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热型隧道通风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8908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0: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隧道通风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供热型隧道通风机。包括隧道通风机的一端下部连接支架,支架上设有控制开关,控制开关通过线路与电加热系统相连接;隧道通风机的另一端与耐热连接段相连接,耐热连接段的另端与电加热系统相连接;电加热系统的另一端还连接有一个耐热连接段,该耐热连接段的末端与通风软管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安装和使用方便的优点,将隧道通风、供暖等功能结合为一体。能有效避免作业者在环境恶劣的施工条件下长时间作业而导致职业病时有发生的问题,还能为洞室进行保温,给作业人员提供良好的施工环境。维护了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使施工人员作业的安全性得到有效的提高,有效保障施工的顺利进行。

Heating type tunnel ventil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供热型隧道通风机
本技术涉及隧道通风机
,尤其涉及一种供热型隧道通风机。
技术介绍
隧道通风机在隧道挖掘过程中需符合《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送风式通风管的送风口距开挖面不宜大于15米的要求,是为了保证工人在施工过程中不受粉尘伤害。现有常用的隧道通风机的结构是由通风机和通风软管组成,通风机布置在隧洞外,通风软管始端连接在风机末端,延伸至送风部位。由于通风机离开挖面较近,在室外温度较低的情况下,施工作业人员普遍反映通风机吹送进隧道内的风太冷,隧道作业范围温度较低使施工作业人员体感较冷,在这种恶劣的作业环境下长期工作,对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非常不利,针对这种情况,本领域技术人员则需要进一步开展供热型隧道通风机的研究与探索。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供热型隧道通风机。其目的是为了给隧洞通风以及洞室保温,为隧洞作业人员提供良好的施工作业环境,维护作业人员身体健康和安全性。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供热型隧道通风机,包括隧道通风机,隧道通风机的一端下部连接支架,支架上设有控制开关,控制开关通过线路与电加热系统相连接;隧道通风机的另一端与耐热连接段相连接,耐热连接段的另一端与电加热系统相连接;电加热系统的另一端还连接有一个耐热连接段,该耐热连接段的末端与通风软管相连接。所述耐热连接段采用耐高温石棉材料制成,直径与隧道通风机的直径相同。所述隧道通风机的一端设在隧道出口外部,该端部的隧道通风机置于下部的支架上;隧道通风机置于靠近隧洞顶部的位置,隧洞口内的隧道通风机下部也设有支架。所述支架至少设有一个以上。所述隧道通风机的另一端从隧洞口延伸至隧洞内,与耐热连接段通过法兰盘相连接;耐热连接段的另一端与电加热系统通过法兰盘相连接;电加热系统的另一端通过法兰盘与第二个耐热连接段的一端相连接,第二个耐热连接段的末端与通风软管通过风管抱箍相连接。所述电加热系统由电加热片组成,电加热系统的直径与耐热连接段的直径相同。所述通风软管为纤维织物拉链式风管,通风软管的直径同隧道通风机、耐热连接段、电加热系统的直径相同。所述通风软管至少设有一个以上,两个相临的通风软管通过风管抱箍相连接。所述耐热连接段、电加热系统、通风软管的上部均设有连接件,连接件固定连接在隧洞顶部。所述连接件是U型结构,包含条形镀锌通丝吊杆和条形风管吊架;在底部风管吊架的两端分别垂直连接有条形镀锌通丝吊杆,两个镀锌通丝吊杆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隧洞顶部;风管吊架设置在耐热连接段或电加热系统或通风软管的底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技术效果: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安装和使用方便的优点,通过在隧道通风机出风口与风管之间设置电加热系统,将隧道通风、供暖等功能结合为一体。本技术能够有效避免作业者在环境恶劣的施工条件下长时间作业而导致职业病时有发生的问题。本技术除了能够给隧洞通风以外,还能够为洞室进行保温,特别是冬季施工时,能够给作业人员提供良好的施工工作环境,不仅维护了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还能使施工人员作业的安全性得到有效的提高,更加有效的保障了正常施工的顺利进行。附图说明为了便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和实施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隧道通风机与耐热连接段连接示意图。图中:隧道通风机1,耐热连接段2,电加热系统3,控制开关4,法兰盘5,通风软管6,作业面7,支架8,连接件9。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是一种供热型隧道通风机,如图1所示,隧道通风机1的一端设在隧道出口外部,该端部的隧道通风机1下部设有支架8,隧道通风机1与支架8相接触,并置于支架上部,所述支架8是用来支撑隧道通风机1的一端,隧道通风机1置于靠近隧洞顶部较近的位置。隧洞口内的隧道通风机1下部也设有支架8,用来支撑隧道通风机1。所述支架8可以选用市售通用支架即可,所述支架8至少设有一个以上。支架8上设有控制开关4,控制开关4通过线路与电加热系统3相连接,用来控制电加热系统3的开闭和温度。隧道通风机1的另一端从隧洞口延伸至隧洞内,隧道通风机1与第一个耐热连接段2采用法兰盘5紧密连接,第一个耐热连接段2的另一端与电加热系统3也是通过法兰盘相连接;电加热系统3的另一端通过法兰盘与第二个耐热连接段2的一端相连接,第二个耐热连接段2的末端与通风软管6采用市售通用风管抱箍相连接。所述耐热连接段2采用耐高温石棉材料制成,直径大小与隧道通风机1的直径相同。所述电加热系统3为市售常用的电加热片组成,耐热连接段2的直径大小与电加热系统3相同。所述通风软管6采用现有纤维织物拉链式风管,具有重量轻、耐冲击、防水、阻燃、环保等优点,根据隧洞内长度要求,可以将多个通风软管6进行连接,以使通风软管6的末端一直延伸至隧洞内距作业面7较近的位置。两个相临的通风软管6通过风管抱箍相连接,所述通风软管6的直径同隧道通风机1、耐热连接段2、电加热系统3的直径相同。所述耐热连接段2、电加热系统3、通风软管6的上部均可以设有连接件9,用来将延伸至洞内的各管路固定在距隧洞顶部较近的位置,以使洞室内施工作业不受影响。所述连接件9连接件9是U型结构,包含条形镀锌通丝吊杆和风管吊架,连接件9的镀锌通丝吊杆固定连接在隧洞顶部,连接件9的风管吊架连接在耐热连接段2或电加热系统3或通风软管6的底部,将其托住,承受上部荷载。具体是在底部风管吊架的两端分别垂直连接有条形镀锌通丝吊杆,两个镀锌通丝吊杆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隧洞顶部。本技术通过耐热连接段2的隔离作用,使电加热系统3与通风软管6保持一定距离,起到有效防止电加热系统3散发出的高温直接损害通风软管6。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室外空气在隧道通风机1的动力作用下,进入电加热系统时被加热,加热温度通过控制开关4进行调节,热空气从通风软管输送至作业面,并形成洞室内空气循环,以达到改善洞室温度的专利技术目的。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供热型隧道通风机,包括隧道通风机(1),其特征是:隧道通风机(1)的一端下部连接支架(8),支架(8)上设有控制开关(4),控制开关(4)通过线路与电加热系统(3)相连接;隧道通风机(1)的另一端与耐热连接段(2)相连接,耐热连接段(2)的另一端与电加热系统(3)相连接;电加热系统(3)的另一端还连接有一个耐热连接段(2),该耐热连接段(2)的末端与通风软管(6)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供热型隧道通风机,包括隧道通风机(1),其特征是:隧道通风机(1)的一端下部连接支架(8),支架(8)上设有控制开关(4),控制开关(4)通过线路与电加热系统(3)相连接;隧道通风机(1)的另一端与耐热连接段(2)相连接,耐热连接段(2)的另一端与电加热系统(3)相连接;电加热系统(3)的另一端还连接有一个耐热连接段(2),该耐热连接段(2)的末端与通风软管(6)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热型隧道通风机,其特征是:所述耐热连接段(2)采用耐高温石棉材料制成,直径与隧道通风机(1)的直径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热型隧道通风机,其特征是:所述隧道通风机(1)的一端设在隧道出口外部,该端部的隧道通风机(1)置于下部的支架(8)上;隧道通风机(1)置于靠近隧洞顶部的位置,隧洞口内的隧道通风机(1)下部也设有支架(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热型隧道通风机,其特征是:所述支架(8)至少设有一个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热型隧道通风机,其特征是:所述隧道通风机(1)的另一端从隧洞口延伸至隧洞内,与耐热连接段(2)通过法兰盘(5)相连接;耐热连接段(2)的另一端与电加热系统(3)通过法兰盘相连接;电加热系统(3)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克宁忠立陈治锋梁瑞信李延阳孙敏超王华东王贵华牟明徐磊许峥李忠崴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辽宁清原抽水蓄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