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后视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7869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2 21: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后视镜,包括控制器、通信模块、存储卡卡座、电源模块、前置摄像头、定位模块、音频模块和显示触摸屏;通信模块、存储卡卡座、电源模块、前置摄像头、定位模块、音频模块和显示触摸屏均与控制器连接,电源模块与车载电源连接;控制器、通信模块、存储卡卡座、电源模块、定位模块和音频模块均设置于后视镜壳体内部;前置摄像头镶嵌于后视镜壳体背面;后视镜壳体上与音频模块设置位置对应处设置有声音孔。

An intelligent rearview mirr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后视镜
本技术属于车载电子
,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后视镜。
技术介绍
随着消费者对生活品质要求的提高,汽车已经成为一种基本消费品,保有量日益增多,汽车厂商之间精准日益激烈,消费者要求车辆在满足代步的基础上,更加个性时尚,并对舒适性、操控性及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智能后视镜具有语音控制、导航、超速提醒、行车记录和实时在线的视听等驾驶汽车时的安全和娱乐功能,因此智能后视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现有的智能后视镜中的语音控制系统一般采用软件降噪技术,这样的应用的缺点是设备语音识别容易误判而产生错误操作,而且易受车上的环境噪声影响,分别不出驾驶员的控制语音,产生语音控制反应不灵敏现象;同时在后置摄像头图像传输过程中,一般采用USB传输方式,为了达到从后备箱到车辆中控的大距离视频信号传输,需要在后摄信号传输线中段加入USB信号放大电路板,这样的结果就会增大故障率,并且USB信号放大电路板容易受环境温度影响,在-20度以下的低温条件下,信号传输及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技术提供的智能后视镜解决了语音控制易受噪声影响反应不灵敏的问题,并解决了现有的智能后视镜中后置摄像头视频信号传输效果差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智能后视镜,包括控制器、通信模块、存储卡卡座、电源模块、前置摄像头、定位模块、音频模块和显示触摸屏;所述通信模块、存储卡卡座、电源模块、前置摄像头、定位模块、音频模块和显示触摸屏均与控制器连接,所述电源模块与车载电源连接;所述控制器、通信模块、存储卡卡座、电源模块、定位模块和音频模块均设置于后视镜壳体内部;所述前置摄像头镶嵌于后视镜壳体背面;所述后视镜壳体上与音频模块设置位置对应处设置有声音孔。进一步地,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相互连接的降压电路和电源管理电路;所述降压电路还与车载电源连接,电源管理电路还与控制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降压电路包括型号为SY8204FCC的芯片U2;所述芯片U2的PVIN端分别与芯片U2的SVIN端、电容CE32的一端、电容CE42的一端和电容CE20的正极连接;所述芯片U2的SVIN端还与电阻RE124的一端连接,电阻RE124的另一端与接地电阻RE125连接;所述芯片U2的VCC端通过电容CE37分别与电容CE32的另一端、电容CE42的另一端和电容CE20的负极连接,所述电容CE20的负极接地;所述芯片U2的EN端与电阻RE124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芯片U2的SS端与接地电容CE51连接;所述芯片U2的GND端接地;所述芯片U2的BS端通过电容CE31与电感LP8的一端连接,电感LP8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E22的一端、电阻RE104的一端、电源VDC1、接地电容CE34、接地电容CE33、电阻RE130的一端、场效应管QE18的源极、场效应管QE20的源极、电容CE52的一端和电阻RE91的一端连接;所述芯片U2的LX端与电感LP8的一端连接;所述芯片U2的FB端分别与电容CE22的另一端、电阻RE104的另一端和接地电阻RE103连接;所述电阻RE130的另一端分别与场效应管QE18的漏极、场效应管QE20的漏极和电容CE66的正极连接,电容CE66的正极还与电源VDC连接,电容CE66的负极接地,所述场效应管QE18的栅极分别与电容CE52的另一端和场效应管QE20的栅极连接;所述场效应管QE20的栅极还分别与电阻RE91的另一端和三极管QE19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E19的基极与三极管QE19的发射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E19的基极作为降压电路的输入端与车载电源连接;所述电阻RE124的另一端作为降压电路的输出端与电源管理电路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电源管理电路包括控制器电源管理子电路、后置摄像头信号转换电源管理子电路和后置摄像头12V载波电源管理子电路;所述控制器电源管理子电路包括型号为SY7152ABC的芯片UP2;所述芯片UP2的IN端与分别与电感LP7的一端、接地电容CP3、接地电容CP24和供电电源PS连接,芯片UP2的EN端与3V电源连接,芯片UP2的GND端接地,芯片UP2的LX端分别与电感LP7的另一端和二极管DP3的正极连接,芯片UP2的FB端分别与电阻RP4的一端和接地电阻RP1连接,电阻RP4的另一端分别与二极管DP3的负极、接地电容CP42、接地电容CP20、二极管DP1的正极和5V电源连接,二极管DP1的负极与-5V电源连接;所述后置摄像头信号转换电源管理子电路包括电阻RF34;所述电阻RF34的一端作为后置摄像头信号转换电源管理子电路的信号输入端,所述电阻RF34的另一端分别与接地电容CF23、接地电阻RF33和三极管QF2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F2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F2的集电极分别与场效应管QF1的栅极和电阻RF30的一端连接,电阻RF30的另一端分别与场效应管QF1的源极和3V电源连接,场效应管QF1的漏极与电源VCC-CVBS连接;所述后置摄像头12V载波电源管理子电路包括型号为WS4620H-8/TR的芯片UH10;所述芯片UH10的VIN1端分别与接地电容CH87、12V电源和芯片UH10的VIN2端连接,芯片UH10的nEN端分别与电阻RH61的一端和三极管QH8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H61的另一端与供电电源PS连接,三极管QH8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H8的基极与电源VCC-CVBS连接,三极管QH8的基极还与其发射极连接;所述芯片UH10的EP端和芯片UH10的VSS端均接地;所述芯片UH10的VOUT2端和芯片UH10的VOUT1端均分别与12V电源和接地电容CH89连接;所述芯片UH10的RSET端与接地电阻RH62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前置摄像头为FHD摄像头;所述智能后视镜还外接设置于车身外部的后置摄像头,所述后置摄像头为模拟摄像头,且所述后置摄像头通过信号转换电路与控制器连接;所述信号转换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信号发送端、发送端阻容感子电路、同轴信号线、接收端阻容感子电路和信号接收端;所述后置摄像头与信号发送端连接,所述控制器与信号接收端连接;所述信号发射端为芯片型号为NS2520的信号输出端;所述信号接收端为芯片型号为NS2521的信号输入端;所述发送端阻容感子电路包括电容C1和电容C2;所述电容C1的一端作为发送端阻容感子电路的输出端与同轴信号线连接,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分别与电感L1的一端和电阻R1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感L1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1的另一端、电阻R3的一端和接地电容C39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分别与3V电源和电阻R4的一端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与接地电容C40连接;所述电容C2的一端与接地电阻R5连接,所述电容C2的另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后视镜,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通信模块、存储卡卡座、电源模块、前置摄像头、定位模块、音频模块和显示触摸屏;/n所述通信模块、存储卡卡座、电源模块、前置摄像头、定位模块、音频模块和显示触摸屏均与控制器连接,所述电源模块与车载电源连接;/n所述控制器、通信模块、存储卡卡座、电源模块、定位模块和音频模块均设置于后视镜壳体内部;/n所述前置摄像头镶嵌于后视镜壳体背面;/n所述后视镜壳体上与音频模块设置位置对应处设置有声音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后视镜,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通信模块、存储卡卡座、电源模块、前置摄像头、定位模块、音频模块和显示触摸屏;
所述通信模块、存储卡卡座、电源模块、前置摄像头、定位模块、音频模块和显示触摸屏均与控制器连接,所述电源模块与车载电源连接;
所述控制器、通信模块、存储卡卡座、电源模块、定位模块和音频模块均设置于后视镜壳体内部;
所述前置摄像头镶嵌于后视镜壳体背面;
所述后视镜壳体上与音频模块设置位置对应处设置有声音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相互连接的降压电路和电源管理电路;
所述降压电路还与车载电源连接,电源管理电路还与控制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压电路包括型号为SY8204FCC的芯片U2;
所述芯片U2的PVIN端分别与芯片U2的SVIN端、电容CE32的一端、电容CE42的一端和电容CE20的正极连接;
所述芯片U2的SVIN端还与电阻RE124的一端连接,电阻RE124的另一端与接地电阻RE125连接;
所述芯片U2的VCC端通过电容CE37分别与电容CE32的另一端、电容CE42的另一端和电容CE20的负极连接,所述电容CE20的负极接地;
所述芯片U2的EN端与电阻RE124的另一端连接;
所述芯片U2的SS端与接地电容CE51连接;
所述芯片U2的GND端接地;
所述芯片U2的BS端通过电容CE31与电感LP8的一端连接,电感LP8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E22的一端、电阻RE104的一端、电源VDC1、接地电容CE34、接地电容CE33、电阻RE130的一端、场效应管QE18的源极、场效应管QE20的源极、电容CE52的一端和电阻RE91的一端连接;
所述芯片U2的LX端与电感LP8的一端连接;
所述芯片U2的FB端分别与电容CE22的另一端、电阻RE104的另一端和接地电阻RE103连接;
所述电阻RE130的另一端分别与场效应管QE18的漏极、场效应管QE20的漏极和电容CE66的正极连接,电容CE66的正极还与电源VDC连接,电容CE66的负极接地,所述场效应管QE18的栅极分别与电容CE52的另一端和场效应管QE20的栅极连接;
所述场效应管QE20的栅极还分别与电阻RE91的另一端和三极管QE19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E19的基极与三极管QE19的发射极连接;
所述三极管QE19的基极作为降压电路的输入端与车载电源连接;
所述电阻RE124的另一端作为降压电路的输出端与电源管理电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管理电路包括控制器电源管理子电路、后置摄像头信号转换电源管理子电路和后置摄像头12V载波电源管理子电路;
所述控制器电源管理子电路包括型号为SY7152ABC的芯片UP2;
所述芯片UP2的IN端与分别与电感LP7的一端、接地电容CP3、接地电容CP24和供电电源PS连接,芯片UP2的EN端与3V电源连接,芯片UP2的GND端接地,芯片UP2的LX端分别与电感LP7的另一端和二极管DP3的正极连接,芯片UP2的FB端分别与电阻RP4的一端和接地电阻RP1连接,电阻RP4的另一端分别与二极管DP3的负极、接地电容CP42、接地电容CP20、二极管DP1的正极和5V电源连接,二极管DP1的负极与-5V电源连接;
所述后置摄像头信号转换电源管理子电路包括电阻RF34;
所述电阻RF34的一端作为后置摄像头信号转换电源管理子电路的信号输入端,所述电阻RF34的另一端分别与接地电容CF23、接地电阻RF33和三极管QF2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F2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F2的集电极分别与场效应管QF1的栅极和电阻RF30的一端连接,电阻RF30的另一端分别与场效应管QF1的源极和3V电源连接,场效应管QF1的漏极与电源VCC-CVBS连接;
所述后置摄像头12V载波电源管理子电路包括型号为WS4620H-8/TR的芯片UH10;
所述芯片UH10的VIN1端分别与接地电容CH87、12V电源和芯片UH10的VIN2端连接,芯片UH10的nEN端分别与电阻RH61的一端和三极管QH8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H61的另一端与供电电源PS连接,三极管QH8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H8的基极与电源VCC-CVBS连接,三极管QH8的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波谢昌学陈超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鹰明智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