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容器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492838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1:53
提供了一种压力容器制造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高压容器制造方法包括:模制具有打褶部的衬层;在衬层的外圆周侧上形成纤维加强部;弯曲衬层和纤维加强部;以及加压并加热衬层和纤维加强部。在模制衬层时,打褶部的相对于轴线布置在弯曲的内侧上的第一褶皱的高度被设定成小于打褶部的相对于轴线布置在弯曲的外侧上的第二褶皱的高度。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pressure vess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压力容器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压力容器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日本专利申请公开第2018-519480号(JP2018-519480A)公开了一种通过借助柔性连接器将具有树脂衬层的管彼此连接然后折叠柔性连接器来形成压力容器的方法。这种柔性连接器具有波形部。干燥的编织物被放在树脂衬层上,并且树脂被进一步应用到所述编织物上。
技术实现思路
在压力容器的制造领域中,其中该压力容器如JP2018-519480A中用加强部加强了树脂圆柱形连接部的外侧,存在如下一种已知方法:将容器主体彼此连接的连接部被打褶并弯曲,然后被加热和加压以制造压力容器。在该方法中弯曲连接部导致连接部的弯曲方向的长度在弯曲的内侧和外侧之间的差异,这又导致连接部的内表面的状态在这些侧之间的差异。更具体地,在弯曲的外侧,连接部的弯曲方向上的长度较长,并且打褶部在弯曲方向上伸展,在打褶部的脊部和加强部之间留下小的间隙。相反,在弯曲的内侧,连接部的弯曲方向上的长度较短并且打褶部在弯曲方向上较少地伸展,从而相比于在弯曲的外侧,在打褶部的脊部与加强部之间留下了较大的空间。打褶部的脊部与加强部之间的较大空间意味着打褶部的变形的高度自由度。因此,当连接部弯曲并且弯曲连接部的内侧被加压时,与弯曲的外侧上的部分相比,衬层在弯曲的内侧上的部分可能变得易于变形。这里有改善的余地。鉴于这一事实,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压力容器制造方法,该方法能够确保当打褶的管状体和加强部弯曲并且弯曲管状体的内侧被加压时,管状体在弯曲的内侧上的一部分不易变形。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的一种压力容器制造方法包括:模制树脂的管状体,所述管状体将一个容器主体与另一个容器主体彼此连接,其中至少在所述管状体的在轴向方向上的部分处形成有打褶部;在所述管状体的外圆周侧上形成加强所述管状体的加强部;弯曲所述管状体和所述加强部,使得所述管状体的轴线绘制出曲线;以及在对弯曲的所述管状体的内侧加压的同时,加热所述管状体和所述加强部。在模制所述管状体时,所述打褶部的相对于所述轴线布置在所述弯曲的内侧上的第一褶皱的高度被设定成小于所述打褶部的相对于所述轴线布置在所述弯曲的外侧上的第二褶皱的高度。在第一方面的压力容器制造方法中,第一褶皱的高度被设定成小于第二褶皱的高度。这样允许当管状体和加强部被弯曲时,第一褶皱在管状体的在弯曲的内侧上的部分处沿着弯曲方向伸展。换句话说,减小了第一褶皱的脊和加强部之间的间隙。结果,增加了第一褶皱与加强部之间的接触面积,并且减小了第一褶皱的变形自由度。因此,该方法能够确保当打褶的管状体和加强部被弯曲然后对弯曲的管状体的内侧进行加压时,管状体的在弯曲的内侧上的部分不易变形。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的压力容器制造方法中,所述管状体的所述内侧加压而施加的压力量可被设定成使得加热后的所述第一褶皱形成沿着所述加强部延伸的弯曲部。在第二方面的压力容器制造方法中,在对管状体的内侧加压的同时加热管状体的过程中施加预定压力,使得不仅第二褶皱而且还有第一褶皱变形以便在加热后具有较小的高度。而且,加热后的第一褶皱形成沿着加强部延伸的弯曲部。因此,向第一褶皱和第二褶皱施加预定压力不仅能够引起第二褶皱还能够引起第一褶皱呈沿着轴线方向延伸的形状。结果,相较于当施加低压时增加了第一褶皱和加强部之间的接触面积,并且能够相应地减小加热后第一褶皱和加强部之间的间隙。本专利技术能够确保当打褶的管状体和加强部被弯曲然后对弯曲的管状体的内侧加压时,管状体的在弯曲的内侧上的部分不易变形。附图说明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优势以及技术和工业意义,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并且其中:图1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具有高压容器的压力容器单元的平面图;图2A是图1的高压容器中的衬层的侧视图;图2B是从与轴向方向垂直的方向观察时图1的高压容器中的衬层的竖直剖视图;图3A是图1的高压容器中的衬层的平面图;图3B是图1的高压容器中的衬层的水平剖视图;图4是从轴向方向观察时图1的高压容器中的连接部的竖直剖视图;图5是示出图2B的连接部的部分的特写的局部竖直剖视图;图6A是示出图1的高压容器中未加工的连接部如何模制的竖直剖视图;图6B是图6A的未加工连接部处于弯曲状态的竖直剖视图;图6C是示出图6B的未加工连接部如何被加热和加压的图示;图6D是示出图1的连接部完成时的局部竖直剖视图;图7是示出图6D的连接部的部件的局部竖直剖视图;图8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高压容器的连接部完成时的局部竖直剖视图;以及图9是示出根据变形例的高压容器的连接部的部分的局部竖直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第一实施例将描述应用了作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压力容器的实例的高压容器30的车辆10、高压容器30和高压容器30的制造方法。整体配置图1示出了车辆10的一部分。车辆10包括燃料电池堆12、供应管14、驱动电机(未示出)和压力容器单元20。图1中示出的箭头“前”(FR)、“上”(UP)和“外”(OUT)分别表示车辆前侧、车辆上侧和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外侧。燃料电池堆12和压力容器单元20通过供应管14彼此连接。燃料电池堆12通过作为从压力容器单元20供应的气体的实例的氢气G与从空气压缩机(未示出)供应的压缩空气之间的电化学反应来发电。由燃料电池堆12中的发电产生的电力的一部分被供应到驱动电机(未示出)。驱动电机由从燃料电池堆12供应的电力驱动。驱动电机的驱动动力传递到车辆10的后轮(未示出)。压力容器单元20布置在形成车辆10的车厢的地板表面的地板面板(未示出)的车辆下侧。压力容器单元20包括壳体22、导出管24以及后面将描述的高压容器30。高压容器30和导出管24布置在壳体22内。导出管24将高压容器30和供应管14彼此连接。主要部件的构造接下来,将描述高压容器30。例如,高压容器30具有五个容器主体32和四个连接部34。更具体地,高压容器30具有如下结构:五个容器主体32和四个连接部34彼此串联地连接,其中每个连接部34将两个容器主体32彼此连接。在高压容器30中,四个连接部34沿相反方向交替弯曲(以便折叠),使得五个容器主体32在壳体22内沿车辆宽度方向布置成一排。该实施例的高压容器30例如通过单独模制容器主体32和连接部34然后通过粘合来将这些容器主体32和连接部34整合而形成。然而,容器主体32和连接部34可以替代地整体模制。具体地,高压容器30可以通过将五个容器主体32和四个连接部34成直线地整体模制然后弯曲四个连接部34以便折叠而形成。容器主体容器主体32具有沿车辆前后方向伸长的大致圆柱形状。容器主体32的两个端部具有半球形状。而且,容器主体32具有例如横截面结构,其中纤维加强部52(参见图4)放置在稍后描述的衬层36(参见图4)的外圆周表面上。例如,容器主体32具有与稍后描述的连接部34相同的分层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力容器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模制树脂的管状体,所述管状体将一个容器主体与另一个容器主体彼此连接,其中至少在所述管状体的在轴向方向上的部分处形成有打褶部;/n在所述管状体的外圆周侧上形成加强所述管状体的加强部;/n弯曲所述管状体和所述加强部,使得所述管状体的轴线绘制出曲线;以及/n在对弯曲的所述管状体的内侧加压的同时,加热所述管状体和所述加强部,/n其中,在模制所述管状体时,所述打褶部的相对于所述轴线布置在所述弯曲的内侧上的第一褶皱的高度被设定成小于所述打褶部的相对于所述轴线布置在所述弯曲的外侧上的第二褶皱的高度。/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205 JP 2018-2285351.一种压力容器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模制树脂的管状体,所述管状体将一个容器主体与另一个容器主体彼此连接,其中至少在所述管状体的在轴向方向上的部分处形成有打褶部;
在所述管状体的外圆周侧上形成加强所述管状体的加强部;
弯曲所述管状体和所述加强部,使得所述管状体的轴线绘制出曲线;以及
在对弯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泽井统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