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袁加毫专利>正文

一种防沉降公路路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85233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2 2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沉降公路路基,包括土壤层,所述土壤层的内腔安装有若干个地基桩,所述土壤层的顶端涂装有承重层,所述承重层的内腔沿水平方向等间距排列有若干个承重钢筋,所述承重层的顶端涂装有混凝土层,所述混凝土层的顶端涂装有吸水层,所述吸水层的顶端涂装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的内腔开设有排水槽,所述防水层的顶端涂装有路面,所述路面的内腔沿垂直方向等间距开设有若干个暗孔。该防沉降公路路基,通过设置弧形路面,可以排放路面上大量的积水,通过设置暗孔,可以将路面少量的积水通过排水槽流入到边沟内,避免积水进入到路基底部,从而发生路基的沉降。

A kind of subgrade for anti settlement highwa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沉降公路路基
本技术涉及公路路基
,具体为一种防沉降公路路基。
技术介绍
路基最小填筑高度必须保证不因地面水、地下水、毛细水及冻胀作用的影响而降低其稳定性,按照路基设计规范要求,根据土基干湿类型及毛细水位高度确保路基最小填筑高度,当路基填筑高度受限制而不能达到规范规定时,则应采取相应的处治措施,如换填砂砾、石渣等透水性材料,现有的防沉降公路路基抗压性、抗拔性和稳定性较差,在长时间经过车辆碾压会使路基沉降,且当遇到降雨天气时,由于路基表面积水过多会造成路基不稳定,时间久也会出现路基沉降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沉降公路路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沉降公路路基,包括土壤层,所述土壤层的内腔安装有若干个地基桩,所述土壤层的顶端涂装有承重层,所述承重层的内腔沿水平方向等间距排列有若干个承重钢筋,所述承重层的顶端涂装有混凝土层,所述混凝土层的顶端涂装有吸水层,所述吸水层的顶端涂装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的内腔开设有排水槽,所述防水层的顶端涂装有路面,所述路面的内腔沿垂直方向等间距开设有若干个暗孔,所述土壤层的顶端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边沟,若干所述地基桩的顶端均安装有盖子,若干所述地基桩的内腔均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把手、连接杆、插针、转轴、滑槽、滑块、支撑杆和插孔;所述地基桩的内腔左右两侧外壁均焊接有支撑杆,两个所述支撑杆的相对面均沿水平方向开设有滑槽,两个所述滑槽的内腔均内嵌有滑块,且滑块与滑槽相匹配,两个所述滑块的相背面均焊接有连接杆,且连接杆贯穿支撑杆的顶端外壁表面开设的方孔,两个所述连接杆的顶端安装有把手,两个所述连接杆的前侧外壁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若干个插针,两个所述支撑杆的相背面均开设有若干个插孔,且插孔与插针相匹配。优选的,所述滑块和滑槽均呈燕尾型。优选的,所述把手的外壁设置有防滑套。优选的,所述路面的顶端呈弧形。优选的,若干所述承重钢筋的形状均呈三角形。优选的,所述地基桩的外壁设置有若干个凸棱。优选的,所述盖子与地基桩通过螺纹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防沉降公路路基,通过按压把手,促使插针通过插孔插入到土壤中,通过在承重层内设置若干承重钢筋,解决了现有的防沉降公路路基抗压性、抗拔性和稳定性较差,在长时间经过车辆碾压会使路基沉降的问题,通过设置弧形路面,可以排放路面上大量的积水,通过设置暗孔,可以将路面少量的积水通过排水槽流入到边沟内,避免积水进入到路基底部,从而发生路基的沉降。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地基桩主视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盖子主视示意图。图中:1、土壤层,2、地基桩,3、边沟,4、承重钢筋,5、承重层,6、混凝土层,7、吸水层,8、路面,9、防水层,10、暗孔,11、排水槽,12、盖子,13、把手,14、防滑套,15、连接杆,16、插针,17、转轴,18、滑槽,19、滑块,20、支撑杆,21、插孔,22、凸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防沉降公路路基,包括土壤层1,土壤层1的内腔安装有若干个地基桩2,土壤层1的顶端涂装有承重层5,承重层5的内腔沿水平方向等间距排列有若干个承重钢筋4,通过在承重层5内设置有若干个承重钢筋4,从而加强了路基的抗压性,承重层5的顶端涂装有混凝土层6,混凝土层6的顶端涂装有吸水层7,吸水层7是由高吸水性树脂制成的,可以吸附从排水槽11内渗漏的积水,避免积水进入到混凝土层6,从而导致混凝土软化,造成路基的沉降,吸水层7的顶端涂装有防水层9,防水层9是由水泥和硅酸钠为基料配置的促凝灰浆,防水层9的内腔开设有排水槽11,防水层9的顶端涂装有路面8,遇到降雨天气时,路面8上大量的积水会自动流入到两侧的边沟3内,路面8的内腔沿垂直方向等间距开设有若干个暗孔10,少部分的积水会通过暗孔10流入到排水槽11内,再通过排水槽11排入到边沟3内,土壤层1的顶端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边沟3,若干地基桩2的顶端均安装有盖子12,若干地基桩2的内腔均设置有固定机构;固定机构包括把手13、连接杆15、插针16、转轴17、滑槽18、滑块19、支撑杆20和插孔21;地基桩2的内腔左右两侧外壁均焊接有支撑杆20,两个支撑杆20的相对面均沿水平方向开设有滑槽18,两个滑槽18的内腔均内嵌有滑块19,且滑块19与滑槽18相匹配,两个滑块19的相背面均焊接有连接杆15,且连接杆15贯穿支撑杆20的顶端外壁表面开设的方孔,两个连接杆15的顶端安装有把手13,两个连接杆15的前侧外壁均通过转轴17转动连接有若干个插针16,两个支撑杆20的相背面均开设有若干个插孔21,且插孔21与插针16相匹配,工作人员向下按压把手13,促使把手13通过滑块19在滑槽18内滑动,从而带动连接杆15向下移动,促使插针16通过插孔21插入到土壤中,从而使地基桩2与土壤插接的更牢固,提高了地基桩2的抗拔性。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滑块19和滑槽18均呈燕尾型,提高精度和稳定性。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把手13的外壁设置有防滑套14,增加工作人员手与把手13的摩擦力。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路面8的顶端呈弧形,可以使路面8上的积水自动流入到边沟3内。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若干承重钢筋4的形状均呈三角形,可以增加承重钢筋4的稳定性。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地基桩2的外壁设置有若干个凸棱22,增大地基桩2与土壤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地基桩2的抗拔性。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盖子12与地基桩2通过螺纹连接,可以通过拧动盖子12,促使盖子12与地基桩2分离。其详细连接手段,为本领域公知技术,下述主要介绍工作原理以及过程,具体工作如下。建造路基时,先在土壤层1内安装若干个地基桩2,从而加强路基的稳定性,安装时,向下捶打盖子12,使地基桩2插入到土壤中,拧开盖子12,使工作人员向下按压把手13,促使把手13通过滑块19在滑槽18内滑动,从而带动连接杆15向下移动,促使插针16通过插孔21插入到土壤中,从而使地基桩2与土壤插接的更牢固,提高了地基桩2的抗拔性,通过在承重层5内设置有若干个承重钢筋4,从而加强了路基的抗压性,遇到降雨天气时,路面8上大量的积水会自动流入到两侧的边沟3内,少部分的积水会通过暗孔10流入到排水槽11内,再通过排水槽11排入到边沟3内,排水槽11的底端通过设置防水层7,可以吸附从排水槽11内渗漏的积水,避免积水进入到混凝土层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沉降公路路基,包括土壤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层(1)的内腔安装有若干个地基桩(2),所述土壤层(1)的顶端涂装有承重层(5),所述承重层(5)的内腔沿水平方向等间距排列有若干个承重钢筋(4),所述承重层(5)的顶端涂装有混凝土层(6),所述混凝土层(6)的顶端涂装有吸水层(7),所述吸水层(7)的顶端涂装有防水层(9),所述防水层(9)的内腔开设有排水槽(11),所述防水层(9)的顶端涂装有路面(8),所述路面(8)的内腔沿垂直方向等间距开设有若干个暗孔(10),所述土壤层(1)的顶端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边沟(3),若干所述地基桩(2)的顶端均安装有盖子(12),若干所述地基桩(2)的内腔均设置有固定机构;/n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把手(13)、连接杆(15)、插针(16)、转轴(17)、滑槽(18)、滑块(19)、支撑杆(20)和插孔(21);/n所述地基桩(2)的内腔左右两侧外壁均焊接有支撑杆(20),两个所述支撑杆(20)的相对面均沿水平方向开设有滑槽(18),两个所述滑槽(18)的内腔均内嵌有滑块(19),且滑块(19)与滑槽(18)相匹配,两个所述滑块(19)的相背面均焊接有连接杆(15),且连接杆(15)贯穿支撑杆(20)的顶端外壁表面开设的方孔,两个所述连接杆(15)的顶端安装有把手(13),两个所述连接杆(15)的前侧外壁均通过转轴(17)转动连接有若干个插针(16),两个所述支撑杆(20)的相背面均开设有若干个插孔(21),且插孔(21)与插针(16)相匹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沉降公路路基,包括土壤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层(1)的内腔安装有若干个地基桩(2),所述土壤层(1)的顶端涂装有承重层(5),所述承重层(5)的内腔沿水平方向等间距排列有若干个承重钢筋(4),所述承重层(5)的顶端涂装有混凝土层(6),所述混凝土层(6)的顶端涂装有吸水层(7),所述吸水层(7)的顶端涂装有防水层(9),所述防水层(9)的内腔开设有排水槽(11),所述防水层(9)的顶端涂装有路面(8),所述路面(8)的内腔沿垂直方向等间距开设有若干个暗孔(10),所述土壤层(1)的顶端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边沟(3),若干所述地基桩(2)的顶端均安装有盖子(12),若干所述地基桩(2)的内腔均设置有固定机构;
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把手(13)、连接杆(15)、插针(16)、转轴(17)、滑槽(18)、滑块(19)、支撑杆(20)和插孔(21);
所述地基桩(2)的内腔左右两侧外壁均焊接有支撑杆(20),两个所述支撑杆(20)的相对面均沿水平方向开设有滑槽(18),两个所述滑槽(18)的内腔均内嵌有滑块(19),且滑块(19)与滑槽(18)相匹配,两个所述滑块(19)的相背面均焊接有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加毫罗猛袁榕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袁加毫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