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吸能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8616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2 23:40
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被动安全防护装置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组合式吸能器,其包括碰撞挡板、翻边管、基座及吸能组件。翻边管的一端与碰撞挡板固定连接,翻边管的管壁上沿翻边管的轴线方向开设有多个切槽;翻边管的另一端抵接于基座上,基座的远离翻边管的一侧用于与车体连接。吸能组件设置于翻边管内,且与碰撞挡板固定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成型模具,通过将基座和翻边管的另一端抵接,并在翻边管的管壁沿翻边管的轴线方向开设多个切槽,使得在碰撞过程中,翻边管在基座的约束下能够开裂翻转卷曲吸能。同时在翻边管的内部设置吸能组件,使得基座在运行过程中能够压缩吸能组件吸能,提高了该吸能器整体的吸能量。

A combined energy absorb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式吸能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被动安全防护装置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组合式吸能器。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以高速轨道列车为代表的交通行业有了空前的进步,从而为人们的出行和生活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但是随着交通工具数量的增多和速度的提升,交通事故发生的频率也大大增加,因此需要采取一些防护措施。交通车辆运行安全防护分为主动安全防护和被动安全防护。主动安全防护主要是指在列车正常运行中,交通事故发生之前所采用的各种保护措施,如对道路定期检查、使用各种行驶标志、采用交通信号灯以及采用交警指挥等等。被动安全防护是指当交通事故发生之后,通过车辆自身保护,从而避免生命和财产损失。例如在轨道列车上安装车钩、缓冲器、吸能爬服器等防护措施。普通汽车安装保险杠、安全带以及安全气囊等。作为被动安全防护领域,碰撞缓冲吸能一直备受关注,该领域发展至今已经衍生出液压、弹簧、金属切削、蜂窝等多种结构。其中,液压和弹簧吸能在恶劣环境中难以满足要求,金属切削过程中产生的高温对切削刀具的要求极高,且切削过程中的缓冲力极不稳定;而采用蜂窝吸能,蜂窝的制造及加工成本高,且其本身径向承载能力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吸能器,旨在解决现有的吸能方式吸能不稳定、结构复杂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组合式吸能器,包括碰撞挡板;翻边管,其一端与所述碰撞挡板固定连接,所述翻边管的管壁沿所述翻边管的轴线方向开设有多个切槽;基座,所述翻边管的另一端抵接于所述基座上,所述基座远离所述翻边管的一侧用于与车体连接,以及吸能组件,设置于所述翻边管内,且与所述碰撞挡板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翻边管的靠近所述碰撞挡板的一端的管壁厚度大于其靠近所述基座的一端的管壁厚度。进一步地,所述翻边管为嵌套圆管,所述翻边管包括由内而外依次嵌套的至少两管体,相邻的两层所述管体之间位于内层的管体的长度大于位于外层的管体的长度。进一步地,所述翻边管包括第一管体、第二管体、第三管体以及第四管体,所述第一管体的管壁厚度大于所述第二管体的管壁厚度,所述第二管体的管壁厚度、所述第三管体的管壁厚度与所述第四管体的管壁厚度相同。进一步地,所述基座包括:座体,所述翻边管的一端与所述座体的表面抵接;以及凸台部,自所述座体的中部向外凸出,且伸入所述翻边管内用于导向。进一步地,所述翻边管套设于所述凸台部上,所述凸台部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翻边管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翻边管与所述凸台部之间通过定位销可拆卸连接,所述定位销依次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一通孔。进一步地,所述凸台部与所述翻边管过盈配合,所述凸台部的高度与所述翻边管的长度比值为1/6-1/3。进一步地,所述凸台部靠近所述吸能组件的一端的横截面直径小于所述凸台部靠近所述座体的一端的横截面直径。进一步地,所述座体的表面上开设有凹槽,所述翻边管的一端伸入所述凹槽内并于所述凹槽的约束作用下进行开裂翻卷。进一步地,所述吸能组件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蜂窝块,与所述碰撞挡板固定连接;第一隔板,与所述第一蜂窝块的远离所述碰撞挡板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蜂窝块,与所述第一隔板的远离所述第一蜂窝块的一面固定连接;第二隔板,与所述第二蜂窝块的靠近所述基座的一端固定连接;以及第三蜂窝块,与所述第二隔板的靠近所述基座的一面固定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蜂窝块的承载强度大于所述第二蜂窝块的承载强度,所述第二蜂窝块的承载强度大于所述第三蜂窝块的承载强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组合式吸能器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基座和翻边管的另一端抵接,并在翻边管的管壁沿翻边管的轴线方向开设多个切槽,使得在碰撞过程中,翻边管在基座的约束下能够开裂翻转卷曲吸能。同时在翻边管的内部设置吸能组件,使得基座在运行过程中能够压缩吸能组件吸能,提高了该吸能器整体的吸能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组合式吸能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组合式吸能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沿A-A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翻边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翻边管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中沿B-B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6中沿C-C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基座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9中沿D-D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吸能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中的标号如下:1-碰撞挡板;2-翻边管;20-第一通孔;21-第一管体;22-第二管体;23-第三管体;24-第四管体;25-切槽;3-基座;30-第二通孔;31-凸台部;32-座体;33-凹槽;4-吸能组件;41-第一蜂窝块;410-第一蜂窝单元;42-第一隔板;43-第二蜂窝块;430-第二蜂窝单元;44-第二隔板;45-第三蜂窝块;450-第三蜂窝单元;5-定位销。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需说明的是,当部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直接或者间接位于该另一个部件上。当一个部件被称为“连接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是直接或者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部件上。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仅是为了便于描述,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方案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便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技术特征的数量。“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为了说明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以下结合具体附图及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请参阅图1至图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组合式吸能器,其包括碰撞挡板1、翻边管2、基座3及吸能组件4。其中,碰撞挡板1用于供外部的碰撞物碰撞,基座3用于与车体连接。翻边管2的一端与碰撞挡板1固定连接,翻边管2的管壁上沿翻边管2的轴线方向开设有多个切槽25;翻边管2的一端抵接于基座3上,基座3的远离翻边管2的一端用于与车体连接。吸能组件4设置于翻边管2内,且与碰撞挡板1固定连接。轴线方向指的是与压缩方向平行的方向。其具体工作原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合式吸能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碰撞挡板;/n翻边管,其一端与所述碰撞挡板固定连接,所述翻边管的管壁沿所述翻边管的轴线方向开设有多个切槽;/n基座,所述翻边管的另一端抵接于所述基座上,所述基座远离所述翻边管的一侧用于与车体连接,以及/n吸能组件,设置于所述翻边管内,且与所述碰撞挡板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吸能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碰撞挡板;
翻边管,其一端与所述碰撞挡板固定连接,所述翻边管的管壁沿所述翻边管的轴线方向开设有多个切槽;
基座,所述翻边管的另一端抵接于所述基座上,所述基座远离所述翻边管的一侧用于与车体连接,以及
吸能组件,设置于所述翻边管内,且与所述碰撞挡板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吸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边管的靠近所述碰撞挡板的一端的管壁厚度大于其靠近所述基座的一端的管壁厚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式吸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边管为嵌套圆管,所述翻边管包括由内而外依次嵌套的至少两管体,相邻的两层所述管体之间位于内层的管体的长度大于位于外层的管体的长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式吸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边管包括第一管体、第二管体、第三管体以及第四管体,所述第一管体的管壁厚度大于所述第二管体的管壁厚度,所述第二管体的管壁厚度、所述第三管体的管壁厚度与所述第四管体的管壁厚度相同。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组合式吸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包括:
座体,所述翻边管的一端与所述座体的表面抵接;以及
凸台部,自所述座体的中部向外凸出,且伸入所述翻边管内用于导向。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合式吸能器,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荣强王晨邓宗全孙朋黄江平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