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摄像头线束固定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61762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7: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线束固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载摄像头线束固定结构。包括摄像头主体、板端连接器和线束连接器;所述板端连接器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排针,所述线束连接器上设置有与所述排针相匹配的连接孔;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板端连接器相对应的安装孔,所述板端连接器通过排针电性连接在所述电路板上,所述排针贯穿设置在所述安装孔内,所述线束连接器通过连接孔与排针的配合与所述板端连接器相嵌接。本结构大大提高线束连接器与电路板之间的连接的抗拉强度,能有效保证摄像头的可靠性和牢固性,且排针连接方式实现了连接器的整体双绞,大大增加了摄像头信号的抗干扰性能,有效保证了整体线束的传输性能,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A fixed structure of vehicle camera harn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载摄像头线束固定结构
本技术涉及汽车线束固定
,尤其涉及一种车载摄像头线束固定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高清摄像头在汽车上的不断运用,其所承担的功能也越来越复杂。同时单位车辆高清摄像头使用的数量也越来越多,摄像头给车辆生产所带来的成本越来越高。尤其是线束方面,目前普遍使用的高清摄像头为数字LVDS信号,信号比较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因此需要采用专门的同轴屏蔽线束进行传输,整个传输过程,从连接器到线束都必须进行屏蔽设计,整体对线束的屏蔽要求较高。因此,也导致这种线束的价格非常昂贵,进而导致整个摄像头相关系统在车上整体价格居高不下。而在现有C2B方案中,可以采用的非屏蔽的双绞线和非屏蔽的连接器,这在连接器和线束上成本都可以得到很大的降低,但现有的非屏蔽连接器大部分只能通过内部软线与板端连接器连接,这样需要线束的一端采用小的连接器,一端连接大的连接器。由于不同的连接器对线径要求不一样,线束需要做大小线转接,提高了线束制作难度,并且导致线束在结构上抗拉强度较弱,组装过程非常容易损坏,造成产品不合格返工或报废的情况。在使用上,大小线转接的线束内部小线和线束转接位置的部分线束无法双绞,因此信号会受到干扰且容易衰减,导致摄像头的性能不佳,影响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而在转接组装时,需要将线束小的连接器穿过后盖接入电路板,再组装摄像头的壳体,组装过程存在盲操作,容易损坏产品,且效率低下,增加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不足),提供一种车载摄像头线束固定结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车载摄像头线束固定结构,包括摄像头主体、板端连接器和线束连接器;所述摄像头主体包括壳体和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设置在壳体内部;所述板端连接器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排针;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板端连接器相对应的安装孔,所述板端连接器通过排针的一端电性连接在所述电路板上,所述排针的另一端贯穿设置在所述安装孔内;所述线束连接器上设置有与所述排针相匹配的连接孔,所述线束连接器通过连接孔与排针的配合与所述板端连接器相嵌接,并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安装孔上。进一步的,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与所述板端连接器的排针相对应的对接孔,所述板端连接器通过排针与对接孔的配合固定安装在所述电路板上。进一步的,所述排针通过焊接将所述板端连接器固定在所述电路板上。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在安装孔外周还设置有与线束连接器的相匹配的定位槽;所述线束固定结构还包括第一定位件,所述线束连接器通过第一定位件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定位槽上。进一步的,所述线束固定结构还包括密封圈;所述线束连接器上设置有与密封圈相匹配的密封槽,所述密封槽设置在线束连接器与所述定位槽的对应处;所述密封圈套接设置在所述密封槽内。进一步的,所述线束连接器上设置有法兰孔,所述第一定位件与所述法兰孔相对应,所述线束连接器通过第一定位件与法兰孔的配合安装在所述壳体上。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包括前盖和后盖,所述线束固定结构还包括第二定位件,所述后盖通过第二定位件可拆卸安装在前盖上。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孔设置在所述后盖上。进一步的,所述板端连接器上排针的个数为四个。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结构通过排针完成线束连接器与电路板间的连接,大大提高线束连接器与电路板之间的连接的抗拉强度,不易出现断裂,能有效保证摄像头的可靠性和牢固性,且排针连接方式实现了连接器的整体双绞,大大增加了摄像头信号的抗干扰性能,使信号传输更加稳定,有效保证了整体线束的传输性能,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2)本结构的排针贯穿设置在壳体的安装孔上,组装时排针位置清晰明显,能保证线束连接器与排针的快速校准组装,组装过程不存在盲操作,解决了线束组装过程容易出现损坏的问题,大大提高产品合格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有效提高了产品的组装效率。(3)本结构在线束连接槽处设置密封槽和密封圈,防止水货外部杂物通过安装孔进入摄像头主体,提高了产品的防水性能和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线束固定结构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线束固定结构的爆炸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线束固定结构的局部爆炸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线束连接器的立体结构图。其中:1摄像头主体、2板端连接器、3线束连接器、4第一定位件、5密封圈、6第二定位件、11壳体、12电路板、21排针、31连接孔、32密封槽、33法兰孔、111前盖、112后盖、1121安装孔、1122定位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图1示出了本实施例中线束固定结构的正面剖视图;图2示出了本实施例线束固定结构的爆炸图;图3示出了本实施例线束固定结构的局部爆炸图;凸4示出了本实施例线束连接器的立体结构图。参阅1-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载摄像头线束固定结构,包括摄像头主体1,板端连接器2和线束连接器3;摄像头主体1包括壳体11和电路板12,电路板12设置在壳体11的内部,具体的,电路板12为ISPPCB板(In-SystemProgramming,在线编程;PrintedCircuitBoard,印刷电路板12)摄像头通过ISPPCB板进行内部信息与操作的编程、控制和处理,壳体11内还设置有传感器电路板(图未标),所述电路板12通过螺丝固定在传感器电路板上,从而固定在壳体11中,当然,电路板12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固定在壳体11中。另外的,板端连接器2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排针21,且线束连接器3上设置有与排针21相匹配的连接孔31。同时,壳体11上设置有与板端连接器2相对应的安装孔1121,板端连接器2通过排针21的一端电性连接在电路板12上,排针21的另一端贯穿设置在安装孔1121内,排针21配合嵌入连接孔31中,线束连接器3通过连接孔31与排针21的配合与板端连接器2相嵌接,线束连接器3内的导线通过排针21与板端连接器2相连接,从而完成线束连接器3与电路板12之间的电性连接。具体的,连接孔31的大小与排针21的大小相匹配,当排针21嵌入连接孔31中,连接孔31与排针21间形成一定的紧固力,同时排针21能对线束连接器3进行水平限位,有效防止线束连接器3在组装过程意外滑落,而出现脱离摄像头主体1或板端连接器2的情况。该结构的好处在于,本实施例在设置在壳体11内的电路板12上安装板端连接器2,且板端连接器2上设置有排针21,电路板12通过排针21与壳体11外部的线束连接器3电性连接,大大简化了车载摄像头线束的组装结构。同时,本结构的通过排针21直接实现线束连接器3与电路板12之间的连接,相比市场线束连接的大小线转接方式,本结构的大大提高线束连接器3与电路板12之间的抗拉强度,不易出现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载摄像头线束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摄像头主体(1)、板端连接器(2)和线束连接器(3);所述摄像头主体(1)包括壳体(11)和电路板(12),所述电路板(12)设置在壳体(11)内部;所述板端连接器(2)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排针(21);所述壳体(11)上设置有与所述板端连接器(2)相对应的安装孔(1121),所述板端连接器(2)通过排针(21)的一端电性连接在所述电路板(12)上,所述排针(21)的另一端贯穿设置在所述安装孔(1121)内;所述线束连接器(3)上设置有与所述排针(21)相匹配的连接孔(31),所述线束连接器(3)通过连接孔(31)与排针(21)的配合与所述板端连接器(2)相嵌接,并安装在所述壳体(11)的安装孔(1121)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摄像头线束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摄像头主体(1)、板端连接器(2)和线束连接器(3);所述摄像头主体(1)包括壳体(11)和电路板(12),所述电路板(12)设置在壳体(11)内部;所述板端连接器(2)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排针(21);所述壳体(11)上设置有与所述板端连接器(2)相对应的安装孔(1121),所述板端连接器(2)通过排针(21)的一端电性连接在所述电路板(12)上,所述排针(21)的另一端贯穿设置在所述安装孔(1121)内;所述线束连接器(3)上设置有与所述排针(21)相匹配的连接孔(31),所述线束连接器(3)通过连接孔(31)与排针(21)的配合与所述板端连接器(2)相嵌接,并安装在所述壳体(11)的安装孔(112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摄像头线束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12)上设置有与所述板端连接器(2)的排针(21)相对应的对接孔,所述板端连接器(2)通过排针(21)与对接孔的配合固定安装在所述电路板(1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摄像头线束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针(21)通过焊接将所述板端连接器(2)固定在所述电路板(12)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摄像头线束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1)在安装孔(1121)外周还设置有与线束连接器(3)的相匹配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康林益金黄海晨董育灵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德赛西威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