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粘黏的全自动灌装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79432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2 21: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粘黏的全自动灌装机,包括机箱,所述机箱机箱顶部的靠前端位置固定连接有送料带,所述机箱顶部后端的靠两侧位置均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料箱,所述料箱顶部的靠前端位置连通有进料管。该防粘黏的全自动灌装机,通过凹槽和加热板的设计,能够对料箱进行加热,使得料箱的内部处于温热的状态,保证料箱内部的物质不会因温度低而出现凝固粘黏的情况,通过平衡杆、活动槽、连接杆以及配重胶球的设计,能够对料箱进行敲击,使得料箱产生颤动,通过料箱产生颤动,使得附着在料箱内壁上的物质被敲落,随着灌装管道向外排出,从而使得物质无法与料箱的内壁产生粘黏的情况。

A fully automatic filling machine against stick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粘黏的全自动灌装机
本技术涉及灌装机
,具体为一种防粘黏的全自动灌装机。
技术介绍
灌装机主要是包装机中的一小类产品,从对物料的包装角度可分为液体灌装机,膏体灌装机,粉剂灌装机,颗粒灌装机;从生产的自动化程度来讲分为半自动灌装机和全自动灌装生产线。近来随着食品的QS认证,食用油的厂家已经开始注重产品质量和包装,所以油类灌装机在灌装机中地位凸现。工业领域中会必不可少的使用到全自动灌装机。然而,现有的全自动灌装机不具有防粘黏的功能,从而使得全自动灌装机在灌装一些含有油脂的物质时,物质会产生粘黏的情况,物质粘黏在一起会出现以下的情况,其一,物质粘黏在设备的内壁上,需要使用者用刮刀将粘黏在设备上的物质刮走,不便于使用者清洗设备,其二,粘黏的物质残留在设备内,无法及时排出,会与后续加入物质发生混合,会对产品的质量造成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防粘黏的全自动灌装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粘黏的全自动灌装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的全自动灌装机不具有防粘黏的功能,从而使得全自动灌装机在灌装一些含有油脂的物质时,物质会产生粘黏的情况,物质粘黏在一起会出现以下的情况,其一,物质粘黏在设备的内壁上,需要使用者用刮刀将粘黏在设备上的物质刮走,不便于使用者清洗设备,其二,粘黏的物质残留在设备内,无法及时排出,会与后续加入物质发生混合,会对产品的质量造成影响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粘黏的全自动灌装机,包括机箱,所述机箱机箱顶部的靠前端位置固定连接有送料带,所述机箱顶部后端的靠两侧位置均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料箱,所述料箱顶部的靠前端位置连通有进料管,所述料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灌装管道,所述料箱顶部的靠后端位置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壳体的两侧均设置有活动杆,所述壳体内腔的靠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主杆,所述主杆的前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平衡杆,所述壳体两侧的靠中间位置均开设有活动槽,两个活动杆相对的一侧分别贯穿两个活动槽和平衡杆并延伸至平衡杆的外部,所述主杆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架,所述壳体内腔顶部的靠两侧位置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驱动气缸和第二驱动气缸,所述第一驱动气缸和第二驱动气缸位于其底部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抵块。优选的,所述料箱的内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加热板。优选的,所述活动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配重胶球。优选的,所述平衡杆底部的靠两侧位置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弹簧,所述支撑弹簧的底部与壳体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气缸和第二驱动气缸采用的型号均为DNC63-40,所述第一驱动气缸、第二驱动气缸和加热板均通过电源线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滑架的靠底部位置套设有滑套,两个滑套的相背的一侧分别与两个固定杆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防粘黏的全自动灌装机,通过凹槽和加热板的设计,能够对料箱进行加热,使得料箱的内部处于温热的状态,保证料箱内部的物质不会因温度低而出现凝固粘黏的情况,通过平衡杆、活动槽、连接杆以及配重胶球的设计,能够对料箱进行敲击,使得料箱产生颤动,通过料箱产生颤动,使得附着在料箱内壁上的物质被敲落,随着灌装管道向外排出,从而使得物质无法与料箱的内壁产生粘黏的情况,本装置通过上述结构的配合使用,使得物质无法在料箱内出现粘黏的情况,能够及时的被设备灌装出去,方便了使用者进行清洗,且保证了产品的质量,提高了本装置的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料箱的俯视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壳体的剖视图;图4为图3中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中:1、机箱;2、送料带;3、料箱;4、进料管;5、灌装管道;6、壳体;7、活动杆;8、主杆;9、平衡杆;10、活动槽;11、滑架;12、第一驱动气缸;13、第二驱动气缸;14、固定杆;15、滑套;16、抵块;17、凹槽;18、加热板;19、连接杆;20、配重胶球;21、支撑弹簧;22、支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防粘黏的全自动灌装机,包括机箱1,机箱1机箱1顶部的靠前端位置固定连接有送料带2,机箱1顶部后端的靠两侧位置均固定连接有支架22,支架2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料箱3,料箱3顶部的靠前端位置连通有进料管4,料箱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灌装管道5,料箱3顶部的靠后端位置固定连接有壳体6,壳体6的内部开设有空腔,壳体6的两侧均设置有活动杆7,壳体6内腔的靠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主杆8,主杆8的前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平衡杆9,壳体6两侧的靠中间位置均开设有活动槽10,两个活动杆7相对的一侧分别贯穿两个活动槽10和平衡杆9并延伸至平衡杆9的外部,主杆8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架11,壳体6内腔顶部的靠两侧位置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驱动气缸12和第二驱动气缸13,第一驱动气缸12和第二驱动气缸13位于其底部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4,固定杆1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抵块16。本技术中:料箱3的内部开设有凹槽17,凹槽17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加热板18;通过加热板18的设计,可以为本装置提供加热的功能。本技术中:活动杆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9,连接杆1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配重胶球20;通过配重胶球20的设计,能够对本装置进行敲击产生震动。本技术中:平衡杆9底部的靠两侧位置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弹簧21,支撑弹簧21的底部与壳体6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通过支撑弹簧21的设计,为平衡杆9提供支撑。本技术中:第一驱动气缸12和第二驱动气缸13采用的型号均为DNC63-40,第一驱动气缸12、第二驱动气缸13和加热板18均通过电源线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其为常用连接方式,故图中未示出。本技术中:滑架11的靠底部位置套设有滑套15,两个滑套15的相背的一侧分别与两个固定杆14固定连接;通过滑套15的设置,使得固定杆14能够上下滑动。工作原理:使用本装置时,使用者先将凹槽17内加热板18通过电源线与外接电源接通,使得加热板18对料箱3进行预热(加热板18设定的温度为15°,此温度使得料箱3处于温热状态,且不会造成物质变质),其次,使用者将第一驱动气缸12和第二驱动气缸13通过电源线与外接电源接通,第一驱动气缸12和第二驱动气缸13的工作状态为一上一下式,具体表现为第一驱动气缸12一个工作形成完成后,第二驱动气缸13进行工作,当第一驱动气缸12和第二驱动气缸13接通后,第一驱动气缸12带动固定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粘黏的全自动灌装机,包括机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1)机箱(1)顶部的靠前端位置固定连接有送料带(2),所述机箱(1)顶部后端的靠两侧位置均固定连接有支架(22),所述支架(2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料箱(3),所述料箱(3)顶部的靠前端位置连通有进料管(4),所述料箱(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灌装管道(5),所述料箱(3)顶部的靠后端位置固定连接有壳体(6),所述壳体(6)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壳体(6)的两侧均设置有活动杆(7),所述壳体(6)内腔的靠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主杆(8),所述主杆(8)的前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平衡杆(9),所述壳体(6)两侧的靠中间位置均开设有活动槽(10),两个活动杆(7)相对的一侧分别贯穿两个活动槽(10)和平衡杆(9)并延伸至平衡杆(9)的外部,所述主杆(8)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架(11),所述壳体(6)内腔顶部的靠两侧位置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驱动气缸(12)和第二驱动气缸(13),所述第一驱动气缸(12)和第二驱动气缸(13)位于其底部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4),所述固定杆(1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抵块(1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粘黏的全自动灌装机,包括机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1)机箱(1)顶部的靠前端位置固定连接有送料带(2),所述机箱(1)顶部后端的靠两侧位置均固定连接有支架(22),所述支架(2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料箱(3),所述料箱(3)顶部的靠前端位置连通有进料管(4),所述料箱(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灌装管道(5),所述料箱(3)顶部的靠后端位置固定连接有壳体(6),所述壳体(6)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壳体(6)的两侧均设置有活动杆(7),所述壳体(6)内腔的靠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主杆(8),所述主杆(8)的前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平衡杆(9),所述壳体(6)两侧的靠中间位置均开设有活动槽(10),两个活动杆(7)相对的一侧分别贯穿两个活动槽(10)和平衡杆(9)并延伸至平衡杆(9)的外部,所述主杆(8)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架(11),所述壳体(6)内腔顶部的靠两侧位置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驱动气缸(12)和第二驱动气缸(13),所述第一驱动气缸(12)和第二驱动气缸(13)位于其底部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4),所述固定杆(1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抵块(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曙东郑日影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市友联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