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搁架结构及干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9090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1: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搁架结构及干衣装置,其属于衣物处理领域,搁架结构包括间隔设置的多层支架,相邻所述支架之间能够相对滑动,至少一层所述支架上设置有夹持部。当用于支撑较长的衣物时,衣物的一端被夹持部夹持,衣物的另一端沿多层支架延伸并通过多层支架的配合将衣物展开,增加衣物与风的接触面积,提高干燥效率。干衣装置包括外壳和上述搁架结构,多层所述支架均与所述外壳滑动连接。当需要烘干的衣物较小时,可将衣物单独放置在一层支架上;当衣物较长时,通过多层支架配合将衣物撑开,增加衣物与烘干风的接触面积,提高烘干效率。

A shelf structure and clothes dry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搁架结构及干衣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衣物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搁架结构及干衣装置。
技术介绍
在生活中,晾衣过程中会遇到不同的情况,如空间较小,衣物无法完全展开,干燥效果差且晾干后会发皱;或者遇到潮湿天气衣物难以晾干有异味。干衣机能够对衣物进行干燥,使得衣物快速烘干。干衣机护理箱用于烘干护理衣物,衣物是放置在护理箱内,没有滚筒结构,不存在滚筒在旋转过程中与衣物的摩擦,对衣物造成磨损的问题,适合高端衣物尤其是羊绒真丝等面料的烘干。护理箱通常有一个比较方正的空间,空间内放置有搁架,将衣物放在搁架上,干燥的热风通过护理箱时与潮湿衣物接触后带走湿气。但是由于空间有限,衣物通常折叠后放置在搁架上,当衣物较长时,折叠起来放置到搁架上显然不能达到很好的烘干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搁架结构及干衣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衣物折叠放置到搁架上、烘干效果差的技术问题。如上构思,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搁架结构,包括间隔设置的多层支架,相邻所述支架之间能够相对滑动,至少一层所述支架上设置有夹持部。其中,相邻所述支架之间设置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的一端与其中一层所述支架固定连接,所述支撑部的另一端与另一层所述支架滑动连接。其中,所述支撑部的端部转动设置有支撑轮,所述支撑轮与所述支架滑动连接。其中,多层所述支架至少包括主支架和辅支架,所述主支架上设置有所述夹持部,所述辅支架上设置有支撑杆。其中,所述主支架和所述辅支架之间设置有若干个中间支架,所述中间支架上设置有所述支撑杆。其中,所述支撑杆能够绕自身的一端转动,所述支撑杆的延伸方向与所述主支架的滑动方向之间的夹角在0°~90°之间。其中,多层所述支架能够同步联动,一种干衣装置,包括外壳和如上所述的搁架结构,多层所述支架均与所述外壳滑动连接。其中,多层所述支架于所述外壳内上下间隔设置,所述外壳内对应每层所述支架均设置有滑道,每层所述支架的下端均设置有与所述滑道配合的滚轮。其中,相邻所述滑道之间设置有限位部,位于下端的所述支架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能够与所述限位部抵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搁架结构,包括间隔设置的多层支架,至少一层支架上设置有夹持部,柔性物品的一端能够由夹持部夹持,另一端沿多层支架上展开,增加柔性物品与空气的接触面积。相邻支架之间能够相对滑动,便于将柔性物品在多层支架上展开。当用于支撑较长的衣物时,通过多层支架的配合将衣物展开,增加衣物与风的接触面积,提高干燥效率。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干衣装置,采用上述搁架结构,当需要烘干的衣物较小时,可将衣物单独放置在一层支架上;当衣物较长时,通过多层支架配合将衣物撑开,增加衣物与烘干风的接触面积,提高烘干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搁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搁架结构的主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的搁架结构的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搁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的搁架结构的中间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干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干衣装置的外壳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中A处的放大图;图9是图7中B处的放大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干衣装置的搁架结构处于使用过程的结构示意图一;图11是图10中C处的放大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干衣装置的搁架结构处于使用过程的结构示意图二;图13是图12中D处的放大图;图1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干衣装置的处于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支架;101、主支架;102、辅支架;103、中间支架;11、夹持部;12、支撑部;121、支撑轮;13、支撑杆;14、导轨;15、限位凸起;20、外壳;21、滑道;211、凹槽;212、挡止部;22、限位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参见图1至图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搁架结构,搁架结构包括间隔设置的多层支架10,至少一层支架10上设置有夹持部11,柔性物品的一端能够由夹持部11夹持,另一端沿多层支架10上展开,增加柔性物品与空气的接触面积。相邻支架10之间能够相对滑动,便于将柔性物品在多层支架10上展开。在本实施例中,以柔性物品为衣物进行介绍,当然,柔性物品还可能是布料,在此不作限制。支架10均包括框体和设置于框体上的柔性层。框体对柔性层提供支撑,柔性层为衣物提供支撑,且柔性层不影响气体的流动。在本实施例中,柔性层为柔性网格布,既不会损伤衣物,也不会阻挡风流过。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描述,沿支架10的滑动方向,设定支架10的一端为首端,另一端为末端。当多层支架10间隔排布时,相邻支架10的首端对齐。由于相邻支架10之间滑动连接,当将衣物支撑在搁架结构上时,需要将一个支架10沿与其相邻的支架10滑动,使得一个支架10的首端与另一个支架10的末端靠近,进而便于将衣物沿一个支架10的首端开始展开、绕过末端至与其相邻的支架10的首端再次展开、绕过末端,依次循环,使得衣物于多层支架10上展开,增加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至少一层支架10上设置有夹持部11,用于夹持衣物的一端。若在多层支架10上均设置夹持部11,则可以对衣物的中间部位进行夹持,使得衣物能够展平,也便于对衣物进行定位。相邻支架10之间设置有支撑部12,支撑部12的一端与一层支架10固定连接,支撑部12的另一端与另一层支架10滑动连接。支撑部12的设置,使得相邻支架10之间具有一定的间距,便于衣物与空气充分接触。本实施例中,与支撑部12固定连接的支架10上,间隔设置两个支撑部12,保证支架10的平衡。支撑部12的端部转动设置有支撑轮121,支撑轮121与支架10滑动连接。为了便于支撑轮121滑动,与支撑轮121配合的支架10上设置有导轨14,支撑轮121能够沿导轨14滑动。支撑轮121将滑动摩擦转化成滚动摩擦,减小阻力,更利于支架10的滑动。为了防止支撑轮121滑出导轨14,导轨14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搁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间隔设置的多层支架(10),相邻所述支架(10)之间能够相对滑动,至少一层所述支架(10)上设置有夹持部(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搁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间隔设置的多层支架(10),相邻所述支架(10)之间能够相对滑动,至少一层所述支架(10)上设置有夹持部(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搁架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支架(10)之间设置有支撑部(12),所述支撑部(12)的一端与其中一层所述支架(10)固定连接,所述支撑部(12)的另一端与另一层所述支架(10)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搁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12)的端部转动设置有支撑轮(121),所述支撑轮(121)与所述支架(10)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搁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多层所述支架(10)至少包括主支架(101)和辅支架(102),所述主支架(101)上设置有所述夹持部(11),所述辅支架(102)上设置有支撑杆(1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搁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架(101)和所述辅支架(102)之间设置有若干个中间支架(103),所述中间支架(103)上设置有支撑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怡锦成荣锋杨帆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滚筒洗衣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