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冻蓄热式太阳能供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6606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无冻蓄热式太阳能供热装置,它包含介质循环泵(4)、温光传感器(8)、膨胀罐(10),其特征在于它还包含集热器(1)、蓄热器(2)、介质循环管路(5)、控制装置(7)、供热泵站(9),膨胀罐(10)的一端与集热器(1)的上集箱连接,膨胀罐(10)的另一端经介质循环管路(5-3)与蓄热器(2)的介质入口连接,蓄热器(2)的介质出口经介质循环管路(5-1)与介质循环泵(4)的入口连接,介质循环泵(4)的出口经介质循环管路(5-2)与集热器(1)的下集箱连接,供热泵站(9)的入口与蓄热器(2)上的热水出口连接,温光传感器(8)设置在集热器(1)上,介质循环泵(4)与控制装置(7)由导线(44-2)连接,温光传感器(8)与控制装置(7)由导线(44-1)连接,介质循环管路(5)内充满介质(3)。(*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由太阳能转换成热能的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利用太阳能供热的装置很多,但就太阳能热水器而言大多数都存在着因冬季寒冷无法使用,春、夏、秋的三个季节中也常因天气阴晴变化,而改变供热水量,常常发生晴天供热水量充足,甚至超出实际需要而造成浪费,阴天或无日照时又无热水供应的问题。近年来虽有一些无冻太阳能热水器面市,但却因其内部构造原因,在使用当中不够理想,至使太阳能热水器在更广泛供热领域的应用中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研制一种无冻蓄热式太阳能供热装置。使其即能在低温条件下不冻,又能在阳光充足时自动将多采集的热量蓄存。本技术包含介质循环泵4、温光传感器8、膨胀罐10,它还包含集热器1、蓄热器2、介质循环管路5、控制装置7、供热泵站9。膨胀罐10的一端与集热器1的上集箱连接,膨胀罐1 0的另一端经介质循环管路5-3与蓄热器2的介质入口连接,蓄热器2的介质出口经介质循环管路5-1与介质循环泵4的入口连接,介质循环泵4的出口经介质循环管路5-2与集热器1的下集箱连接,供热泵站9的入口与蓄热器2上的热水出口连接。温光传感器8设置在集热器1上,介质循环泵4与控制装置7由导线44-2连接,温光传感器8与控制装置7由导线44-1连接,介质循环管路5内充满介质3。本技术是将集热器吸收到的太阳热能,传给介质循环管路5内的介质3,使介质3成为高温介质,高温介质在泵4的推动下送入蓄热器2内的高效螺旋换热器32,并将所携热量传给水使水温升高。经热交换后介质3被冷却,又回到集热器1内,再次被加热后,又进入高效螺旋换热器32内,并与水进行再次热交换,周而复始,由于介质3具有不冻的特点,因此无论气温如何低,只要有充足的阳光,该装置就能正常运行,又由于此种结构蓄热器容积可以做得足够大,能在阳光充足时最大限度的蓄存热量,供阳光不足时使用,故本装置能在任何条件下连接供热。当用6平方米的集热器采集热量,加热初始温度为10℃重量为400kg的冷水,在无云晴天,环境气温度为-15℃~5℃时,可使水温升至30℃~50℃,能够满足洗浴或供暖要求。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平板集热器18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圆柱形蓄热器19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介质循环管道5横截面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平板集热器18上的板芯17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玻璃真空管热管集热器35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单根玻璃真空管热管36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玻璃真空管集热器39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玻璃真空管42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由集热器1、蓄热器2、介质循环泵4、介质循环管路5、控制装置7、温光传感器8、供热泵站9、膨胀罐10组成。集热器1为平板集热器18,蓄热器2为圆柱形蓄热器19。平板集热器18由玻璃盖板11、胶条12、压条13、保温层14、边框15、背板16、板芯17组成,玻璃盖板11与背板16由边框15连接,在边框15与玻璃盖板11之间设有压条13和胶条12,板芯17设置在背板16与玻璃压板11之间,保温层14设置在边框15内。板芯17是采用铝板17-1夹铜管17-2碾压吹胀成形。圆柱形蓄热器19由排污口21、入水口22、蓄热器介质出口23、温度测点24、蓄热器介质入口25、热水出水口26、补水接头27、排气口28、压力测点29、壳体30、液位计31、换热器32、内胆33、绝热层34组成。换热器32设置在内胆33内,蓄热器介质出口23与换热器32连接。蓄热器介质入口25与换热器32连接,绝热层34设置在内胆33与壳体30之间,在圆柱形蓄热器19的侧壁上设置有入水口22和出水口26,补水接头27设置在壳体30的上端,壳体30的上端设有排气孔28和压力测点29。在壳体30的下端还设有排污口21,温度测点24及液位计31设置在圆柱形蓄热器19的侧壁上。膨胀罐10的一端与平板集热器18的上集箱1-1连接,膨胀罐10的另一端经介质循环管路5-3与圆柱形蓄热器19的介质入口25连接,圆柱形蓄热器19的介质出口23经介质循环回路5-1与介质循环泵4的入口4-1连接,介质循坏泵4的出口4-2经介质循环回路5-2与平板集热器18的下集箱1-2连接,供热泵站9的入口与圆柱形蓄热器19上的热水出水口26连接。温光传感器8设置在集热器1上。介质循环泵4与控制装置7由导线44-2连接,温光传感器8与控制装置7由导线44-1连接,介质循环管路5内充满介质3。介质循环管路5是由铝塑复合管5-4和橡塑海绵管5-5组成,铝塑复合管5-4是由塑料管45及包裹在塑料管45内的铝合金管46压注成形的,铝塑复合管5-4包裹在橡塑海绵管5-5内。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集热器1为玻璃真空管热管集热器35,玻璃真空管热管集流器35由玻璃真空管热管36、集箱37组成,玻璃真空管热管36与集箱37的下端连接,在玻璃真空管热管36上端及集箱37内设有导热块38。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集热器1为玻璃真空管集热器39,玻璃真空管集热器39由上集箱40、下集箱41和玻璃真空管42组成,玻璃真空管42设置在上集箱40与下集箱41之间,在玻璃真空管42的中心设有导热管43。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蓄热器2的壳体30是圆台形、球形、椭圆形和矩形。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具体实施方式五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三、四不同的是它还包含辅助加热装置6,辅助加热装置6与蓄热器2的热水入水口及出水口连接。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三、四相同。其工作原理是太阳能集热器1吸热后,加热介质循环管路5内的内介3,使介质3成为高温介质,高温介质在介质循环泵4的推动下送入蓄热器2内的高效螺旋换热器32,介质携带的热量被蓄热器2内的水吸收,水温升高,水温达到所需温度时,温光传感器8将信号传给控制装置7,控制装置7控制供热泵站9,加热的热水便可用来洗浴或采暖。经热交换后介质3被冷却,又在介质循环泵4的作用下,回到集热器1内,再次被加热又进入蓄热器2内与水进行热交换,这样周而复始的反复循环,使蓄热器2内的水在温光传感器8、控制装置7的作用下保证所需温度,供热泵站9通过控制装置7供水,蓄热器2上的补水接头27及时补充蓄热器2内的水量。由于采用的介质3为不冻介质,因此无论气温如何低,只要有充足的阳光,该装置就能正常运行,又由于此种结构的蓄热器2在相同体积情况下,较其它结构的容积大,而且是按用量设计成足够大的容积,能在阳光充足时最大限度的蓄存热量,以备阳光不足时使用,另外配备了辅助加热装置6,以供特殊条件下使用。权利要求1.无冻蓄热式太阳能供热装置,它包含介质循环泵(4)、温光传感器(8)、膨胀罐(10),其特征在于它还包含集热器(1)、蓄热器(2)、介质循环管路(5)、控制装置(7)、供热泵站(9),膨胀罐(10)的一端与集热器(1)的上集箱连接,膨胀罐(10)的另一端经介质循环管路(5-3)与蓄热器(2)的介质入口连接,蓄热器(2)的介质出口经介质循环管路(5-1)与介质循环泵(4)的入口连接,介质循坏泵(4)的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怀彬程建民金霄黄波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省哈工大中俄科学技术合作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