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动式悬挑承力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8654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2 23: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摆动式悬挑承力架装置。所述摆动式悬挑承力架装置包括上端板、下端板、连接轴、梁,所述上端板、所述下端板为结构一致的平板,于竖直方向内一上一下的设置,其一侧为平面、“V”形或弧形,与建筑的墙面、墙角、柱等结构固定连接,另一侧设有轴孔,所述连接轴同时贯穿二个所述轴孔、所述梁,所述连接轴与所述轴孔或所述梁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所述摆动式悬挑承力架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钢梁搭建时无法调整角度,导致后续施工费时费力的技术问题。

Swing type cantilever bearing frame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摆动式悬挑承力架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摆动式悬挑承力架装置。
技术介绍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搭建钢制梁的情况,目前常用的施工方式是直接将梁与柱、墙等结构焊接在一起。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难以避免的会出现各种误差,需要对焊接的角度进行调整。但由于焊接位置是固定死的,无法进行调整,使得后续施工更加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钢梁搭建时无法调整角度,导致后续施工费时费力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动式梁端板。一种摆动式悬挑承力架装置,包括上端板、下端板、连接轴、梁,所述上端板、所述下端板为结构一致的平板,于竖直方向内一上一下的设置,其一侧为平面、“V”形或弧形,与建筑的墙面、墙角、柱等结构固定连接,另一侧设有轴孔,所述连接轴同时贯穿二个所述轴孔、所述梁,所述连接轴与所述轴孔或所述梁固定连接。在本技术提供的动式梁端板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上端板、所述下端板为结构一致的“V”形平板,“V”形的内侧与直角的墙角或方形的立柱固定连接,“V”形的尖角处设有所述轴孔。在本技术提供的动式梁端板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上端板、所述下端板为结构一致的弧形平板,弧形的内侧与圆角的墙角或圆形的立柱固定连接,弧形的尖端处设有所述轴孔。在本技术提供的动式梁端板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上端板、所述下端板为结构一致的三角形平板,三角形的一条边与墙面固定连接,与之相对的尖角处设有所述轴孔。在本技术提供的动式梁端板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上端板、所述下端板还设有固定槽,其一侧向另一侧依次设有平面、“V”形或弧形的边缘、所述轴孔、所述固定槽。在本技术提供的动式梁端板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槽为一段或多段,与所述轴孔同心的弧形槽。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提供的所述动式梁端板设有所述连接轴,实现了角度可调的活动式结构。钢梁搭建好后仍旧可以调整角度,从而适应已有偏差,缩小后续的误差,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摆动式悬挑承力架装置的实施例1的俯视图;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摆动式悬挑承力架装置的实施例2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摆动式悬挑承力架装置的实施例3的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提供的摆动式悬挑承力架装置的实施例4的俯视图;图5是本技术提供的摆动式悬挑承力架装置中工字钢梁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实施例1:请同时参阅图1、图5,分别是本技术提供的摆动式悬挑承力架装置1在本实施例中的俯视图,以及其中工字钢梁5的立体图。所述摆动式悬挑承力架装置1包括上端板2、下端板3(图中未示出)、连接轴4、工字钢梁5。所述上端板2为“V”形平板,“V”形的内侧与墙角通过焊接固定,尖端处设有上端板轴孔。所述下端板3与所述上端板2的结构一致,尖端处设有下端板轴孔,并相重合的设于其竖直下方。所述工字钢梁5由普通工字钢加工而成,其一端沿宽度方向贯穿的设有梁轴孔51。并将所述梁轴孔51的周边修整为圆角。安装时,所述工字钢梁5设于所述上端板2、所述下端板3之间。所述连接轴4依次穿过所述上端板轴孔、所述梁轴孔51、所述下端板轴孔,并与所述上端板2、所述下端板3焊接固定。实施例2:请参阅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摆动式悬挑承力架装置1在本实施例中的俯视图。所述摆动式悬挑承力架装置1包括上端板2、下端板3(图中未示出)、连接轴4、工字钢梁5。所述上端板2、所述下端板3为结构一致的三角形平板。三角形的一条边与墙面通过焊接固定,与之相对的尖角处设有轴孔。其他结构与实施例1中一致,在此不作赘述。实施例3:请参阅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摆动式悬挑承力架装置1在本实施例中的俯视图。所述摆动式悬挑承力架装置1包括上端板2、下端板3(图中未示出)、连接轴4、工字钢梁5、固定槽6。所述上端板2长度方向的一侧至另一侧,依次设置为“V”形的边缘、上端板轴孔、固定槽6、弧形的另一侧边缘。所述下端板3与所述上端板2的结构一致,并相重合的设于其竖直下方。所述固定槽6为与所述上端板轴孔同心的弧形槽,包括一左一右两段。并分别在槽内设有固定螺丝61。所述工字钢梁5的结构与实施例1中一致。安装时,所述工字钢梁5设于所述上端板2、所述下端板3之间。所述连接轴4依次穿过所述上端板轴孔、所述梁轴孔51、所述下端板轴孔,并与所述上端板2、所述下端板3焊接固定。所述工字钢梁5调整至合适位置后,移动二个所述固定螺丝61至分别与所述工字钢梁5的侧壁抵接。旋紧螺丝实现相互固定。实施例4:请参阅图4,是本技术提供的摆动式悬挑承力架装置1在本实施例中的俯视图。所述摆动式悬挑承力架装置1包括上端板2、下端板3(图中未示出)、连接轴4、工字钢梁5、固定槽6。所述上端板2长度方向的一侧至另一侧,依次设置为斜线形的边缘、上端板轴孔、固定槽6、弧形的另一侧边缘。所述下端板3与所述上端板2的结构一致,并相重合的设于其竖直下方。其他结构与实施例3中一致,在此不作赘述。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摆动式悬挑承力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端板、下端板、连接轴、梁,所述上端板、所述下端板为结构一致的平板,于竖直方向内一上一下的设置,其一侧为平面、“V”形或弧形,与建筑的墙面、墙角、柱等结构固定连接,另一侧设有轴孔,所述连接轴同时贯穿二个所述轴孔、所述梁,所述连接轴与所述轴孔或所述梁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摆动式悬挑承力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端板、下端板、连接轴、梁,所述上端板、所述下端板为结构一致的平板,于竖直方向内一上一下的设置,其一侧为平面、“V”形或弧形,与建筑的墙面、墙角、柱等结构固定连接,另一侧设有轴孔,所述连接轴同时贯穿二个所述轴孔、所述梁,所述连接轴与所述轴孔或所述梁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摆动式悬挑承力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板、所述下端板为结构一致的“V”形平板,“V”形的内侧与直角的墙角或方形的立柱固定连接,“V”形的尖角处设有所述轴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摆动式悬挑承力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板、所述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拯卫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拯卫建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