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仁忠专利>正文

用于太阳能热水器的自动上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8515 阅读:2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太阳能热水器的自动上水装置,其特点是:自动上水装置由壳体、位于壳体内上部的浮球、设置在壳体下部且与浮球连接的阀门装置组成;壳体适当部位横向设置一与太阳能热水器储水箱进出水端连接的进出水连接段;阀门装置包括:位于壳体下端的进水部件、套设在进水部件上的出水部件、设置在进水部件和出水部件中的拉杆、位于拉杆底部的阀芯;进水时:浮球随储水箱水位上升而向上移动且带动拉杆上升至设定位置,阀芯与出水部件的阀口闭合,由此停止对储水箱上水;出水时:随着壳体内水流出,拉杆底部无水无压,热水器储水箱的水在自重的压力下自动推开阀芯流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内压式关闭方式,不仅效果好且用料省安装使用方便。(*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热水器的上水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太阳能热水器的自动上水装置
技术介绍
太阳能热水器由于是利用光能转换为热能,以此热能对水箱中的水进行加热,由此太阳能热水器因无需用电或用燃气就能起到加热作用源而被广泛推广。现有技术太阳能热水器对储水箱上水结构有两种单管上水结构和双管上水结构。单管上水结构及其工作原理是,采用微电脑和显示器控制,通过显示器了解储水箱的储水状况,由微电脑控制自控阀的开启和关闭。双管上水结构及其工作原理是,采用正、副两个水箱,利用副水箱上水,并且通过副水箱控制的上水过程。上述现有技术太阳能热水器储水箱上水结构中的单管上水结构和双管上水结构,虽然都能起到对储水箱的上水的控制作用,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的缺陷是1.使用显示器进行上水存在的不足之处是,上水时人不能走开,必须要等水上满后才能离开,并且,显示器出现故障只能由专业人员修理,因此不仅操作麻烦且成本高;2.使用微电脑存在的不足之处是,不仅成本高,同时电磁阀频繁的工作使之使用寿命不长;并且微电脑出现故障只能由专业人员修理,因此操作麻烦;3.使用副水箱的不足之处是,必须设置正副两个水箱,使之安装一台太阳能热水器需要增加一半的机器与材料;并且由于副水箱的关闭是采用浮球通过水的浮力顶住使副水箱关闭,然而若水压高,浮球就顶不住,从而使副水箱关闭不好,造成水压一高就容易漏水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太阳能热水器的自动上水装置,它能使储水箱上水时无需人在旁观察控制,并且不仅进水水压越高关闭越好,而且用料省安装使用方便。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太阳能热水器的自动上水装置,它连接在太阳能热水器的储水箱的进出水端,其特点是所述的自动上水装置由一壳体、位于壳体内上部的浮球、设置在壳体下部的且与浮球连接的阀门装置组成;所述的壳体的适当部位横向设置一与壳体连通的进出水连接段,该进出水连接段与太阳能热水器储水箱的进出水端连接;所述的阀门装置包括一位于壳体下端的进水部件、套设在进水部件上的出水部件、设置在进水部件和出水部件中的拉杆、位于拉杆底部的阀芯。在上述的用于太阳能热水器的自动上水装置中,其中还包括一浮球吊杆,该浮球吊杆横向设置在壳体上部,浮球吊杆两端分别穿出壳体外通过螺钉固定在壳体上。在上述的用于太阳能热水器的自动上水装置中,其中,所述的浮球的上下端分别设有一连接耳,上连接耳通过上连接线与壳体内的浮球吊杆连接,下连接耳通过下连接线与阀门装置中的拉杆连接。在上述的用于太阳能热水器的自动上水装置中,其中,所述的阀门装置中的安置在壳体下端的进水部件呈十字形;包括,位于进水部件中下部是一进出水段,该进出水段下部的外表面上设有用以与外部水管连接的外螺纹,进出水段的上部设有多个用以减轻压力的分流口;横向设置在进出水段上的肩部,该肩部与出水部件的外径相适配,肩部周边内侧垂直设置多个用以与出水部件连接的下孔,肩部的周边形成供出水部件座落在其上的台阶;设置在进出水段上的是疏通段,在疏通段中设置一横向贯通的泄气孔,泄气孔的中央设有一疏通孔;疏通段的上方是一下定位座,泄气孔中的疏通孔与下定位座连通。在上述的用于太阳能热水器的自动上水装置中,其中,所述的阀门装置中的套设在进水部件上的出水部件包括位于下部的呈凸状的罩体,罩体下部外周面上设置与壳体连接的外螺纹,所述的壳体下端内侧设置与罩体下部外螺纹密切适配的内螺纹;设置在罩体下端的连接部,该连接部周边垂直向下延伸形成与进水部件肩部周边的台阶相适配的连接脚,在连接部周边内侧且与进水部件肩部下孔相对应的位置处垂直设置多个具有内螺纹的下连接孔;位于罩体上的且与罩体连通的阀口;设置在阀口上的且与阀口、罩体连通的上定位座,上定位座管壁上设置一横向贯通的进出水孔,上定位座上端面设置一上定位孔。在上述的用于太阳能热水器的自动上水装置中,其中,所述的阀门装置中的设置在进水部件和出水部件中的拉杆由直杆和位于直杆下端的阀底构成倒置的T状结构;所述的直杆上端设置一下连接线孔用以设置与浮球下连接耳连接的下连接线;所述的阀底固定设置在直杆下端,阀底形状为多边形。在上述的用于太阳能热水器的自动上水装置中,其中,所述的阀门装置中拉杆阀底的形状是以下之一矩形、三边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在上述的用于太阳能热水器的自动上水装置中,其中,所述的阀门装置中的阀芯与出水部件中阀口的形状相适配,即呈直径为上小下大的推拔形状;阀芯的外周面为弧形面。在上述的用于太阳能热水器的自动上水装置中,其中,所述的阀门装置拉杆的直杆下部的适当位置处设置一阀芯定位圈,所述的阀芯镶嵌在直杆下部即阀芯定位圈与阀底之间的直杆上。在上述的用于太阳能热水器的自动上水装置中,其中,所述的阀门装置在出水部件连接部下端内侧设置一凹槽,凹槽中安置一防漏水密封圈,该防漏水密封圈镶嵌在出水部件连接部和进水部件肩部之间。本技术用于太阳能热水器的自动上水装置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积极效果。使本技术不仅安装简易用料省,并且进水水压越高阀门关闭越紧,水箱水满后即自动关闭,因此使用方便且安全。附图说明通过以下对本技术用于太阳能热水器的自动上水装置的一实施例结合其附图的描述,可以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目的、具体结构特征和优点。其中,附图为图1是本技术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用于太阳能热水器的自动上水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半剖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用于太阳能热水器的自动上水装置中壳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a)(b)(c)(d)分别是本技术中阀门装置进水部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仰视结构示意图、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B-B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图6(a)(b)(c)分别是本技术中阀门装置出水部件的半剖结构示意图、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和B-B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图7(a)(b)分别是本技术中阀门装置拉杆部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和俯视结构示意图;图8(a)(b)分别是本技术中阀门装置阀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和俯视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中阀门装置的拉杆与阀芯结合后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中阀门装置的拉杆与阀芯上移且阀芯位于阀口后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用于太阳能热水器的自动上水装置中区域分布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见图1所示,图1是本技术用于太阳能热水器的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从图1可见,本技术一种用于太阳能热水器的自动上水装置,可以连接在太阳能热水器的储水箱60的进出水端,通过机械结构对热水器的储水箱60的上水或出水自动进行自动控制。请结合图1参见图2和图3所示,图2和图3是本技术用于太阳能热水器的自动上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用于太阳能热水器的自动上水装置由一壳体10、位于壳体10上部的浮球20、设置在壳体10下部的并且与浮球20连接的阀门装置30所组成。请结合图1至图3参见图4所示,图4是本技术用于太阳能热水器的自动上水装置中壳体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的壳体10呈筒状,壳体10的高度与热水器储水箱60相适配(见图1);在壳体10的适当部位横向设置一进出水连接段11,该进出水连接段11一侧与壳体10连通,另一侧与太阳能热水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太阳能热水器的自动上水装置,它连接在太阳能热水器的储水箱的进出水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动上水装置由一壳体(10)、位于壳体内(10)上部的浮球(20)、设置在壳体(10)下部的且与浮球(20)连接的阀门装置(30)组成;   所述的壳体(10)的适当部位横向设置一与壳体(10)连通的进出水连接段(11),该进出水连接段(11)与太阳能热水器储水箱的进出水端连接;所述的阀门装置(30)包括:一位于壳体(10)下端的进水部件(31)、套设在进水部件(3 1)上的出水部件(32)、设置在进水部件(31)和出水部件(32)中的拉杆(33)、位于拉杆(33)底部的阀芯(3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仁忠
申请(专利权)人:张仁忠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