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PCR-RFLP快速鉴定草地贪夜蛾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489936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0: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PCR‑RFLP快速鉴定草地贪夜蛾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分析草地贪夜蛾与其它近缘种在COI序列上的差异,以及草地贪夜蛾两种生物型在Tpi序列上的差异,获得了草地贪夜蛾及其生物型特异性的SNP位点,并针对其中的SNP位点设计了相应的限制性内切酶。采用基于聚合酶链式反应的限制性酶切图谱多样性分析技术(PCR‑RFLP)实现了草地贪夜蛾及其生物型的快速鉴定。为基层农业技术人员以及相关农业科研人员开展草地贪夜蛾鉴定、预测预报和防治提供了一种新的便利方法。

A PCR-RFLP based method for rapid identification of Spodoptera gramini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PCR-RFLP快速鉴定草地贪夜蛾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分子生物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PCR-RFLP快速鉴定草地贪夜蛾的方法。
技术介绍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frugiperda)是一种原产于南美洲的爆食性农业害虫,被列为我国重要的检验检疫对象。它具有很强的迁飞能力,扩散能力非常强。2019年1月首次在我国云南被发现。不到一年的时间,该害虫已经扩散至29个省份。目前,草地贪夜蛾在我国主要为害玉米,可造成作物减产15-73%。此外,已经发现该害虫还能够为害小麦、大豆、甘蔗等。在美国和非洲,草地贪夜蛾还能够严重为害水稻。因此,该害虫对我国水稻生产也带来了潜在的严重威胁。草地贪夜蛾目前主要在我国玉米上严重为害,与玉米上常发的其它鳞翅目害虫,如斜纹夜蛾、甜菜夜蛾、黏虫等高度相似,给基层农业技术人员的测报和防治工作带来了困难。此外,草地贪夜蛾有两种不同的生物型,玉米型(Cornstrain,C型)和水稻型(Ricestrain,R型)。前者主要为害玉米、棉花、高粱等作物,后者主要为害水稻、苜蓿、狗牙根草等。两种生物型几乎不能从外表上加以区分,但它们在生理、生态、行为等方面却出现了很大的分化。例如,玉米型对二嗪农、西维因等杀虫剂具有更高的抗药性,而水稻型则对虫螨威具有更高的抗药性。此外,玉米型对转Bt基因的棉花具有更高的耐受性。这就更加需要我们准确地鉴定草地贪夜蛾的生物型,并针对性地开展测报和防治工作。以往对近缘种害虫的鉴定一般都采用DNAbarcoding(条形码)方法。即克隆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COI),然后测序,并构建系统进化树进行聚类分析,最后加以鉴定。但这种方法依赖于大量的测序,不仅费时,也不经济。此外,这种方法不能用于草地贪夜蛾生物型的鉴定。COI是一种线粒体基因marker(分子标记),属于母系遗传。因此,这种遗传标记无法对两种生物型杂交的后代进行准确的鉴定。为此,目前主要采用核基因——磷酸丙糖异构酶(Tpi)进行生物型的鉴定。NagoshiR.N.(2010)开发出了TPi上的10个SNP,根据这个10个SNP来区分水稻型和玉米型草地贪夜蛾。这个方法后来被广泛采用。然而,这种方法也高度依赖于DNA测序,同样费时、不经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为:如何快速的鉴定草地贪夜蛾及其近缘种。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为:如何快速的鉴定草地贪夜蛾两种生物型。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PCR-RFLP快速区分草地贪夜蛾及其近缘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提取待鉴定材料的基因组DNA;(2)以P1和P2为引物,步骤(1)得到的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得到大小为697bp的COI基因片段;P1的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1所示,P2的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2所示;(3)对步骤(2)得到的COI基因片段进行两轮酶切:1)第一轮,采用Tail和AlWNI对步骤(2)得到的COI基因片段进行双酶切,琼脂糖凝胶电泳,并对电泳结果进行拍照、分析:同时具有347bp、263bp和87bp条带的为草地贪夜蛾和斜纹夜蛾,350bp条带的为甜菜夜蛾,697bp条带的为黏虫;2)第二轮,采用BstYI对步骤(2)得到的COI基因片段进行酶切,琼脂糖凝胶电泳,并对电泳结果进行拍照、分析:同时具有587bp和110bp条带的为草地贪夜蛾,同时具有300bp和110bp条带的为黏虫,697bp条带的为斜纹夜蛾。进一步地,步骤(2)中,PCR扩增程序参数设置如下:95℃,5min;随后进行35个循环扩增(95℃,30s;54℃,30s;72℃,40s);最后72℃补充延伸10min。进一步地,步骤(3)中,采用Tail和AlWNI对步骤(2)得到的COI基因片段进行双酶切的方法为:先加入AlWNI,37℃反应1小时;然后加入Tail,65℃反应1小时。通过上述方法,可以将斜纹夜蛾、甜菜夜蛾、黏虫和草地贪夜蛾进行区分,但无法确定草地贪夜蛾的生物型。因此,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基于PCR-RFLP快速区分草地贪夜蛾生物型的方法,前面步骤与上述的一种基于PCR-RFLP快速区分草地贪夜蛾及其近缘的方法的技术方案一致,在鉴定出待鉴定材料为草地贪夜蛾后,进一步进行PCR扩增Tpi基因片段,然后进行BanI酶切,从条带可以分析出生物型。具体步骤如下:(1)提取待鉴定材料的基因组DNA;(2)以P3和P4为引物进行PCR扩增,得到大小为638bp的Tpi基因片段;P3的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3所示,P4的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4所示;(3)对步骤(2)得到的Tpi基因片段进行BanI酶切,琼脂糖凝胶电泳,并对电泳结果进行拍照、分析:具有638bp条带的为水稻型草地贪夜蛾,同时具有370bp和268bp条带的为玉米型草地贪夜蛾。进一步地,步骤(2)中,PCR扩增程序参数设置如下:95℃,5min;随后进行35个循环扩增95℃,30s;54℃,30s;72℃,40s;最后72℃补充延伸10min。进一步地,步骤(3)中,对步骤(2)得到的Tpi基因片段进行BanI酶切的条件为60℃,1小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不仅能快速的区分草地贪夜蛾及其近缘(斜纹夜蛾、甜菜夜蛾、黏虫),还能区分草地贪夜蛾的生物型(水稻型草地贪夜蛾和玉米型草地贪夜蛾),且具有省时、经济的优点,为基层农业技术人员以及相关农业科研人员开展草地贪夜蛾鉴定、预测预报和防治提供了一种新的便利方法。附图说明图1COI基因PCR扩增;图2草地贪夜蛾及其近缘种COI酶切图谱,其中(A)第一轮酶切鉴定,(B)第二轮酶切鉴定;图3Tpi基因PCR扩增;图4草地贪夜蛾两种生物型的Tpi基因酶切图谱,Rtype为水稻型,Ctype为玉米型。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提取草地贪夜蛾和三个近缘种(斜纹夜蛾、甜菜夜蛾和黏虫),以及草地贪夜蛾两种生物型(R型和C型)的基因组DNA。1)从不同地点的田间采取草地贪夜蛾、斜纹夜蛾、甜菜夜蛾和黏虫,以及草地贪夜蛾两种生物型个体,浸泡在100%乙醇中保存;2)取适量的组织块,加入1ml2%CTAB抽提液(2%CTAB配方:100mmol/LTris-HClpH7.0,20mmol/LEDTA,1.4mol/LNaCl)充分匀浆,然后转移700μL匀浆液至一支新离心管中,65℃水浴45min;3)加入700μL氯仿:异戊醇(体积24:1),上下摇动2~3min;4)12000×g离心10min;5)取大约500μL上清液,转移至一支新离心管中,加入1/10体积的NaAc(3mol/L,pH5.2)上下颠倒混匀;6)加入2倍体积的冰冷的无水乙醇,上下颠倒混匀;-20℃放置1h以上;7)12000×g离心10mi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PCR-RFLP快速区分草地贪夜蛾及其近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1)提取待鉴定材料的基因组DNA;/n(2)以P1和P2为引物,步骤(1)得到的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得到大小为697bp的COI基因片段;P1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P2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No.2所示;/n(3)对步骤(2)得到的COI基因片段进行两轮酶切:/n1)第一轮,采用Tail和AlWN I对步骤(2)得到的COI基因片段进行双酶切,琼脂糖凝胶电泳,并对电泳结果进行拍照、分析:同时具有347bp、263bp和87bp片段的为草地贪夜蛾和斜纹夜蛾,350bp的为甜菜夜蛾,697bp的为黏虫;/n2)第二轮,采用BstY I对步骤(2)得到的COI基因片段进行酶切,琼脂糖凝胶电泳,并对电泳结果进行拍照、分析:同时具有587bp和110bp片段的为草地贪夜蛾,同时具有300bp和110bp片段的为黏虫,697bp的为斜纹夜蛾。/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PCR-RFLP快速区分草地贪夜蛾及其近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提取待鉴定材料的基因组DNA;
(2)以P1和P2为引物,步骤(1)得到的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得到大小为697bp的COI基因片段;P1的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1所示,P2的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2所示;
(3)对步骤(2)得到的COI基因片段进行两轮酶切:
1)第一轮,采用Tail和AlWNI对步骤(2)得到的COI基因片段进行双酶切,琼脂糖凝胶电泳,并对电泳结果进行拍照、分析:同时具有347bp、263bp和87bp片段的为草地贪夜蛾和斜纹夜蛾,350bp的为甜菜夜蛾,697bp的为黏虫;
2)第二轮,采用BstYI对步骤(2)得到的COI基因片段进行酶切,琼脂糖凝胶电泳,并对电泳结果进行拍照、分析:同时具有587bp和110bp片段的为草地贪夜蛾,同时具有300bp和110bp片段的为黏虫,697bp的为斜纹夜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PCR扩增程序参数设置如下:95℃,5min;随后进行35个循环扩增95℃,30s;54℃,30;72℃,40s;最后72℃补充延伸10min。


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立华江健钊李梓钊冯兴暴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