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发电功率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61821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7: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发电功率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具体涉及太阳能电池技术领域,包括防护板,所述防护板的底端匹配设置有支撑框架,且防护板的顶端表面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孔的顶端设置有密封圈,所述支撑框架的顶端表面设有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二定位孔与第一定位孔竖直共线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了定位插片一、第二插片二、长螺栓以及密封胶,定位插片一以及定位插片二依次穿过第一定位孔以及第一定位孔的内部,将长螺栓放入到定位插片一以及定位插片二之间,完成了防护板与支撑框架之间的安装,由阻挡区以及放置槽对晶硅太阳能电池限位,在防护板与晶硅太阳能电池的连接处涂上密封胶,保证了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密封性。

A high power solar cell modu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发电功率的太阳能电池组件
本技术涉及太阳能电池
,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高发电功率的太阳能电池组件。
技术介绍
太阳能电池组件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的核心部分,其作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然后将电送往蓄电池中存储起来,或推动负载工作,太阳能电池是一种有效地吸收太阳辐射能,利用光生伏打效应把光能转换成电能的器件,当太阳光照在半导体P-N结上,形成新的空穴-电子对,在P-N结电场的作用下,空穴由N区流向P区,电子由P区流向N区,接通电路后就形成电流。但是其在实际使用时,仍旧存在较多缺点,如晶硅太阳能电池安装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高发电功率的太阳能电池组件,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解决晶硅太阳能电池安装不便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发电功率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包括防护板,所述防护板的底端匹配设置有支撑框架,且防护板的顶端表面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孔的顶端设置有密封圈,所述支撑框架的顶端表面设有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二定位孔与第一定位孔竖直共线设置;所述第一定位孔的内部安装有定位插片二,所述定位插片二的一侧设置有定位插片一,所述定位插片一与定位插片二的结构相同,且定位插片一的底端表面设有凸起端,所述定位插片一与定位插片二的内壁均设有内螺纹,且定位插片一与定位插片二之间设置有长螺栓,所述长螺栓分别与定位插片二以及定位插片一之间螺纹连接。定位插片一以及定位插片二依次穿过第一定位孔以及第一定位孔的内部,将长螺栓放入到定位插片一以及定位插片二之间,拧动着长螺栓,完成了防护板与支撑框架之间的安装,由阻挡区以及放置槽对晶硅太阳能电池限位,在防护板与晶硅太阳能电池的连接处涂上密封胶,保证了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密封性。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定位插片一与定位插片二穿过密封圈的内部并与密封圈的表面贴合,实现了定位插片一与定位插片二的安装。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框架的顶端表面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内腔底端设置有加强筋,且放置槽的内部匹配安装有晶硅太阳能电池,便于晶硅太阳能电池的放置。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防护板的顶端表面靠近第一定位孔的一端设置有阻挡区,所述阻挡区覆盖在晶硅太阳能电池的上方,所述防护板与晶硅太阳能电池的连接处设有密封胶,对晶硅太阳能电池密封安装。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晶硅太阳能电池的中部设置有太阳能电池组,所述太阳能电池组的顶端设置有透光保护膜一,且太阳能电池组与透光保护膜一的连接处设置有粘接层一,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与透光保护膜一通过粘接层一粘接,实现了透光保护膜一的安装。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太阳能电池组的底端设置有透光保护膜二,所述透光保护膜二与太阳能电池组的连接处设置有粘接层二,实现透光保护膜二的安装。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透光保护膜二与太阳能电池组通过粘接层二粘接,且透光保护膜二的底端表面与放置槽的内腔贴合,透光保护膜二与放置槽接触。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本技术通过设置了定位插片一、第二插片二、长螺栓以及密封胶,定位插片一以及定位插片二依次穿过第一定位孔以及第一定位孔的内部,将长螺栓放入到定位插片一以及定位插片二之间,拧动着长螺栓,完成了防护板与支撑框架之间的安装,由阻挡区以及放置槽对晶硅太阳能电池限位,在防护板与晶硅太阳能电池的连接处涂上密封胶,保证了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密封性,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与现有技术相比,解决了晶硅太阳能电池安装不便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定位插片一安装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定位插片一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晶硅太阳能电池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为:1防护板、2阻挡区、3支撑框架、4晶硅太阳能电池、5密封胶、6长螺栓、7第一定位孔、8第二定位孔、9放置槽、10加强筋、11定位插片一、12凸起端、13内螺纹、14透光保护膜一、15粘接层一、16太阳能电池组、17粘接层二、18透光保护膜二、19密封圈、20定位插片二。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一实施例的高发电功率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包括防护板1,所述防护板1的底端匹配设置有支撑框架3,且防护板1的顶端表面设有第一定位孔7,所述第一定位孔7的顶端设置有密封圈19,所述支撑框架3的顶端表面设有第二定位孔8,所述第二定位孔8与第一定位孔7竖直共线设置;所述第一定位孔7的内部安装有定位插片二20,所述定位插片二20的一侧设置有定位插片一11,所述定位插片一11与定位插片二20的结构相同,且定位插片一11的底端表面设有凸起端12,所述定位插片一11与定位插片二20的内壁均设有内螺纹13,且定位插片一11与定位插片二20之间设置有长螺栓6,所述长螺栓6分别与定位插片二20以及定位插片一11之间螺纹连接。所述定位插片一11与定位插片二20穿过密封圈19的内部并与密封圈19的表面贴合。所述支撑框架3的顶端表面设有放置槽9,所述放置槽9的内腔底端设置有加强筋10,且放置槽9的内部匹配安装有晶硅太阳能电池4。所述防护板1的顶端表面靠近第一定位孔7的一端设置有阻挡区2,所述阻挡区2覆盖在晶硅太阳能电池4的上方,所述防护板1与晶硅太阳能电池4的连接处设有密封胶5。所述晶硅太阳能电池4的中部设置有太阳能电池组16,所述太阳能电池组16的顶端设置有透光保护膜一14,且太阳能电池组16与透光保护膜一14的连接处设置有粘接层一15,所述太阳能电池组16与透光保护膜一14通过粘接层一15粘接。所述太阳能电池组16的底端设置有透光保护膜二18,所述透光保护膜二18与太阳能电池组16的连接处设置有粘接层二17。所述透光保护膜二18与太阳能电池组16通过粘接层二17粘接,且透光保护膜二18的底端表面与放置槽9的内腔贴合。如图1-5所示,实施场景具体为: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晶硅太阳能电池4放入到放置槽9的内部,加强筋10增加了支撑框架3的稳定性,并将防护板1与支撑框架3匹配安装,第一定位孔7与第二定位孔8处于竖直共线,这时将定位插片一11以及定位插片二20依次穿过第一定位孔7以及第一定位孔8的内部,凸起端12位于支撑框架3的底端,这时将长螺栓6放入到定位插片一11以及定位插片二20之间,借助工具拧动着长螺栓6,当长螺栓6完全进入到定位插片一11以及定位插片二20的内部,完成了防护板1与支撑框架3之间的安装,由阻挡区2以及放置槽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发电功率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包括防护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1)的底端匹配设置有支撑框架(3),且防护板(1)的顶端表面设有第一定位孔(7),所述第一定位孔(7)的顶端设置有密封圈(19),所述支撑框架(3)的顶端表面设有第二定位孔(8),所述第二定位孔(8)与第一定位孔(7)竖直共线设置;/n所述第一定位孔(7)的内部安装有定位插片二(20),所述定位插片二(20)的一侧设置有定位插片一(11),所述定位插片一(11)与定位插片二(20)的结构相同,且定位插片一(11)的底端表面设有凸起端(12),所述定位插片一(11)与定位插片二(20)的内壁均设有内螺纹(13),且定位插片一(11)与定位插片二(20)之间设置有长螺栓(6),所述长螺栓(6)分别与定位插片二(20)以及定位插片一(11)之间螺纹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发电功率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包括防护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1)的底端匹配设置有支撑框架(3),且防护板(1)的顶端表面设有第一定位孔(7),所述第一定位孔(7)的顶端设置有密封圈(19),所述支撑框架(3)的顶端表面设有第二定位孔(8),所述第二定位孔(8)与第一定位孔(7)竖直共线设置;
所述第一定位孔(7)的内部安装有定位插片二(20),所述定位插片二(20)的一侧设置有定位插片一(11),所述定位插片一(11)与定位插片二(20)的结构相同,且定位插片一(11)的底端表面设有凸起端(12),所述定位插片一(11)与定位插片二(20)的内壁均设有内螺纹(13),且定位插片一(11)与定位插片二(20)之间设置有长螺栓(6),所述长螺栓(6)分别与定位插片二(20)以及定位插片一(11)之间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发电功率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插片一(11)与定位插片二(20)穿过密封圈(19)的内部并与密封圈(19)的表面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发电功率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3)的顶端表面设有放置槽(9),所述放置槽(9)的内腔底端设置有加强筋(10),且放置槽(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子涵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普未鲲合智慧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