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创面保护凝胶的制备装置包括釜体,釜体上设有第一进料口、第二进料口、注水口和抽真空口,第一进料口、第二进料口和抽真空口上均设有阀体,釜体的下端设有出料口,釜体内设有竖直的搅拌轴,搅拌轴上设有搅拌浆组,搅拌轴上还设有搅拌盘,搅拌盘为倒置的碗状,搅拌盘位于第一进料口和第二进料口的下侧,搅拌盘的内侧壁上均布有多个搅拌板,搅拌板上设有多个通槽,釜体外设有密封的加热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巧妙,构思新颖,通过对釜体上层、中侧和底层物料造成搅动,避免釜体出现滞留层,强化了釜体的液流状态,在搅拌桨组的作用下对液体进行搅拌,搅拌更加均匀,提高创面保护凝胶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Preparation device for wound protection g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创面保护凝胶的制备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药品生产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创面保护凝胶的制备装置。
技术介绍
创伤在中国,乃至全世界均是导致创面形成,甚至引起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再加上每年数百万计的手术创面使得修复外观、最大程度恢复肢体功能成为国内众多医疗机构骨科医师面临的难题。尽管对于无基础疾病的患者来说,大部分的微小创面都能顺利闭合,但对于慢性伤口、复杂伤口、局部感染、年老体弱或合并基础疾病,如糖尿病、血管性疾病,以及肿瘤等患者,创面修复困难重重,其相关的病理生理机制至今不明。与此同时,一些病理性瘢痕的形成也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将其切除后形成的创面也成为临床修复的难题。生物活性玻璃,它是由SiO2,Na2O,CaO和P2O5等基本成分组成的硅酸盐玻璃。生物活性玻璃及玻璃陶瓷最显著的特征是植入人体后,表面状况随时间而动态变化,表面形成生物活性的碳酸羟基磷灰石(HCA)层,为组织提供了键合界面。多数生物活性玻璃是A类生物活性材料,既有骨生成性,又有骨引导作用,与骨和软组织都有良好的结合性,BAG被认为是可应用在修复领域的良好生物材料。此种修复性材料的用途不但极为广泛,而且在众多领域的专业性产品上有着无法替代的神奇功效,如肌肤护理、美白去皱、烧伤烫伤、口腔溃疡、肠胃溃疡、皮肤溃烂、杀灭真菌、骨骼修复、软组织和骨组织的键合等。现有技术中的玻璃创面保护凝胶采用酸催化剂下水解正硅酸乙脂,再与磷酸三乙脂和泗水硝酸钙反应制备溶胶,经陈化使水解-缩聚反应充分进行形成湿凝胶,最后制成干凝胶,通常会在反应釜内完成反应,在市面上大多数反应釜内的搅拌装置搅拌不充分和不均匀,这就直接导致反应速度慢,且反应不完全,难以适用于中高粘度液体混合,浪费了资源,提高了生产成本,且反应后罐内残留下的一些反应介质容易腐蚀,影响了反应设备,不能提高经济效益。所以需要一种创面保护凝胶的制备装置新型高效粉尘处理器来解决此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专利技术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创面保护凝胶的制备装置,有效的解决了上述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包括釜体,釜体上设有第一进料口、第二进料口、注水口和抽真空口,第一进料口、第二进料口和抽真空口上均设有阀体,釜体的下端设有出料口,釜体内设有竖直的搅拌轴,搅拌轴上设有搅拌浆组,搅拌轴上还设有搅拌盘,搅拌盘为倒置的碗状,搅拌盘位于第一进料口和第二进料口的下侧,搅拌盘的内侧壁上均布有多个搅拌板,搅拌板上设有多个通槽,搅拌盘的下端设有多个连接杆,连接杆的端部与搅拌轴固定连接,釜体上端设有驱动搅拌轴转动的转动电机,釜体外设有密封的加热腔,加热腔上设有第一注液口、第二注液口和出液口;搅拌桨组包括固定安装在搅拌轴上的第一搅拌框体,第一搅拌框体内设有多个安装在搅拌轴上的第二搅拌框体,搅拌桨组还包括多个安装在搅拌轴上的第一阻流板和多个安装在第一搅拌框体上的第二阻流板,第一阻流板和第二阻流板交错设置。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结构巧妙,构思新颖,通过对釜体上层、中侧和底层物料造成搅动,避免釜体出现滞留层,强化了釜体的液流状态,在搅拌桨组的作用下对液体进行搅拌,搅拌更加均匀,提高创面保护凝胶的生产效率和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汇料盘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由图1至图2给出,本专利技术包括釜体1,釜体1上设有第一进料口2、第二进料口3、注水口4和抽真空口6,通过第一进料口2和第二进料口3向釜体1内倒入相应的原料,例如明胶、阿拉伯胶、芦荟提取物或卵磷脂等,第一进料口2、第二进料口3和抽真空口6上均设有阀体,通过阀体能够保持釜体1的气压和气体含量不变,釜体1的下端设有出料口7,釜体1内设有竖直的搅拌轴8,搅拌轴8上设有搅拌浆组,搅拌浆组斜置在搅拌轴8上,搅拌轴8上还设有搅拌盘9,搅拌盘9内设有圆台形空腔,搅拌盘9为倒置的碗状,搅拌盘9位于第一进料口2和第二进料口3的下侧,通过第一进料口2和第二进料口3内进入釜体1的物料落在搅拌盘9的内侧壁上进行汇集,搅拌盘9的内侧壁上均布有多个搅拌板10,搅拌板10上设有多个通槽11,转动的搅拌盘9将落入的原料和催化剂进行混合,且随着搅拌盘9的转动,搅拌板10对进入搅拌盘9内的多种液态原料初步的搅拌,搅拌盘9的下端设有多个连接杆12,连接杆12的端部与搅拌轴8固定连接,使搅拌盘9与搅拌轴8同转,釜体1上端设有驱动搅拌轴8转动的转动电机13,釜体1外设有密封的加热腔14,加热腔14上设有第一注液口15、第二注液口16和出液口17;搅拌桨组包括固定安装在搅拌轴8上的第一搅拌框体18,第一搅拌框体18内设有多个安装在搅拌轴8上的第二搅拌框体19,搅拌桨组还包括多个安装在搅拌轴8上的第一阻流板20和多个安装在第一搅拌框体18上的第二阻流板21,第一阻流板20和第二阻流板21交错设置,搅拌轴8转动时,第一搅拌框体18、第二搅拌框体19、第一阻流板20和第二阻流板21均随之转动,则第一搅拌框体18与第二搅拌框体19之间的液体发生挤压,第一阻流板20和第二阻流板21之间的液体亦受到挤压,使得多种液体原料之间进行充分的混合。所述的第一阻流板20设置在第二搅拌框体19内。所述的釜体1内还设有清洗管22,清洗管22上有若干漏水口23,清洁管与釜体1内壁贴合,水进入清洁管后,直接从漏水口23沿反应釜的内壁流下,清洁反应釜本体的内壁。所述的第一注液口15和第二注液口16设置在加热腔14的上端,出液口17设置在加热腔14的下端。所述的釜体1的上端设有安装架24,转动电机13安装在安装架24上,转动电机13的转轴伸入釜体1内与搅拌轴8固定连接。所述的转轴上设有密封轴承套。为了防止釜体1内的液体通过注水口4和清洗管22回流,所述的注水口4和清洗管22上均设有单向阀。本专利技术在使用时,通过注水口4向釜体1内加入水,在通过第一进料口2和第二进料口3向釜体1内加入明胶和阿拉伯胶,在通过第一注液口15或第二注液口16向加热腔14内注入热介质以对釜体1进行加热,通过电机带动搅拌桨组进行搅拌,然后再加入芦荟提取物和卵磷脂,继续搅拌混合均匀,通过分别向第一注液口15和第二注液口16内添加热介质和冷介质以使釜体1温度达到20-30℃,再将聚乙二醇、透明质酸钠凝胶、生物活性玻璃粉、醋酸钠、微晶纤维素和羟丙甲纤维素份加入到釜体1内,并通过与抽真空机连接的抽真空口6使釜体1内保持真空状态,真空条件下加热搅拌20-30分钟,之后再将釜体1内加热至40-50℃后继续搅拌40-50分钟,最后控制温度于4℃条件下静置溶液3-5h,得到凝胶。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结构巧妙,构思新颖,通过对釜体上层、中侧和底层物料造成搅动,避免釜体出现滞留层,强化了釜体的液流状态,在搅拌桨组的作用下对液体进行搅拌,搅拌更加均匀,提高创面保护凝胶的生产效率和质量。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创面保护凝胶的制备装置,包括釜体(1),其特征在于,釜体(1)上设有第一进料口(2)、第二进料口(3)、注水口(4)和抽真空口(6),第一进料口(2)、第二进料口(3)和抽真空口(6)上均设有阀体,釜体(1)的下端设有出料口(7),釜体(1)内设有竖直的搅拌轴(8),搅拌轴(8)上设有搅拌浆组,搅拌轴(8)上还设有搅拌盘(9),搅拌盘(9)为倒置的碗状,搅拌盘(9)位于第一进料口(2)和第二进料口(3)的下侧,搅拌盘(9)的内侧壁上均布有多个搅拌板(10),搅拌板(10)上设有多个通槽(11),搅拌盘(9)的下端设有多个连接杆(12),连接杆(12)的端部与搅拌轴(8)固定连接,釜体(1)上端设有驱动搅拌轴(8)转动的转动电机(13),釜体(1)外设有密封的加热腔(14),加热腔(14)上设有第一注液口(15)、第二注液口(16)和出液口(17);/n搅拌桨组包括固定安装在搅拌轴(8)上的第一搅拌框体(18),第一搅拌框体(18)内设有多个安装在搅拌轴(8)上的第二搅拌框体(19),搅拌桨组还包括多个安装在搅拌轴(8)上的第一阻流板(20)和多个安装在第一搅拌框体(18)上的第二阻流板(21),第一阻流板(20)和第二阻流板(21)交错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创面保护凝胶的制备装置,包括釜体(1),其特征在于,釜体(1)上设有第一进料口(2)、第二进料口(3)、注水口(4)和抽真空口(6),第一进料口(2)、第二进料口(3)和抽真空口(6)上均设有阀体,釜体(1)的下端设有出料口(7),釜体(1)内设有竖直的搅拌轴(8),搅拌轴(8)上设有搅拌浆组,搅拌轴(8)上还设有搅拌盘(9),搅拌盘(9)为倒置的碗状,搅拌盘(9)位于第一进料口(2)和第二进料口(3)的下侧,搅拌盘(9)的内侧壁上均布有多个搅拌板(10),搅拌板(10)上设有多个通槽(11),搅拌盘(9)的下端设有多个连接杆(12),连接杆(12)的端部与搅拌轴(8)固定连接,釜体(1)上端设有驱动搅拌轴(8)转动的转动电机(13),釜体(1)外设有密封的加热腔(14),加热腔(14)上设有第一注液口(15)、第二注液口(16)和出液口(17);
搅拌桨组包括固定安装在搅拌轴(8)上的第一搅拌框体(18),第一搅拌框体(18)内设有多个安装在搅拌轴(8)上的第二搅拌框体(19),搅拌桨组还包括多个安装在搅拌轴(8)上的第一阻流板(20)和多个安装在第一搅拌框体(18)上的第二阻流板(21),第一阻流板(20)和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晶晶,杨帅,张建鑫,李果,郑豪,刘剑飞,张明,石锐,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汇博医疗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