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茅台学院专利>正文

蕨根粑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80942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2 22: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蕨根粑加工工艺,具体工艺步骤包括蕨根的采集、冲洗、捣碎、浸泡、过滤、静置、再滤、成型和包装。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以上工艺步骤,不仅可以将蕨根加工成方便食用和保藏的蕨根粑,而且在加工中采用了特殊工艺不仅使制作的蕨根粑风味独特,适口好吃,而且蕨根本身的寒性得到控制,降低其食用的副作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加以改进,达到了高产、高效和高质量的效果,可作坊化和工厂化生产。

Processing technology of fern root cak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蕨根粑加工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蕨根粑加工工艺,属于食品加工

技术介绍
蕨根为凤尾蕨科植物蕨的根茎,在秋、冬采集"蕨"的根部,洗净、晒干,即为蕨根。蕨根可入药,亦称“蕨鸡根”;蕨根磨成粉后,可做成各类菜肴。多年生草本。根茎长,粗壮,匍匐,地下,被茸毛。叶柄疏生,粗壮直立,长30~100cm,裸净,褐色或秆黄色,叶呈三角形或阔披针形,革质,3回羽状复叶,长30~100cm,宽20~60cm;羽片顶端不分裂,其下羽状分裂,下部羽状复叶,在最下部最大;小羽片线形、披针形或长椭圆状披针形,长1~2.5cm,宽3~5mm,多数,密集;叶轴裸净;叶脉多数,密集,通常叉状分核,中脉被毛。孢子囊群沿叶缘着生,呈连续长线形,囊群盖线形,有变质的叶缘反折而成的假盖。蕨根常见加工方式是制成蕨根粉,蕨根粉是一种药食同源的天然野生植物制品,既可入药又可食用,富含铁、锌、硒等多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及多种必需氨基酸,其VC含量高达28.6多毫克/百克以上。蕨根粉中直链淀粉含量高,抗消化淀粉含量高,消化吸收速度慢。在现有技术中,关于蕨根加工食品的专利文献也有一些,如公开号为CN102178185A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蕨根产品的加工方法,该蕨根产品的加工方法包括:步骤a:将干蕨根与一定比例的其他配料一起进行混合搅拌;步骤b:将搅拌成形的蕨根混合物蒸熟;步骤c:根据需要将蕨根混合物切割为不同的蕨根产品。又如公开号为CN103445261A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用蕨根制备饮料、保健水、冲剂、饲料的工艺方法,将采集的野生蕨根清洗后,经粉碎过滤、固液分离得到蕨渣、蕨根水和蕨粉,蕨渣用于制备蕨根饲料,蕨根水用于制备蕨根饮料或/和蕨根保健水,蕨粉用于制备蕨根冲剂。又如公开号为CN108785236A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蕨根提取物护肤品,其含有蕨根提取物,并以蕨根提取物为主要功效成分。所述蕨根提取物为蕨根淀粉。蕨根提取物护肤品为蕨根淀粉面膜,其包括的组分及以重量份计的组分含量如下:蕨根淀粉40~50份,黄芪7~12份,鸡蛋清2~4份,牛奶2~4份,蜂蜜2~5份,山茶油2~5份,甘油2~4份,维生素1~3份,氨基酸1~3份,食用葡萄糖5~8份,纯净水8~15份。又有,公开号为CN104489562A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蕨根粉条及制作方法,该蕨根粉条的原料及质量配比:蕨根50~60,木薯20~30,红薯10~20,玉米10~20。所述蕨根粉条是按常规工艺采挖蕨根、木薯、红薯、玉米,洗净烘干消毒,然后分别加工成粉末;按比例混合调合成粉浆,用粉条机加工成粉条,烘干,冷却,包装得到。以上现有技术都对蕨根的加工提出了一些创新,但是不管是制成蕨根粉,还是饮料,或者护肤品,都仅仅是满足一些小众需求的产品,且不易保藏,难以使其作为生活中的主食,对于推广蕨根食品并不能起到太大的作用。而且,未考虑到蕨根本身的副作用的问题,没有能够将蕨根的保健与食品功能相结合,因此,对于蕨根作为食品的加工工艺,依然有较大的技术改进潜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蕨根粑加工工艺,通过将蕨根加工成为一种易于保藏和食用的蕨根粑,使其可以作为一种主食食用,并且采用特殊工艺使其寒性凉性的副作用得到很好中和,使其兼具了食品和保健品的用途。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具体工艺步骤包括蕨根的采集、冲洗、捣碎、浸泡、过滤、静置、再滤、成型和包装。下面分别详细介绍各个工艺步骤的具体做法。采集:秋冬季节每年霜降前后至次年2月以前,当地面茎叶枯死时,在有蕨根分布的地方挖蕨根,去掉土等杂质,同时去掉干枯的蕨菜地上部分,只收集地下含淀粉的根部。冲洗:将收集后得到蕨根先用清水浸泡,浸泡过程中边用刷子刷掉杂质,或用水枪冲洗后再用刷子刷掉杂质,之后放到沸水中搅拌2~3分钟。作为优选,还包括浸泡后预处理步骤:将清洗后蕨菜剪去基部老硬部分,投入沸水中搅拌2~3分钟。搅拌过程中加入蕨根重量3~5%的生姜片、1~2%的食盐、0.5~0.8%的柠檬酸混合。该步骤经过预处理,可以很好去除蕨根的寒性,且使其质地得到柔化,利于后期的加工。捣碎:蕨根洗净或预处理后,先用机器铡切成3~5cm,再用揉搓设备揉搓把蕨根内的淀粉等生物成分挤出,或者人工用杵或锤子将蕨根捣碎,使根内淀粉等物质渗出。浸泡:捣碎后,用水洗净铡切、揉搓设备,将冲洗水与捣碎的蕨根一起加水浸泡,总水量为蕨根重量的10~15倍左右。浸泡过程中经常搅拌,使淀粉等充分溶解。此处建议用具有搅拌功能的设备进行机械搅拌。根据所制作蕨根风味以及实现的保健功能的不同,此步骤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浸泡液替代水进行浸泡。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可选方案:(1)按照重量份数,将枸杞1~2份、菊花1~2份、白茶花1~2份、蜂蜜1~2份、加30~50份水制成浸泡液,将捣碎后的蕨根10~15份在该浸泡液中浸泡2~3小时。(2)按照重量份数,将3~5份小苏打加入30~50份水中制成浸泡液,将捣碎后的蕨根10~15份在该浸泡液中浸泡2~3小时,可以让蕨根中原蕨苷的含量得到降低。过滤:目的是为了分离蕨根淀粉与蕨根等杂质,为接下来的提炼成型做准备。根据蕨根捣碎粗细,可用两级或三级网筛过滤,网筛目数以具体情况而定,一般三级过滤中一级过滤网目数为1~4目、二级10~20目、三级100目左右。过滤中,用水清洗捣碎的蕨根和稀释溶液,用水量为蕨根重量的5~10倍。过滤时间较长,建议用真空泵,提供效率。静置:滤液和清洗液放在一起静置,静置时间为24~48小时,最好36小时以上。如果条件允许可以采用离心分离设备,可大大缩短时间。再滤:静置或离心后,倒掉沉淀上部水分;如得到的产品质量不合格,继续用水溶解沉淀,再过滤和静置,直到质量合格。成型:质量达标的沉淀用少量水溶解,倒入加热的锅内,并搅拌直到水分蒸发完全,得到晶莹剔透和有弹性产品。在成型过程中,根据所需要达到的口味,可以加入不同的配料或调料。包装:根据市场和销售习惯,把上述产品进行分割包装或加工成即食食品。如采用真空包装,可以长期储存食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上工艺步骤,不仅可以将蕨根加工成方便食用和保藏的蕨根粑,而且在加工中采用了特殊工艺不仅使制作的蕨根粑风味独特,适口好吃,而且蕨根本身的寒性得到控制,降低其食用的副作用。本专利技术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加以改进,达到了高产、高效和高质量的效果,可作坊化和工厂化生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实施例1:按照如下步骤实施:采集:秋冬季节在有蕨根分布的地方挖蕨根,去掉土等杂质,同时去掉干枯的蕨菜地上部分,只收集地下含淀粉的根部。冲洗:将收集后得到蕨根先用清水浸泡,浸泡过程中边用刷子刷掉杂质,然后静止半小时后再用水枪冲洗一次。捣碎:蕨根洗净后,先用机器铡切成3~5cm,再用揉搓设备揉搓把蕨根内的淀粉等生物成分挤出。浸泡:捣碎后,用水洗净铡切、揉搓设备,将冲洗水与捣碎的蕨根一起加水放入搅拌设备浸泡,总水量为蕨根重量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蕨根粑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工艺步骤包括蕨根的采集、冲洗、捣碎、浸泡、过滤、静置、再滤、成型和包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蕨根粑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工艺步骤包括蕨根的采集、冲洗、捣碎、浸泡、过滤、静置、再滤、成型和包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蕨根粑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是秋冬季节每年霜降前后至次年2月以前,当地面茎叶枯死时,在有蕨根分布的地方挖蕨根,去掉杂质,同时去掉干枯的蕨菜地上部分,只收集地下含淀粉的根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蕨根粑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冲洗是将收集后得到蕨根先用清水浸泡,浸泡过程中用刷子刷掉杂质或用水枪冲洗后再用刷子刷掉杂质,之后放到沸水中搅拌2~3分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蕨根粑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捣碎是蕨根洗净或预处理后,先用机器铡切成3~5cm,再用揉搓设备揉搓将蕨根内的淀粉等生物成分挤出,或者人工用杵或锤子将蕨根捣碎,使根内物质渗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蕨根粑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泡是捣碎后,用水洗净铡切、揉搓设备,将冲洗水与捣碎的蕨根一起加水浸泡,总水量为蕨根重量的10~15倍左右;浸泡过程中经常搅拌,使根内物质充分溶解。


6.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昌滨
申请(专利权)人:茅台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