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何满潮专利>正文

一种深部地层储能及利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45269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深部地层储能及利用系统,该系统包括:储热库,供热/制冷终端及储冷库,各设备之间通过管线依次连接;另有热泵空调并连在供热/制冷终端两边的管线上。其中储热库及储冷库位于地层深部。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系统可以在夏季把热能源储存于深部地层热能库,在冬季把冷能源储存于深部地层冷能库,通过地表建筑物热泵空调系统,在冬季把热水源抽出来供暖,在夏季把冷水源抽出来制冷,实现“夏灌冬用”进行供热,“冬灌夏用”解决制冷的反季节循环利用,即为循环性能源利用,形成城市开放性供热与制冷系统。不仅解决了供热制冷问题,而且节约了能源,避免了环境污染问题。(*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深部地层储能及利用系统,以实现反季节能源循环利用的技术。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大、中、小型企业对能源的需求迅速增长。在这大量能源消费的同时,不仅加大了环境污染,也造成了大量的能源浪费。在如今能源十分短缺的形势下,这种能源利用方式及其造成的负面影响是与国民经济发展极不适宜的。一方面,现代城市人口密集,家庭中大量使用制冷空调,在给家庭带来凉爽的同时,也把热能排放到城市大气中,据测算一座面积50000平方米的现代建筑,废热排放就高达6500KW,其结果必然形成城市的“热岛效应”,造成城市气温升高,给城市环境带来了严重的热污染。除了制冷空调外,还有大量的工业废水、城市污水、湖水以及地热尾水等低品位热源被闲置或直接排放,也给城市环境带来热污染。另一方面,这些能量的直接排放,而不通过先进技术加以利用,也是对能源及资源的极大浪费,比如,如果能把1000多座面积50000m2的现代建筑的废热排放完全加以利用,那就相当于一座大中型的水电站。而在冬季为了供暖又把冷的能源直接排放掉,即为直线性能源利用,不仅造成能源浪费,而且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在目前,循环经济理论已受到国内外学者重视,在能源方面,逐渐由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向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转化。因此,利用深部地层储能,实行反季节循环利用技术工艺,不仅能够降低大气的热(冷)污染,而且也大大提高了能源的利用效率。对于保护环境,节支能源,是循环经济实施的重大举措,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采用深部地层蓄能技术,把人们生活中和工业生产中以水为介质(地热尾水、工业废水、城市污水、湖水)排放的热能和冷能分别储藏于深部地层的热能库和冷能库,通过水源热泵空调实现反季节循环利用,达到冬季供热和夏季制冷的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深部地层储能及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用于储存热能源的储热装置;一个用于储存冷能源的储冷装置;一个通过管线分别与所述储热装置和储冷装置相连的热泵空调装置;与所述热泵空调通过管线连接、从而接受供热和制冷的多个供热/制冷终端。所述储热装置和所述储冷装置设置在深层岩层中。所述供热/制冷终端为建筑物中的暖气/空调设备。所述储热装置还与包括工业废水、城市污水、湖水或地热尾水在内的低品位热源相连。采用本技术的系统可以在夏季把热能源储存于深部地层热能库,在冬季把冷能源储存于深部地层冷能库,通过地表建筑物热泵空调系统,在冬季把热水源抽出来供暖,在夏季把冷水源抽出来制冷,实现“夏灌冬用”进行供热,“冬灌夏用”解决制冷的反季节循环利用,即为循环性能源利用,形成城市开放性供热与制冷系统。不仅解决了供热制冷问题,而且节约了能源,避免了环境的污染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深部地层储能及利用系统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内容进行详细的描述,但应该理解本技术的范围并不限于此。图1给出了本技术的深部地层储能及利用系统的具体实施示意图。由图中可见该系统包括储热库3,储冷库4,热泵空调2及供热/制冷终端1。在储热库3、储冷库4以及供热/制冷终端1之间通过管线连接成为一个开放的回路,热泵空调2并连在两端的管线之上。本技术的储热库3、储冷库4位于地层深部的岩层中。另外,本技术的储热库3也可通过管线与工业废水、城市污水、湖水以及地热尾水等低品位热源相连。利用本技术的系统,在夏季可以把热能源通过水介质储存于深部地层热能库,在冬季把冷能源通过水介质储存于深部地层冷能库,通过地表建筑物热泵空调系统,在冬季把热水源抽出来供暖,在夏季把冷水源抽出来制冷,实现“夏灌冬用”进行供热,“冬灌夏用”解决制冷的反季节循环利用,即为循环性能源利用,形成城市开放性供热与制冷系统。不仅解决了供热制冷问题,而且节约了能源,避免了环境的污染问题。权利要求1.一种深部地层储能及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用于储存热能源的储热装置;一个用于储存冷能源的储冷装置;一个通过管线分别与所述储热装置和储冷装置相连的热泵空调装置;与所述热泵空调通过管线连接、从而接受供热和制冷的多个供热/制冷终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热装置和所述储冷装置设置在深层岩层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热/制冷终端为建筑物中的暖气/空调设备。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热装置还与包括工业废水、城市污水、湖水或地热尾水在内的低品位热源相连。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深部地层储能及利用系统,该系统包括储热库,供热/制冷终端及储冷库,各设备之间通过管线依次连接;另有热泵空调并连在供热/制冷终端两边的管线上。其中储热库及储冷库位于地层深部。采用本技术的系统可以在夏季把热能源储存于深部地层热能库,在冬季把冷能源储存于深部地层冷能库,通过地表建筑物热泵空调系统,在冬季把热水源抽出来供暖,在夏季把冷水源抽出来制冷,实现“夏灌冬用”进行供热,“冬灌夏用”解决制冷的反季节循环利用,即为循环性能源利用,形成城市开放性供热与制冷系统。不仅解决了供热制冷问题,而且节约了能源,避免了环境污染问题。文档编号F24J3/00GK2606867SQ03200528公开日2004年3月17日 申请日期2003年1月9日 优先权日2003年1月9日专利技术者何满潮, 李春华 申请人:何满潮, 李春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深部地层储能及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用于储存热能源的储热装置;一个用于储存冷能源的储冷装置;一个通过管线分别与所述储热装置和储冷装置相连的热泵空调装置;与所述热泵空调通过管线连接、从而接受供热和制冷的多个供热/ 制冷终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满潮李春华
申请(专利权)人:何满潮李春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