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校直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75325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2 19: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校直机,其包括底座,底座的上表面且沿底座的长度方向相对放置有两块定位块,定位块上表面开设有凹槽,在底座上开设有定位槽,定位槽位于底座长度方向的中轴线上,在定位块的底端与定位槽相对的位置固定有凸块,在底座上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调节板,在固定板上通过固定件固定有校直组件,校直组件的底端与定位槽上下相对设置,校直组件包括重锤和将重锤固定在调节板上的校直管,校直管竖直设置,重锤插设在校直管内,重锤的中轴线与校直管的中轴线重合,在重锤的侧壁上且沿重锤的轴线方向等距设置若干限位孔,配合限位孔设置有限位件,通过限位件将重锤固定在校直管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灵活调整快速准确校直的效果。

A straighten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校直机
本技术涉及机械产品加工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校直机。
技术介绍
对于精密零件的轴、杆使用时,要求不能有弯曲,小弧度的弯曲可能导致整个机器的运转不能。为了节约机器的维修成本,对于此类的轴、杆,需要进行校正弯曲弧度。目前一般采用铁锤敲打的方式进行校直,此方法虽然有一定效果,但要花费大量时间和力气,降低工作效率。并且在每次敲打中,工件会发生回弹,可能会严重损伤工件表面,降低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校直机,其具有灵活调整快速准确校直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校直机,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底座的上表面且沿底座的长度方向相对放置有两块定位块,定位块上表面开设有凹槽,在底座上开设有定位槽,定位槽位于底座长度方向的中轴线上,在定位块的底端与定位槽相对的位置固定有凸块,从而将定位块定位在底座上,在底座宽度方向一侧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调节板,调节板与底座相互垂直,在固定板上通过固定件固定有校直组件,校直组件竖直设置,校直组件的底端与定位槽上下相对设置,校直组件包括重锤和将重锤固定在调节板上的校直管,校直管竖直设置,重锤插设在校直管内,重锤的中轴线与校直管的中轴线重合,在重锤的侧壁上且沿重锤的轴线方向等距设置若干限位孔,配合限位孔设置有限位件,通过限位件将重锤固定在校直管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校直组件的设置配合定位块,可将待校直的零件放置在定位块上,重锤由于重力作用沿校直管竖直落下,重锤落在待校直的零件上,从而实现对待校直零件灵活快速校直。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限位件包括限位杆,限位孔的直径与限位杆的直径相吻合,限位杆上设有外螺纹,在限位孔内侧壁设置有内螺纹,在校直管的正面开设有通槽,通槽的长度方向与校直管的轴线方向一致,通槽的宽大于限位杆的直径,校直管的顶端开设有便于将限位杆卡入的卡接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限位杆与重锤上的限位孔螺纹连接,从而灵活调节重锤的高度,并将重锤固定在校直管上。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定位块上表面开设的凹槽呈V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开设的V形槽可将待校直零件更稳定的放置在定位块上。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定位槽呈T形,凸块呈与定位槽相匹配的T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定位槽可使定位块沿定位槽长度方向运动且限制定位块移动至其他位置。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调节板上沿调节板的高度方向开设有若干滑槽,滑槽的长度方向与调节板的长度方向相同,固定件一侧与校直组件固定,另一端穿过滑槽将校直组件固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调节板上滑槽的设置,可使校直组件沿滑槽长度方向灵活调节,从而更好的对待校直的零件进行校直。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固定件包括固定杆,固定杆固定在校直组件与调节板相对的侧壁上,且固定杆与滑槽相对设置,固定杆一端与支撑管侧壁固定连接,固定管的另一端穿过相对设置的滑槽,在伸出滑槽的一端设置有螺纹以及与螺纹相适配的螺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固定杆与螺母的配合设置,从而将校直组件灵活固定在调节板上。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固定件包括还套设在固定杆上并与固定杆固定连接的限位片,限位片的宽大于滑槽的宽,固定杆一端穿过滑槽,限位片与调节板侧壁相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限位片的设置,可灵活控制固定杆伸出滑槽的长度,从而使得重锤的中轴线与定位槽长度方向的对称轴相交。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校直管与调节板相对的一端固定有支撑管,支撑管呈矩形,限位片的厚度加上限位片与支撑管相对侧壁之间的距离、支撑管的宽度以及校直管的半径的总和与定位槽长度方向的对称轴与调节板之间的距离相等。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支撑管的设置,由于支撑管呈矩形,支撑管的侧壁为平面,从而便于与固定件固定连接,同时可使校直管的中轴线与定位槽长度方向的对称轴相交。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重锤的底端套设有防护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防护套的设置,防止重锤损坏带校直零件表面。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通过校直管与重锤的配合设置,从而便于将放置在定位块上的待校直零件校直;2.通过固定件与调节板上滑槽的设置,从而便于灵活调节校直组件水平方向的位置。附图说明图1是校直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定位块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校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11、定位槽;2、定位块;21、V形槽;22、凸块;3、调节板;31、滑槽;4、校直组件;41、重锤;411、限位孔;412、防护套;42、校直管;421、卡接槽;422、通槽;43、支撑管;44、限位杆;5、固定件;51、固定杆;52、限位片;53、螺母。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图2,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校直机,包括底座1,底座1呈矩形,在底座1的上表面且沿底座1的长度方向相对放置有两块定位块2,定位块2上表面开设有V形槽21,从而便于放置待校正零件。在底座1上开设有定位槽11,定位槽11位于底座1长度方向的中轴线上。定位槽11呈T形,在定位块2的底端与定位槽11相对的位置固定有凸块22,凸块22呈与定位槽11相匹配的T形,从而可使定位块2沿定位槽11长度方向运动且限制定位块2移动至其他位置。参照图1、图3,在底座1宽度方向一侧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调节板3,调节板3与底座1相互垂直,调节板3呈矩形。在调节板3上沿调节板3的高度方向开设有若干滑槽31,滑槽31的长度方向与底座1的长度方向相同。在滑槽31上通过固定件5固定连接有校直组件4,校直组件4竖直设置,校直组件4的底端与定位槽11上下相对设置。校直组件4包括重锤41和将重锤41灵活固定在调节板3上的校直管42,校直管42竖直设置,校直管42与调节板3相对的一端固定有支撑管43,支撑管43呈矩形。支撑管43远离校直管42的一侧与固定件5固定连接。通过支撑管43的设置,使得校直管42的轴线与定位槽11的长度方向的对称轴相交。参照图3、图4,重锤41插设在校直管42内,重锤41的中轴线与校直管42的中轴线重合,在重锤41的侧壁上且沿重锤41的轴线方向等距设置若干限位孔411。限位孔411内可插设限位杆44,限位孔411的直径与限位杆44的直径相吻合。限位杆44上设有外螺纹,在限位孔411内侧壁设置有内螺纹,从而将限位杆44灵活固定在重锤41的限位孔411中。在校直管42的正面开设有通槽422,通槽422的长度方向与校直管42的轴线方向一致。重锤41的限位孔411与滑槽31重合。通槽422的宽大于限位杆44的直径,从而便于将限位杆44自通槽422插入限位孔411中,进而将限位杆44带动重锤41沿通槽422向上滑动,在限位杆44滑动至校直管42的顶端时,通过限位杆44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校直机,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底座(1)的上表面且沿底座(1)的长度方向相对放置有两块定位块(2),定位块(2)上表面开设有凹槽,在底座(1)上开设有定位槽(11),定位槽(11)位于底座(1)长度方向的中轴线上,在定位块(2)的底端与定位槽(11)相对的位置固定有凸块(22),从而将定位块(2)定位与底座(1)上,在底座(1)宽度方向一侧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调节板(3),调节板(3)与底座(1)相互垂直,在固定板上通过固定件(5)固定有校直组件(4),校直组件(4)竖直设置,校直组件(4)的底端与定位槽(11)上下相对设置,校直组件(4)包括重锤(41)和将重锤(41)固定在调节板(3)上的校直管(42),校直管(42)竖直设置,重锤(41)插设在校直管(42)内,重锤(41)的中轴线与校直管(42)的中轴线重合,在重锤(41)的侧壁上且沿重锤(41)的轴线方向等距设置若干限位孔(411),配合限位孔(411)设置有限位件,通过限位件将重锤(41)固定在校直管(42)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校直机,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底座(1)的上表面且沿底座(1)的长度方向相对放置有两块定位块(2),定位块(2)上表面开设有凹槽,在底座(1)上开设有定位槽(11),定位槽(11)位于底座(1)长度方向的中轴线上,在定位块(2)的底端与定位槽(11)相对的位置固定有凸块(22),从而将定位块(2)定位与底座(1)上,在底座(1)宽度方向一侧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调节板(3),调节板(3)与底座(1)相互垂直,在固定板上通过固定件(5)固定有校直组件(4),校直组件(4)竖直设置,校直组件(4)的底端与定位槽(11)上下相对设置,校直组件(4)包括重锤(41)和将重锤(41)固定在调节板(3)上的校直管(42),校直管(42)竖直设置,重锤(41)插设在校直管(42)内,重锤(41)的中轴线与校直管(42)的中轴线重合,在重锤(41)的侧壁上且沿重锤(41)的轴线方向等距设置若干限位孔(411),配合限位孔(411)设置有限位件,通过限位件将重锤(41)固定在校直管(42)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校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包括限位杆(44),限位孔(411)的直径与限位杆(44)的直径相吻合,限位杆(44)上设有外螺纹,在限位孔(411)内侧壁设置有内螺纹,在校直管(42)的正面开设有通槽(422),通槽(422)的长度方向与校直管(42)的轴线方向一致,通槽(422)的宽大于限位杆(44)的直径,校直管(42)的顶端开设有便于将限位杆(44)卡入的卡接槽(4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校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2)上表面开设的凹槽呈V形。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水发
申请(专利权)人:贝美西北京机床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