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冲击振动能力强的电磁继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5672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5: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冲击振动能力强的电磁继电器,包括底座,以及设置在该底座的接触系统、磁路系统,接触系统包括设有动触点的常开动簧、设有动触点的常闭动簧、设有静触点的常开静簧、设有静触点的常闭静簧、推动卡,常开动簧与常开静簧配合,常闭动簧与常闭静簧配合,常开动簧、常闭动簧通过推动卡与磁路系统的衔铁连接,且常开动簧的动触点与常闭动簧的动触点相背离;推动卡相对常开动簧具有第一空行程,推动卡相对常闭动簧具有第二空行程,第一空行程小于第二空行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借助常开端较小的间隙以及常开动簧产生变形的力来提升常闭端的抗振动能力。

An electromagnetic relay with strong shock and vibration resist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冲击振动能力强的电磁继电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磁继电器,特别是涉及一种抗冲击振动能力强的电磁继电器。
技术介绍
电磁继电器,尤其是推动卡式电磁继电器,通常是磁路系统励磁后,衔铁在电磁吸力的作用下,向拍合极面运动,同时通过推动卡带动动簧片运动,实现电路的通断。推动卡相对动簧需要设置一定量的空行程,以保证触点间隙。对于具有多组触点结构的继电器,为了保证继电器可靠动作,通常要求常闭端触点的静合压力要比常开端的分断力小,因此常闭端触点组的抗冲击振动能力较弱。接触系统的抖断是电磁继电器在振动环境条件下的主要失效模式,常闭端触点主要是用于信号监测作用,当继电器受振动导致触点发生抖断时,则会使产品工作不正常、不稳定、失灵、甚至不能工作等。因此提高电磁继电器的耐力学环境能力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通常现有技术为了提升常闭触点端的抗振动能力,往往是通过加厚动簧片和加大动簧片静合压力来改进,但这需要增加继电器的线圈功耗,从而增加了整个继电器的生产成本,降低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现有的电磁继电器,受产品体积、线圈功耗的要求的影响,动簧片强度都比较薄弱,衔铁的重量也很难有效减小,而导致常闭端触点抗冲击振动能力弱的主因基本是继电器受振动使得推动卡会撞击动簧片导致触点发生抖断导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抗冲击振动能力强的电磁继电器,用于解决常闭端抗冲击能力弱的问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抗冲击振动能力强的电磁继电器,包括底座,以及设置在该底座的接触系统、磁路系统,接触系统包括设有动触点的常开动簧、设有动触点的常闭动簧、设有静触点的常开静簧、设有静触点的常闭静簧、推动卡,常开动簧与常开静簧配合,常闭动簧与常闭静簧配合,常开动簧、常闭动簧通过推动卡与磁路系统的衔铁连接,且常开动簧的动触点与常闭动簧的动触点相背离;推动卡相对常开动簧具有第一空行程,推动卡相对常闭动簧具有第二空行程,第一空行程小于第二空行程。进一步的,所述常开动簧、常闭动簧分别设有凹槽,该凹槽具有靠近动触点的第一槽壁和远离动触点的第二槽壁;所述推动卡设有沿其移动方向分布的第一凸台、第二凸台,第一凸台位于常开动簧的凹槽内,且该第一凸台与凹槽的第一槽壁之间的间隙构成所述第一空行程;第二凸台位于常闭动簧的凹槽内,且该第二凸台与凹槽的第二槽壁之间的间隙构成所述第二空行程。进一步的,所述常开动簧、常闭动簧分别包括簧片本体,簧片本体头部一侧设有所述动触点,簧片本体头部另一侧设有延伸片,该延伸片与簧片本体头部围成所述凹槽;所述凹槽的端口朝下。进一步的,所述延伸片呈倒L型,所述延伸片与簧片本体一体成型。进一步的,所述簧片本体尾部固定有动簧引出片。进一步的,与所述常开动簧的凹槽配合的第一凸台的数量为两个,该两第一凸台沿所述推动卡的方向分布,并相对设置;与所述常闭动簧的凹槽配合的第二凸台的数量为两个,该两第二凸台沿所述推动卡的方向分布,并相对设置。进一步的,所述推动卡与所述底座配合有限位结构,以限制所述推动卡的移动行程。进一步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所述底座上设置的限位槽和所述推动卡上设置的限位凸台,限位凸台滑动配合于限位槽内。进一步的,所述常开动簧、常闭动簧、常开静簧、常闭静簧的数量分别为至少两个,该至少两常开动簧沿所述底座的宽度方向并列设置,该至少两常闭动簧沿所述底座的宽度方向并列设置;常开静簧与常开动簧一一对应,常闭静簧与常闭动簧一一对应。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由于推动卡相对常开动簧的第一空行程小于推动卡相对常闭动簧的第二空行程,使得继电器晃动时,推动卡会先撞击到常开动簧,常开动簧产生一定的变形量后,推动卡才会接触到常闭动簧,从而得以借助常开端较小的间隙以及常开动簧产生变形的力来提升常闭端的抗振动能力。2、所述凹槽、第一凸台、第二凸台用于实现所述第一空行程、第二空行程,具有结构简单、装配便捷等特点。3、所述常开动簧、常闭动簧分别包括所述簧片本体、延伸片,结构非常简单、装配便捷。4、所述推动卡与底座配合有限位结构,可限制推动卡的移动行程,也限制了推动卡的晃动行程,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本技术的抗冲击振动能力。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一种抗冲击振动能力强的电磁继电器不局限于实施例。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构造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常开动簧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常闭动簧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推动卡的俯视图;图5是本技术的常开动簧、常闭动簧的装配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7是图6的A-A剖视图;图8是图7中D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9是图7中E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10是图6的B-B剖视图;图11是图10中C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请参见图1-图11所示,本技术的一种抗冲击振动能力强的电磁继电器,包括底座1,以及设置在该底座1的接触系统、磁路系统,接触系统包括设有动触点22的常开动簧2、设有动触点42的常闭动簧4、设有静触点31的常开静簧3、设有静触点51的常闭静簧5、推动卡7,常开动簧2与常开静簧3配合,常闭动簧4与常闭静簧5配合,常开动簧2、常闭动簧4通过推动卡7与磁路系统的衔铁6连接,且常开动簧2的动触点与常闭动簧4的动触点相背离;推动卡7相对常开动簧2具有第一空行程8,推动卡7相对常闭动簧4具有第二空行程9,第一空行程8小于第二空行程9。本实施例中,所述常开动簧2设有端口朝下的凹槽24,该凹槽24具有靠近动触点22的第一槽壁241和远离动触点22的第二槽壁242。所述常闭动簧4也设有端口朝下的凹槽44,该凹槽44具有靠近动触点42的第一槽壁241和远离动触点42的第二槽壁442。所述推动卡7设有沿其移动方向分布的第一凸台71、第二凸台72,第一凸台71位于常开动簧2的凹槽24内,且该第一凸台71与凹槽的第一槽壁241之间的间隙构成所述第一空行程8,如图8所示。第二凸台72位于常闭动簧4的凹槽44内,且该第二凸台72与凹槽44的第二槽壁442之间的间隙构成所述第二空行程9,如图9所示。如图2所示,所述常开动簧2具体包括簧片本体21,簧片本体21头部一侧设有所述动触点22,簧片本体21头部另一侧设有延伸片23,该延伸片23与簧片本体21头部围成所述凹槽24。具体,所述延伸片23呈倒L型,并与簧片本体21一体成型。簧片本体21尾部固定有动簧引出片25。如图3所示,所述常闭动簧4包括簧片本体41,簧片本体41头部一侧设有所述动触点42,簧片本体41头部另一侧设有延伸片43,该延伸片43与簧片本体41头部围成所述凹槽44。所述延伸片43呈倒L型,且延伸片43与簧片本体41一体成型。簧片本体41尾部固定有动簧引出片45。本实施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冲击振动能力强的电磁继电器,包括底座,以及设置在该底座的接触系统、磁路系统,接触系统包括设有动触点的常开动簧、设有动触点的常闭动簧、设有静触点的常开静簧、设有静触点的常闭静簧、推动卡,常开动簧与常开静簧配合,常闭动簧与常闭静簧配合,常开动簧、常闭动簧通过推动卡与磁路系统的衔铁连接,且常开动簧的动触点与常闭动簧的动触点相背离;推动卡相对常开动簧具有第一空行程,推动卡相对常闭动簧具有第二空行程,其特征在于:第一空行程小于第二空行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冲击振动能力强的电磁继电器,包括底座,以及设置在该底座的接触系统、磁路系统,接触系统包括设有动触点的常开动簧、设有动触点的常闭动簧、设有静触点的常开静簧、设有静触点的常闭静簧、推动卡,常开动簧与常开静簧配合,常闭动簧与常闭静簧配合,常开动簧、常闭动簧通过推动卡与磁路系统的衔铁连接,且常开动簧的动触点与常闭动簧的动触点相背离;推动卡相对常开动簧具有第一空行程,推动卡相对常闭动簧具有第二空行程,其特征在于:第一空行程小于第二空行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冲击振动能力强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常开动簧、常闭动簧分别设有凹槽,该凹槽具有靠近动触点的第一槽壁和远离动触点的第二槽壁;所述推动卡设有沿其移动方向分布的第一凸台、第二凸台,第一凸台位于常开动簧的凹槽内,且该第一凸台与凹槽的第一槽壁之间的间隙构成所述第一空行程;第二凸台位于常闭动簧的凹槽内,且该第二凸台与凹槽的第二槽壁之间的间隙构成所述第二空行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冲击振动能力强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常开动簧、常闭动簧分别包括簧片本体,簧片本体头部一侧设有所述动触点,簧片本体头部另一侧设有延伸片,该延伸片与簧片本体头部围成所述凹槽;所述凹槽的端口朝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立芹林正极刘金枪
申请(专利权)人:漳州宏发电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