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崴栋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排污管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8639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2 23: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排污管道,包括管道主体,所述管道主体底部左侧连接有第一污水管,所述第一污水管右侧连接有排污箱,所述排污箱内部右侧安装有第一过滤网,所述排污箱右侧连接有第二污水管,所述第二污水管顶部通过水泵连接有第三污水管,所述第三污水管顶部连接有管道主体,所述管道主体内部左侧开设有凹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管道主体上的第一污水管、污水箱和水泵,在进行砂石和淤泥的排出时,不仅可以将淤泥和砂石收集到排污箱内进行储存,而且还能够在储存的过程中,将过滤完成的污水重新输入进排污管道内排出,有利于更为实用的使用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排污管道。

A sewage pipe used in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排污管道
本技术涉及水利工程
,具体为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排污管道。
技术介绍
目前河道清淤一般指治理河道,属于水利工程,通过机械设备,将沉积河底的淤泥吹搅成混浊的水状,随河水流走,从而起到疏通的作用。一般指治理河道,属于水利工程,通过机械设备,将沉积河底的淤泥吹搅成混浊的水状,随河水流走,从而起到疏通的作用,现有水利工程在使用过程经常会有大量的淤泥沉淀,而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通常需要加设相应的排污管道用于排放废水废渣。于是在使用过程中废水中含有的淤泥容易在管道内沉降,长期积累会使管道流量变小,严重时还会造成阻塞,影响管道的正常使用,因此,我们提出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排污管道。专利号CN201721305270.9,公开了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排污管道,所述管体为中空圆筒形结构,所述管体中部设置有沉淀槽,所述沉淀槽为倒锥形结构,所述清淤口位于沉淀槽底部,所述清淤口与沉淀槽之间设置有用于控制清淤口开合的球形阀;本申请的排污管道可以有效应对含有淤泥和砂石的污水,同时设置有沉淀槽,有利于淤泥和砂石在其中沉淀,减少管道堵塞的概率;同时增设球形阀和清淤螺旋杆,方便沉淀槽定期清理,清淤螺旋杆有利于淤泥在冲洗过程中完全排净,不会再清淤管中残留,该技术的缺点为:1、在去除淤泥砂石的过程中一部分的污水会顺着沉淀槽下流,使污水流出到外部,2、排污管道在长时间使用后内壁会有很多附着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排污管道,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排污管道,包括管道主体,所述管道主体底部左侧连接有第一污水管,所述第一污水管右侧连接有排污箱,所述排污箱内部右侧安装有第一过滤网,所述排污箱右侧连接有第二污水管,所述第二污水管顶部通过水泵连接有第三污水管,所述第三污水管顶部连接有管道主体,所述管道主体内部左侧开设有凹槽。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管道主体内部左侧安装有第二过滤网,所述第二过滤网内部中间固定连接有固定盘,所述固定盘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外侧开设有卡槽。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卡槽外侧活动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外侧固定连接有螺旋叶片,所述螺旋叶片外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外侧固定连接有清洁刷毛。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螺旋叶片之间固定连接有活性炭过滤网。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排污箱右侧前端固定连接有门轴,所述门轴前侧活动连接有箱体挡板,所述箱体挡板前侧左端安装有把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管道主体上的第一污水管、污水箱和水泵,在进行砂石和淤泥的排出时,不仅可以将淤泥和砂石收集到排污箱内进行储存,而且还能够在储存的过程中,将过滤完成的污水重新输入进排污管道内排出,有利于更为实用的使用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排污管道。2.本技术通过固定杆上的固定环和固定环上的螺旋叶片以及清洁刷毛,在污水冲向螺旋叶片时,会带动螺旋叶片转动,螺旋叶片会带动清洁刷毛,对排污管道的内壁进行清洁,避免了排污管道在使用的过程中,内壁产生附着物,有利于更为实用的使用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排污管道。3.本技术通过螺旋叶片上的活性炭过滤网,可以将活性炭过滤网与螺旋叶片结合在一起,在污水穿过活性炭过滤网时,能够对污水进行预处理过滤,有利于更为实用的使用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排污管道。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排污管道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排污管道的内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排污管道的清洁装置主视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排污管道的固定盘视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排污管道的卡槽视图。图中:1,管道主体2,第一污水管3,排污箱4,门轴5,箱体挡板6,把手7,第二污水管8,水泵9,第三污水管10,凹槽11,第二过滤网12,固定杆13,固定环14,清洁刷毛15,螺旋叶片16,固定套17,固定盘18,活性炭过滤网19,卡槽20,第一过滤网。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排污管道,包括管道主体1,所述管道主体1底部左侧连接有第一污水管2,所述第一污水管2右侧连接有排污箱3,所述排污箱3内部右侧安装有第一过滤网20,所述排污箱3右侧连接有第二污水管7,所述第二污水管7顶部通过水泵8连接有第三污水管9,所述第三污水管9顶部连接有管道主体1,所述管道主体1内部左侧开设有凹槽10。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通过管道主体1上的第一污水管、污水箱和水泵,在进行砂石和淤泥的排出时,不仅可以将淤泥和砂石收集到排污箱3内进行储存,而且还能够在储存的过程中,将过滤完成的污水重新输入进排污管道内排出,有利于更为实用的使用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排污管道。其中,所述管道主体1内部左侧安装有第二过滤网11,所述第二过滤网11内部中间固定连接有固定盘17,所述固定盘17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2,所述固定杆12外侧开设有卡槽19。其中,所述卡槽19外侧活动连接有固定环13,所述固定环13外侧固定连接有螺旋叶片15,所述螺旋叶片15外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套16,所述固定套16外侧固定连接有清洁刷毛14。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通过固定杆12上的固定环13和固定环13上的螺旋叶片15以及清洁刷毛14,在污水冲向螺旋叶片15时,会带动螺旋叶片15转动,螺旋叶片15会带动清洁刷毛14,对排污管道的内壁进行清洁,避免了排污管道在使用的过程中,内壁产生附着物,有利于更为实用的使用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排污管道。其中,所述螺旋叶片15之间固定连接有活性炭过滤网18。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通过螺旋叶片15上的活性炭过滤网18,可以将活性炭过滤网18与螺旋叶片15结合在一起,在污水穿过活性炭过滤网15时,能够对污水进行预处理过滤,有利于更为实用的使用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排污管道。其中,所述排污箱3右侧前端固定连接有门轴4,所述门轴4前侧活动连接有箱体挡板5,所述箱体挡板5前侧左端安装有把手6。在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排污管道使用的时候,先把水泵8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然后将水泵8与外部控制开关信号连接,接着将管道主体1与外部排污管道连接,在外部污水进入到管道主体1后,第二过滤网11会将污水中的淤泥和砂石过滤,经过第一污水管2冲入到污水箱3内,污水箱3内的第一过滤网20,会将污水和砂石进行二次的过滤,这时可以利用外部控制开关启动水泵8,水泵8会经过第二污水管7和第三污水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排污管道,包括管道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主体(1)底部左侧连接有第一污水管(2),所述第一污水管(2)右侧连接有排污箱(3),所述排污箱(3)内部右侧安装有第一过滤网(20),所述排污箱(3)右侧连接有第二污水管(7),所述第二污水管(7)顶部通过水泵(8)连接有第三污水管(9),所述第三污水管(9)顶部连接有管道主体(1),所述管道主体(1)内部左侧开设有凹槽(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排污管道,包括管道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主体(1)底部左侧连接有第一污水管(2),所述第一污水管(2)右侧连接有排污箱(3),所述排污箱(3)内部右侧安装有第一过滤网(20),所述排污箱(3)右侧连接有第二污水管(7),所述第二污水管(7)顶部通过水泵(8)连接有第三污水管(9),所述第三污水管(9)顶部连接有管道主体(1),所述管道主体(1)内部左侧开设有凹槽(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排污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主体(1)内部左侧安装有第二过滤网(11),所述第二过滤网(11)内部中间固定连接有固定盘(17),所述固定盘(17)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2),所述固定杆(12)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崴栋苏慧周苏红李洋洋
申请(专利权)人:张崴栋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