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干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48349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2 22: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泥干化系统。该污泥干化系统包括:污泥料仓;混料装置,其具有第一污泥入口、第二污泥入口和污泥混料出口,第一污泥入口与污泥料仓相连;污泥干化机,其内设有成型装置,污泥干化机具有污泥混料入口、干化成型污泥出口、惰性气体入口和惰性气体出口,污泥混料入口与污泥混料出口相连;分选装置,其具有干化成型污泥入口、第一干料出口和第二干料出口,干化成型污泥入口与干化成型污泥出口相连,第二干料出口与第二污泥入口相连。该污泥干化系统处理能力大、出口污泥含水率调节方便、耗能低、无添加、无污染,能够实现污泥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处置,出口污泥能够满足污泥资源化利用的要求。

Sludge dryin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污泥干化系统
本技术涉及污泥干化处理
,具体而言,本技术涉及污泥干化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国内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污水处理率逐渐提升,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泥总量也急剧增加。据研究资料介绍,未来3年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泥产量以4%的增长速度增加。预计到2020年预计,每年将产生6000万吨污泥。污水处理厂的污泥经过初步脱水后含水率通常80%左右,体积大,不利于运输和处理,容易腐败,臭味大,严重危害了环境安全。目前我国的污水厂生活污泥的主要去向是垃圾填埋,在经过污泥减量、稳定和无害化处理后作为资源综合利用的方面还非常欠缺。随着污水处理率的不断提高,大量的污泥填埋给垃圾填埋场带来了巨大的负担,并且填埋场所也越来越有限。污泥无论是填埋,还是焚烧或资源化利用,对含水率等指标都有严格要求。《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混合填埋用泥质》(GBT23485-2009)要求污泥含水率<60%;《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园林绿化用泥质》(GBT23486-2009)要求污泥含水率<40%;《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单独焚烧用泥质》(GBT24602-2009)要求自持焚烧的污泥含水率<50%,低温热值>5000kJ/kg;《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制砖用泥质》(GBT23485-2009)要求污泥含水率<40%。污泥脱水干化后,降低含水率,体积减少约4~5倍,且干化后剩余物质比较稳定,恶臭味和病原生物得到极大的去除,其热值和营养成分得到保留。因此可以说,污泥干化是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的前提和关键。污泥脱水干化可分为:自然干化、机械脱水和热干化。自然干化受气候、场地等因素制约,基本已经不能适应污泥量日益增多的今天;机械脱水,由于出泥含水率高,不能满足现在污泥终端处理的含水要求,只能作为污泥热干化前的预处理;热干化以其自身的优点,如效率高、处理量大、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是未来污泥干化脱水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在污泥处理技术上的研发中,普遍存在“重设备,轻工艺”的现象。因此污泥热干化虽然有很多不同的处理工艺,但这些处理工艺的区别主要在于污泥干化设备的不同,整体综合能耗差别不大。为了进一步降低污泥处理处置的热量消耗,除了采用高效的污泥干化设备,还需要开发一种新的工艺路线,增强污泥热干化工艺的系统性。目前,污泥热干化按操作工艺温度可分低温干化、高温干化。低温干化,一般在微负压下操作,采用大量的低温循环气,与污泥直接接触,主要利用干空气中水蒸汽的不饱和度,带走水分,实现污泥干化。目前低温干化工艺一般与热泵技术进行耦合,采用带式干化机,让低温空气直接对污泥进行干化。该工艺的主要缺点有:干化温度低,不能对污泥起到灭菌的作用;带式干化效率偏低;热泵将电转化为热量或冷量,来加热或冷却干化空气,造成了能量的浪费。高温干化主要靠吸收热量来进行水蒸发,操作温度一般在100℃左右,操作压力为常压或微负压,采用间接干化设备,可以利用的热源有很多,如余热蒸气、导热油、热烟气、天然气等。污泥高温热干化:温度高,可以对污泥进行灭菌;热量来源广,适合与工业园区、热电厂、沼气厂等配套使用。但是现有的污泥高温热干化工艺也存在一些缺点:处理能力小,能耗高,余热回收不充分,系统安全性偏低等。因此,需要开发一种处理能力大、能耗低、安全性高的污泥干化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污泥干化系统。该污泥干化系统处理能力大、出口污泥含水率调节方便、耗能低、无添加、无污染,能够实现污泥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处置,出口污泥能够满足污泥资源化利用的要求。在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污泥干化系统。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该污泥干化系统包括:污泥料仓;混料装置,所述混料装置具有第一污泥入口、第二污泥入口和污泥混料出口,所述第一污泥入口与所述污泥料仓相连;污泥干化机,所述污泥干化机内设有成型装置,所述污泥干化机具有污泥混料入口、干化成型污泥出口、惰性气体入口和惰性气体出口,所述污泥混料入口与所述污泥混料出口相连;以及分选装置,所述分选装置具有干化成型污泥入口、第一干料出口和第二干料出口,所述干化成型污泥入口与干化成型污泥出口相连,所述第二干料出口与所述第二污泥入口相连。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污泥干化系统,首先将污泥料仓中的待处理污泥供给至混料装置中与污泥干料混合,所得污泥混料进入污泥干化机,在惰性气体氛围中进行干化脱水,并在成型装置的作用下形成颗粒形状,得到干化成型污泥。进一步地,干化成型污泥进入分选装置按一定规格进行分选,一部分部分污泥干料返回混料装置与待处理污泥混合,另一部污泥干料可作为出口干料进行资源化利用。由此,本技术提出的污泥干化系统单线、单套处理能力大于120t/d,可以处理含水约80%的污泥,出口污泥的含水率可以根据污泥终端用途进行调整,且污泥干化系统采用惰性气体氛围,安全性高,不存在爆炸隐患。另外,本技术的污泥干化系统处理得到的产品中除了含有少量絮凝剂外,不添加其他药剂,出口干料可以实现土地利用,亦可用于焚烧、炭化、制砖等用途,本技术的污泥干化系统完全可以实现污泥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要求。任选的,所述污泥干化系统进一步包括:污泥泵,所述污泥泵与所述污泥料仓相连。任选的,所述污泥料仓与所述第一污泥入口之间设有输送器。任选的,所述污泥干化机的外部设有保温层。任选的,所述污泥干化系统进一步包括:预热输送装置,所述预热输送装置设在所述干化成型污泥出口与所述干化成型污泥入口之间,且与所述惰性气体入口相连。任选的,所述预热输送装置与所述干化成型污泥入口之间设有提升机。任选的,所述污泥干化系统进一步包括:余热回收装置,所述余热回收装置具有高温介质入口和低温介质出口,所述高温介质入口与所述惰性气体出口相连;气液分离装置,所述气液分离装置具有低温介质入口、气体出口和液体出口,所述低温介质入口与所述低温介质出口相连,所述气体出口与所述预热输送装置相连。任选的,所述高温介质入口与所述惰性气体出口之间设有气体检测器。任选的,所述气体出口与所述预热输送装置之间设有循环风机。任选的,所述污泥干化系统进一步包括:干料料仓,所述干料料仓与所述第一干料出口相连,且所述干料料仓与所述第一干料出口之间设有输送器。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污泥干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再一个实施例的污泥干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泥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污泥料仓;/n混料装置,所述混料装置具有第一污泥入口、第二污泥入口和污泥混料出口,所述第一污泥入口与所述污泥料仓相连;/n污泥干化机,所述污泥干化机内设有成型装置,所述污泥干化机具有污泥混料入口、干化成型污泥出口、惰性气体入口和惰性气体出口,所述污泥混料入口与所述污泥混料出口相连;/n分选装置,所述分选装置具有干化成型污泥入口、第一干料出口和第二干料出口,所述干化成型污泥入口与干化成型污泥出口相连,所述第二干料出口与所述第二污泥入口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泥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污泥料仓;
混料装置,所述混料装置具有第一污泥入口、第二污泥入口和污泥混料出口,所述第一污泥入口与所述污泥料仓相连;
污泥干化机,所述污泥干化机内设有成型装置,所述污泥干化机具有污泥混料入口、干化成型污泥出口、惰性气体入口和惰性气体出口,所述污泥混料入口与所述污泥混料出口相连;
分选装置,所述分选装置具有干化成型污泥入口、第一干料出口和第二干料出口,所述干化成型污泥入口与干化成型污泥出口相连,所述第二干料出口与所述第二污泥入口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污泥泵,所述污泥泵与所述污泥料仓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料仓与所述第一污泥入口之间设有输送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干化机的外部设有保温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预热输送装置,所述预热输送装置设在所述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玺单明焕魏晓东朱伟娜柳永盛赵强马淑叶
申请(专利权)人:安阳艾尔旺新能源环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