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灰海绵压缩覆膜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79421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2 21: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灰海绵压缩覆膜机,包括机架;平台位于机架内,用于放置灰海绵;夹板,夹板位于平台的正上方,夹板通过升降装置与机架连接,夹板沿机架下行,靠近平台并压缩灰海绵;第一加热条,第一加热条设置在平台四周侧壁上;第二加热条,第二加热条设置在夹板四周侧壁上,夹板下行,带动第二加热条下行并与第一加热条紧靠,热熔第一加热条与第二加热条之间的薄膜;在灰海绵与平台之间设置放置有一层薄膜;夹板的作用是用于压缩处于正常状态下的灰海绵,位于夹板与灰海绵之间同样设置有一层薄膜,当夹板下行,夹板与平台之间距离减少,从而压缩灰海绵,此时,第二加热条、第一加热条相互紧靠,对薄膜进行热熔,实现对压缩后灰海绵的覆膜,便于灰海绵的搬运。

A kind of gray sponge compression laminat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灰海绵压缩覆膜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灰海绵包装装置,具体是一种灰海绵压缩覆膜机。
技术介绍
灰海绵,是一种多孔材料,阻燃,因此灰海绵常常密度小,质量轻,阻燃性大,占地面积大,常规的灰海绵的搬运和包装都要占据较大体积,传统工艺中也只是对灰海绵进行包装,无法实现对灰海绵的压缩包装,如何实现灰海绵的压缩包装成为了本公司研究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实现灰海绵的压缩;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是一种灰海绵压缩覆膜机,包括机架;平台,平台位于机架内,且用于放置灰海绵;夹板,夹板位于平台的正上方,夹板通过升降装置与机架连接,夹板沿机架下行,靠近平台并压缩灰海绵;第一加热条,第一加热条设置在平台四周侧壁上;第二加热条,第二加热条设置在夹板四周侧壁上,夹板下行,带动第二加热条下行并与第一加热条紧靠,热熔第一加热条与第二加热条之间的薄膜;平台处于水平状态,用于放置灰海绵,在灰海绵与平台之间设置放置有一层薄膜;夹板的作用是用于压缩处于正常状态下的灰海绵,位于夹板与灰海绵之间同样设置有一层薄膜,当夹板下行,夹板与平台之间距离减少,从而压缩灰海绵,此时,第二加热条、第一加热条相互紧靠,将两侧薄膜位于第二加热条、第一加热条之间,对薄膜进行热熔,从而实现对压缩后灰海绵的覆膜。如何实现夹板的升降,本技术采用升降装置为气缸,气缸固定在机架的顶端,气缸的工作端与夹板固定连接;夹板的升降由气缸控制,气缸固定在机架的顶部,气缸的输出端与夹板连接,气缸工作带动夹板的下行并对灰海绵进行压缩。如何实现夹板在下行过程中始终处于水平状态,本技术通过夹板上端面设置有齿条,齿条穿过机架顶端并与位于机架顶端的齿轮相啮合,齿轮设置在开口座内,开口座与机架顶端相固定;齿条的一端与夹板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机架顶端和开口座,在开口座内内设置有与齿条啮合的齿轮;当气缸驱动夹板下行时,齿条跟随转动的齿轮上下运动,当夹板下行不是处于水平状态,齿条会与开口座的内壁发生触碰,限制夹板的急需下行,也就是说,齿条和齿轮的配合起导向作用。如何实现夹板两端的同步运动,本技术通过齿轮分别设置在机架顶端,两两齿轮通过同步轴连接,两两平行设置的同步轴上套定有链轮,两两链轮之间通过链条连接。夹板一端的左右两侧通过同步轴实现两个齿轮的转速相同,从而实现齿条上下升降的位移一致,通过设置链轮从而实现两个同步轴的转速一致,从而实现夹板两端的一致运动。在实际生产情况中,对压缩后的灰海绵进行覆膜热熔连接,往往会在灰海绵角落处发生较大的张力,从而破坏整体覆膜热熔连接的效果,如何能够对灰海绵角落处的覆膜热熔效果进行强化,本技术采用第二加热条包括第二长加热条,与第二长加热条异面垂直的第二宽加热条;第二长加热条的端部位于第二宽加热条的正上方或正下方;夹板的长度方向两侧边通过第一升降气缸与第二加热条连接,夹板的宽度方向两侧边通过平移气缸与第二升降气缸连接,第二升降气缸的工作端与第二宽加热条连接;也就是说,第二宽加热条通过第二升降气缸实现对灰海绵宽度方向的覆膜,当第二宽加热条工作结束,通过平移气缸驱动第二宽加热条远离夹板,避免与第二长加热下行是发生干涉,这样一来,第二宽加热、第二长加热先后对灰海绵角落处的薄膜进行加热,实现二次加热,从而实现对灰海绵角落处的覆膜热熔效果进行强化。为了满足不同厚度的灰海绵压缩,并将热熔缝位于压缩后的灰海绵厚度中心处,本技术采用第一加热条通过第三升降气缸与机架连接;通过第三升降气缸实现第一加热条的升降运动,通过第二加热条和第一加热条的配合,从而可以调整热熔缝的位置,将热熔缝位于压缩后的灰海绵厚度中心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是一种灰海绵压缩覆膜机,平台处于水平状态,用于放置灰海绵,在灰海绵与平台之间设置放置有一层薄膜;夹板的作用是用于压缩处于正常状态下的灰海绵,位于夹板与灰海绵之间同样设置有一层薄膜,当夹板下行,夹板与平台之间距离减少,从而压缩灰海绵,此时,第二加热条、第一加热条相互紧靠,将两侧薄膜位于第二加热条、第一加热条之间,对薄膜进行热熔,从而实现对压缩后灰海绵的覆膜,便于后期灰海绵的搬运。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A处放大图;图4是本技术平台与夹板配合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架、2-平台、3-夹板、4-升降装置、5-第一加热条、6-第二加热条、61-第二长加热条、62-第一长加热条、7-齿条、8-齿轮、9-开口座、10-同步轴、11-链轮、12-链条、13-第一升降气缸、14-平移气缸、15-第二升降气缸、16-第三升降气缸。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1所示,本技术是一种灰海绵压缩覆膜机,包括机架1;平台2,平台2位于机架1内,且用于放置灰海绵;夹板3,夹板3位于平台2的正上方,夹板2通过升降装置4与机架1连接,夹板3沿机架1下行,靠近平台2并压缩灰海绵;第一加热条5,第一加热条5设置在平台2四周侧壁上;第二加热条6,第二加热条6设置在夹板3四周侧壁上,夹板3下行,带动第二加热条6下行并与第一加热条5紧靠,热熔第一加热条5与第二加热条6之间的薄膜;平台处于水平状态,用于放置灰海绵,在灰海绵与平台之间设置放置有一层薄膜;夹板的作用是用于压缩处于正常状态下的灰海绵,位于夹板与灰海绵之间同样设置有一层薄膜,当夹板下行,夹板与平台之间距离减少,从而压缩灰海绵,此时,第二加热条、第一加热条相互紧靠,将两侧薄膜位于第二加热条、第一加热条之间,对薄膜进行热熔,从而实现对压缩后灰海绵的覆膜。如图2-3所示,如何实现夹板的升降,本技术采用升降装置4为气缸,气缸固定在机架1的顶端,气缸的工作端与夹板3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气缸4采用两个,均匀的设置在夹板3上端面;夹板的升降由气缸控制,气缸固定在机架的顶部,气缸的输出端与夹板连接,气缸工作带动夹板的下行并对灰海绵进行压缩。如图2-3所示,如何实现夹板在下行过程中始终处于水平状态,本技术通过夹板3上端面设置有齿条7,齿条7穿过机架1顶端并与位于机架1顶端的齿轮8相啮合,齿轮8设置在开口座9内,开口座9与机架1顶端相固定;齿条的一端与夹板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机架顶端和开口座,在开口座内内设置有与齿条啮合的齿轮;当气缸驱动夹板下行时,齿条跟随转动的齿轮上下运动,当夹板下行不是处于水平状态,齿条会与开口座的内壁发生触碰,限制夹板的急需下行,也就是说,齿条和齿轮的配合起导向作用。如图2-3所示,如何实现夹板两端的同步运动,本技术通过齿轮8分别设置在机架1顶端,两两齿轮8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灰海绵压缩覆膜机,其特征在于:包括/n机架;/n平台,所述平台位于机架内,且用于放置灰海绵;/n夹板,所述夹板位于所述平台的正上方,所述夹板通过升降装置与所述机架连接,所述夹板沿所述机架下行,靠近所述平台并压缩所述灰海绵;/n第一加热条,所述第一加热条设置在所述平台四周侧壁上;/n第二加热条,所述第二加热条设置在所述夹板四周侧壁上,所述夹板下行,带动所述第二加热条下行并与所述第一加热条紧靠,热熔所述第一加热条与所述第二加热条之间的薄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灰海绵压缩覆膜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
平台,所述平台位于机架内,且用于放置灰海绵;
夹板,所述夹板位于所述平台的正上方,所述夹板通过升降装置与所述机架连接,所述夹板沿所述机架下行,靠近所述平台并压缩所述灰海绵;
第一加热条,所述第一加热条设置在所述平台四周侧壁上;
第二加热条,所述第二加热条设置在所述夹板四周侧壁上,所述夹板下行,带动所述第二加热条下行并与所述第一加热条紧靠,热熔所述第一加热条与所述第二加热条之间的薄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灰海绵压缩覆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为气缸,所述气缸固定在所述机架的顶端,所述气缸的工作端与所述夹板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灰海绵压缩覆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板上端面设置有齿条,所述齿条穿过所述机架顶端并与位于所述机架顶端的齿轮相啮合,所述齿轮设置在开口座内,所述开口座与所述机架顶端相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阮国桥李华灵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世丰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