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升装置和机器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87377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0: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汽车电池更换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举升装置和机器人,举升装置包括:举升机构、底座和托盘组件;举升机构包括第一摆臂、第二摆臂、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第一摆臂的一端与托盘组件活动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一驱动组件与底座连接,第二摆臂的一端与托盘组件活动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二驱动组件与底座连接,第一摆臂、第二摆臂、托盘组件和底座连接形成四连杆机构,第一驱动组件用于驱动第一摆臂摆动,第二驱动组件用于驱动第二摆臂摆动;当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相向摆动或反向摆动时,托盘组件可相对底座上下移动。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实现提供一种方便对汽车电池进行托举更换操作的举升装置。

Lifting devices and robo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举升装置和机器人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汽车电池更换
,具体涉及一种举升装置和机器人。
技术介绍
电动汽车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代表,由于其燃料清洁,并且相对于传统汽车,电动汽车对环境污染小,因此,电动汽车的发展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由于电动汽车的电池容量小、充电时间长、电池使用寿命短的影响,也限制了电动汽车的发展,而随着电动汽车在电池充电、换电技术的不断更新,为电动汽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曙光。目前,电动汽车电池的更换时通常采用人工抬举搬运,由于汽车电池本身重量比较大,往往需要多人配合才能进行更换操作,存在操作效率低下、人工成本高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举升装置和机器人,方便电动汽车在更换电池时对电池托举更换操作。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举升装置,包括:举升机构、底座和托盘组件;所述举升机构包括第一摆臂、第二摆臂、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一摆臂的一端与所述托盘组件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摆臂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第二摆臂的一端与所述托盘组件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摆臂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驱动组件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第一摆臂、所述第二摆臂、所述托盘组件和所述底座连接形成四连杆机构,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摆臂摆动,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摆臂摆动;当所述第一摆臂和所述第二摆臂相向摆动或反向摆动时,所述托盘组件可相对所述底座上下移动。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举升机构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为第一举升机构和第二举升机构,所述第一举升机构和所述第二举升机构分别设置于所述托盘组件底部相对的两侧。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举升机构还包括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与所述托盘组件固定连接,所述导向组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摆臂的一端滑动连接,所述导向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摆臂的一端滑动连接。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一端设有第一导向槽和第一滑轨,所述第一导向槽和所述第一滑轨相连通;所述第一摆臂包括第一连杆、第一销轴和第一滚轮,所述第一滚轮通过所述第一销轴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杆连接有所述第一滚轮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导向槽内,所述第一滚轮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滑轨内,所述第一连杆与连接有所述第一滚轮相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一连杆带动所述第一滚轮在所述第一滑轨内滚动。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导向杆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导向槽和第二滑轨,所述第二导向槽和所述第二滑轨相连通;所述第二摆臂包括第二连杆、第二销轴和第二滚轮,所述第二滚轮通过所述第一销轴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杆连接有所述第二滚轮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二导向槽内,所述第二滚轮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滑轨内,所述第二连杆与连接有所述第二滚轮相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二连杆带动所述第二滚轮在所述第二滑轨内滚动。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导向组件还包括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设置于所述导向杆设有所述第一滑轨的一端的端部,所述第二挡板设置于所述导向杆设有所述第二滑轨的一端的端部。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杆与连接有所述第一滚轮相对的另一端设有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台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电机和第一法兰,所述第一法兰的一侧与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一法兰的另一侧设有第一菱柱台,所述第一菱柱台与所述第一连接孔相适配,所述第一菱柱台固定于所述第一连接孔内,所述第一电机的壳体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凸台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电机和第二法兰,所述第二法兰的一侧与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二法兰的另一侧设有第二菱柱台,所述第二菱柱台与所述第二连接孔相适配,所述第二菱柱台固定于所述第二连接孔内,所述第二电机的壳体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底座设有收容槽,所述收容槽用于收容所述托盘组件和所述举升机构,所述收容槽的内壁设有第一固定槽和第二固定槽,所述第一固定槽和所述第二固定槽间隔设置;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槽内;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固定于所述第二固定槽内;当所述第一驱动组件驱动第一摆臂相对所述导向组件滑动,所述第二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二摆臂相对所述导向组件滑动时,所述导向组件带动所述托盘组件相对所述收容槽上下移动。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托盘组件包括托板和滚动组件,所述滚动组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滚动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托板的一相对的两侧,所述滚动组件用于减少托盘组件与收容槽内侧壁之间的摩擦力;所述托板另一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导向杆设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固定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底部。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滚动组件包括第三销轴、第三滚轮和轴座,所述第三滚轮通过所述第三销轴与所述轴座连接;所述托板一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轴座连接;当所述托盘组件相对收容槽滑动时,所述第三滚轮可与所述收容槽内壁接触并沿所述收容槽的内壁上下滚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设置举升机构、底座和托盘组件,举升机构设置于托盘组件和底座之间,举升机构包括第一摆臂、第二摆臂、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其中,第一摆臂的一端与托盘组件活动连接,第一摆臂的另一端通过第一驱动组件与底座连接,第一驱动组件用于驱动第一摆臂摆动,第二摆臂的一端与托盘组件活动连接,第二摆臂组件的另一端通过第二驱动组件与底座连接,第二驱动组件用于驱动第二摆臂摆动,托盘组件、第一摆臂、第二摆臂和底座之间连接形成连杆机构,由于第一摆臂的一端与托盘活动连接,第二摆臂的一端与托盘组件活动连接,因此当第一驱动组件驱动第一摆臂摆动,第二驱动组件驱动第二摆臂摆动,从而使第一摆臂或者第二摆臂相对托盘组件的相对运动,带动托盘组件相对底座上下移动,使用时将举升装置放置汽车底盘下方与电池相对应的位置,通过托盘组件相对底座的上下移动,从而实现举升机构对托盘组件的举升作用,方便用户对电动汽车的电池进行托举更换操作。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机器人,包括驱动轮和上述的任一项所述的举升装置,所述驱动轮设置于所述底座的底部,用于驱动所述举升装置移动。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机器人用于为电动汽车更换电池。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说明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举升装置的爆炸图;图2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举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举升机构(10)、底座(30)和托盘组件(50);/n所述举升机构(10)包括第一摆臂(1)、第二摆臂(2)、第一驱动组件(3)和第二驱动组件(4);/n所述第一摆臂(1)的一端与所述托盘组件(50)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摆臂(1)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驱动组件(3)与所述底座(30)连接;/n所述第二摆臂(2)的一端与所述托盘组件(50)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摆臂(2)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驱动组件(4)与所述底座(30)连接;/n所述第一摆臂(1)、所述第二摆臂(2)、所述托盘组件(50)和所述底座(30)连接形成四连杆机构,所述第一驱动组件(3)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摆臂(1)摆动,所述第二驱动组件(4)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摆臂(2)摆动,当所述第一摆臂(1)和所述第二摆臂(2)相向摆动或反向摆动时,所述托盘组件(50)可相对所述底座(30)上下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举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举升机构(10)、底座(30)和托盘组件(50);
所述举升机构(10)包括第一摆臂(1)、第二摆臂(2)、第一驱动组件(3)和第二驱动组件(4);
所述第一摆臂(1)的一端与所述托盘组件(50)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摆臂(1)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驱动组件(3)与所述底座(30)连接;
所述第二摆臂(2)的一端与所述托盘组件(50)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摆臂(2)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驱动组件(4)与所述底座(30)连接;
所述第一摆臂(1)、所述第二摆臂(2)、所述托盘组件(50)和所述底座(30)连接形成四连杆机构,所述第一驱动组件(3)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摆臂(1)摆动,所述第二驱动组件(4)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摆臂(2)摆动,当所述第一摆臂(1)和所述第二摆臂(2)相向摆动或反向摆动时,所述托盘组件(50)可相对所述底座(30)上下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举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举升机构(10)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为第一举升机构和第二举升机构,所述第一举升机构和所述第二举升机构分别设置于所述托盘组件(50)底部相对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举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举升机构(10)还包括导向组件(5),所述导向组件(5)与所述托盘组件(50)固定连接,所述导向组件(5)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摆臂(1)的一端滑动连接,所述导向组件(5)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摆臂(2)的一端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举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组件(5)包括导向杆(51),所述导向杆(51)的一端设有第一导向槽(511)和第一滑轨(512),所述第一导向槽(511)和所述第一滑轨(512)相连通;
所述第一摆臂(1)包括第一连杆(11)、第一销轴(12)和第一滚轮(13),所述第一滚轮(13)通过所述第一销轴(12)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杆(11)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杆(11)连接有所述第一滚轮(13)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导向槽(511)内,所述第一滚轮(13)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滑轨(512)内,所述第一连杆(11)与连接有所述第一滚轮(13)相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3)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组件(3)驱动所述第一连杆(11)带动所述第一滚轮(13)在所述第一滑轨(512)内滚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举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杆(51)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导向槽(513)和第二滑轨(514),所述第二导向槽(513)和所述第二滑轨(514)相连通;
所述第二摆臂(2)包括第二连杆(21)、第二销轴(22)和第二滚轮(23),所述第二滚轮(23)通过所述第一销轴(12)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杆(21)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杆(21)连接有所述第二滚轮(23)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二导向槽(513)内,所述第二滚轮(23)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滑轨(514)内,所述第二连杆(21)与连接有所述第二滚轮(23)相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4)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组件(4)驱动所述第二连杆(21)带动所述第二滚轮(23)在所述第二滑轨(514)内滚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举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组件(5)还包括第一挡板(52)和第二挡板(53),所述第一挡板(52)设置于所述导向杆(51)设有所述第一滑轨(512)的一端的端部,所述第二挡板(53)设置于所述导向杆(51)设有所述第二滑轨(514)的一端的端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远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前海达闼云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