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棚用雨水浇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47091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2 17: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棚用雨水浇灌系统,其包括大棚,所述大棚的顶部设置有收集槽,大棚内开设有集水沟,所述收集槽与集水沟之间设置有连通管,连通管靠近集水沟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浮球阀,所述大棚的外部设置有集水槽,集水槽的最低点高于集水沟的最低点,连通管上设置有第一支管,第一支管的位置高于第一浮球阀的位置,所述集水槽与集水沟之间设置有连接管,连接管靠近集水沟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浮球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自动使雨水流入大棚内,减少能源浪费的效果。

A rain water irrigation system for greenho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棚用雨水浇灌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大棚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大棚用雨水浇灌系统。
技术介绍
大棚种植的过程中,大棚为封闭的空间,在大棚的外部下雨时,由于大棚顶部的遮挡,从而大棚的内部不会直接通过雨水进行浇灌,一般只能通过在大棚的外部或内部设置地下水井,通过水泵从地下将地下水抽出到大棚内,使用地下水对大棚内的植物进行浇灌,浪费水资源。授权公告号为CN208950041U的专利文件中公开的了一种大棚种植雨水收集系统,包括设置在大棚四周的雨水沟,雨水沟的侧面设置有收集池,在收集池内设置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第一隔板左侧将收集池隔离成沉淀区,第二隔板右侧将收集池隔离成净水区,在收集池的一侧设置有集水井,集水井与净水区连通,从而能够通过使用集水井内部的水,使雨水对大棚内的植物进行浇灌,减少使用地下水对植物进行浇灌。但是这样的结构中,雨水直接收集在大棚的外部,需要浇灌时,再通过水泵将雨水送入到大棚内,从而造成能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棚用雨水浇灌系统,其具有自动使雨水流入大棚内,减少能源浪费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大棚用雨水浇灌系统,包括大棚,所述大棚的顶部设置有收集槽,大棚内开设有集水沟,所述收集槽与集水沟之间设置有连通管,连通管靠近集水沟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浮球阀,所述大棚的外部设置有集水槽,集水槽的最低点高于集水沟的最低点,连通管上设置有第一支管,第一支管的位置高于第一浮球阀的位置,所述集水槽与集水沟之间设置有连接管,连接管靠近集水沟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浮球阀。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大棚的顶部设置有收集槽,收集槽在下雨的天气中,雨水落入到收集槽内,再由连接在收集槽上的连通管导入到集水沟内,连通管的端部设置有第一浮球阀,当收集沟内的雨水达到第一浮球阀关闭的状态时,第一浮球阀将连通管的下端关闭,雨水从连通管上连接的第一支管流到集水槽内,从而对下雨天多余的水存储到集水槽内,当旱季时,集水沟内的雨水不足时,第二浮球阀打开连接管,连接管从集水槽内将水输送到集水沟内,当集水沟内的雨水足以关闭第二浮球阀时,连接管上的第二浮球阀关闭,从而能够自动使用雨水进入到大棚内,减少能源的浪费。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大棚的顶部为弧形,收集槽为位于大棚顶部的侧边下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大棚的顶部设置有弧形,并且收集槽位于大棚顶部的侧边下方,雨水沿着大棚的顶部更容易流到收集槽内,从而方便收集槽对雨水的收集。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收集槽内设置有过滤网,过滤网的下表面与收集槽的底部间隔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收集槽内设置的过滤网能够对雨水中的杂质进行过滤,同时过滤网与收集槽的底部间隔设置,从而能够减少杂质堵塞连通管。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集水沟设置有多个,多个集水沟之间相互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集水沟设置多个,多个集水沟之间相互连通,使大棚内有足够的渗水区域。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支管上设置有通气管,通气管竖直向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支管上设置通气管,在雨水进入到连通管内时,通气管能够使连通管内的雨水保持上下压差相等,方便雨水快速从连通管的下端流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通气管的上端设置有挡雨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气管的上端设置挡雨帽,挡雨帽能够减少雨水和杂质进入到通气管内,堵塞通气管。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支管中部连接有弯管,弯管为U形,弯管所呈U形的开口朝上设置,所述通气管通过第一支管连接在弯管远离集水槽的一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支管中部设置弯管,弯管为U形,弯管内能够保持储存雨水,从而在雨水进入到连通管内时,雨水能够先流入到集水沟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集水沟内铺设有鹅卵石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集水沟内铺设有鹅卵石层,雨水在集水沟内能够受到鹅卵石的过滤,减少雨水中的杂质向下流动,同时能够减少雨水对集水沟的冲刷。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通过在大棚的顶部设置有收集槽,收集槽在下雨的天气中,雨水落入到收集槽内,再由连接在收集槽上的连通管导入到集水沟内,连通管的端部设置有第一浮球阀,当收集沟内的雨水达到第一浮球阀关闭的状态时,第一浮球阀将连通管的下端关闭,雨水从连通管上连接的第一支管流到集水槽内,从而对下雨天多余的水存储到集水槽内,当旱季时,集水沟内的雨水不足时,第二浮球阀打开连接管,连接管从集水槽内将水输送到集水沟内,当集水沟内的雨水足以关闭第二浮球阀时,连接管上的第二浮球阀关闭,从而能够自动使用雨水进入到大棚内;2.通过在第一支管上设置通气管,在雨水进入到连通管内时,通气管能够使连通管内的雨水保持上下压差相等,方便雨水快速从连通管的下端流出;3.通过在第一支管中部设置弯管,弯管为U形,弯管内能够保持储存雨水,从而在雨水进入到连通管内时,雨水能够先流入到集水沟内。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大棚的全剖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是图1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是连通管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2中C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中,1、大棚;2、收集槽;3、连通管;31、主管;32、竖管;33、第二支管;4、集水沟;41、鹅卵石层;5、第一支管;51、第一浮球阀;6、集水槽;7、连接管;71、第二浮球阀;81、弯管;82、通气管;83、挡雨帽;9、过滤网;91、支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考图1和图2,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大棚用雨水浇灌系统,包括大棚1,大棚1的顶部为弧形,在大棚1顶部的两侧下方设置有收集槽2,收集槽2为矩形,收集槽2的长度方向沿着大棚1的长度方向。在下雨天,大棚1顶部为弧形流下的雨水落入到收集槽2内。在收集槽2的下底面连接有连通管3,连通管3一端连接在收集槽2上,另一端埋设在大棚1的地面以下,在大棚1的地面上开设有集水沟4,集水沟4有多条,多条集水沟4之间相互连通,连通管3通入到集水沟4内。连通管3将收集槽2内的雨水流入到集水沟4内,集水沟4内铺设有鹅卵石层41,集水沟4内的雨水透过鹅卵石层41渗入到大棚1内的土壤内,达到用雨水浇灌大棚1内的土壤的效果。参考图1和图3,为了防止雨季,大棚1内的集水沟4内的雨水过多,在连通管3上设置有第一支管5,第一支管5位于连通管3的中部,第一支管5一端与连通管3连通,在大棚1的外部设置有集水槽6,集水槽6的最低点高于集水沟4的最高点,且集水槽6大于集水沟4,第一支管5远离连通管3的一端通入到集水槽6内。在连通管3的下端设置有第一浮球阀51,第一浮球阀51的浮子位于集水沟4内。雨水通过连通管3进入到集水沟4内,集水沟4的水达到临界高度时,第一浮球阀51通过浮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棚用雨水浇灌系统,包括大棚(1),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棚(1)的顶部设置有收集槽(2),大棚(1)内开设有集水沟(4),所述收集槽(2)与集水沟(4)之间设置有连通管(3),连通管(3)靠近集水沟(4)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浮球阀(51),所述大棚(1)的外部设置有集水槽(6),集水槽(6)的最低点高于集水沟(4)的最低点,连通管(3)上设置有第一支管(5),第一支管(5)的位置高于第一浮球阀(51)的位置,所述集水槽(6)与集水沟(4)之间设置有连接管(7),连接管(7)靠近集水沟(4)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浮球阀(7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棚用雨水浇灌系统,包括大棚(1),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棚(1)的顶部设置有收集槽(2),大棚(1)内开设有集水沟(4),所述收集槽(2)与集水沟(4)之间设置有连通管(3),连通管(3)靠近集水沟(4)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浮球阀(51),所述大棚(1)的外部设置有集水槽(6),集水槽(6)的最低点高于集水沟(4)的最低点,连通管(3)上设置有第一支管(5),第一支管(5)的位置高于第一浮球阀(51)的位置,所述集水槽(6)与集水沟(4)之间设置有连接管(7),连接管(7)靠近集水沟(4)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浮球阀(7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棚用雨水浇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棚(1)的顶部为弧形,收集槽(2)为位于大棚(1)顶部的侧边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棚用雨水浇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槽(2)内设置有过滤网(9),过滤网(9)的下表面与收集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新忠郭宗华李宝忠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第五季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