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直顶脱离倒扣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7788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2 20: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脱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组合直顶脱离倒扣机构。在顶针板上固定设有直顶底座,所述直顶底座上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沿着产品直径的延伸方向设置,所述直顶底座上设有与第一滑槽滑动连接的直顶,所述直顶在靠近产品一侧固定安装有产品随形块,所述产品随形块上设有倒扣槽,所述产品随形块远离产品一侧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由上至下朝产品一侧倾斜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限定梯形镶件的情况通过顶针推动直顶滑动,进而实现顶针板将产品顶出的同时能够将产品随形块和梯形镶件脱离倒扣,产品的顶出和脱模一步到位;产品随形块固定安装在所述直顶靠近产品一侧,产品随形块下方预留出薄钢区域,进而避开了薄钢区域。

A combined straight top breakaway mechanis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直顶脱离倒扣机构
本技术涉及脱模
,具体涉及一种组合直顶脱离倒扣机构。
技术介绍
塑胶模具中经常会碰到有产品上的凸倒扣附近有骨位干涉斜顶的行程,导致无法用常见的斜顶结构成型,如图1至图3所示,现有产品在产品侧壁上设计有倒扣,倒扣水平向外设置,在产品折边上设有骨位,骨位水平向下设置,并且产品外部具有拔模结构,在拔模结构较薄的区域为薄钢区域,现有斜顶结构与薄钢区域触碰时容易将薄钢区域挤压变形,进而损坏产品;因为此类卡扣离部品外侧较远,滑块结构无法实现,而且滑块结构复杂,成本很高,很多时候要客户更改产品机会很小,目前,斜顶抽芯机构在塑胶模中很常见,但斜顶的联合抽芯形式相对比较少,在斜顶脱扣方向上,斜顶的脱扣位顶部与底部还有缩口的现象更是少见;而且在斜顶脱扣方向上没有太大的空间余量;那么单个斜顶或其它形式的抽芯机构就很难完成脱扣动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组合直顶脱离倒扣机构。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组合直顶脱离倒扣机构,在顶针板上固定设有直顶底座,所述直顶底座上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沿着产品直径的延伸方向设置,所述直顶底座上设有与第一滑槽滑动连接的直顶,所述直顶在靠近产品一侧固定安装有产品随形块,与产品贴合一侧的产品随形块的轮廓和产品轮廓相适应,所述产品随形块上设有容纳产品倒扣的倒扣槽,所述产品随形块远离产品一侧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由上至下朝产品一侧倾斜设置,所述产品随形块上设置有与第二滑槽滑动连接的梯形镶件,所述梯形镶件上表面设有与产品骨位相适应的骨位槽,所述梯形镶件与外部结构件固定设置。具体的,所述直顶在直顶与产品随形块连接处向下设置有凸起。具体的,还包括直顶导向块,所述直顶导向块上竖直设有直顶导向孔,所述直顶穿过直顶导向孔且限制在直顶导向孔内进行滑动,所述直顶导向块与外部结构件固定连接。具体的,所述梯形镶件靠近直顶一侧的底部设有容纳直顶的直顶槽。具体的,所述第二滑槽数量为两条,所述第二滑槽分别设置在直顶两侧的产品随形块中,所述梯形镶件上设有与第二滑槽相适应的第二滑轨。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包括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1)本技术在限定梯形镶件的情况通过顶针推动直顶滑动,进而实现顶针板将产品顶出的同时能够将产品随形块和梯形镶件脱离倒扣,产品的顶出和脱模一步到位;产品随形块固定安装在所述直顶靠近产品一侧,产品随形块下方预留出薄钢区域,进而避开了薄钢区域。(2)本技术通过设置直顶导向块当顶针板带动直顶下移时直顶导向块能够防止直顶滑出直顶底座,直顶导向块起到限位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产品的外观图。图2为a部分的局部放大视图。图3为产品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结构视图。图5为产品成型时本技术的剖视图。图6为直顶底座顶出时本技术的剖视图。图7为本技术c部分的局部放大视图。图8为本技术梯形镶件的结构视图。图9为本技术直顶的结构视图。图10为本技术b部分的局部放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本技术的具体实施过程如下:如图4至图10所示,一种组合直顶脱离倒扣机构,在顶针板1上固定设有直顶底座2,所述直顶底座2上设有第一滑槽21,所述第一滑槽21沿着产品100直径的延伸方向设置,所述直顶底座2上设有与第一滑槽21滑动连接的直顶3,所述直顶3在靠近产品100一侧固定安装有产品随形块4,与产品100贴合一侧的产品随形块4的轮廓和产品100轮廓相适应,所述产品随形块4上设有容纳产品倒扣101的倒扣槽41,所述产品随形块4远离产品100一侧设有第二滑槽42,所述第二滑槽42由上至下朝产品100一侧倾斜设置,所述产品随形块4上设置有与第二滑槽42滑动连接的梯形镶件5,所述梯形镶件5上表面设有与产品100骨位102相适应的骨位槽51,所述梯形镶件5与外部结构件固定设置。当梯形镶件5顶面和产品随形块4顶面齐平时,所述梯形镶件5与产品随形块4形成产品倒扣101和骨位102部分外轮廓。注塑时,通过移动顶针板1将梯形镶件5顶面和产品随形块4顶面齐平,再配合其他注塑镶件完成对产品100的注塑,当完成产品100注塑时,通过移动顶针板1上移带动直顶3上移进而带动产品随形块4上移,产品随形块4上移进而将注塑产品100顶出,进而骨位102与梯形镶件5分离,由于产品随形块4与梯形镶件5滑动连接,产品随形块4在上升的过程中梯形镶件5通过带斜度的第二滑槽42与产品随形块4互相干涉,由于梯形镶件5与外部结构件固定设置,所以产品随形块4带动直顶3在直顶底座2的滑槽内向远离产品100一侧滑动,进而倒扣101与产品随形块4分离,达到的整体效果为产品随形块4将产品100向上顶出并且和梯形镶件5分离,产品随形块4在上升过程中和梯形镶件5相互干涉进而使得产品随形块4和直顶3朝远离产品100方向运动最终与产品100分离,最后通过夹具机械手或者人工将产品100取出;取出后再将顶针板1向下移动,直顶底座2带动直顶3和产品随形块4下移,由于产品随形块4和梯形镶件5相互干涉,且梯形镶件5是固定件,因此产品随形块4下移过程中会朝靠近产品100方向移动,顶针板1将梯形镶件5顶面和产品随形块4顶面齐平时停止下移,再将其他注塑镶件进行配合安装能够再次完成注塑。优选的,请参照图6和图7所示,所述直顶3在直顶3与产品随形块4连接处向下设置有凸起,凸起能够增强产品随形块4与直顶3连接处的强度。优选方案中,在直顶3顶部向产品100方向延伸有延伸块,产品随形块4通过延伸块和直顶3固定连接,凸起设置在延伸块的下方,设置延伸块的目的在于能够尽可能将直顶3避开薄钢区域。优选的,还包括直顶导向块6,所述直顶导向块6上竖直设有直顶3导向孔,所述直顶3穿过直顶3导向孔且限制在直顶3导向孔内进行滑动,所述直顶导向块6与外部结构件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直顶导向块6当顶针板1带动直顶3下移时直顶导向块6能够防止直顶3滑出直顶底座2,直顶导向块6起到限位的作用。当顶针板1上移时直顶3右移,通过设置导向孔的宽度和位置,能够使得直顶3在接触梯形镶件5前与直顶导向块6接触,避免由于惯性使得直顶3与梯形镶件5接触进而导致梯形镶件5变形;通过设置导向孔的宽度和位置,还能够使得直顶3在下降到移动顶针板1将梯形镶件5顶面和产品随形块4顶面齐平时与直顶导向块6接触,避免由于驱动装置的惯性使得移动顶针板1将梯形镶件5顶面和产品随形块4顶面高度不齐,设置直顶导向块6还能够放置直顶3在顶部底座上滑动时滑出直顶底座2。请参照如图8所示,优选的,所述梯形镶件5靠近直顶3一侧的底部设有容纳直顶3的直顶槽52,通过设置直顶槽52,直顶3能够深入直顶槽52内,能够使得组合直顶3脱离倒扣机构结构更加紧凑,占用空间更小。再次参照如图8所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合直顶脱离倒扣机构,其特征在于:在顶针板上固定设有直顶底座,所述直顶底座上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沿着产品直径的延伸方向设置,所述直顶底座上设有与第一滑槽滑动连接的直顶,所述直顶在靠近产品一侧固定安装有产品随形块,与产品贴合一侧的产品随形块的轮廓和产品轮廓相适应,所述产品随形块上设有容纳产品倒扣的倒扣槽,所述产品随形块远离产品一侧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由上至下朝产品一侧倾斜设置,所述产品随形块上设置有与第二滑槽滑动连接的梯形镶件,所述梯形镶件上表面设有与产品骨位相适应的骨位槽,所述梯形镶件与外部结构件固定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直顶脱离倒扣机构,其特征在于:在顶针板上固定设有直顶底座,所述直顶底座上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沿着产品直径的延伸方向设置,所述直顶底座上设有与第一滑槽滑动连接的直顶,所述直顶在靠近产品一侧固定安装有产品随形块,与产品贴合一侧的产品随形块的轮廓和产品轮廓相适应,所述产品随形块上设有容纳产品倒扣的倒扣槽,所述产品随形块远离产品一侧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由上至下朝产品一侧倾斜设置,所述产品随形块上设置有与第二滑槽滑动连接的梯形镶件,所述梯形镶件上表面设有与产品骨位相适应的骨位槽,所述梯形镶件与外部结构件固定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直顶脱离倒扣机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武林吴文玉牟亚迪
申请(专利权)人:东江模具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