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烘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9357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2: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稻米加工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新型烘干装置,包括箱体、圆筒、传动齿轮、滑轨、滑块、齿板、气缸、烘干机、连接管、扩风罩、箱盖、拨板、进料仓门、抽风机、通道管、把手和限位板,所述箱体内壁两侧的顶部分别与圆筒的两侧转动连接,所述圆筒的右侧与传动齿轮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箱体内壁背面的一侧与滑轨的一侧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气缸的运行使齿板受到气缸的牵引作用,因此对于整个齿板配合滑块在滑轨内部的滑动处于上下反复运动状态,从而配合齿板与传动齿轮的啮合状态,促使整个圆筒处于圆周来回转动状态,因此使圆筒内部的稻米进行循环晃动,从而提高了对于稻米的烘干效果,使其烘干效率得到明显提高。

A new dry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烘干装置
本技术涉及稻米加工
,具体为一种新型烘干装置。
技术介绍
稻米经过去湿、除杂、谷壳分离、谷糟分离、碾米、抛光才成为可食用大米。大米在经过一系列加工后,便进行包装。大米在加工过程中往往会沾有有很多的灰尘,在大米进行深加工之前必须进行彻底清洗。且在清洗后必须进行烘干才可进行下一步加工。现有技术的粮食烘干设备,采用的是直立状态的烘烤箱,用煤、柴油或者电作为热源。其不足之处在于:直立状态的烘烤箱生产加工比较复杂,设备投资比较大;直立状态的烘烤箱在安装时比较困难,并且对建筑物的高度有要求,建筑物的投资比较大;用煤、柴油或者电作为热源的烘烤箱,将会消耗很多的燃料,生产成本高。并且目前市面上用于大米的烘干装置置于滚筒外部,因此烘干机的整机体积过大,并且不能充分利用烘干装置的热能,烘干效果并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新型烘干装置,达到了对稻米进行均匀快速烘干的目的,并且能够避免由于局部温度过高而导致稻米出现焦糊现象的发生。(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烘干装置,包括箱体、圆筒、传动齿轮、滑轨、滑块、齿板、气缸、烘干机、连接管、扩风罩、箱盖、拨板、进料仓门、集风罩、抽风机、通道管、把手和限位板,所述箱体内壁两侧的顶部分别与圆筒的两侧转动连接,所述圆筒的右侧与传动齿轮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箱体内壁背面的一侧与滑轨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滑块位于滑轨的内部,且滑块与滑轨滑动连接,所述滑块的正面与齿板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齿板的顶部与限位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气缸的底部与箱体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气缸的自由端与齿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烘干机的底部与箱体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烘干机顶部的出风口与连接管的底部固定连通,所述连接管的顶部与扩风罩的底部固定连通。优选的,所述扩风罩的两侧分别与箱体内壁的两侧固定连接,且扩风罩的顶部位于圆筒底部的下方。优选的,所述箱体顶部的左侧通过铰链与箱盖左侧的底部活动连接,所述箱盖顶部的中间位置与把手的底部固定连接,且把手的外表面套接有防护套。优选的,所述圆筒的内侧壁与拨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拨板的数量至少为八个,八个所述拨板等距离倾斜式均匀分布,所述拨板呈顺时针方向六十度角倾斜设置。优选的,所述进料仓门位于圆筒一侧的中间位置,所述进料仓门为遥控电动式自动仓门。优选的,所述抽风机的底部与箱体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抽风机的输出端通过通道管与连接管的一侧固定连通。优选的,所述箱盖内壁的底部与集风罩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抽风机的输入端通过通道管与集风罩的一侧固定连通。(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烘干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气缸的运行使输出端进行上下循环式运动,同时齿板由于受到气缸的牵引作用,因此对于整个齿板配合滑块在滑轨内部的滑动处于上下反复运动状态,从而配合齿板与传动齿轮的啮合状态,促使整个圆筒处于圆周来回转动状态,因此使圆筒内部的稻米进行循环晃动,从而提高了对于稻米的烘干效果,使其烘干效率得到明显提高。(2)、本技术由于拨板的设置,通过在圆筒的内部设置多个拨板,并且拨板呈顺时针倾斜设置,该种状态的拨板能够伴随着圆筒的转动进行同步保持状态,因此在圆筒半周循环转动时,内部的一部分稻米则会存在于拨板与圆筒之间的夹角中,因此在圆筒处于最高点时,稻米则会由上而下形成掉落,因此对于圆筒内部的稻米达到了实时翻动的效果,因此对于稻米的烘干起到加速的作用,并且能够避免由于局部温度过高而导致稻米出现焦糊现象的发生。(3)、本技术由于集风罩、抽风机和通道管的设置,通过箱盖与箱体的组合式设置,箱盖能够对整个箱体形成封闭效果,从而保证烘干时热量的保温效果,同时配合箱盖上的集风罩,通过抽风机的运行,位于箱体顶部的热量由集风罩通过通道管重新进入扩风罩内,因此达到了对于热量进行重复利用的效果,从而节约了能够远的损耗,提高烘干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的正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的正面剖示图;图3为本技术结构箱体的背面部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结构圆筒的竖向截面图。图中:1、箱体;2、圆筒;3、传动齿轮;4、滑轨;5、滑块;6、齿板;7、气缸;8、烘干机;9、连接管;10、扩风罩;11、箱盖;12、拨板;13、进料仓门;14、集风罩;15、抽风机;16、通道管;17、把手;18、限位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烘干装置,包括箱体1、圆筒2、传动齿轮3、滑轨4、滑块5、齿板6、气缸7、烘干机8、连接管9、扩风罩10、箱盖11、拨板12、进料仓门13、集风罩14、抽风机15、通道管16、把手17和限位板18,箱体1内壁两侧的顶部分别与圆筒2的两侧转动连接,圆筒2的右侧与传动齿轮3的一侧固定连接,箱体1内壁背面的一侧与滑轨4的一侧固定连接,滑块5位于滑轨4的内部,且滑块5与滑轨4滑动连接,滑块5的正面与齿板6的背面固定连接,齿板6与传动齿轮3处于啮合传动连接状态,齿板6的顶部与限位板18的底部固定连接,气缸7的底部与箱体1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气缸7的自由端与齿板6的底部固定连接,烘干机8的底部与箱体1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通过气缸7的运行使输出端进行上下循环式运动,同时齿板6由于受到气缸7的牵引作用,因此对于整个齿板6配合滑块5在滑轨4内部的滑动处于上下反复运动状态,从而配合齿板6与传动齿轮3的啮合状态,促使整个圆筒2处于圆周来回转动状态,因此使圆筒2内部的稻米进行循环晃动,从而提高了对于稻米的烘干效果,使其烘干效率得到明显提高。烘干机8顶部的出风口与连接管9的底部固定连通,连接管9的顶部与扩风罩10的底部固定连通,扩风罩10的两侧分别与箱体1内壁的两侧固定连接,且扩风罩10的顶部位于圆筒2底部的下方,箱体1顶部的左侧通过铰链与箱盖11左侧的底部活动连接,箱盖11顶部的中间位置与把手17的底部固定连接,且把手17的外表面套接有防护套,圆筒2的内侧壁与拨板12的一端固定连接,拨板12的数量至少为八个,八个拨板12等距离倾斜式均匀分布,拨板12呈顺时针方向六十度角倾斜设置,由于拨板12的设置,通过在圆筒2的内部设置多个拨板12,并且拨板12呈顺时针倾斜设置,该种状态的拨板12能够伴随着圆筒2的转动进行同步保持状态,因此在圆筒2半周循环转动时,内部的一部分稻米则会存在于拨板12与圆筒2之间的夹角中,因此在圆筒2处于最高点时,稻米则会由上而下形成掉落,因此对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烘干装置,包括箱体(1)、圆筒(2)、传动齿轮(3)、滑轨(4)、滑块(5)、齿板(6)、气缸(7)、烘干机(8)、连接管(9)、扩风罩(10)、箱盖(11)、拨板(12)、进料仓门(13)、集风罩(14)、抽风机(15)、通道管(16)、把手(17)和限位板(18),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壁两侧的顶部分别与圆筒(2)的两侧转动连接,所述圆筒(2)的右侧与传动齿轮(3)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箱体(1)内壁背面的一侧与滑轨(4)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滑块(5)位于滑轨(4)的内部,且滑块(5)与滑轨(4)滑动连接,所述滑块(5)的正面与齿板(6)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齿板(6)的顶部与限位板(18)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气缸(7)的底部与箱体(1)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气缸(7)的自由端与齿板(6)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烘干机(8)的底部与箱体(1)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烘干装置,包括箱体(1)、圆筒(2)、传动齿轮(3)、滑轨(4)、滑块(5)、齿板(6)、气缸(7)、烘干机(8)、连接管(9)、扩风罩(10)、箱盖(11)、拨板(12)、进料仓门(13)、集风罩(14)、抽风机(15)、通道管(16)、把手(17)和限位板(18),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壁两侧的顶部分别与圆筒(2)的两侧转动连接,所述圆筒(2)的右侧与传动齿轮(3)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箱体(1)内壁背面的一侧与滑轨(4)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滑块(5)位于滑轨(4)的内部,且滑块(5)与滑轨(4)滑动连接,所述滑块(5)的正面与齿板(6)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齿板(6)的顶部与限位板(18)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气缸(7)的底部与箱体(1)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气缸(7)的自由端与齿板(6)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烘干机(8)的底部与箱体(1)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机(8)顶部的出风口与连接管(9)的底部固定连通,所述连接管(9)的顶部与扩风罩(10)的底部固定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扩风罩(10)的两侧分别与箱体(1)内壁的两侧固定连接,且扩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龙强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紫科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