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光板、背光模组及双面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50494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4:09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导光板、背光模组及双面显示装置。该导光板包括:导光板本体,导光板本体包括第一出光面、与第一出光面相对的第二出光面、以及至少一连接第一出光面和第二出光面的入光面;导光板本体内部沿垂直于入光面的方向设置有至少一端开口的反射通道,反射通道的开口端与入光面平齐。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导光板,在导光板本体内部沿垂直于入光面的方向设置反射通道,使得布置在入光面一端的光源的入射光线能够在整个反射通道内部反射传导,且能够从两侧的出光面射出实现双面出光,减小整个背光模组的厚度,进而减小显示装置的体积;同时设有开口的反射通道能够保证光源在其内部具有足够的散热空间,有利于提高显示装置的使用寿命。

Light guide plate, backlight module and double-sided display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导光板、背光模组及双面显示装置
本申请涉及液晶显示
,具体而言,本申请涉及一种导光板、背光模组及双面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器具有高空间利用率、低功耗、无辐射以及低电磁干扰等优越特性,在电视、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中被广泛使用。随着液晶显示器的应用领域进一步加大,具有双面显示功能的液晶显示器也在某些领域开始被应用被消费者认同,比如:收银、点餐、电子广告牌等。目前,现有的双面显示装置内部主要通过将两块单面显示的背光模组通过背部接触连接来实现双面显示,但这种结构设计的双面显示装置体积大,且不利于散热。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针对现有方式的缺点,提出一种导光板、背光模组及双面显示装置,用以解决现有双面显示装置体积大且不利于散热的问题。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导光板,包括:导光板本体,所述导光板本体包括第一出光面、与所述第一出光面相对的第二出光面、以及至少一连接所述第一出光面和所述第二出光面的入光面;所述导光板本体内部沿垂直于所述入光面的方向设置有至少一端开口的反射通道,所述反射通道的开口端与所述入光面平齐。可选地,所述反射通道包括:靠近所述第一出光面且朝向所述第二出光面的第一反射面、以及靠近所述第二出光面且朝向所述第一出光面的第二反射面;所述第一出光面中与所述第一反射面对应的部分向外凸起、并与所述第一反射面之间形成第一反射罩;所述第二出光面中与所述第二反射面对应的部分向外凸起、并与所述第二反射面之间形成第二反射罩;所述第一反射罩和所述第二反射罩内均布置有用于将光线反射回所述反射通道内的反射粒子。可选地,所述反射通道中平行于所述入光面的截面为圆形,所述第一反射罩和所述第二反射罩均为厚度均匀的圆弧形结构;所述第一出光面的表面布置有用于实现均匀出光的第一网点结构,所述第二出光面的表面布置有用于实现均匀出光的第二网点结构。可选地,所述第一网点结构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反射罩的外表面的复数个第一光学网点、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反射罩两侧的复数个第二光学网点,复数个所述第一光学网点在所述第一反射罩的外表面均匀布置,复数个所述第二光学网点的尺寸自靠近所述第一反射罩向远离所述第一反射罩的方向依次增大;所述第二网点结构包括:位于所述第二反射罩的外表面的复数个第三光学网点、以及位于所述第二反射罩两侧的复数个第四光学网点,复数个所述第三光学网点在所述第二反射罩的外表面均匀布置,复数个所述第四光学网点自靠近所述第二反射罩向远离所述第二反射罩的方向依次增大。可选地,所述反射通道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出光面与所述第二出光面的最小距离。可选地,所述反射通道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反射通道在所述导光板本体内部等间距布置。可选地,在所述导光板本体内部,相邻的所述反射通道之间设有衔接通道;所述衔接通道与所述反射通道平行,各所述衔接通道的两侧分别与相邻的所述反射通道连通;最外侧的两个所述反射通道靠近所述导光板本体侧边的一侧连通有所述衔接通道。可选地,所述衔接通道中平行于所述入光面的截面为矩形;和/或,所述衔接通道与相邻的所述反射通道具有相同的对称中心线。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包括:灯条以及第一方面所述的导光板,所述灯条与所述导光板本体中设有入光面的一端连接,所述灯条的LED颗粒布置在所述反射通道的开口处并朝向所述反射通道内。可选地,所述灯条的铝基板与所述入光面贴合密封;和/或,所述灯条的LED颗粒位于所述反射通道中平行于所述入光面的截面的中心位置。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双面显示装置,包括第二方面所述的背光模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导光板,通过在导光板本体内部沿垂直于入光面的方向设置反射通道,使得布置在入光面一端的光源的入射光线能够在整个反射通道内部反射传导,且能够从两侧的出光面射出实现双面出光,减小整个背光模组的厚度,进而减小双面显示装置的体积;同时,设有开口的反射通道能够保证光源在其内部具有足够的散热空间,有利于提高显示装置的使用寿命。本申请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申请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导光板与对应的灯条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导光板的侧视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导光板的单个反射通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中灯条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面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导光板;100-导光板本体;110-第一出光面;120-入光面;130-第二出光面;140-反射通道;141-第一反射面;142-第二反射面;143-第一反射罩;144-第二反射罩;150-衔接通道;160-第一网点结构;161-第一光学网点;162-第二光学网点;170-第二网点结构;171-第三光学网点;172-第四光学网点;2-灯条;210-LED颗粒;220-铝基板;3-第一膜片组合;4-第一保护层;5-第二膜片组合;6-第二保护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本申请的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部件。此外,如果已知技术的详细描述对于示出的本申请的特征是不必要的,则将其省略。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解释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
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被特定定义,否则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本
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所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这里使用的措辞“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的全部或任一单元和全部组合。本申请提供的导光板、背光模组及双面显示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如上技术问题。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以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进行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导光板1,该导光板1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导光板(1),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光板本体(100),所述导光板本体(100)包括第一出光面(110)、与所述第一出光面(110)相对的第二出光面(130)、以及至少一连接所述第一出光面(110)和所述第二出光面(130)的入光面(120);/n所述导光板本体(100)内部沿垂直于所述入光面(120)的方向设置有至少一端开口的反射通道(140),所述反射通道(140)的开口端与所述入光面(120)平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光板(1),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光板本体(100),所述导光板本体(100)包括第一出光面(110)、与所述第一出光面(110)相对的第二出光面(130)、以及至少一连接所述第一出光面(110)和所述第二出光面(130)的入光面(120);
所述导光板本体(100)内部沿垂直于所述入光面(120)的方向设置有至少一端开口的反射通道(140),所述反射通道(140)的开口端与所述入光面(120)平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通道(140)包括:靠近所述第一出光面(110)且朝向所述第二出光面(130)的第一反射面(141)、以及靠近所述第二出光面(130)且朝向所述第一出光面(110)的第二反射面(142);
所述第一出光面(110)中与所述第一反射面(141)对应的部分向外凸起、并与所述第一反射面(141)之间形成第一反射罩(143);所述第二出光面(130)中与所述第二反射面(142)对应的部分向外凸起、并与所述第二反射面(142)之间形成第二反射罩(144);
所述第一反射罩(143)和所述第二反射罩(144)内均布置有用于将光线反射回所述反射通道(140)内的反射粒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光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通道(140)中平行于所述入光面(120)的截面为圆形,所述第一反射罩(143)和所述第二反射罩(144)均为厚度均匀的圆弧形结构;
所述第一出光面(110)的表面布置有用于实现均匀出光的第一网点结构(160),所述第二出光面(130)的表面布置有用于实现均匀出光的第二网点结构(17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光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点结构(160)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反射罩(143)的外表面的复数个第一光学网点(161)、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反射罩(143)两侧的复数个第二光学网点(162),复数个所述第一光学网点(161)在所述第一反射罩(143)的外表面均匀布置,复数个所述第二光学网点(162)的尺寸自靠近所述第一反射罩(143)向远离所述第一反射罩(143)的方向依次增大;
所述第二网点结构(170)包括:位于所述第二反射罩(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晓娣钟维张菲菲石海军王昊张恩亮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