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用自动伸缩踏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82072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2 22: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梯用自动伸缩踏板。它解决了现有的升降电梯在电梯与电梯门之间会有一段较大的凹陷,在医院等场所进行使用的时候,时常会有一些轮椅或者病床需要进入电梯,但是会出现轮子被中间的缝隙所卡住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通过电梯门的开关自动实现踏板的伸缩,不需要再额外增加复杂的机械结构进行驱动踏板,结构较为简单实用,且空腔内的踏板与电梯轿厢之间具有15度的夹角,使踏板在伸出后踏板伸出的一端贴靠在在楼层内的地面上,最大程度上减少踏板与楼层地面之间的高度落差,减少病床或轮椅在出入电梯时的颠簸。

An automatic retractable pedal for elev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梯用自动伸缩踏板
本技术属于电梯
,特别涉及一种电梯用自动伸缩踏板。
技术介绍
电梯是一种以电动机为动力的垂直升降机,装有箱状吊舱,用于多层建筑乘人或载运货物。也有台阶式,踏步板装在履带上连续运行,俗称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服务于规定楼层的固定式升降设备,垂直升降电梯具有一个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的或倾斜角小于15°的刚性导轨之间。轿厢尺寸与结构形式便于乘客出入或装卸货物。在升降电梯进行使用的时候,在电梯与电梯门之间会有一段较大的凹陷,在医院等场所进行使用的时候,时常会有一些轮椅或者病床需要进入电梯,但是会出现轮子被中间的缝隙所卡住,让工作人员需要较长的时间才可以将轮椅拿出,影响电梯的使用效果,且在将病床或者轮椅推入电梯时需要较大的力将病床或者轮椅推至一定的速度后冲入电梯内,会对处于病床或者轮椅上的人员造成较大的颠簸对病人较为不适,现有技术存在可改进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电梯用自动伸缩踏板,能够有效的覆盖在电梯与楼层之间的凹陷处。一种电梯用自动伸缩踏板,包括电梯轿厢,设置在电梯轿厢两侧的导轨及滑动设置在电梯轿厢上的电梯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轿厢朝向电梯门的端面上开设有一个向内部延伸的空腔,所述空腔位于电梯轿厢的下部,所述空腔内活动设置有一个踏板,所属踏板宽度与空腔的宽度相同,所述踏板上转动设置有两个拉杆,所述两个拉杆的另一端分别转动设置在电梯门的下端,所述拉杆与踏板的连接处始终位于电梯轿厢内,所述两个电梯门相对一侧的下端分别开设有一个转动槽,所述转动槽内转动设置有一个第一转动杆,上述转动杆的一端套设在该第一转动杆上,所述转动槽的的高度大于第一转动杆的高度。作为优选,所述踏板内开设有供拉杆转动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两侧分别对称设置有一个第二转动杆,上述拉杆的另一端套设在该第二转动杆上,所述安装槽的高度与拉杆的高度相同。作为优选,所述空腔两侧分别开设有一个限位槽,所述两个限位槽之间的最大距离小于电梯轿厢的宽度。作为优选,所述拉杆与踏板的连接处到电梯门的距离加上拉杆与踏板的连接处到踏板远离电梯门一端的距离小于空腔的长度。作为优选,所述空腔不与电梯轿厢底面平行,所述空腔与电梯轿厢底面之间的夹角为15度。作为优选,所述拉杆的长度大于拉杆与踏板的连接处到踏板靠近电梯门端部的距离。本技术能够通过电梯门的开关自动实现踏板的伸缩,不需要再额外增加复杂的机械结构进行驱动踏板,结构较为简单实用,且空腔内的踏板与电梯轿厢之间具有15度的夹角,使踏板在伸出后踏板伸出的一端贴靠在在楼层内的地面上,最大程度上减少踏板与楼层地面之间的高度落差,减少病床或轮椅在出入电梯时的颠簸。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视图;图2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3是电梯门打开时的剖视图图4是电梯门关闭时的剖视图。图中:1、电梯轿厢;2、导轨;3、电梯门;4、空腔;5、踏板;6、拉杆;7、转动槽;8、第一转动杆;9、安装槽;10、第二转动杆;11、限位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和2所示,一种电梯用自动伸缩踏板,包括电梯轿厢1,设置在电梯轿厢1两侧的导轨2及滑动设置在电梯轿厢1上的电梯门3,所述电梯轿厢1朝向电梯门3的端面上开设有一个向内部延伸的空腔4,所述空腔4位于电梯轿厢1的下部,所述空腔4内活动设置有一个踏板5,所属踏板5宽度与空腔4的宽度相同,所述踏板5上转动设置有两个拉杆6,所述两个拉杆6的另一端分别转动设置在电梯门3的下端,所述拉杆6与踏板5的连接处始终位于电梯轿厢1内。通过由电机驱动的电梯门3带动拉杆6实现踏板5的伸缩,结构较为简单实用,避免了需要再增加一个电机来控制踏板5的伸缩增加电梯轿厢1的重量与结构的复杂程度的情况。所述两个电梯门3相对一侧的下端分别开设有一个转动槽7,所述转动槽7内转动设置有一个第一转动杆8,上述转动杆的一端套设在该第一转动杆8上,所述转动槽7的的高度大于第一转动杆8的高度。所述踏板5内开设有供拉杆6转动的安装槽9,所述安装槽9两侧分别对称设置有一个第二转动杆10,上述拉杆6的另一端套设在该第二转动杆10上,所述安装槽9的高度与拉杆6的高度相同。通过将拉杆6的两端分别转动设置在电梯门3与踏板5上,保证电梯门3的开启与踏板5的伸缩同步进行,机构运行效率较高。所述空腔4两侧分别开设有一个限位槽11,所述两个限位槽11之间的最大距离小于电梯轿厢1的宽度。通过开设的限位槽11避免拉杆6在转动的过程中与安装槽9的侧壁发生碰撞。所述拉杆6与踏板5的连接处到电梯门3的距离加上拉杆6与踏板5的连接处到踏板5远离电梯门3一端的距离小于空腔4的长度。保证在踏板5在伸缩的过程中始终位于安装槽9内且安装槽9的侧壁发生生碰撞。所述空腔4不与电梯轿厢1底面平行,所述空腔4与电梯轿厢1底面之间的夹角为15度。保证踏板5在伸出后踏板5伸出的一端贴靠在在楼层内的地面上,最大程度上减少踏板5与楼层地面之间的高度落差,减少病床或轮椅在出入电梯时的颠簸所述拉杆6的长度大于拉杆6与踏板5的连接处到踏板5靠近电梯门3端部的距离。避免踏板5在伸缩时与电梯门3发生碰撞。如图3和4所示,当电梯门3关闭时,挡板完全位于空腔4内,电梯门3逐渐打开时,两个电梯门3分别向电梯轿厢1两侧移动,电梯门3通过分别于电梯门3和踏板5转动连接的拉杆6拉动踏板5向电梯门3的方向移动,当电梯门3处于完全打开的状态时,踏板5的一部分处于电梯轿厢1的外侧并完全贴合在楼层的地面上,且拉杆6与踏板5的连接处仍旧位于电梯轿厢1内,电梯门3闭合时,电梯门3通过拉杆6推动踏板5沿空腔4向远离电梯门3的方向移动直到电梯门3完全闭合,应该理解,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中,所有“包括……”均应理解为开放式的含义,也就是其含义等同于“至少含有……”,而不应理解为封闭式的含义,即其含义不应该理解为“仅包含……”。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梯用自动伸缩踏板,包括电梯轿厢(1),设置在电梯轿厢(1)两侧的导轨(2)及滑动设置在电梯轿厢(1)上的电梯门(3),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轿厢(1)朝向电梯门(3)的端面上开设有一个向内部延伸的空腔(4),所述空腔(4)位于电梯轿厢(1)的下部,所述空腔(4)内活动设置有一个踏板(5),所属踏板(5)宽度与空腔(4)的宽度相同,所述踏板(5)上转动设置有两个拉杆(6),所述两个拉杆(6)的另一端分别转动设置在电梯门(3)的下端,所述拉杆(6)与踏板(5)的连接处始终位于电梯轿厢(1)内,所述两个电梯门(3)相对一侧的下端分别开设有一个转动槽(7),所述转动槽(7)内转动设置有一个第一转动杆(8),上述转动杆的一端套设在该第一转动杆(8)上,所述转动槽(7)的高度大于第一转动杆(8)的高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用自动伸缩踏板,包括电梯轿厢(1),设置在电梯轿厢(1)两侧的导轨(2)及滑动设置在电梯轿厢(1)上的电梯门(3),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轿厢(1)朝向电梯门(3)的端面上开设有一个向内部延伸的空腔(4),所述空腔(4)位于电梯轿厢(1)的下部,所述空腔(4)内活动设置有一个踏板(5),所属踏板(5)宽度与空腔(4)的宽度相同,所述踏板(5)上转动设置有两个拉杆(6),所述两个拉杆(6)的另一端分别转动设置在电梯门(3)的下端,所述拉杆(6)与踏板(5)的连接处始终位于电梯轿厢(1)内,所述两个电梯门(3)相对一侧的下端分别开设有一个转动槽(7),所述转动槽(7)内转动设置有一个第一转动杆(8),上述转动杆的一端套设在该第一转动杆(8)上,所述转动槽(7)的高度大于第一转动杆(8)的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用自动伸缩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5)内开设有供拉杆(6)转动的安装槽(9),所述安装槽(9)两侧分别对称设置有一个第二转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毕成朱俊华张云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飞亚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