利用墙体宽度在每条墙体中心线段两侧分别构建平行于墙体中心线段的墙体壁线段,形成矩形墙体;基于墙体高度沿垂直于矩形墙体的方向将矩形墙体拉伸,以形成三维墙体。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将每对墙体端点坐标进行连接得到墙体中心线段的步骤之后,还包括:检测任意两条墙体中心线段的位置关系,位置关系包括相交、平行和共线;当位置关系为相交时,计算交点位置,并以交点将相交的墙体中心线段划分为新的墙体中心线段;当位置关系为共线时,若共线的两条墙体中心线段部分或全部重合,则将共线的两条墙体中心线段融合为一条墙体中心线段,并将共线的两条墙体中心线段的公有点删除。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计算交点位置的公式为:其中,A、B为其中一条线段的两个端点,C、D为其中另一条线段的两个端点,O为两条线段的交点。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检测任意两条墙体中心线段的位置关系,包括:以第一墙体中心线段的两个端点(A、B)和第二墙体中心线段的两个端点(C、D)构建向量当与的结果异号,且与的结果异号时,第一墙体中心线段和第二墙体中心线段相交,且呈“X”型;当或时,第一墙体中心线段和第二墙体中心线段相交,且呈“T”型;当时,若则第一墙体中心线段和第二墙体中心线段平行;若且第一墙体中心线段的起点小于或等于第二墙体中心线段的起点、第二墙体中心线段的起点小于或等于第一墙体中心线段的起点,则第一墙体中心线段和第二墙体中心线段相交且共线。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将每对墙体端点坐标进行连接得到墙体中心线段的步骤之后,还包括:接收用户输入的移动目标墙体中心线段上一个目标端点的指令;将目标端点移动至指定位置,并同步将共享目标端点的墙体中心线段进行移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将每对墙体端点坐标进行连接得到墙体中心线段的步骤之后,还包括:接收用户输入的移动目标墙体中心线段的指令;将目标墙体中心线段移动至指定位置,并将与目标墙体中心线段连接的墙体中心线段进行延长或缩短,以保持与目标墙体中心线段的连接关系。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基于二维平面绘制三维墙体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输入的多对墙体端点坐标、墙体宽度和墙体高度,并将每对墙体端点坐标进行连接得到墙体中心线段;构建模块,用于利用墙体宽度在每条墙体中心线段两侧分别构建平行于墙体中心线段的墙体壁线段,形成矩形墙体;拉伸模块,用于基于墙体高度沿垂直于矩形墙体的方向将矩形墙体拉伸,以形成三维墙体。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再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终端,该终端包括处理器、与处理器耦接的存储器,其中,存储器存储有用于实现上述基于二维平面绘制三维墙体方法的程序指令;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存储的程序指令以在二维平面完成三维墙体的绘制。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再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存储有能够实现上述基于二维平面绘制三维墙体方法的程序文件。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在二维平面中输入所有墙体的端点坐标以构成墙体中心线段,在将墙体中心线段构建整个建筑物的框架结构,最后结合墙体的宽度和高度,对墙体进行扩充和拉伸,从而形成三维墙体,三维墙体连接为一个建筑物的三维模型,其不需要使用专业的绘图工具,仅需用户输入各个墙体的端点坐标值、墙体的宽度、高度等参数,即可自动完成对三维墙体的创建,操作方便快捷,极大地提高了绘制建筑物的三维模型的速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基于二维平面绘制三维墙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矩形墙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基于二维平面绘制三维墙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墙体中心线段的位置关系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相交墙体中心线段确认交点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基于二维平面绘制三维墙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存储介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本申请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二维平面绘制三维墙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获取用户输入的多对墙体端点坐标、墙体宽度和墙体高度,并将所述每对墙体端点坐标进行连接得到墙体中心线段;/n利用所述墙体宽度在每条所述墙体中心线段两侧分别构建平行于所述墙体中心线段的墙体壁线段,形成矩形墙体;/n基于所述墙体高度沿垂直于所述矩形墙体的方向将所述矩形墙体拉伸,以形成三维墙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二维平面绘制三维墙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用户输入的多对墙体端点坐标、墙体宽度和墙体高度,并将所述每对墙体端点坐标进行连接得到墙体中心线段;
利用所述墙体宽度在每条所述墙体中心线段两侧分别构建平行于所述墙体中心线段的墙体壁线段,形成矩形墙体;
基于所述墙体高度沿垂直于所述矩形墙体的方向将所述矩形墙体拉伸,以形成三维墙体。


2.根据权利要去1所述的基于二维平面绘制三维墙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每对墙体端点坐标进行连接得到墙体中心线段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检测任意两条所述墙体中心线段的位置关系,所述位置关系包括相交、平行和共线;
当所述位置关系为相交时,计算交点位置,并以所述交点将相交的所述墙体中心线段划分为新的墙体中心线段;
当所述位置关系为共线时,若共线的两条墙体中心线段部分或全部重合,则将所述共线的两条墙体中心线段融合为一条墙体中心线段,并将所述共线的两条墙体中心线段的公有点删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二维平面绘制三维墙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交点位置的公式为:












其中,A、B为其中一条线段的两个端点,C、D为其中另一条线段的两个端点,O为两条线段的交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二维平面绘制三维墙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任意两条所述墙体中心线段的位置关系,包括:
以第一墙体中心线段的两个端点(A、B)和第二墙体中心线段的两个端点(C、D)构建向量
当与的结果异号,且与的结果异号时,所述第一墙体中心线段和所述第二墙体中心线段相交,且呈“X”型;
当或时,所述第一墙体中心线段和所述第二墙体中心线段相交,且呈“T”型;
当时,若则所述第一墙体中心线段和所述第二墙体中心线段平行;若且所述第一墙体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继超练月标刘华张烨妮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华橙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