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建筑修缮施工的材料现场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49489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2: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用于建筑修缮施工的材料现场管理系统,包括运输箱本体和自动警报系统,所述运输箱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稳固支撑块,所述稳固支撑块的内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设置有卡板伸缩夹,所述卡板伸缩夹的一侧开设有矩形槽,所述矩形槽的内部插接有卡板连接块,所述卡板连接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卡板。该用于建筑修缮施工的材料现场管理系统,通过运输箱本体、卡板伸缩夹、螺杆、卡板和卡板连接块的配合使用,可便于施工人员对运输箱本体进行拆卸或安装,不仅整个操作过程简单便捷,省时省力,且可将运输箱本体固定在不同类型的运输车上,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A material field management system for building repair constr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建筑修缮施工的材料现场管理系统
本技术属于建筑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建筑修缮施工的材料现场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建筑工程,为建设工程的一部分,指通过对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的建造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和设备的安装活动所形成的工程实体。在建筑施工的现场,会有大量的运输车对建筑材料进行运输,施工人员需要将运输箱从运输车上拆卸下来,然后放置在施工现场,然而在对运输箱进行拆卸或安装过程中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且在对材料进行搬运时费时费力,极大的增加了施工人员的工作量,降低了施工人员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建筑修缮施工的材料现场管理系统,具有便于施工人员对运输箱进行安装拆卸,且降低了管理人员对建筑材料的监管难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建筑修缮施工的材料现场管理系统,包括运输箱本体和自动警报系统,所述运输箱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稳固支撑块,所述稳固支撑块的内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设置有卡板伸缩夹,所述卡板伸缩夹的一侧开设有矩形槽,所述矩形槽的内部插接有卡板连接块,所述卡板连接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卡板,所述卡板伸缩夹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螺杆连接板,所述螺杆连接板的内部插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一端贯穿螺杆连接板的内部并与卡板连接块螺纹连接,所述稳固支撑块的一侧开设有孔洞。为了使得卡板伸缩夹能够固定,作为本技术一种用于建筑修缮施工的材料现场管理系统优选的,所述孔洞的内部插接有紧固螺栓,所述紧固螺栓的一端贯穿孔洞的内部并与卡板伸缩夹螺纹连接。为了给自动警报系统提供电能,作为本技术一种用于建筑修缮施工的材料现场管理系统优选的,所述自动警报系统包括自动警报单元,所述自动警报单元包括单片机,所述自动警报单元的输入端与蓄电池的输出端电连接。为了使得声光报警器能够自动发出警报,作为本技术一种用于建筑修缮施工的材料现场管理系统优选的,所述单片机的输入端与拉力传感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单片机与存储模块双向电连接,所述单片机与分析模块双向电连接,所述单片机的输入端与光敏电阻传感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单片机的输出端与声光报警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拉力传感器固定连接在运输箱本体正面的顶部,所述运输箱本体的正面铰链连接有防护活动门,所述拉力传感器的输入端设置在防护活动门的顶部,所述声光报警器设置在运输箱本体的一侧。为了便于吊车对该运输箱进行抓取,作为本技术一种用于建筑修缮施工的材料现场管理系统优选的,所述运输箱本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抓杆,所述运输箱本体的内底壁设置有材料防护层。为了避免材料掉落至地面后受损,作为本技术一种用于建筑修缮施工的材料现场管理系统优选的,所述材料防护层的数量为五个,且五个所述材料防护层两两之间均设置有间隙,所述材料防护层的上方设置有运输推车,所述运输推车的底部设置有滑轮,所述滑轮设置在间隙内,所述运输推车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防护杆。为了便于工作人员对卡板伸缩夹进调节,作为本技术一种用于建筑修缮施工的材料现场管理系统优选的,所述孔洞的数量为若干个,且若干个所述孔洞以矩形阵列的形式开设在稳固支撑块的一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用于建筑修缮施工的材料现场管理系统,通过运输箱本体、卡板伸缩夹、螺杆、卡板和卡板连接块的配合使用,可便于施工人员对运输箱本体进行拆卸或安装,不仅整个操作过程简单便捷,省时省力,且可将运输箱本体固定在不同类型的运输车上,具有良好的实用性。该用于建筑修缮施工的材料现场管理系统,通过单片机、拉力传感器、光敏电阻传感器和声光报警器的设置,使拉力传感器运转后,当其他人员拉开防护门时,拉力传感器会将拉力数据传输给单片机,单片机分析数据后会控制声光报警器自动发出声音和光亮,警示管理人员,避免运输箱内的材料被偷盗,且降低了监管人员对建筑材料的监管难度。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自动警报系统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卡板伸缩夹侧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运输箱本体正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稳固支撑块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运输箱本体;2、稳固支撑块;3、滑槽;4、卡板伸缩夹;5、矩形槽;6、卡板连接块;7、卡板;8、螺杆连接板;9、螺杆;10、孔洞;11、紧固螺栓;12、自动警报单元;13、单片机;14、拉力传感器;15、存储模块;16、分析模块;17、光敏电阻传感器;18、限位防护杆;19、声光报警器;20、防护活动门;21、抓杆;22、材料防护层;23、运输推车;24、滑轮;25、蓄电池。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请参阅图1-6,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建筑修缮施工的材料现场管理系统,包括运输箱本体1和自动警报系统,运输箱本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稳固支撑块2,稳固支撑块2的内部开设有滑槽3,滑槽3的内部设置有卡板伸缩夹4,卡板伸缩夹4的一侧开设有矩形槽5,矩形槽5的内部插接有卡板连接块6,卡板连接块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卡板7,卡板伸缩夹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螺杆连接板8,螺杆连接板8的内部插接有螺杆9,螺杆9的一端贯穿螺杆连接板8的内部并与卡板连接块6螺纹连接,稳固支撑块2的一侧开设有孔洞10。本实施方案中:通过运输箱本体1、卡板伸缩夹4、螺杆9、卡板7和卡板连接块6的配合使用,施工人员可根据运输车的型号使卡板伸缩夹4进行滑动,通过拧动螺杆9可使卡板7进行升降,从而使其与卡板伸缩夹4卡在运输车上,使运输箱本体1进行固定,便于施工人员对运输箱本体1进行拆卸或安装,不仅整个操作过程简单便捷,省时省力,且可将运输箱本体1固定在不同类型的运输车上,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具体的,孔洞10的内部插接有紧固螺栓11,紧固螺栓11的一端贯穿孔洞10的内部并与卡板伸缩夹4螺纹连接。本实施例中:将紧固螺栓11插入与卡板伸缩夹4相对应的孔洞10内后,可使卡板伸缩夹4进行固定。具体的,自动警报系统包括自动警报单元12,自动警报单元12包括单片机13,自动警报单元12的输入端与蓄电池25的输出端电连接。本实施例中:蓄电池25可为整个自动警报单元12提供电力。具体的,单片机13的输入端与拉力传感器14的输出端电连接,单片机13与存储模块15双向电连接,单片机13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建筑修缮施工的材料现场管理系统,包括运输箱本体(1)和自动警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箱本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稳固支撑块(2),所述稳固支撑块(2)的内部开设有滑槽(3),所述滑槽(3)的内部设置有卡板伸缩夹(4),所述卡板伸缩夹(4)的一侧开设有矩形槽(5),所述矩形槽(5)的内部插接有卡板连接块(6),所述卡板连接块(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卡板(7),所述卡板伸缩夹(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螺杆连接板(8),所述螺杆连接板(8)的内部插接有螺杆(9),所述螺杆(9)的一端贯穿螺杆连接板(8)的内部并与卡板连接块(6)螺纹连接,所述稳固支撑块(2)的一侧开设有孔洞(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建筑修缮施工的材料现场管理系统,包括运输箱本体(1)和自动警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箱本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稳固支撑块(2),所述稳固支撑块(2)的内部开设有滑槽(3),所述滑槽(3)的内部设置有卡板伸缩夹(4),所述卡板伸缩夹(4)的一侧开设有矩形槽(5),所述矩形槽(5)的内部插接有卡板连接块(6),所述卡板连接块(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卡板(7),所述卡板伸缩夹(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螺杆连接板(8),所述螺杆连接板(8)的内部插接有螺杆(9),所述螺杆(9)的一端贯穿螺杆连接板(8)的内部并与卡板连接块(6)螺纹连接,所述稳固支撑块(2)的一侧开设有孔洞(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修缮施工的材料现场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洞(10)的内部插接有紧固螺栓(11),所述紧固螺栓(11)的一端贯穿孔洞(10)的内部并与卡板伸缩夹(4)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修缮施工的材料现场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警报系统包括自动警报单元(12),所述自动警报单元(12)包括单片机(13),所述自动警报单元(12)的输入端与蓄电池(25)的输出端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修缮施工的材料现场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片机(13)的输入端与拉力传感器(14)的输出端电连接,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朱炜郭伟民刘超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建为历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