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需MCU的节能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9783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3: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需MCU的节能电路,包括阻容降压电路和节能电路,所述阻容降压电路包括保险管F1、电感L1、电阻R15、电容C5、电阻R16、串联二极管D13~二极管D16、可调电阻RT、电阻RZ、电容C6和瞬态抑制二级管D2,所述保险管F1的两极分别连接于零线N与电感L1,所述电感L1分别连接于并联的电阻R15与电容C5。本无需MCU的节能电路,通过检测用电器的电流,当检测到用电器电流大于一定值时,认为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此时控制继电器K1打开附属用电设备的供电;当检测到用电器的电流低于一定值时,认为此时用电器处于待机或关闭状态,此时控制继电器K1对附属用电设备进行断电,以此来达到节能目的。

An energy saving circuit without MCU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需MCU的节能电路
本技术涉及节能电路
,具体为一种无需MCU的节能电路。
技术介绍
在一些用电场景,例如专用会议区域,办公电脑附属的用电器如打印机、投影仪、音响等较多的场合,需要主控器如电脑关机后,附属的用电器需要及时断电,防止用电浪费等;为此,提出一种节能电路来解决这一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需MCU的节能电路,通过检测用电器的电流,当检测到用电器电流大于一定值时,认为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此时控制继电器K1打开附属用电设备的供电;当检测到用电器的电流低于一定值时,认为此时用电器处于待机或关闭状态,此时控制继电器K1对附属用电设备进行断电,以此来达到节能目的;具有可靠性高、降低系统功耗与成本的优点,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需MCU的节能电路,包括阻容降压电路和节能电路,所述阻容降压电路包括保险管F1、电感L1、电阻R15、电容C5、电阻R16、串联二极管D13~二极管D16、可调电阻RT、电阻RZ、电容C6和瞬态抑制二级管D2,所述保险管F1的两极分别连接于零线N与电感L1,所述电感L1分别连接于并联的电阻R15与电容C5,所述并联电阻R15与电容C5连接于串联二极管D13~二极管D16的电路接口,所述电阻R16的两极分别连接于火线L与可调电阻RT的电路接口,所述可调电阻RT的两极分别连接于串联二极管D13~二极管D16的电路接口,以及电阻RZ,所述电阻RZ输出电源VCC,所述电容C6的两极分别连接于电阻RZ的电路接口,以及接地端,所述瞬态抑制二级管D2的两极分别连接于输出电源VCC,以及接地端;所述节能电路包括电流互感器CT、运算放大器U1~运算放大器U3、三极管Q1和继电器K1,所述电流互感器CT接入火线L,所述运算放大器U1的正极连接于电流互感器CT,运算放大器U1的负极连接于串联电阻R1与电阻R2,所述串联电阻R1与电阻R2的两极分别连接于电流互感器CT,以及二极管D1的电路接口,所述运算放大器U1的输出端连接于二极管D1,二极管D1连接于串联电阻R4与电阻R5,所述串联电阻R4与电阻R5连接于运算放大器U2的正极,所述运算放大器U2的输出端连接于电阻R10,电阻R10连接于运算放大器U3的负极,所述运算放大器U3的输出端连接于二极管D3,二极管D3串接电阻R9后,连接于三极管Q1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于继电器K1,继电器K1接入火线L。优选的,所述运算放大器U3的正极还连接于串联的电阻R6与电阻R7,所述串联电阻R6与电阻R7的两极分别连接于电源VCC与接地端。优选的,所述运算放大器U3的正极,以及运算放大器U3的输出端还连接于电阻R8的两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无需MCU的节能电路,通过阻容降压电路对输入的电流降压,从而为节能电路供电;通过电流互感器CT对电路中的电流进行采集,经由电阻R3将交流电流信号转变为交流电压信号后,经过运算放大器U1、电阻R1、电阻R2以及二极管D1构成的精密全波整流电路,从而得到与电路电流成比例关系的直流电压,该直流电压经运算放大器U2得到稳定的直流电压;当用电设备工作电流达到一定值时,信号经过三路运放后,输出高电平,驱动继电器K1导通,此时附属用电设备带电,可以正常工作;反之,当用电设备工作电流低于一定值时,信号经过三路运放后,输出低电平,继电器K闭合,此时附属用电设备断电,达到节能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阻容降压电路图;图2为本技术的节能电路图。图中:1、阻容降压电路;2、节能电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一种无需MCU的节能电路,包括阻容降压电路1和节能电路2,阻容降压电路1包括保险管F1、电感L1、电阻R15、电容C5、电阻R16、串联二极管D13~二极管D16、可调电阻RT、电阻RZ、电容C6和瞬态抑制二级管D2,保险管F1的两极分别连接于零线N与电感L1,电感L1分别连接于并联的电阻R15与电容C5,并联电阻R15与电容C5连接于串联二极管D13~二极管D16的电路接口,电阻R16的两极分别连接于火线L与可调电阻RT的电路接口,可调电阻RT的两极分别连接于串联二极管D13~二极管D16的电路接口,以及电阻RZ,电阻RZ输出电源VCC,电容C6的两极分别连接于电阻RZ的电路接口,以及接地端,瞬态抑制二级管D2的两极分别连接于输出电源VCC,以及接地端;通过阻容降压电路1对输入的电流降压,从而为节能电路2供电。请参阅图2,节能电路2包括电流互感器CT、运算放大器U1~运算放大器U3、三极管Q1和继电器K1,电流互感器CT接入火线L,运算放大器U1的正极连接于电流互感器CT,运算放大器U1的负极连接于串联电阻R1与电阻R2,串联电阻R1与电阻R2的两极分别连接于电流互感器CT,以及二极管D1的电路接口,运算放大器U1的输出端连接于二极管D1,二极管D1连接于串联电阻R4与电阻R5,串联电阻R4与电阻R5连接于运算放大器U2的正极,运算放大器U2的输出端连接于电阻R10,电阻R10连接于运算放大器U3的负极,运算放大器U3的输出端连接于二极管D3,二极管D3串接电阻R9后,连接于三极管Q1的基极,由于运算放大器U3的正极还连接于串联的电阻R6与电阻R7,且串联电阻R6与电阻R7的两极分别连接于电源VCC与接地端,因运算放大器U3的正极,以及运算放大器U3的输出端还连接于电阻R8的两极,故运算放大器U3、电阻R6、电阻R7以及电阻R8可构成带滞回功能的比较器,从而防止由于比较器在临界点频繁动作,造成的附属用电器在临界比较点频繁关断开启,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于继电器K1,继电器K1接入火线L。本无需MCU的节能电路,当电流互感器CT对电路中的电流进行采集,经由电阻R3将交流电流信号转变为交流电压信号后,经过运算放大器U1、电阻R1、电阻R2以及二极管D1构成的精密全波整流电路,从而得到与电路电流成比例关系的直流电压,该直流电压经运算放大器U2得到稳定的直流电压;当用电设备工作电流达到一定值时,信号经过三路运放后,输出高电平,驱动继电器K1导通,此时附属用电设备带电,可以正常工作;反之,当用电设备工作电流低于一定值时,信号经过三路运放后,输出低电平,继电器K闭合,此时附属用电设备断电,达到节能目的。综上所述:本无需MCU的节能电路,通过检测用电器的电流,当检测到用电器电流大于一定值时,认为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此时控制继电器K1打开附属用电设备的供电;当检测到用电器的电流低于一定值时,认为此时用电器处于待机或关闭状态,此时控制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需MCU的节能电路,包括阻容降压电路(1)和节能电路(2),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容降压电路(1)包括保险管F1、电感L1、电阻R15、电容C5、电阻R16、串联二极管D13~二极管D16、可调电阻RT、电阻RZ、电容C6和瞬态抑制二级管D2,所述保险管F1的两极分别连接于零线N与电感L1,所述电感L1分别连接于并联的电阻R15与电容C5,所述并联电阻R15与电容C5连接于串联二极管D13~二极管D16的电路接口,所述电阻R16的两极分别连接于火线L与可调电阻RT的电路接口,所述可调电阻RT的两极分别连接于串联二极管D13~二极管D16的电路接口,以及电阻RZ,所述电阻RZ输出电源VCC,所述电容C6的两极分别连接于电阻RZ的电路接口,以及接地端,所述瞬态抑制二级管D2的两极分别连接于输出电源VCC,以及接地端;/n所述节能电路(2)包括电流互感器CT、运算放大器U1~运算放大器U3、三极管Q1和继电器K1,所述电流互感器CT接入火线L,所述运算放大器U1的正极连接于电流互感器CT,运算放大器U1的负极连接于串联电阻R1与电阻R2,所述串联电阻R1与电阻R2的两极分别连接于电流互感器CT,以及二极管D1的电路接口,所述运算放大器U1的输出端连接于二极管D1,二极管D1连接于串联电阻R4与电阻R5,所述串联电阻R4与电阻R5连接于运算放大器U2的正极,所述运算放大器U2的输出端连接于电阻R10,电阻R10连接于运算放大器U3的负极,所述运算放大器U3的输出端连接于二极管D3,二极管D3串接电阻R9后,连接于三极管Q1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于继电器K1,继电器K1接入火线L。/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需MCU的节能电路,包括阻容降压电路(1)和节能电路(2),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容降压电路(1)包括保险管F1、电感L1、电阻R15、电容C5、电阻R16、串联二极管D13~二极管D16、可调电阻RT、电阻RZ、电容C6和瞬态抑制二级管D2,所述保险管F1的两极分别连接于零线N与电感L1,所述电感L1分别连接于并联的电阻R15与电容C5,所述并联电阻R15与电容C5连接于串联二极管D13~二极管D16的电路接口,所述电阻R16的两极分别连接于火线L与可调电阻RT的电路接口,所述可调电阻RT的两极分别连接于串联二极管D13~二极管D16的电路接口,以及电阻RZ,所述电阻RZ输出电源VCC,所述电容C6的两极分别连接于电阻RZ的电路接口,以及接地端,所述瞬态抑制二级管D2的两极分别连接于输出电源VCC,以及接地端;
所述节能电路(2)包括电流互感器CT、运算放大器U1~运算放大器U3、三极管Q1和继电器K1,所述电流互感器CT接入火线L,所述运算放大器U1的正极连接于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锐周林林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钢铁侠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