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绕线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7088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2 17: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绕线机构,属于自动拉线收线技术领域,解决现有技术中绕线速度瓶颈800r/min及电滑环和电气元件易损坏的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轴承座、主轴、同步带轮、过线机构,通孔一、通孔二、通孔三,所述主轴轴心设有通孔一,所述同步带轮通过键连接套装在主轴上,所述主轴可旋转的支承在轴承座内,所述主轴一端与过线机构固接,所述过线机构一端设有与通孔一连通的通孔二,所述过线机构另一端设有通孔三。结构简单,稳定性高,震动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绕线机构
本技术涉及自动拉线收线
,尤其涉及一种绕线机构。
技术介绍
在理蔓器生产工艺中,需要在理蔓器骨架上进行吊蔓绳绕线,吊蔓绳线长根据需求为10米左右。国内大多理蔓器骨架绕线采用人工绕线,质量差、效率低、成本高。国外理蔓器专用绕线机针对钢丝工艺理蔓器骨架绕线,这种绕线方式只限于钢丝工艺理蔓器骨架,且绕线机为开放式缠线结构,进行理蔓器骨架绕线作业时,存在产品飞出、吊蔓绳伤人等安全隐患。本申请人的中国技术专利专利名称为一种绕线机,公开号为CN208285926U,其中的绕线机构和夹具一体化设计,需要在转动机构内添加理蔓器骨架放置定位传感器及夹具电机,且绕线器驱动主轴上需要配置电滑环,整体结构复杂,惯量大,转速难以难以突破800r/min,且绕线器采用电滑环、绕线夹具运动副及各电气元件在高速转动下故障率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绕线机构,解决现有技术中绕线速度瓶颈800r/min及电滑环和电气元件易损坏的问题,结构简单,稳定性高,震动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绕线机构,包括轴承座、主轴、同步带轮、过线机构,通孔一、通孔二、通孔三,所述主轴轴心设有通孔一,所述同步带轮通过键连接套装在主轴上,所述主轴可旋转的支承在轴承座内,所述主轴一端与过线机构固接,所述过线机构一端设有与通孔一连通的通孔二,所述过线机构另一端设有通孔三。优选的,所述过线机构为双臂式过线结构。优选的,所述过线机构包括转动板、转动臂、过线弯板b,所述转动板两端分别与转动臂一侧固接,所述过线弯板b与转动臂另一侧固接。优选的,所述过线弯板b两侧板至少设一个通孔三。优选的,所述转动板两侧分别与过线弯板a固接,所述过线弯板a上设有通孔四。优选的,所述主轴一端伸进导向轴支座开口内,所述导向轴支座通过螺栓固定主轴,所述导向轴支座另一端通过螺栓与转动板固接。优选的,所述轴承座通过顶丝固定主轴。优选的,所述同步带轮通过轴孔配合、顶丝和平键固定在主轴上。有益效果:本技术与现有技术区别在于:本技术结构紧凑,惯量小,前端采用双臂式过线结构,保证重心在主轴轴线附近,整个机构达到动平衡状态,使得作业时可进行高速转动,转速可达到1500r/min,震动小,无需采用电滑环,国内电滑环成本高,稳定性差,寿命低,绕线头和夹具分开,结构简单稳定性高,无需在转动机构添加传感器及夹具电机,避免电气故障。附图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技术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技术。附图中示出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图1为绕线机构示意图;图2导向轴支座结构示意图;图3主轴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1轴承座、2主轴、3同步带轮、4导向轴支座、5过线机构、51转动板、52转动臂、53过线弯板a、54过线弯板b、55通孔四、6通孔一、7通孔二、8通孔三。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技术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技术实施方式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技术实施方式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为了彻底了解本技术实施方式,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结构。显然,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施行并不限定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习的特殊细节。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技术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如图1-3所示的一种绕线机构,包括轴承座1、主轴2、同步带轮3、导向轴支座4、过线机构5,通孔一6、通孔二7、通孔三8,所述主轴2两侧可旋转的支承在轴承座1内,所述轴承座1通过顶丝固定主轴2,作用是防止主轴2窜动,所述主轴2轴心方向设有圆形通孔一6,所述圆形通孔一6两端做倒角处理,作用方便顺滑出线,所述主轴2外表面中部设有键槽,所述同步带轮3通过键槽套装在主轴2上,所述同步带轮3与主轴2的固定可以采用轴孔配合、顶丝固定、平键固定(平键为行业类标准件,故未进行表示),所述导向轴支座4开口端与主轴2采用开口型紧固方式通过螺栓固定,所述导向轴支座4底部通过螺栓与过线机构5固接,所述过线机构5优选为双臂式过线结构,保证重心在主轴2轴线附近,整个机构达到动平衡状态,使得作业时可进行高速转动,振动小,所述过线结构5底部设有圆形通孔二7,圆形通孔7与圆形通孔6连通,方便出线,所述过线机构5顶部设有圆形通孔三8。所述过线机构5包括转动板51、转动臂52、过线弯板a53、过线弯板b54、通孔四55,所述转动板51中心处设有圆形通孔7,所述转动板51两侧分别与过线弯板a53通过螺栓固接,所述过线弯板a53上设有通孔四55,作用是使吊蔓绳穿过通孔四从通孔三中出线,防止吊蔓绳错综复杂干扰绕线正常运转,所述转动板51两端分别与转动臂52底部通过螺栓固接,所述转动臂52与过线弯板b54底部通过螺栓固接,所述过线弯板b54两侧板上设有通孔三8,所述通孔三8至少为一个。使用时,将吊蔓绳从主轴圆形通孔一进入,从转动板圆形通孔二出,依次穿过上侧或下侧的过线弯板a上的通孔四和过线弯板b的通孔三,然后将吊蔓绳系在所需缠绕的工件上,将工件固定在和工件匹配的夹具上,固定后开启电机或其它传动马达,通过同步带带动同步带轮转动,从而将线绳绕在工件上。本技术已经通过上述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方式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技术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范围内。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根据本技术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技术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绕线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轴承座、主轴、同步带轮、过线机构,通孔一、通孔二、通孔三,所述主轴轴心设有通孔一,所述同步带轮通过键连接套装在主轴上,所述主轴可旋转的支承在轴承座内,所述主轴一端与过线机构固接,所述过线机构一端设有与通孔一连通的通孔二,所述过线机构另一端设有通孔三。/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绕线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轴承座、主轴、同步带轮、过线机构,通孔一、通孔二、通孔三,所述主轴轴心设有通孔一,所述同步带轮通过键连接套装在主轴上,所述主轴可旋转的支承在轴承座内,所述主轴一端与过线机构固接,所述过线机构一端设有与通孔一连通的通孔二,所述过线机构另一端设有通孔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绕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线机构为双臂式过线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绕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线机构包括转动板、转动臂、过线弯板b,所述转动板两端分别与转动臂一侧固接,所述过线弯板b与转动臂另一侧固接。


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轩周政段树杨夏小强司龙亭李文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绿港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