闸门吊绳定位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87308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0: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闸门吊绳定位工装,其用于定位吊运闸门本体所使用的吊绳的末端,闸门吊绳定位工装包括:定位部,定位部用于定位于船坞闸门的开口处,所述定位部的两端分别沿所述闸门本体的厚度方向设置于所述开口处的两侧边缘;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设置于所述定位部的中间位置,所述吊绳的末端沿竖直向下的方向可拆卸连接于所述连接部。该闸门吊绳定位工装利用吊绳临时固定于该闸门吊绳定位工装上时,会对闸门吊绳定位工装的连接部施加竖直向下的作用力,以使得承载连接部的定位部的两端能够保持固定于船坞闸门的开口位置处。当吊绳完成与盖板之间的连接之后,通过就吊绳吊起,即可简单地将闸门吊绳定位工装从船坞闸门的开口位置处取下。

Gate rope positioning tool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闸门吊绳定位工装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具工装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闸门吊绳定位工装。
技术介绍
在船舶制造领域,当船坞要蓄水时,需要打开船坞闸门以将船坞与外部连通。如图1所示,通过吊运设备(图中未示出)牵引吊绳30上升,将连接于吊绳30的闸门本体20向上吊起,以使船坞100与外部连通,当完成蓄水时,还需要将闸门本体20放回船坞闸门10中。此时,吊绳30的末端位于船坞闸门10的开口101上方。当吊绳30需要脱离吊运设备的吊钩时,若不对吊绳30的末端进行临时固定,容易导致吊绳30落入船坞闸门10的开口101内。现有技术中,通常是依靠工人站在开口101附近,依靠人力来临时固定该吊绳30的末端的,这种人工固定的方式存在潜在问题:工人距离吊运设备的吊钩过近,且工人距离船坞闸门10的开口101过近,存在被吊钩砸中或者落入开口101内部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依靠人工固定吊绳的末端,存在潜在安全隐患的缺陷,提供一种闸门吊绳定位工装。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闸门吊绳定位工装,其用于定位吊运闸门本体所使用的吊绳的末端,所述闸门吊绳定位工装包括:定位部,所述定位部用于定位于船坞闸门的开口处,所述定位部的两端分别沿所述闸门本体的厚度方向设置于所述开口处的两侧边缘;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设置于所述定位部的中间位置,所述吊绳的末端沿竖直向下的方向可拆卸连接于所述连接部。该闸门吊绳定位工装利用吊绳临时固定于该闸门吊绳定位工装上时,会对闸门吊绳定位工装的连接部施加竖直向下的作用力,以使得承载连接部的定位部的两端能够保持固定于船坞闸门的开口位置处。当吊绳完成与盖板之间的连接之后,通过就吊绳吊起,即可简单地将闸门吊绳定位工装从船坞闸门的开口位置处取下,以在解决了吊绳如何临时固定的基础上,提供了一种较为简单方便的解决方案。较佳地,所述吊绳的末端具有由钢缆和扣件组成的结合部,所述吊绳的结合部沿竖直方向卡设于所述连接部的上表面。较佳地,所述连接部的上表面具有多个限位部,多个所述限位部沿所述定位部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设置,并分别沿竖直方向向上延伸,所述连接部的上表面与两相邻所述限位部共同限定一容纳空间,所述吊绳的结合部卡设于所述容纳空间内。当吊绳的结合部卡在连接部上时,位于吊绳两侧的限位部能够限制吊装沿定位部的长度方向的左右移动,以将吊绳限制在容纳空间内。较佳地,多个所述吊绳的结合部分别卡设于所述闸门吊绳定位工装的不同所述容纳空间内,使单个闸门吊绳定位工装能够同时供多根吊绳定位使用。较佳地,所述定位部和所述连接部一体成型,方便制造,并能够降低成本。较佳地,所述定位部的两端分别设有吊环,所述闸门吊绳定位工装还包括保险绳,所述保险绳的一端系于所述吊环,所述保险绳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船坞闸门的所述开口处。在正常使用时,该保险绳应处于松弛状态,以通过保险绳间接固定该定位部,避免定位部意外落入船坞闸门内部的情况发生。较佳地,所述吊环相对所述定位部可活动。较佳地,所述定位部的下表面设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位于所述定位部的两端,以提高定位部设置于开口位置时的摩擦力,避免闸门吊绳定位工装在外力作用下水平滑移并落入船坞闸门内部。较佳地,所述定位部沿长度方向的截面形状为矩形,所述矩形的宽度大于所述矩形的高度,以降低定位部的重心,提高闸门吊绳定位工装在使用时的放置稳定性。本专利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该闸门吊绳定位工装利用吊绳临时固定于该闸门吊绳定位工装上时,会对闸门吊绳定位工装的连接部施加竖直向下的作用力,以使得承载连接部的定位部的两端能够保持固定于船坞闸门的开口位置处。当吊绳完成与盖板之间的连接之后,通过就吊绳吊起,即可简单地将闸门吊绳定位工装从船坞闸门的开口位置处取下,以在解决了吊绳如何临时固定的基础上,提供了一种较为简单方便的解决方案。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船坞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闸门吊绳定位工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吊绳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闸门吊绳定位工装的使用状态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闸门吊绳定位工装60定位部1,下表面11连接部2,上表面21限位部3吊环4橡胶垫5船坞100船坞闸门10,开口101闸门本体20吊绳30,末端301,结合部30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但并不因此将本专利技术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闸门吊绳定位工装60,其用于在吊绳30完成对闸门本体20的吊运,即闸门本体20完全放入开口101之后(参见图1),将该吊绳30的末端301临时固定在船坞闸门10的开口101位置,以方便船坞闸门10的盖板(图中未示出)与吊绳30的末端301连接。如图2至图4所示,该闸门吊绳定位工装60包括定位部1和连接部2,其中,定位部1用于定位在船坞闸门10的开口101位置,该定位部1的两端分别沿着闸门本体20的厚度方向架设在开口101的两侧边缘上,而连接部2则设置在定位部1的中间位置处,吊绳30的末端301沿着竖直向下的方向以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固定于连接部2上,以使吊绳30的末端301临时固定在船坞闸门10的开口101位置处。该闸门吊绳定位工装60利用吊绳30临时固定于该闸门吊绳定位工装60上时,会对闸门吊绳定位工装60的连接部2施加竖直向下的作用力,以使得承载连接部2的定位部1的两端能够保持固定于船坞闸门10的开口101位置处。当吊绳30完成与盖板之间的连接之后,通过就吊绳30吊起,即可简单地将闸门吊绳定位工装60从船坞闸门10的开口101位置处取下,以在解决了吊绳30如何临时固定的基础上,提供了一种较为简单方便的解决方案。有效避免了依靠工人来固定吊绳30的末端301而引发的安全问题。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在吊绳30的末端301具有由钢缆和扣件组成的结合部302,该吊绳30的结合部302沿着竖直向下的方向卡在连接部2的上表面21上(参见图4),以实现将吊绳30末端301以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固定在连接部2上的目的。当然,这种临时固定的方式仅为本申请中的一种较佳实施方式,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其他能够将吊绳30沿竖直向下方向固定在连接部2上的方案也同样能够实现上述技术效果。如图2所示,在连接部2的上表面21具有多个限位部3,这些限位部3沿着定位部1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设置,并且分别沿竖直方向向上延伸。连接部2的上表面21和两个相邻的限位部3之间共同限定出一个容纳空间,以使单根吊绳30的结合部302能够对应卡在该容纳空间内。通过在连接部2的上表面21设置限位部3,以吊绳30的结合部302卡在连接部2上之后相对该闸门吊绳定位工装60的水平运动范围。具体来说,当吊绳30的结合部302卡在连接部2上时,位于吊绳30两侧的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闸门吊绳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其用于定位吊运闸门本体所使用的吊绳的末端,所述闸门吊绳定位工装包括:/n定位部,所述定位部用于定位于船坞闸门的开口处,所述定位部的两端分别沿所述闸门本体的厚度方向设置于所述开口处的两侧边缘;/n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设置于所述定位部的中间位置,所述吊绳的末端沿竖直向下的方向可拆卸连接于所述连接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闸门吊绳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其用于定位吊运闸门本体所使用的吊绳的末端,所述闸门吊绳定位工装包括:
定位部,所述定位部用于定位于船坞闸门的开口处,所述定位部的两端分别沿所述闸门本体的厚度方向设置于所述开口处的两侧边缘;
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设置于所述定位部的中间位置,所述吊绳的末端沿竖直向下的方向可拆卸连接于所述连接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闸门吊绳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绳的末端具有由钢缆和扣件组成的结合部,所述吊绳的结合部沿竖直方向卡设于所述连接部的上表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闸门吊绳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的上表面具有多个限位部,多个所述限位部沿所述定位部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设置,并分别沿竖直方向向上延伸,所述连接部的上表面与两相邻所述限位部共同限定一容纳空间,所述吊绳的结合部卡设于所述容纳空间内。


4.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