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阀控制式太阳能热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6308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保温水箱上仅接有两根连接管,通过与其中一根连接管连接的N位M通电磁控制阀,完成实现太阳能热水器冷水进水管、热水出水管和上循环管为一体的电磁阀控制式太阳能热水器,其中电磁控制阀由阀体与控制电路构成,在阀体中至少有两个相互贯通的连接用管口,其中一根连接用管口用来与保温水箱外侧部连接管接通,另一根连接用管口用来与太阳集热板中的上环循管接通,在另一连接用管口侧部装有由电磁阀控制电路控制的阀芯;阀体上开有一根与连接用管口贯通的信号管,信号管端部可装有一个单向阀。(*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在保温水箱上仅接有两根连接管,通过与其中一根连接管连接的N位M通电磁控制阀,完成实现太阳能热水器冷水进水管、热水出水管和上循环管为一体的电磁阀控制式太阳能热水器,属太阳能热水器领域。太阳能热水器保温水箱上通常都有四根连接管,其中有一根连接管用做冷水进水管,另有一根连接管用做热水出水管,以保证太阳能保温水箱中都装有水;其它的一根连接管用做上循环管、另一根据连接管用做下循环管,以完成太阳能集热板中热水与保温水箱中冷水相互进行的热交换活动,所以通常都有四根连接管。有些将冷水管与下循环管合为一体方式,太阳能热水器也有至少三根连接管。这类太阳能热水器的缺点是取用热水时,冷水也会从冷水进水管逐渐入保温水箱,造成保温水箱内冷、热水混合,从而出现热损耗,让用户无法获得足够温度的热水;使用时易受冷水水压限制;保温水箱外接连接管开口处较多,引发散热快、外形不美观;每次使用热水时,须排空热水管道中存有的冷水,才能获得热水。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保温水箱与太阳能集热上循环管之间,接有一个N位M通的电磁控制阀,通过该电磁控制阀控制实现太阳能热水器的保温水箱冷水补给、热水取水、排空热水取水管中的余水和作上循环管四个功能,从而减少保温水箱连接管数量,改善保温效果;循环加热,使用热水不受冷水水压限制;绝冷热水混合现象,每次使用完热水后都能排空热水取水管的余水;冷水补水过程更可靠、抗冻的电磁阀控制式太阳能热水器。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完成的由太阳能集热板、保温水箱、支架和冷热取水管,上环循管和下环循管组成的电磁阀控制式太阳能热水器,其中电磁控制阀通过导线与控制电路连接,其特征是在保温水箱外侧部仅有两个连接口,一个连接口与太阳能集热板中的下循环管连接,另一个连接口与一个N位M通的电磁控制阀连接,其中N、M为自然数字;保温水箱侧部连接口内端接有一根软管,软管另一端头接有一个浮球;电磁控制阀由阀体与控制电路构成,在阀体中至少有两个相互贯通的连接用管口,其中一根连接用管口用来与保温水箱外侧部连接管接通,另一根连接用管口用来与太阳集热板中的上环循管接通,在另一连接用管口侧部装有由电磁阀控制电路控制的阀芯;阀体上开有一根与连接用管口贯通的信号管,信号管端部可装有一个单向阀;水位信号源可安装在保温水箱内壁内侧壁上,水位信号源(13)与信号管(35)接通;阀体的N位或M通两个自然数在2-10范围。本技术装置的工作原理是(以三位六通电磁控制阀为例)每个电磁控制阀(3)中有三个不同位置的连接用管口(32、33、37),形成六个通道,故称三位六通。其中阀芯(34)内至少有两个连接用管口(33、37)之间相互贯通。安装时,将其中一个连接用管口(32)与保温水箱(1)上的连接口(12)连接,另一个连接用管口(37)接在冷热水取水管(5)上,另一个连接用管口(33)接在太阳能集热板(2)的上循环管(6)上。使用时,先打开屋内的冷水阀门(T1、T2),关闭热水阀门(T3),操作控制电路,电磁阀(3)中的阀芯(34)移动,打开其中一个连接用管口(33),冷水从屋内冷水阀门(T1)后,经冷热取水管(5)、连接口(12)、软管(11)最终进到保温水箱(1)内,当保温水箱(1)中水位达到设定位置B点时,安装在保温水箱(1)保温壁中的水位信号源(13)发出信号,控制电路立即控制电磁阀的阀芯(34)移动,关闭其中的一个连接用管口(33),完成冷水进水工作。此时,电磁阀中的另一个连接用管口(37)与太阳能集热板(2)的上环循管(6)接通,太阳能热水器处于自然热循环状态,因保温水箱中的连接管(12)直接接有一根带浮球(14)的软管(11),使软管(11)出水口随时保持在水箱内的水位下面,从而保证保温水箱(1)中无论水量多少,整个太阳能热水器都都处于自然热循环状态。当需用热水时,关闭屋内冷水阀门(T1),操作控制电路,电磁控制阀(3)中的阀芯(34)移动,连接用热管口(37)打开,热水则从保温水箱(1)中的浮球软管(11)中取出,经电磁控制阀(3)、冷热取水管(5)和热水阀门(T3)后,流到屋内。在此过程中,冷水阀门(T1)是关闭的,冷水没有通道注入保温水箱(1)中,完全杜绝冷热水混合现象,不会影响用户获得保温水箱内蓄存的全部热水。当关闭屋内热水取水阀(T3)后,操作控制电路,电磁控制阀(3)的阀芯(34)回到原位,连接用热管口(37)再次关闭,热水出水口被关闭,此时,电磁控制阀(3)中的连接用管口(37)侧部单向阀(36),在屋内取水的压力作用下被打开,与单向阀(36)连接的信号管(35)中的水随之全部流出,整根冷热取水管(5)与大气连通,冷热取水管(5)中的热水就能全部流出排空;这样下一次取用热水时,就不会出现先排放存蓄在冷热取水管中的冷水,才能得到热水的现象,同时也具有防止冷热取水管冻坏的功能。本技术电磁控制阀(3)可直接安装在保温水箱(1)保温层内,也可安装连接在保温水箱(1)侧部管道上;阀体(31)中的连接用管口(33、37),可在由一个阀芯(34)同时控制,也可由两个阀芯(34)分别控制;连接用管口(33、37)可位于一块平面上(如图2所示),也可分别位于不同平面上,只要每根连接用管口(33、37)都与另一根连接用管口(32)相互贯通即可。在每个电磁控制阀(3)中,连接用管口(32、33)最少为两个。对大系统的太阳能热水器而言,为提高单位时间内进水量和出水量,可多增加几条冷热水取水管口,则安装的每个电磁控制阀中连接用管口(33、37)的也应随之增加。单个电磁控制阀最好为三位六通。本技术电磁阀的控制电路有很多种方式,从简单的电子管路和半导体电路,到复杂的集成电路,都能完成控制阀芯(34)移动的功能。本技术电磁阀控制式太阳能热水器具有保温效果更好,使用时不会保温水箱内不会发生冷、热水混合现象,整个太阳能热水器热水取水管道中全部热水都能排空,冷水进水更可靠,热水取水管抗冻等优点,是一种新型结构的太阳能热水器。下面附图所示实施例,就本技术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作进一步描述,但保护范围不限于实施例。附图说明图1为电磁阀控制式太阳能热水器整体安装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其中包括有一个实施例控制电磁控制阀工作的电路原理图。图2为电磁阀控制式太阳能热水器中阀体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实施例选取图1所示集成电路为本实施例的控制电路,控制电路放置在用屋内,其中集成块IC1选用555;电磁控制阀的阀体(31)选用图2所示的三位六通结构,其中两根连接用管口(33、37)分布在同一平面上,由一个阀芯(34)控制;电磁控制阀(3)选择安装在保温水箱(1)外部方式。打开屋内冷水阀门(T1、T2),关闭热水阀门(T3),此时保温水箱中的水位低于B时,控制电路中的集成块IC1为“低”电位,3输出“高”电位,D2点燃,电磁控制阀中的阀芯(34)移动,冷水经冷热取水管(5)、电磁控制阀(3)中的连接用管口(37)、软管(11)进到保温水箱(1)内,由于信号管(35)与连接用管口(37)相贯通,故信号管(35)中的水位与保温水箱(1)中的水位保持一致。当水位达到A位时,集成块IC1中的2、6均为“高”电位,3输出“低”电位,阀芯(3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电磁阀控制式太阳能热水器,由太阳能集热板(2)、保温水箱(1)、支架和冷热取水管(5),上环循管(6)和下环循管(7),其中电磁控制阀(3)和水位信号源(13)通过导线(4)与控制电路连接,其特征是在保温水箱(1)外侧部仅有两个连接口(12、15),一个连接口(15)与太阳能集热板(2)中的下循环管(7)连接,另一个连接口(12)与一个N位M通(其中N、M为自然数字)的电磁控制阀(3)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荣斌龚跃华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恒宇科技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3[中国|云南]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