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带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8719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2 23: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载带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成品率高的载带连接装置,其包括机架、工作台、连接件、压紧机构及顶出机构,工作台安装于机架,工作台上背向机架的一面开设有卡槽,工作台上于卡槽的两侧还分别开设有第一限位槽及第二限位槽,第一限位槽及第二限位槽分别与卡槽连通,卡槽用于承接连接件,第一限位槽用于承接并限定载带母带的位置,第二限位槽用于承接并限定载带子带的位置;连接件设置于卡槽,连接件用于连接载带母带与载带子带,压紧机构用于推动第二锁紧件向第二通孔运动;顶出机构背向卡槽安装于工作台的另一面,顶出机构包括推板及推杆,推板与工作台弹性连接,推杆穿设一通风孔并与推板连接,推杆用于顶出连接件。

Belt connect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载带连接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载带加工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载带连接装置。
技术介绍
载带是应用于电子包装领域的带状产品,它具有特定的厚度,在其长度方向上等距分布着用于承放电子元器件的孔穴和用于进行索引定位的定位孔,以实现电子元器件的贴装。由于载带多为长度较大、具有多个重复孔穴的连续带状物,当载带上的某个或某些孔穴破损时,需要对破损载带进行裁切并重新连接,在保证载带有效使用的同时,降低载带的使用成本。然而,传统的载带连接作业多通过作业人员逐个将待连接载带插接或贴装在连接件上,连接件及载带易产生偏移,载带连接体的成品率较低,难以实现对裁切载带的有效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成品率低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载带连接装置。一种载带连接装置,该载带连接装置包括机架、工作台、连接件、压紧机构及顶出机构,所述工作台安装于所述机架,所述工作台上背向所述机架的一面开设有卡槽,所述工作台于所述卡槽的两端还分别延伸开设有第一限位槽及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及所述第二限位槽分别与所述卡槽连通,所述卡槽的底部开设有若干通风孔,所述连接件卡设于所述卡槽,所述第一限位槽用于承接并限定载带母带的位置,所述第二限位槽用于承接并限定载带子带的位置。所述连接件的一端开设有第一插槽,所述第一插槽用于插设载带母带,所述第一插槽的底部开设有若干第一气孔,所述第一气孔用于与外部连通,所述第一插槽的内侧壁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插设有第一锁紧件,所述第一锁紧件与所述第一通孔的边缘卡接,且所述第一锁紧件的末端用于与所述载带母带相抵接;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开设有第二插槽,所述第二插槽用于插设载带子带,所述第二插槽的底部开设有若干第二气孔,所述第二气孔用于与外部连通,所述第二插槽的内侧壁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二插槽连通,所述第二通孔内插设有第二锁紧件,所述第二锁紧件与所述第二通孔的边缘卡接,且所述第二锁紧件的末端用于与所述载带子带相抵接。所述压紧机构包括支撑杆、转杆及压板,所述支撑杆安装于所述工作台上,所述转杆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杆转动连接,所述转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压板连接,所述压板对应所述连接件,所述压板用于推动所述第一锁紧件向所述第一通孔运动,所述压板还用于推动所述第二锁紧件向所述第二通孔运动。所述顶出机构背向所述卡槽安装于所述工作台的另一面,所述顶出机构包括推板及推杆,所述推板与所述工作台弹性连接,所述推杆穿设一所述通风孔并与所述推板滑动连接,所述推杆用于顶出所述连接件。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板具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内设置有加热件,所述加热件用于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件为均匀设置在所述容置腔内的电热丝。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板与所述转杆可拆卸的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杆与所述转杆连接处设置有减震垫。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杆上设置有手柄,所述手柄用于在外力作用下带动所述转杆相对于所述支撑杆转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手柄的末端设置有按压盘。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推杆为塑料胶杆。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推杆与所述推板螺纹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顶出机构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推板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工作台连接。上述载带连接装置,通过分别在工作台上开设卡槽、第一限位槽及第二限位槽,可限定连接件、载带母带及载带子带的位置,防止连接件与载带母带及载带子带产生相对位移,以利于载带母带与载带子带分别插入连接件上的相应位置,避免了载带错位问题的产生,进而提高载带连接体的成品率,以实现裁切载带的有效利用。附图说明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载带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载带连接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连接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压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请一并参阅图1、图2及图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载带连接装置10,该载带连接装置10包括机架100、工作台200、连接件300、压紧机构400及顶出机构500,工作台200安装于机架100,工作台200上背向机架100的一面开设有卡槽210,工作台200于卡槽210的两端还分别延伸开设有第一限位槽220及第二限位槽230,第一限位槽220及第二限位槽230分别与卡槽210连通,卡槽210的底部开设有若干通风孔240,连接件300卡设于卡槽210中,第一限位槽220用于承接并限定载带母带20的位置,第二限位槽230用于承接并限定载带子带30的位置。连接件300的一端开设有第一插槽310,第一插槽310用于插设载带母带20,第一插槽310的底部开设有若干第一气孔311,第一气孔311用于与外部连通,第一插槽310的内侧壁上开设有第一通孔312,第一通孔312内插设有第一锁紧件320,第一锁紧件320与第一通孔312的边缘卡接,且第一锁紧件320的末端用于与载带母带20相抵接;连接件300的另一端开设有第二插槽330,第二插槽330用于插设载带子带30,第二插槽330的底部开设有若干第二气孔331,第二气孔331用于与外部连通,第二插槽330的内侧壁上开设有第二通孔332,第二通孔332与第二插槽330连通,第二通孔332内插设有第二锁紧件340,第二锁紧件340与第二通孔332的边缘卡接,且第二锁紧件340的末端用于与载带子带30相抵接。压紧机构400包括支撑杆410、转杆420及压板430,支撑杆410安装于工作台200上,转杆420的一端与支撑杆410转动连接,转杆420的另一端与压板430连接,压板430对应连接件300,压板430用于推动第一锁紧件320向第一通孔312运动,压板430还用于推动第二锁紧件340向第二通孔332运动。顶出机构500背向卡槽210安装于工作台200的另一面,顶出机构500包括推板510及推杆520,推板510与工作台200弹性连接,推杆520穿设一通风孔240并与推板510滑动连接,推杆520用于顶出连接件300。上述载带连接装置10,通过分别在工作台200上开设卡槽210、第一限位槽220及第二限位槽230,可限定连接件300、载带母带20及载带子带30的位置,防止连接件300与载带母带20及载带子带30产生相对位移,以利于载带母带20与载带子带30分别插入连接件300上的相应位置,避免了载带错位问题的产生,进而提高载带连接体的成品率,以实现裁切载带的有效利用。机架100用于支撑工作台200、连接件300、压紧机构400及顶出机构500,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载带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工作台、连接件、压紧机构及顶出机构,所述工作台安装于所述机架,所述工作台上背向所述机架的一面开设有卡槽,所述工作台于所述卡槽的两端还分别延伸开设有第一限位槽及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及所述第二限位槽分别与所述卡槽连通,所述卡槽的底部开设有若干通风孔,所述连接件卡设于所述卡槽,所述第一限位槽用于承接并限定载带母带的位置,所述第二限位槽用于承接并限定载带子带的位置;/n所述连接件的一端开设有第一插槽,所述第一插槽用于插设载带母带,所述第一插槽的底部开设有若干第一气孔,所述第一气孔用于与外部连通,所述第一插槽的内侧壁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插设有第一锁紧件,所述第一锁紧件与所述第一通孔的边缘卡接,且所述第一锁紧件的末端用于与所述载带母带相抵接;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开设有第二插槽,所述第二插槽用于插设载带子带,所述第二插槽的底部开设有若干第二气孔,所述第二气孔用于与外部连通,所述第二插槽的内侧壁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二插槽连通,所述第二通孔内插设有第二锁紧件,所述第二锁紧件与所述第二通孔的边缘卡接,且所述第二锁紧件的末端用于与所述载带子带相抵接;/n所述压紧机构包括支撑杆、转杆及压板,所述支撑杆安装于所述工作台上,所述转杆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杆转动连接,所述转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压板连接,所述压板对应所述连接件,所述压板用于推动所述第一锁紧件向所述第一通孔运动,所述压板还用于推动所述第二锁紧件向所述第二通孔运动;/n所述顶出机构背向所述卡槽安装于所述工作台的另一面,所述顶出机构包括推板及推杆,所述推板与所述工作台弹性连接,所述推杆穿设一所述通风孔并与所述推板滑动连接,所述推杆用于顶出所述连接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载带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工作台、连接件、压紧机构及顶出机构,所述工作台安装于所述机架,所述工作台上背向所述机架的一面开设有卡槽,所述工作台于所述卡槽的两端还分别延伸开设有第一限位槽及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及所述第二限位槽分别与所述卡槽连通,所述卡槽的底部开设有若干通风孔,所述连接件卡设于所述卡槽,所述第一限位槽用于承接并限定载带母带的位置,所述第二限位槽用于承接并限定载带子带的位置;
所述连接件的一端开设有第一插槽,所述第一插槽用于插设载带母带,所述第一插槽的底部开设有若干第一气孔,所述第一气孔用于与外部连通,所述第一插槽的内侧壁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插设有第一锁紧件,所述第一锁紧件与所述第一通孔的边缘卡接,且所述第一锁紧件的末端用于与所述载带母带相抵接;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开设有第二插槽,所述第二插槽用于插设载带子带,所述第二插槽的底部开设有若干第二气孔,所述第二气孔用于与外部连通,所述第二插槽的内侧壁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二插槽连通,所述第二通孔内插设有第二锁紧件,所述第二锁紧件与所述第二通孔的边缘卡接,且所述第二锁紧件的末端用于与所述载带子带相抵接;
所述压紧机构包括支撑杆、转杆及压板,所述支撑杆安装于所述工作台上,所述转杆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杆转动连接,所述转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压板连接,所述压板对应所述连接件,所述压板用于推动所述第一锁紧件向所述第一通孔运动,所述压板还用于推动所述第二锁紧件向所述第二通孔运动;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益忠延军旺刘勤剑曾育林廖燕良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集广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