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油田工作车自动化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6260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7: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新型油田工作车自动化控制装置,包括底座、滚轮、气缸、外侧板和推板,所述底座底端的拐角位置处皆固定有滚轮,所述底座顶端的一侧安装有推板,且推板一侧的底座上方设置有箱体,所述箱体底端的一侧固定有外侧板,所述外侧板一侧的底座顶端固定有等间距的防护机构,且防护机构的顶端与箱体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防护机构一侧的箱体底端铰接有固定板,且固定板底端的两侧皆设置有拆装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实现了该新型油田工作车结构便于倾倒的功能,实现了该新型油田工作车结构的防护功能,而且实现了该新型油田工作车结构便于拆装的功能。

Automatic control device of new type oil field working c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油田工作车自动化控制装置
本技术涉及工作车结构
,具体为新型油田工作车自动化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能源行业也不断发展,其中石油开发是重点的国家项目,其在开发过程中会用到油田工作车,现今市场上的此类油田工作车种类繁多,基本可以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但是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问题有以下几点:(1)传统的此类油田工作车在使用时由于其不便倾倒,使得其在使用时给使用者带来了极大的麻烦;(2)传统的此类油田工作车在使用时由于其防护功能低下,使得其在使用时会由于颠簸使得其内部的物料相互碰撞;(3)传统的此类油田工作车在使用时由于其不便拆装,使得其在使用时实用性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新型油田工作车自动化控制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装置不便倾倒、防护效果低下以及不便拆装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新型油田工作车自动化控制装置,包括底座、滚轮、气缸、外侧板和推板,所述底座底端的拐角位置处皆固定有滚轮,所述底座顶端的一侧安装有推板,且推板一侧的底座上方设置有箱体,所述箱体底端的一侧固定有外侧板,所述外侧板一侧的底座顶端固定有等间距的防护机构,且防护机构的顶端与箱体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防护机构一侧的箱体底端铰接有固定板,且固定板底端的两侧皆设置有拆装机构。优选的,所述防护机构的内部依次设置有底板、外壳、柱体、上板体、上侧板、第一弹簧以及连接块,所述底板的顶端固定有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柱体,且柱体的顶端延伸至外壳的外部并固定有上侧板,所述上侧板的顶端铰接有上板体。优选的,所述外壳底部与上侧板的顶部皆固定有连接块,且相邻连接块之间固定有第一弹簧。优选的,所述推板的外侧壁上固定有挂钩,且挂钩上方的推板之间固定有手推杆。优选的,所述箱体下方的底座顶端固定有气缸,且气缸的顶端延伸至外侧板的内部并通过铰接螺柱与外侧板的侧壁相铰接。优选的,所述拆装机构的内部依次设置有卡接槽、卡接块、推块、第二弹簧以及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下方的底座内部皆设置有卡接槽,所述卡接槽的内部皆设置有卡接块,且卡接块的顶端皆延伸至卡接槽的外部并固定有推块。优选的,所述卡接块一侧的外壁上皆固定有第二弹簧,且第二弹簧远离卡接块的一端皆与卡接槽的内壁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新型油田工作车自动化控制装置不仅实现了该新型油田工作车结构便于倾倒的功能,实现了该新型油田工作车结构的防护功能,而且实现了该新型油田工作车结构便于拆装的功能;(1)通过箱体底端的一侧固定外侧板,箱体下方的底座顶端固定气缸,且气缸的顶端延伸至外侧板的内部并通过铰接螺柱与外侧板的侧壁相铰接,实现了该新型油田工作车结构便于倾倒的功能,从而提高了该新型油田工作车结构使用时的便捷程度;(2)通过底板的顶端固定外壳,外壳的内部设置柱体,且柱体的顶端延伸至外壳的外部并固定上侧板,上侧板的顶端铰接上板体,外壳底部与上侧板的顶部固定连接块,且相邻连接块之间固定第一弹簧,实现了该新型油田工作车结构的防护功能,从而避免了该新型油田工作车结构使用时内部物料发生损坏现象;(3)通过连接板下方的底座内部设置卡接槽,卡接槽的内部设置卡接块,且卡接块的顶端延伸至卡接槽的外部并固定推块,卡接块一侧的外壁上固定第二弹簧,实现了该新型油田工作车结构便于拆装的功能,从而提高了该新型油田工作车结构使用时的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防护机构剖面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气缸局部放大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图1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防护机构;201、底板;202、外壳;203、柱体;204、上板体;205、上侧板;206、第一弹簧;207、连接块;3、滚轮;4、气缸;5、外侧板;6、铰接螺柱;7、挂钩;8、推板;9、手推杆;10、箱体;11、固定板;12、拆装机构;1201、卡接槽;1202、卡接块;1203、推块;1204、第二弹簧;1205、连接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新型油田工作车自动化控制装置,包括底座1、滚轮3、气缸4、外侧板5和推板8,底座1底端的拐角位置处皆固定有滚轮3,底座1顶端的一侧安装有推板8,推板8的外侧壁上固定有挂钩7,且挂钩7上方的推板8之间固定有手推杆9,便该工作车的使用;且推板8一侧的底座1上方设置有箱体10,箱体10下方的底座1顶端固定有气缸4,该气缸4的型号可为SC63X250,且气缸4的顶端延伸至外侧板5的内部并通过铰接螺柱6与外侧板5的侧壁相铰接,便于该工作车的倾倒;箱体10底端的一侧固定有外侧板5,外侧板5一侧的底座1顶端固定有等间距的防护机构2,且防护机构2的顶端与箱体10的底端固定连接;防护机构2的内部依次设置有底板201、外壳202、柱体203、上板体204、上侧板205、第一弹簧206以及连接块207,底板201的顶端固定有外壳202,外壳202的内部设置有柱体203,且柱体203的顶端延伸至外壳202的外部并固定有上侧板205,上侧板205的顶端铰接有上板体204,外壳202底部与上侧板205的顶部皆固定有连接块207,且相邻连接块207之间固定有第一弹簧206;使用该机构时,在工作车受撞击时,外壳202内部的上侧板205会对连接块207产生压力,同时,第一弹簧206会对其进行缓冲,从而避免了上侧板205与外壳202直接撞击;防护机构2一侧的箱体10底端铰接有固定板11,且固定板11底端的两侧皆设置有拆装机构12,拆装机构12的内部依次设置有卡接槽1201、卡接块1202、推块1203、第二弹簧1204以及连接板1205,连接板1205下方的底座1内部皆设置有卡接槽1201,卡接槽1201的内部皆设置有卡接块1202,且卡接块1202的顶端皆延伸至卡接槽1201的外部并固定有推块1203,卡接块1202一侧的外壁上皆固定有第二弹簧1204,且第二弹簧1204远离卡接块1202的一端皆与卡接槽1201的内壁固定连接;使用该机构时,首先,拉动推块1203,其会将卡接块1202拉至卡接槽1201的侧壁上,此时,将连接板1205放置于底座1的上方,再将卡接块1202放置于底座1顶部的卡接槽1201内部,再松开推块1203,其会在连接板1205的弹力作用下,将底座1与连接板1205锁紧,在通过固定螺柱将其进行固定。工作原理:使用时,该新型油田工作车结构外接电源,首先拉动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新型油田工作车自动化控制装置,包括底座(1)、滚轮(3)、气缸(4)、外侧板(5)和推板(8),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底端的拐角位置处皆固定有滚轮(3),所述底座(1)顶端的一侧安装有推板(8),且推板(8)一侧的底座(1)上方设置有箱体(10),所述箱体(10)底端的一侧固定有外侧板(5),所述外侧板(5)一侧的底座(1)顶端固定有等间距的防护机构(2),且防护机构(2)的顶端与箱体(10)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防护机构(2)一侧的箱体(10)底端铰接有固定板(11),且固定板(11)底端的两侧皆设置有拆装机构(12)。/n

【技术特征摘要】
1.新型油田工作车自动化控制装置,包括底座(1)、滚轮(3)、气缸(4)、外侧板(5)和推板(8),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底端的拐角位置处皆固定有滚轮(3),所述底座(1)顶端的一侧安装有推板(8),且推板(8)一侧的底座(1)上方设置有箱体(10),所述箱体(10)底端的一侧固定有外侧板(5),所述外侧板(5)一侧的底座(1)顶端固定有等间距的防护机构(2),且防护机构(2)的顶端与箱体(10)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防护机构(2)一侧的箱体(10)底端铰接有固定板(11),且固定板(11)底端的两侧皆设置有拆装机构(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油田工作车自动化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机构(2)的内部依次设置有底板(201)、外壳(202)、柱体(203)、上板体(204)、上侧板(205)、第一弹簧(206)以及连接块(207),所述底板(201)的顶端固定有外壳(202),所述外壳(202)的内部设置有柱体(203),且柱体(203)的顶端延伸至外壳(202)的外部并固定有上侧板(205),所述上侧板(205)的顶端铰接有上板体(20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油田工作车自动化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02)底部与上侧板(205)的顶部皆固定有连接块(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泰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油之福石油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