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尾气颗粒物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92053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1: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尾气处理设备的技术领域,提供了汽车尾气颗粒物处理装置,包括处理室、进气管道、出气管道、第一过滤件、吸附件、第二过滤件及导风组件。工作时,尾气先经由进气管道中的第二过滤件的第一层过滤作用;接着进入处理室,在导风组件作用下进入第一过滤件经受第二层过滤作用;然后进入内腔中,经受吸附件的第三层吸附过滤作用;此后再穿过第一过滤件网状腔壁经受第四层过滤作用;最后经受出气管道中第二过滤件的第五层过滤作用后,排到空气中。故该汽车尾气颗粒物处理装置在导风组件的作用下,通过第二过滤件、第一过滤件和吸附件的五层过滤作用,实现对汽车尾气进行连续净化,保证了汽车尾气的处理质量,提高汽车尾气的处理效率。

Automobile exhaust particulate matter treatment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尾气颗粒物处理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尾气处理设备的
,尤其涉及汽车尾气颗粒物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生活中,而其在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它排放的大量尾气,尤其是有害气体的细微颗粒杂质和二氧化硫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给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现有尾气处理器对汽车尾气的处理质量较低,排入空气中的气体仍然对环境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汽车尾气颗粒物处理装置,旨在解决现有尾气处理器对汽车尾气处理质量较低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汽车尾气颗粒物处理装置,包括:处理室;进气管道,与所述处理室连通且用于接收汽车尾气;出气管道,与所述处理室连通且用于将经过滤后的汽车尾气排出;第一过滤件,具有内腔,所述内腔的腔壁为网状结构,所述第一过滤件设于所述处理室中且用于过滤汽车尾气中的颗粒物;吸附件,设于所述内腔中且用于吸附汽车尾气中的颗粒物;第二过滤件,设于所述进气管道和所述出气管道中;以及导风组件,设于所述处理室中且用于将汽车尾气导向所述第一过滤件和所述吸附件。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过滤件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旋转轴与所述处理室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旋转轴由第一驱动部件驱使转动。进一步地,所述吸附件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二旋转轴与所述内腔的腔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旋转轴能穿透所述内腔的腔壁而与所述第一旋转轴同轴传动。进一步地,所述吸附件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二旋转轴与所述内腔的腔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旋转轴由第二驱动部件驱使转动。进一步地,上述汽车尾气颗粒物处理装置还包括至少两个分别支撑于所述吸附件两侧的弹性支撑组件,所述弹性支撑组件包括与所述腔壁固定连接的固定框架、支撑于所述固定框架中的弹性部件、与所述弹性部件连接的活动杆和设于所述活动杆的自由端且与所述吸附件滑动配合的滑轨。进一步地,所述吸附件的形状呈圆柱状或扁平的网状。进一步地,至少二所述第一过滤件同轴设置,相邻两所述第一过滤件之间通过支架连接,所述第一旋转轴与所述支架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处理室与所述出气管道连接的出气口下侧设有第三过滤件。进一步地,所述处理室的顶部安装有一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安装有用于冷却所述处理室中汽车尾气温度的冷却水管和与所述冷却水管连通的水泵。进一步地,所述导风组件包括第一风扇组和第二风扇组,所述第一风扇组设于所述处理室与所述进气管道连接的进气口的上侧,所述第二风扇组设于所述处理室的与所述出气管道相对的侧壁上。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汽车尾气颗粒物处理装置的有益效果:本实施例的汽车尾气颗粒物处理装置工作时,首先,汽车尾气经由进气管道进入处理室内,其中,在进气管道中时,其将受到第二过滤件的第一层过滤作用;接着,汽车尾气在导风组件的作用下吹向第一过滤件,并受到第一过滤件的第二层过滤作用;然后,汽车尾气进入第一过滤件的内腔中,并受到吸附件的第三层吸附过滤作用;此后,汽车尾气再次穿过第一过滤件的网状腔壁,受到网状腔壁的第四层过滤作用;最后,进入出气管道,并在出气管道中将受到第二过滤件的第五层过滤作用后,排放到空气中。因此,本实施例的汽车尾气颗粒物处理装置在导风组件的作用下,通过第二过滤件、第一过滤件和吸附件的五层过滤作用,实现了对汽车尾气进行连续净化,保证了汽车尾气的处理质量,提高汽车尾气的处理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汽车尾气颗粒物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汽车尾气颗粒物处理装置的第一过滤件和吸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汽车尾气颗粒物处理装置的处理室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汽车尾气颗粒物处理装置的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汽车尾气颗粒物处理装置的盖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汽车尾气颗粒物处理装置的第三过滤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汽车尾气颗粒物处理装置的第一旋转轴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汽车尾气颗粒物处理装置的第一过滤件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汽车尾气颗粒物处理装置的吸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汽车尾气颗粒物处理装置的冷却水管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当部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部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部件。当一个部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部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部件。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左、右、上、下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汽车尾气颗粒物处理装置10,包括:处理室11;进气管道12,与处理室11连通且用于接收汽车尾气;出气管道13,与处理室11连通且用于将经过滤后的汽车尾气排出;第一过滤件14,具有内腔,内腔的腔壁为网状结构,第一过滤件14设于处理室11中且用于过滤汽车尾气中的颗粒物;吸附件15,设于内腔中且用于吸附汽车尾气中的颗粒物;第二过滤件16,设于进气管道12和出气管道13中;以及导风组件17,设于处理室11中且用于将汽车尾气导向第一过滤件14和吸附件15。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汽车尾气颗粒物处理装置10工作时,首先,汽车尾气经由进气管道12进入处理室11内,其中,在进气管道12中时,其将受到第二过滤件16的第一层过滤作用;接着,汽车尾气在导风组件17的作用下吹向第一过滤件14,并受到第一过滤件14的第二层过滤作用;然后,汽车尾气进入第一过滤件14的内腔中,并受到吸附件15的第三层吸附过滤作用;此后,汽车尾气再次穿过第一过滤件14的网状腔壁,受到网状腔壁的第四层过滤作用;最后,进入出气管道13,并在出气管道13中将受到第二过滤件16的第五层过滤作用后,排放到空气中。因此,本实施例的汽车尾气颗粒物处理装置10在导风组件17的作用下,通过第二过滤件16、第一过滤件14和吸附件15的五层过滤作用,实现了对汽车尾气进行连续净化,保证了汽车尾气的处理质量,提高汽车尾气的处理效率。关于处理室11具体结构的优选实施方式:处理室11可为矩形箱体或盒体,但不限于此。具体地,处理室11包括具有空腔且上端开口的室体和盖设于室体上端的盖板111。其中,室体与盖板111卡接,室体与盖板111之间存在间隔。上述第一过滤件14、吸附件15和导风组件17均设于室内的空腔中。如图1和图2所示,由于导风组件17的作用,汽车尾气在进气管道12、处理室11和出气管道13之间形成了气流通道,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汽车尾气颗粒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处理室;/n进气管道,与所述处理室连通且用于接收汽车尾气;/n出气管道,与所述处理室连通且用于将经过滤后的汽车尾气排出;/n第一过滤件,具有内腔,所述内腔的腔壁为网状结构,所述第一过滤件设于所述处理室中且用于过滤汽车尾气中的颗粒物;/n吸附件,设于所述内腔中且用于吸附汽车尾气中的颗粒物;/n第二过滤件,设于所述进气管道和所述出气管道中;以及/n导风组件,设于所述处理室中且用于将汽车尾气导向所述第一过滤件和所述吸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汽车尾气颗粒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室;
进气管道,与所述处理室连通且用于接收汽车尾气;
出气管道,与所述处理室连通且用于将经过滤后的汽车尾气排出;
第一过滤件,具有内腔,所述内腔的腔壁为网状结构,所述第一过滤件设于所述处理室中且用于过滤汽车尾气中的颗粒物;
吸附件,设于所述内腔中且用于吸附汽车尾气中的颗粒物;
第二过滤件,设于所述进气管道和所述出气管道中;以及
导风组件,设于所述处理室中且用于将汽车尾气导向所述第一过滤件和所述吸附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尾气颗粒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件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旋转轴与所述处理室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旋转轴由第一驱动部件驱使转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尾气颗粒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件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二旋转轴与所述内腔的腔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旋转轴能穿透所述内腔的腔壁而与所述第一旋转轴同轴传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尾气颗粒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件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二旋转轴与所述内腔的腔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旋转轴由第二驱动部件驱使转动。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汽车尾气颗粒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文龙严杰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