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初级光学元件、前照灯模组、车灯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9205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1: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车灯照明装置,公开了一种初级光学元件,包括多个聚光准直结构(1)和光融合部(2),所述聚光准直结构(1)的入光面(6)和出光面通过光通道部连接,所述光通道部之间形成有间隙;所述聚光准直结构(1)的所述入光面(6)为平面入光面,且所述聚光准直结构(1)的截面积由所述入光面(6)向所述出光面增大;所述聚光准直结构(1)的所述出光面均与所述光融合部(2)的后端面连接,所述光融合部(2)的前端面(5)为向后凹陷的弧面。此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前照灯模组、车灯及车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初级光学元件能够在保证光形的均匀性的同时,还能够使得在需要形成暗区时,关闭的光源颗数减少。

A primary optical element, headlamp module, lamp and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初级光学元件、前照灯模组、车灯及车辆
本技术涉及车灯照明装置,具体地,涉及一种初级光学元件。此外,本技术还涉及一种前照灯模组、车灯及车辆。
技术介绍
车灯光学元件是汽车前照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车灯
,一般采用反射镜或聚光器作为汽车前照灯的初级光学元件,采用透镜或相当结构的零件作为最终出光元件。初级光学元件的结构是汽车前照灯性能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逐渐成熟和稳定,汽车前照灯的种类越来越多样化,在汽车前照灯的综合性能方面,客户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比如汽车前照灯的近光或远光光形均匀性、近光的可视性、散热性能、远光的亮度以及汽车前照灯的结构、重量和体积等,这就需要对汽车前照灯的各部件进行各方面的改进,包括初级光学元件的改进。在现有技术中,有的初级光学元件为聚光器,其由多个准直器单元组合而成,该准直器单元呈杆状,入光端是中间内凹的聚光碗形状,各准直器单元的出光面相互连接,形成连续的平面或曲面,入光端和出光面通过光通道连接。光源发出的光线经其对应的、呈聚光碗形状的入光端汇聚后,经各自的光通道传输至出光面,所有光线在出光面融合射出。其中,初级光学元件的结构复杂、加工难度大,制造经度难以保证;且各准直器单元的光线准直后仅在出光面融合,不可避免地使其形成的多个发光区域之间存在间隙,导致车灯光形不均匀。此外,现有技术中有的初级光学元件为透明挡板,该透明挡板的入光面具有多个凸出结构,多个凸出结构共用一个光通道,光源发出的光线由各凸出结构汇聚,并在光通道的后端融合,经光通道传输至光通道的前端面并射出。其中,每个凸出结构对应一块发光区域,可以实现ADB远光功能,但是,光线在光通道的后端就开始融合,使得每块发光区域的重叠部分很大,在需要形成暗区时,使得该暗区所涉及的发光区域数量很多,需要关闭多颗光源,以避免该区域内的行人或车辆炫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首先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初级光学元件,其能够保证光形的均匀性,并且使得在需要形成暗区时,关闭的光源颗数减少。此外,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前照灯模组,其能够保证光形的均匀性,并且使得在需要形成暗区时,关闭的光源颗数减少。进一步地,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三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车灯,其能够保证光形的均匀性,并且使得在需要形成暗区时,关闭的光源颗数减少。更进一步地,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四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的车灯能够保证光形的均匀性,并且使得在需要形成暗区时,关闭的光源颗数减少。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初级光学元件,包括多个聚光准直结构和光融合部,所述聚光准直结构的入光面和出光面通过光通道部连接,所述光通道部之间形成有间隙;所述聚光准直结构的所述入光面为平面入光面,且所述聚光准直结构的截面积由所述入光面向所述出光面增大;所述聚光准直结构的所述出光面均与所述光融合部的后端面连接,所述光融合部的前端面为向后凹陷的弧面。优选地,所述间隙为楔形间隙。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形式,所述初级光学元件为塑料、硅胶或玻璃初级光学元件。作为一种实施形式,所述光融合部的上表面的前端边界设有近光截止线结构。进一步地,所述光融合部的上表面的前端设有凸起结构,以能够控制近光50L暗区亮度。进一步地,所述初级光学元件的上表面具有镀铝反射层。作为另一种实施形式,所述光融合部的上表面的前端边界设有远光截止线结构。作为又一种实施形式,所述光融合部的下表面的前端边界设有近光截止线结构。本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前照灯模组,包括远光光学系统和出光元件;所述远光光学系统包括远光光源和远光光学元件,所述远光光学元件为第一方面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初级光学元件,所述远光光源的光线能够经所述远光光学元件至所述出光元件,以能够形成远光光形。进一步地,还包括近光光学系统,所述近光光学系统包括近光光源和近光光学元件,所述近光光源的光线能够经所述近光光学元件至所述出光元件,以能够形成近光光形。具体地,所述近光光学元件为近光反射镜,所述近光反射镜与所述近光光源对应;或者所述近光光学元件包括至少一排横向排布的近光聚光杯,各个所述近光聚光杯与相应的所述近光光源对应;或者所述近光光学元件为第一方面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初级光学元件。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形式,所述出光元件为透镜。更具体地,所述初级光学元件的所述光融合部的所述前端面设于所述透镜的焦平面。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形式,所述透镜为平凸透镜或双凸透镜。具体地,所述透镜的出光面为网格状。本技术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车灯,包括第二方面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前照灯模组。本技术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包括第三方面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车灯。通过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的初级光学元件的聚光准直结构的入光面和出光面通过光通道部连接,光通道部之间形成有间隙,各光通道部互相独立,相互之间不会发生窜光,确保了光线的利用率;同时光线聚光准直之后再进入光融合部融合,使得各聚光准直结构对应的发光区域相互之间即不存在间隙,相互之间的重叠部分也小,保证了光形的均匀性,在需要形成暗区时,使得该暗区所涉及的发光区域数量减少,对应需要关闭的光源数量也相应减少。本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下列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其与下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下述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初级光学元件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初级光学元件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初级光学元件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本技术的初级光学元件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纵向截面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初级光学元件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横向截面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前照灯模组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前照灯模组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局部放大图;图8是本技术的前照灯模组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纵向截面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的前照灯模组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横向截面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的前照灯模组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的前照灯模组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技术的前照灯模组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纵向截面示意图;图13是本技术的前照灯模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光形示意图;图14是本技术的前照灯模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另一种光形示意图;图15是本技术的前照灯模组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一种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16是本技术的前照灯模组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二种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初级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聚光准直结构(1)和光融合部(2),所述聚光准直结构(1)的入光面(6)和出光面通过光通道部连接,所述光通道部之间形成有间隙;/n所述聚光准直结构(1)的所述入光面(6)为平面入光面,且所述聚光准直结构(1)的截面积由所述入光面(6)向所述出光面增大;/n所述聚光准直结构(1)的所述出光面均与所述光融合部(2)的后端面连接,所述光融合部(2)的前端面(5)为向后凹陷的弧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初级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聚光准直结构(1)和光融合部(2),所述聚光准直结构(1)的入光面(6)和出光面通过光通道部连接,所述光通道部之间形成有间隙;
所述聚光准直结构(1)的所述入光面(6)为平面入光面,且所述聚光准直结构(1)的截面积由所述入光面(6)向所述出光面增大;
所述聚光准直结构(1)的所述出光面均与所述光融合部(2)的后端面连接,所述光融合部(2)的前端面(5)为向后凹陷的弧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初级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为楔形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项所述的初级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初级光学元件为塑料、硅胶或玻璃初级光学元件。


4.根据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项所述的初级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融合部(2)的上表面的前端边界设有近光截止线结构(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初级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融合部(2)的上表面的前端设有凸起结构(4),以能够控制近光50L暗区亮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初级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初级光学元件的上表面具有镀铝反射层。


7.根据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项所述的初级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融合部(2)的上表面的前端边界设有远光截止线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项所述的初级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融合部(2)的下表面的前端边界设有近光截止线结构(3)。


9.一种前照灯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远光光学系统和出光元件;所述远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祝贺张大攀仇智平桑文慧
申请(专利权)人:华域视觉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