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坑的支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8597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2 23: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坑的支护结构,包括基坑侧壁、贴合在基坑侧壁表面的护板、固定于基坑底部的底板以及位于护板与底板之间的支撑杆,护板背离基坑侧壁的一侧表面设置有第一钢轨,底板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二钢轨,第一钢轨位于第二钢轨长度方向的延长线上,第一钢轨和第二钢轨位于同一竖直平面上,支撑杆位于第一钢轨和第二钢轨之间,支撑杆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滑座和第二滑座与第一钢轨和第二钢轨滑动相连,支撑杆与第一滑座和第二滑座之间均铰接相连,第二钢轨上设置有推动第二滑座沿着第二钢轨的长度方向移动的驱动机构,第二钢轨上设置有限制第二滑座向远离第一钢轨的方向移动的限制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具有便于对支撑杆进行安装的优点。

A supporting structure of foundation p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坑的支护结构
本技术涉及基坑支护
,尤其是涉及一种基坑的支护结构。
技术介绍
基坑是指为进行建筑物(包括构筑物)基础与地下室的施工所开挖的地面以下空间。基坑属于临时性工程,其作用是提供一个空间,使基础的砌筑作业得以按照设计所指定的位置进行。基坑在开挖过程中必然会引起周围土体的变形,并对周围建筑物的地下管线产生影响,严重的将危及地下管线的正常使用和安全。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在基坑设计和挖坑施工中会设置基坑支护结构,用于稳定基坑的安全。如图1所示,现有的基坑支护结构包括固定于基坑底部的底板3、与基坑侧壁1相贴且支撑基坑侧壁1的护板2以及安装于底板3和护板2之间的支撑杆4,通过支撑杆4将护板2压紧在基坑侧壁上,实现对基坑侧壁的加固。为了使支撑杆能够更好的对护板进行支撑,需要将支撑杆的顶端与护板的顶端连接在一起。由于基坑的深度较深,在将支撑杆与护板的顶端连接在一起的时候则非常的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坑的支护结构,其具有便于对支撑杆进行安装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基坑的支护结构,包括基坑侧壁、贴合在基坑侧壁表面的护板、固定于基坑底部的底板以及位于护板与底板之间的支撑杆,所述护板背离基坑侧壁的一侧表面设置有长度方向自护板的底端向护板的顶端方向设置的第一钢轨,所述底板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二钢轨,所述第一钢轨位于第二钢轨长度方向的延长线上,所述第一钢轨和第二钢轨位于同一竖直平面上,所述支撑杆位于第一钢轨和第二钢轨之间,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滑座和第二滑座与第一钢轨和第二钢轨滑动相连,所述支撑杆与第一滑座和第二滑座之间均铰接相连,所述第二钢轨上设置有推动所述第二滑座沿着第二钢轨的长度方向移动的驱动机构,所述第一滑座移动至第一钢轨的顶端处时,所述第二钢轨上设置有限制第二滑座向远离第一钢轨的方向移动的限制结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支撑杆进行安装的时候,首先将第一滑座置于第一钢轨的底端处,通过驱动机构带动第二滑座向护板方向移动,随着第二滑座不断向护板方向移动,第一滑座逐渐向第一钢轨的顶端方向移动,当第一滑座移动至第一钢轨的顶部时,限制结构对第二滑座进行限制,使其不能向远离第一钢轨的方向移动,从而将支撑杆的位置固定,使支撑杆对护板进行支撑。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制结构包括开设在钢轨顶端表面的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挡块以及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位于挡块的下方,所述弹性件处于自由状态下,所述挡块伸出所述凹槽的槽口,所述弹性件处于压迫状态下,所述挡块收回至凹槽的内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二滑座在第二钢轨上移动的时候,下压挡块,使挡块向凹槽的内部移动,直至挡块完全收回到凹槽的内部,从而使第二滑座经过凹槽,当第二滑座经过凹槽后,挡块受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从而使挡块的顶端从凹槽的槽口弹出,使挡块限制第二滑座向远离第一钢轨的方向移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挡块背离护板的一侧顶端为向护板方向倾斜的斜面,所述挡块伸出凹槽的槽口时,所述斜面的底端位于凹槽的内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二滑座向第一钢轨方向移动时,不需要人工去按下挡块,挡块随着第二滑座向第一钢轨方向移动时能够受力自动向下移动,从而收回至凹槽的内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沿着第二钢轨的长度方向设置的丝杠,所述丝杠与第二钢轨相平行,所述丝杠的两端通过回转座回转支撑在第二钢轨上,所述丝杠贯穿所述第二滑座并与第二滑座之间螺纹相连,位于所述丝杠长度方向的一端设置有用于驱动丝杠转动的驱动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控制丝杠转动即可带动第二滑座在第二钢轨上进行移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杆与护板之间的夹角处设置有辅助撑杆,所述辅助撑杆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杆和护板背离基坑侧壁的一侧表面的底端可拆卸相连。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整个基坑的支护结构的结构强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辅助撑杆与支撑杆相连的一端通过管箍相连,所述管箍包括相对设置的左半部和右半部,所述左半部和右半部将支撑杆夹持在中间,所述左半部和右半部之间通过螺栓固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快速的将辅助撑杆与支撑杆连接在一起,且在需要将辅助撑杆拆卸下来的时候,能够快速的将辅助撑杆与支撑杆分开。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辅助撑杆与护板相连的一端设置有贴合在护板表面的钢板,所述钢板与护板之间通过螺栓固定在一起。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快速的将辅助撑杆与护板固定在一起。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基坑侧壁的表面向基坑外部倾斜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护板在安装的时候,便于将护板安装到基坑侧壁的表面。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钢轨的顶端设置有横向设置的挡梁。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避免第一滑座从第一钢轨的顶端与第一钢轨脱离。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钢轨与底板之间可拆卸相连,所述第二钢轨与护板之间可拆卸相连。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施工完毕后对第一钢轨和第二钢轨进行回收,从而节省成本。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在对支撑杆进行安装的时候,首先将第一滑座置于第一钢轨的底端处,通过驱动机构带动第二滑座向护板方向移动,随着第二滑座不断向护板方向移动,第一滑座逐渐向第一钢轨的顶端方向移动,当第一滑座移动至第一钢轨的顶部时,限制结构对第二滑座进行限制,使其不能向远离第一钢轨的方向移动,从而将支撑杆的位置固定,使支撑杆对护板进行支撑;2.通过在支撑杆与护板之间设置辅助撑杆,能够加强整个基坑的支护结构的结构强度;3.第一钢轨和第二钢轨分别有护板和底板可拆卸连接,便于施工完毕后对第一钢轨和第二钢轨进行回收,从而节省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
技术介绍
用图;图2是基坑的支护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第一滑座与第一钢轨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是第二滑座与第二钢轨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5是第二钢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6是辅助撑杆与支撑杆连接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基坑侧壁;2、护板;3、底板;4、支撑杆;41、第一滑座;411、第一滑板;412、第一侧板;413、第一卡块;42、第二滑座;421、第二滑板;422、第二侧板;423、第二卡块;5、第一钢轨;6、第二钢轨;61、凹槽;62、挡块;621、斜面;63、弹簧;7、挡梁;8、丝杠;81、转轮;9、辅助撑杆;91、管箍;911、左半部;912、右半部;92、钢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2,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基坑的支护结构,包括向基坑外部方向倾斜的基坑侧壁1,贴合在基坑侧壁1表面的护板2、固定于基坑底部的底板3以及位于护板2以及底板3之间的支撑杆4。在护板2背离基坑侧壁1的表面的一侧设置有通过螺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坑的支护结构,包括基坑侧壁(1)、贴合在基坑侧壁(1)表面的护板(2)、固定于基坑底部的底板(3)以及位于护板(2)与底板(3)之间的支撑杆(4),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板(2)背离基坑侧壁(1)的一侧表面设置有长度方向自护板(2)的底端向护板(2)的顶端方向设置的第一钢轨(5),所述底板(3)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二钢轨(6),所述第一钢轨(5)位于第二钢轨(6)长度方向的延长线上,所述第一钢轨(5)和第二钢轨(6)位于同一竖直平面上,所述支撑杆(4)位于第一钢轨(5)和第二钢轨(6)之间,所述支撑杆(4)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滑座(41)和第二滑座(42)与第一钢轨(5)和第二钢轨(6)滑动相连,所述支撑杆(4)与第一滑座(41)和第二滑座(42)之间均铰接相连,所述第二钢轨(6)上设置有推动所述第二滑座(42)沿着第二钢轨(6)的长度方向移动的驱动机构,所述第一滑座(41)移动至第一钢轨(5)的顶端处时,所述第二钢轨(6)上设置有限制第二滑座(42)向远离第一钢轨(5)的方向移动的限制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坑的支护结构,包括基坑侧壁(1)、贴合在基坑侧壁(1)表面的护板(2)、固定于基坑底部的底板(3)以及位于护板(2)与底板(3)之间的支撑杆(4),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板(2)背离基坑侧壁(1)的一侧表面设置有长度方向自护板(2)的底端向护板(2)的顶端方向设置的第一钢轨(5),所述底板(3)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二钢轨(6),所述第一钢轨(5)位于第二钢轨(6)长度方向的延长线上,所述第一钢轨(5)和第二钢轨(6)位于同一竖直平面上,所述支撑杆(4)位于第一钢轨(5)和第二钢轨(6)之间,所述支撑杆(4)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滑座(41)和第二滑座(42)与第一钢轨(5)和第二钢轨(6)滑动相连,所述支撑杆(4)与第一滑座(41)和第二滑座(42)之间均铰接相连,所述第二钢轨(6)上设置有推动所述第二滑座(42)沿着第二钢轨(6)的长度方向移动的驱动机构,所述第一滑座(41)移动至第一钢轨(5)的顶端处时,所述第二钢轨(6)上设置有限制第二滑座(42)向远离第一钢轨(5)的方向移动的限制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结构包括开设在钢轨顶端表面的凹槽(61),所述凹槽(61)内设置有挡块(62)以及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位于挡块(62)的下方,所述弹性件处于自由状态下,所述挡块(62)伸出所述凹槽(61)的槽口,所述弹性件处于压迫状态下,所述挡块(62)收回至凹槽(61)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坑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块(62)背离护板(2)的一侧顶端为向护板(2)方向倾斜的斜面(621),所述挡块(62)伸出凹槽(61)的槽口时,所述斜面(621)的底端位于凹槽(61)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克强刘强惠培柯姜剑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岩土工程勘察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