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套筒外壁打磨装置的稳定型夹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52396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4: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套筒外壁打磨装置的稳定型夹具装置,包括回收室、剪刀架、限位件和底座,所述底座底部的四个拐角处均固定有减震套筒,且底座内部的两端均设置有回收室,所述底座的顶端固定有槽体,且槽体内部设置有转杆,所述剪刀架一侧的两端均设置有限位件,且限位件的外侧固定有套筒主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安装有底座、槽体、第二电机、转杆、驱动块、固定杆、第一电机、固定座、电动推杆、剪刀架、限位件以及套筒主体,使得将限位件插入到套筒主体内部,电动推杆推动滑块在滑槽内相背移动,使得剪刀架带动两个限位件相背移动,支撑在套筒主体的内部,进而将套筒主体进行固定限位。

A kind of stable fixture for the grinding device of the outer wall of the slee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套筒外壁打磨装置的稳定型夹具装置
本技术涉及夹具装置
,具体为一种用于套筒外壁打磨装置的稳定型夹具装置。
技术介绍
夹具装置是指机械制造过程中用来固定加工对象,使之占有正确的位置,以接受施工或检测的装置,在套筒外壁打磨时,需要用到夹具装置来将套筒固定,以避免在打磨的过程中套筒发生跑偏或移位,但是现有的夹具装置大多结构简单,功能单一,具体存在如下问题;1、现有的夹具装置大多不利于固定限位不同规格的套筒,而且大多是固定在套筒的外部,使得对打磨造成一定的阻碍,容易出现打磨死角;2、现有的夹具装置大多不具备废料收集的功能,打磨时产生的废料碎屑不仅对环境会造成污染,也会带来一定的资源浪费;3、现有的夹具装置稳定性较差,打磨时容易晃动,给打磨工作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套筒外壁打磨装置的稳定型夹具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不利于固定限位不同规格的套筒、打磨容易产生死角、不具备废料收集的功能以及稳定性较差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套筒外壁打磨装置的稳定型夹具装置,包括回收室、剪刀架、限位件和底座,所述底座底部的四个拐角处均固定有减震套筒,且底座内部的两端均设置有回收室,所述底座的顶端固定有槽体,且槽体内部设置有转杆,所述槽体的一端固定有第二电机,且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与转杆连接,所述转杆的两端均套设有驱动块,且驱动块的顶端均通过固定杆固定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均通过转轴固定有固定座,且固定座的一侧铰接有剪刀架,所述剪刀架一侧的两端均设置有限位件,且限位件的外侧固定有套筒主体。优选的,所述减震套筒内部的一侧均固定有齿条,且减震套筒内部的中央位置处设置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底部均匀通过复位弹簧与减震套筒内部的底端连接。优选的,所述活动杆上通过连轴设置有齿轮,且齿轮与齿条咬合。优选的,所述回收室内部的顶端通过抽气风机与槽体的顶端相连通,且回收室内部的中央位置处均设置有滤网。优选的,所述回收室内部的底端均设置有收集槽,且收集槽的两侧均设置有滑片,所述回收室内部的两侧均设置有与滑片相匹配的滑轨。优选的,所述固定座靠近剪刀架一侧的两端均设置有滑槽,且固定座的一侧的中央位置处固定有2个电动推杆,所述剪刀架一侧的两端分别通过滑块与滑槽连接,且滑块的一侧均与剪刀架相铰接,所述滑块均与电动推杆的输出端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用于套筒外壁打磨装置的稳定型夹具装置通过安装有底座、槽体、第二电机、转杆、驱动块、固定杆、第一电机、固定座、电动推杆、剪刀架、限位件以及套筒主体,使得将限位件插入到套筒主体内部,电动推杆推动滑块在滑槽内相背移动,使得剪刀架带动两个限位件相背移动,支撑在套筒主体的内部,进而将套筒主体进行固定限位,便于固定不同直径的套筒主体,固定在套筒主体内部避免对外壁打磨造成阻碍,此外,第二电机带动转杆旋转,转杆上设置两个相对的螺纹面,使得驱动块在转杆上相互靠近或分开,便于根据套筒主体的长度进行固定位置的调节。(2)该用于套筒外壁打磨装置的稳定型夹具装置通过安装有回收室、抽气风机、滤网以及收集槽,抽气风机连通槽体与回收室,将打磨过程中产生的粉尘碎屑抽入到回收室中,经过滤网过滤掉杂质后废料落入收集槽中,收集槽的两端均固定有滑片,回收室内部的两侧均设置有与滑片相匹配的滑轨,通过在滑轨中滑动滑片可以将收集槽抽出进行取料。(3)该用于套筒外壁打磨装置的稳定型夹具装置通过安装有减震套筒、齿条、活动杆、齿轮以及复位弹簧,装置运行时产生的震动力使得底座向下挤压活动杆,活动杆通过连轴带动齿轮在齿条之间转动,对装置的晃动幅度进行缓冲和吸震,活动杆的底部对复位弹簧也造成挤压,通过复位弹簧的伸缩回弹吸收一部分的震动力,起到了辅助减震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回收室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减震套筒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图1中A处放大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减震套筒;101、齿条;102、活动杆;103、齿轮;104、复位弹簧;2、回收室;3、槽体;4、驱动块;5、固定杆;6、第一电机;7、固定座;8、剪刀架;9、套筒主体;10、限位件;11、转杆;12、第二电机;13、底座;14、抽气风机;15、滤网;16、收集槽;17、滑块;18、电动推杆;19、滑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用于套筒外壁打磨装置的稳定型夹具装置,包括回收室2、剪刀架8、限位件10和底座13,底座13底部的四个拐角处均固定有减震套筒1,减震套筒1内部的一侧均固定有齿条101,且减震套筒1内部的中央位置处设置有活动杆102,活动杆102的底部均匀通过复位弹簧104与减震套筒1内部的底端连接,活动杆102上通过连轴设置有齿轮103,且齿轮103与齿条101咬合;装置运行时产生的震动力使得底座13向下挤压活动杆102,活动杆102通过连轴带动齿轮103在齿条101之间转动,对装置的晃动幅度进行缓冲和吸震,活动杆102的底部对复位弹簧104也造成挤压,通过复位弹簧104的伸缩回弹吸收一部分的震动力,起到了辅助减震的作用;且底座13内部的两端均设置有回收室2底座13的顶端固定有槽体3,回收室2内部的顶端通过抽气风机14与槽体3的顶端相连通,且回收室2内部的中央位置处均设置有滤网15,回收室2内部的底端均设置有收集槽16,且收集槽16的两侧均设置有滑片,回收室2内部的两侧均设置有与滑片相匹配的滑轨;抽气风机14连通槽体3与回收室2,将打磨过程中产生的粉尘碎屑抽入到回收室2中,经过滤网15过滤掉杂质后废料落入收集槽16中,收集槽16的两端均固定有滑片,回收室2内部的两侧均设置有与滑片相匹配的滑轨,通过在滑轨中滑动滑片可以将收集槽16抽出进行取料;且槽体3内部设置有转杆11,槽体3的一端固定有第二电机12,且第二电机12的输出端与转杆11连接,转杆11的两端均套设有驱动块4,且驱动块4的顶端均通过固定杆5固定有第一电机6,第一电机6和第二电机12的型号可为Y90S-2,第一电机6的输出端均通过转轴固定有固定座7,且固定座7的一侧铰接有剪刀架8,剪刀架8一侧的两端均设置有限位件10,且限位件10的外侧固定有套筒主体9,固定座7靠近剪刀架8一侧的两端均设置有滑槽19,且固定座7的一侧的中央位置处固定有2个电动推杆18,电动推杆18的型号可为ant35,剪刀架8一侧的两端分别通过滑块17与滑槽19连接,且滑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套筒外壁打磨装置的稳定型夹具装置,包括回收室(2)、剪刀架(8)、限位件(10)和底座(1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3)底部的四个拐角处均固定有减震套筒(1),且底座(13)内部的两端均设置有回收室(2),所述底座(13)的顶端固定有槽体(3),且槽体(3)内部设置有转杆(11),所述槽体(3)的一端固定有第二电机(12),且第二电机(12)的输出端与转杆(11)连接,所述转杆(11)的两端均套设有驱动块(4),且驱动块(4)的顶端均通过固定杆(5)固定有第一电机(6),所述第一电机(6)的输出端均通过转轴固定有固定座(7),且固定座(7)的一侧铰接有剪刀架(8),所述剪刀架(8)一侧的两端均设置有限位件(10),且限位件(10)的外侧固定有套筒主体(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套筒外壁打磨装置的稳定型夹具装置,包括回收室(2)、剪刀架(8)、限位件(10)和底座(1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3)底部的四个拐角处均固定有减震套筒(1),且底座(13)内部的两端均设置有回收室(2),所述底座(13)的顶端固定有槽体(3),且槽体(3)内部设置有转杆(11),所述槽体(3)的一端固定有第二电机(12),且第二电机(12)的输出端与转杆(11)连接,所述转杆(11)的两端均套设有驱动块(4),且驱动块(4)的顶端均通过固定杆(5)固定有第一电机(6),所述第一电机(6)的输出端均通过转轴固定有固定座(7),且固定座(7)的一侧铰接有剪刀架(8),所述剪刀架(8)一侧的两端均设置有限位件(10),且限位件(10)的外侧固定有套筒主体(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套筒外壁打磨装置的稳定型夹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套筒(1)内部的一侧均固定有齿条(101),且减震套筒(1)内部的中央位置处设置有活动杆(102),所述活动杆(102)的底部均匀通过复位弹簧(104)与减震套筒(1)内部的底端连接。


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秀娣陈光远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井升机车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