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型钢热处理的梯度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70503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21: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型钢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型钢热处理的梯度支架,包括底盘,所述底盘上方设置承托板,且承托板与底盘之间间隔设置有弹簧柱,所述承托板呈圆环状,所述承托板上表面设置弧形置物块,所述弧形置物块由四个连接形成圆环状且位于同一水平面的弧形置物块组成,分别为第一弧形置物块、第二弧形置物块、第三弧形置物块和第四弧形置物块,相邻弧形置物块之间存在间隙,每个所述弧形置物块上表面设置有连接两侧面的凹槽,且四个弧形置物块上表面的凹槽收尾连接,形成圆环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型钢热处理后难以捆扎的问题,利用表面弧形的置物块将盘料收紧,同时利用弧形置物块间的空隙方便捆扎,达到提升了处理效率。

A gradient support for heat treatment of section ste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型钢热处理的梯度支架
本技术属于型钢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型钢热处理的梯度支架。
技术介绍
目前汽车发动机用齿圈型钢的生产母料为钢厂生产的直条圆钢,型钢的生产工艺包括连轧、热处理和联拔三个过程。所述连轧采用五连轧,将母材盘圆轧制成扁方收卷。所述连轧包括如下步骤:开盘、在线抛光、一轧二轧菱形孔定方、三轧、四轧、五轧、收卷;所述收卷将型钢卷成盘圆状,所述开盘是将盘绕好的钢材放入开盘机,将弯曲的钢材进行拉伸,保证钢材的拉直结构;所述在线抛光将钢材料表面的氧化物进行抛光去除,裸露出钢表面;一轧二轧菱形孔定方是将圆形的圆形钢材经压轧形成方形结构,然后将钢材进行微旋转呈菱形,通过菱形孔进行定方;三轧、四轧、五轧是将菱形状钢材旋转至方形后,将方形的钢材进行逐步压制,直至达到所需扁方的尺寸;所述收卷是将经过五连轧的扁方钢材收卷呈盘圆状,形成盘绕结构。一轧二轧是依次通过不同方向将圆形的钢材进行压缩,将圆形钢材转化为方形钢材,采用菱形定方的方式能够充分保证各个面的均匀用力,解决了受力不均的问题。所述热处理采用收卷后整盘热处理。所述联拔将热处理后的盘状料制成齿圈成品。所述联拔包括如下步骤:放卷、在线抛丸、初矫直、冷拔、矫直、探伤和定尺;所述冷拔采用拉拔润滑油涂抹在钢材表面,连续冷拔;所述放卷是将热处理后的盘卷扁方钢材进行初步定为拉伸,形成直线状,在线抛丸的目的在于将热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氧化皮去除,裸露出型钢表面;初矫直是通过初矫机将抛丸后的钢材进行预拉伸;冷拔能够将预拉伸后的钢材进行拉伸,起到变形效果;矫直是通过精矫机进行精确的拉伸,保证型钢的拉直状态;探伤是利用探伤机对型钢表面进行检测,保证型钢表面合格,防止缺陷产生;定尺通过剪切机将型钢按照客户要求定制长度,至此,型钢无论截面的扁方参数还是长度均满足客户要求。该工艺中的热处理材料为盘料,在热处理过程中,盘料水平放置在热处理装置内,为确保热处理效果,会将盘料略微散开;当处理完成后将盘料重新捆扎后进行后续处理;然而,散开后盘料捆扎极其麻烦,需多人配合才能够完成。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型钢热处理的梯度支架,解决了现有型钢热处理后难以捆扎的问题,利用表面弧形的置物块将盘料收紧,同时利用弧形置物块间的空隙方便捆扎,达到提升了处理效率。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型钢热处理的梯度支架,包括底盘,所述底盘上方设置承托板,且承托板与底盘之间间隔设置有弹簧柱,所述承托板呈圆环状,所述承托板上表面设置弧形置物块,所述弧形置物块由四个连接形成圆环状且位于同一水平面的弧形置物块组成,分别为第一弧形置物块、第二弧形置物块、第三弧形置物块和第四弧形置物块,相邻弧形置物块之间存在间隙,每个所述弧形置物块上表面设置有连接两侧面的凹槽,且四个弧形置物块上表面的凹槽收尾连接,形成圆环结构。所述弧形置物块上表面的凹槽的纵向剖面呈圆弧形。所述承托板中间设置有固定杆,且所述固定杆的端口连接在承托板内周面上。所述固定杆采用十字杆。所述第一弧形置物块下表面间隔设置有螺纹杆,且所述螺纹杆一端穿过承托板,连接把手。从以上描述可以看出,本技术具备以下优点:1.本技术解决了现有型钢热处理后难以捆扎的问题,利用表面弧形的置物块将盘料收紧,同时利用弧形置物块间的空隙方便捆扎,达到提升了处理效率。2.本技术利用承托板与底盘之间的弹簧柱有效的控制盘料高度,防止盘料之间防止地面,造成工作难度。3.本技术利用螺纹杆设置在第一弧形置物块底部,并穿过承托板,能够在转移过程中,实现物料的倾斜,大大降低了工作难度,有效的提升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弧形置物块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结合图1至图3,详细说明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但不对本技术的权利要求做任何限定。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用于型钢热处理的梯度支架,包括底盘1,所述底盘1上方设置承托板3,且承托板3与底盘1之间间隔设置有弹簧柱2,所述承托板3呈圆环状,所述承托板3上表面设置弧形置物块4,所述弧形置物块4由四个连接形成圆环状且位于同一水平面的弧形置物块组成,依次为第一弧形置物块4-1、第二弧形置物块4-2、第三弧形置物块4-3和第四弧形置物块4-4,相邻弧形置物块之间存在间隙4-5,每个所述弧形置物块上表面设置有连接两侧面的凹槽4-6,且四个弧形置物块上表面的凹槽4-6收尾连接,形成圆环结构。所述弧形置物块上表面的凹槽4-6的纵向剖面呈圆弧形。所述承托板3中间设置有固定杆5,且所述固定杆5的端口连接在承托板3内周面上。所述固定杆5采用十字杆。所述第一弧形置物块4-1下表面间隔设置有螺纹杆3-1,且所述螺纹杆3-1一端穿过承托板3,连接把手。本技术利用底盘和承托板之间的弹簧柱形成一定的悬空放置结构,并且能够确保盘料离地面一段距离,有助于后续的搬运,降低了搬运难度,同时弹簧柱的设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盘料的装载量,起到限定盘料的作用;承托板上设置的弧形置物块用于放置盘料,确保盘料放置在弧形置物块内,同时,弧形置物块表面的凹槽连接形成圆环状,与盘料的卷绕结构相匹配,表面的凹槽能够对盘料形成一定的限制效果,防止盘料散开后之间形成分散,降低了后续处理的难度,弧形置物块之间的缝隙形成一定的间距,能够将方便后续的盘料捆扎,大大降低了工作难度。本技术在承托板中间设置有固定杆,并且以十字杆作为固定杆,能够将承托板固定连接,提升了承托板之间的连接效果,防止因局部压力造成承托板断裂。本技术在盘料转移过程中,需要从凹槽内将盘料去除,较为困难,为此,将螺纹杆设置在第一弧形置物块底面,并利用螺纹杆将第一弧形置物块向上调节,形成高度差,便于工人将盘料举出,大大降低了去除盘料的难度。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解决了现有型钢热处理后难以捆扎的问题,利用表面弧形的置物块将盘料收紧,同时利用弧形置物块间的空隙方便捆扎,达到提升了处理效率。2.本技术利用承托板与底盘之间的弹簧柱有效的控制盘料高度,防止盘料之间防止地面,造成工作难度。3.本技术利用螺纹杆设置在第一弧形置物块底部,并穿过承托板,能够在转移过程中,实现物料的倾斜,大大降低了工作难度,有效的提升了工作效率。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关于本技术的具体描述,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并非受限于本技术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技术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只要满足使用需要,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型钢热处理的梯度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所述底盘上方设置承托板,且承托板与底盘之间间隔设置有弹簧柱,所述承托板呈圆环状,所述承托板上表面设置弧形置物块,所述弧形置物块由四个连接形成圆环状且位于同一水平面的弧形置物块组成,分别为第一弧形置物块、第二弧形置物块、第三弧形置物块和第四弧形置物块,相邻弧形置物块之间存在间隙,每个所述弧形置物块上表面设置有连接两侧面的凹槽,且四个弧形置物块上表面的凹槽收尾连接,形成圆环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型钢热处理的梯度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所述底盘上方设置承托板,且承托板与底盘之间间隔设置有弹簧柱,所述承托板呈圆环状,所述承托板上表面设置弧形置物块,所述弧形置物块由四个连接形成圆环状且位于同一水平面的弧形置物块组成,分别为第一弧形置物块、第二弧形置物块、第三弧形置物块和第四弧形置物块,相邻弧形置物块之间存在间隙,每个所述弧形置物块上表面设置有连接两侧面的凹槽,且四个弧形置物块上表面的凹槽收尾连接,形成圆环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型钢热处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沈翼李健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广兴东茂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