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炉衬砖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易组合RH炉炉衬砖,包括基座砖、侧壁砖与封顶砖,所述基座砖的端部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基座砖的左侧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基座砖的右侧开设有第一卡槽,所述侧壁砖的端部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侧壁砖的左侧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侧壁砖的右侧开设有第二卡槽,所述侧壁砖的底部设有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与第一凹槽相连接,所述封顶砖的左侧设有第四连接部,所述封顶砖的右侧开设有第三卡槽,所述封顶砖的底部设有第五连接部,所述第五连接部与第二凹槽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计能够大幅提高RH炉炉衬砖的组合效率,组合起来的炉衬砖更加牢固,减少经济损失,且操作简单便捷,实用性较高。
A kind of easily assembled lining brick for RH furn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易组合RH炉炉衬砖
本技术涉及炉衬砖
,具体为一种易组合RH炉炉衬砖。
技术介绍
现在工业发展越来越快,越来越多RH炉的应用,使得更换炉衬砖的频率越来越高,在现有技术中,炉衬砖为普遍的砖块状,更换炉衬砖的工作量消耗比较大,对于炉衬砖的码放耗费时间较长,对于时间的浪费较高,人工码放时间过长,对于工作量的消耗也日益变大,使得整个工作生产力大幅降低,炉衬砖内部码放不牢固的话容易造成倒塌,对RH炉内部造成损伤,经济损失较高,大部分炉衬砖由于设计过于简单,占用空间比较大,对RH炉内部空间的浪费非常大,带来的经济收益不高,由于现在生活节奏的快速,现有的炉衬砖对于现在工业生产经济带动过于缓慢,因此对于现有炉衬砖的改进,设计一种新型炉衬砖改变上述技术缺陷,提高工作效率,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组合RH炉炉衬砖,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易组合RH炉炉衬砖,包括基座砖、侧壁砖与封顶砖,所述基座砖的端部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基座砖的左侧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基座砖的右侧开设有第一卡槽,所述侧壁砖的端部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侧壁砖的左侧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侧壁砖的右侧开设有第二卡槽,所述侧壁砖的底部设有第三连接部,所述封顶砖的左侧设有第四连接部,所述封顶砖的右侧开设有第三卡槽,所述封顶砖的底部设有第五连接部。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的大小一致,且所述第一连接部与第一卡槽相匹配,所述第二连接部与第二卡槽相匹配,所述第四连接部与第三卡槽相匹配,所述第三连接部与第五连接部的大小一致。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部与基座砖垂直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与侧壁砖垂直连接,所述第三连接部与侧壁砖垂直连接,所述第四连接部与封顶砖垂直连接,所述第五连接部与封顶砖垂直连接。优选的,所述基座砖、侧壁砖与封顶砖的正面与背面均为圆弧状。优选的,所诉基座砖、侧壁砖与封顶砖为可自由拆装组合。优选的,所述第三连接部与第一凹槽相连接,且连接方式为卡接,所述第五连接部与第二凹槽相连接,且连接方式为卡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中,通过连接部与卡槽的设计,使得炉衬砖的组合变的简单便捷,堆砌起来的墙体更加牢靠,不容易倒塌,增加了RH炉内部的安全性,由于连接部与卡槽的相互匹配,使得炉衬砖的码放变得简单便捷,大大减少了工作量,使得整体的工作效率得到大幅的提升,同时炉衬砖码放牢固,使得RH炉的内部减少损伤,大幅减少了经济损失,实用性较高。2、本技术中,通过炉衬砖正面与背面的圆弧状设计,使得炉衬砖在RH炉的内部码放不占用过多的空间,使得RH炉的内部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带来的经济效益较高。3、本技术中,通过设计可自由拆装组合的炉衬砖,使得炉衬砖的组合方式更多,可以根据RH炉的内部体积大小,组合成不同的高度,减少了新型炉衬砖的局限性,适用范围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基座砖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侧壁砖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封顶砖结构示意图。图中:1-基座砖、101-第一凹槽、102-第一连接部、103-第一卡槽、2-侧壁砖、201-第二凹槽、202-第二连接部、203-第二卡槽、204-第三连接部、3-封顶砖、301-第四连接部、302-第三卡槽、303-第五连接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易组合RH炉炉衬砖,包括基座砖1、侧壁砖2与封顶砖3,基座砖1的端部开设有第一凹槽101,基座砖1的左侧设有第一连接部102,第一连接部102与基座砖1垂直连接,基座砖1的右侧开设有第一卡槽103,第一连接部102与第一卡槽103相匹配,侧壁砖2的端部开设有第二凹槽201,侧壁砖2的左侧设有第二连接部202,第二连接部202与侧壁砖2垂直连接,第二连接部202与第二卡槽203相匹配,侧壁砖2的右侧开设有第二卡槽203,侧壁砖2的底部设有第三连接部204,第三连接部204与侧壁砖2垂直连接,第三连接部204与第一凹槽101相连接,且连接方式为卡接,封顶砖3的左侧设有第四连接部301,第四连接部301与封顶砖3垂直连接,第一连接部102、第二连接部202和第四连接部301的大小一致,封顶砖3的右侧开设有第三卡槽302,第四连接部301与第三卡槽302相匹配,连接部与卡槽的匹配,使得炉衬砖的堆砌变得方便简单,码放更加快捷牢靠,不易倒塌,增加了RH炉内部的安全性,减少了经济损失,封顶砖3的底部设有第五连接部303,第五连接部303与封顶砖3垂直连接,第五连接部303与第二凹槽201相连接,且连接方式为卡接,第三连接部204与第五连接部303的大小一致,基座砖1、侧壁砖2与封顶砖3的正面与背面均为圆弧状,在RH炉中码放时,使得炉中空间能够最大化利用,带来较高的经济收益,且基座砖1、侧壁砖2与封顶砖3为可自由拆装组合,能够进行多种不同的组合方式,适用于各种不同RH炉,可根据炉中内部空间大小进行自由组合,适用范围广,实用性较高。本技术工作流程:在使用RH炉之前,首先将基座砖1均匀放置在RH炉内部的四周处,然后在将侧壁砖2底部的第三连接部204嵌入在基座砖1端部的第一凹槽101处,根据RH炉内部的整体高度,中间码放相应数量的侧壁砖2,然后将封顶砖3底部的第五连接部303嵌入在侧壁砖2端部的第二凹槽201处,第一连接部102、第二连接部202和第四连接部301的大小一致,且第一连接部102与第一卡槽103相匹配,所述第二连接部202与第二卡槽203相匹配,所述第四连接部301与第三卡槽302相匹配,利用基座砖1、侧壁砖2与封顶砖3的左侧连接部与右侧卡槽互相匹配的原理,此过程连接部与卡槽的设计,使得炉衬砖的组合变的简单便捷,堆砌起来的墙体更加牢靠,不容易倒塌,增加了RH炉内部的安全性,由于连接部与卡槽的相互匹配,使得炉衬砖的码放变得简单便捷,大大减少了工作量,使得整体的工作效率得到大幅的提升,同时炉衬砖码放牢固,使得RH炉的内部减少损伤,大幅减少了经济损失,实用性较高。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易组合RH炉炉衬砖,包括基座砖(1)、侧壁砖(2)与封顶砖(3),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砖(1)的端部开设有第一凹槽(101),所述基座砖(1)的左侧设有第一连接部(102),所述基座砖(1)的右侧开设有第一卡槽(103),所述侧壁砖(2)的端部开设有第二凹槽(201),所述侧壁砖(2)的左侧设有第二连接部(202),所述侧壁砖(2)的右侧开设有第二卡槽(203),所述侧壁砖(2)的底部设有第三连接部(204),所述封顶砖(3)的左侧设有第四连接部(301),所述封顶砖(3)的右侧开设有第三卡槽(302),所述封顶砖(3)的底部设有第五连接部(30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易组合RH炉炉衬砖,包括基座砖(1)、侧壁砖(2)与封顶砖(3),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砖(1)的端部开设有第一凹槽(101),所述基座砖(1)的左侧设有第一连接部(102),所述基座砖(1)的右侧开设有第一卡槽(103),所述侧壁砖(2)的端部开设有第二凹槽(201),所述侧壁砖(2)的左侧设有第二连接部(202),所述侧壁砖(2)的右侧开设有第二卡槽(203),所述侧壁砖(2)的底部设有第三连接部(204),所述封顶砖(3)的左侧设有第四连接部(301),所述封顶砖(3)的右侧开设有第三卡槽(302),所述封顶砖(3)的底部设有第五连接部(3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组合RH炉炉衬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02)、第二连接部(202)和第四连接部(301)的大小一致,且所述第一连接部(102)与第一卡槽(103)相匹配,所述第二连接部(202)与第二卡槽(203)相匹配,所述第四连接部(301)与第三卡槽(302)相匹配,所述第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平,许立功,曹伯军,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金昌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