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光折叠式太阳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4867 阅读:1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聚光折叠式太阳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反射板、锅圈、底座和调节装置,反射板为折叠式,反射板展开形成抛物面;底座下部经轮轴安装有滚轮,轮轴固定连接有支撑梁,反射板中部设置在底座上;调节装置包括与锅圈活动连接的水平杆、与水平杆活动连接且与底座伸缩配合的水平臂、与锅圈连接的支架、一端与支架活动连接另一端与支撑梁活动连接且为升缩式结构的调节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体积适中、质量轻、移动方便,适合工业化生产,且调节跟踪太阳的角度和方向灵活,聚光效果佳的聚光折叠式太阳灶。(*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利用太阳能的灶具,尤其涉及一种主要适用于野外和牧区使用的聚光折叠式太阳灶
技术介绍
太阳能是一种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太阳灶,是解决农村燃料不足、维持生态良性循环的重要设置。在我国农村,特别是广大西部地区,太阳灶发挥了重要的节能与环保作用。目前,常用的太阳灶是聚光板连接为固体成型的抛物面体,由较多螺丝固定或焊接固定在支架上。这种结构的太阳灶存在以下不足之处:一、聚光板不能折叠缩小,存放时占用空间面积大,不便室内存放保护,长期日晒雨淋损坏聚光板。二、聚光板不能方便快速装取折叠,只能在室外放置而缩短使用寿命;三、体积大、笨重和不便于移动,在牧区使用困难;四、制作这种太阳灶时也由于其体积大、需要整体成型,所以费工费时且成本过高;五、在使用时调节跟踪太阳的角度和方向时不灵活,聚光效果差,当太阳的高度角小时,灶面接收到的对日光不能全都反射到锅底而被有效利用,造成能量损失。为解决重量大这一问题,有的把太阳灶做小,但太阳灶的功率也变得较小,失去了实用价值。且有的太阳灶的工艺只能手工小批量制作,无法大批量工业化生产,也难于推广应用。由于常用的太阳灶存在上述问题,出现了折叠太阳灶,其主要结构为在三个箱体内分别安装反射板,将箱体由铰链连接在一起,使用完毕时,将箱体折叠在一起。上述结构的太阳灶由于箱体体积较大,太阳灶质量较重,并未彻底解决体积大、笨重和不便于移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太阳灶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体积适中、质量轻、移动方便,适合工业化生产,且调节跟踪太阳的角度和方向灵活,聚光效果佳的聚光折叠式太阳灶。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聚光折叠式太阳灶,包括反射板、锅圈、底座和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板为折叠式,反射板展开形成抛物面;所述底座下部经轮轴安装有滚轮,轮轴固定连接有支撑梁,反射板中部设置在底座上;所述调节装置包括与锅圈活动连接的水平杆、与水平杆活动连接且与底座伸缩配合的水平臂、与锅圈连接的支架、-->一端与支架活动连接另一端与支撑梁活动连接且为升缩式结构的调节杆。所述反射板由主反射板和位于主反射板两侧的左反射板和右反射板活动连接形成。所述主反射板经同向轴合页与左反射板和右反射板连接,且左反射板和右反射板与主反射板可折叠成一体。所述支撑梁与滚轮轴垂直,支撑梁上设置有环形稳定盘。所述水平臂设置在轮轴与支撑梁连接处的底座内。所述滚轮为两个,其直径为100mm-200mm。所述反射板的反光面由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制成,其上还粘接有涤纶真空镀铝膜。所述调节杆为丝杆结构或卡簧式滑杆结构。所述聚光折叠式太阳灶还包括与折合后的太阳灶大小相匹配的箱体。本技术的优点在于:一、本技术在底座上设置有滚轮,移动方便灵活;二、在阳光充足时,光团中心温度可达800℃以上,炊事工作可顺利开展,当太阳偏移时,可通过调节装置调节反射板角度,使光团保持在锅底,在调节反射板角度时,水平臂与水平杆动调控锅圈的水平状态,使锅圈能始终保持水平状态;三、本技术重心低,支撑面大,故灶体重量虽很轻,但稳定性良好,且大于普通聚光太阳灶的稳定能力,在风力小于四级时,无需加任何重物在稳定盘上;四、将反射板分成三个可折叠部分,所有部件拆卸方便,折合后可放入箱体,方便存放,且重量轻、体积小、效率高、功率大,适合广大牧区及野外工作者使用;五、本技术精度高、不变形、重量轻、适于工业化生产,且太阳灶的热效率与产品质量也有极大提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展开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展开时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为:1、锅圈,2、主反射板,3、左反射板,4、右反射板,5、底座,6、轮轴,7、滚轮,8、支撑梁,9、水平杆,10、水平臂,11、支架,12、调节杆,13、稳定盘,14、手柄。具体实施方式一种聚光折叠式太阳灶,包括反射板、锅圈1、底座5和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板由主反射板2和位于主反射板2两侧的左反射板3和右反射板4活动连接形成,展开后形成一个连续的抛物面;所述底座5上经轮轴6安装有滚轮7,轮轴6与支撑梁8固定连接,主反射板2设置在底座5上;所述调节装置包括与锅圈1活动连接的水平杆9、与水平杆9活动连接且与底座5伸缩配合的水平臂10、与锅圈1连接的支架11、一端与支架11活动连接另一端与支撑梁8活动连接且为-->升缩式结构的调节杆12,调节杆12为丝杆结构或卡簧式滑杆结构。主反射板2经同向轴合页与左反射板3和右反射板4连接,且左反射板3和右反射板4与主反射板2可折叠成一体。支撑梁8与滚轮轴垂直,支撑梁8上设置有环形稳定盘13。水平臂10设置在轮轴6与支撑梁8连接处的底座5内。支架11还可以活动连接支撑杆,支撑杆另一端与主反光面插接。滚轮7为两个,其直径为100mm-200mm,轮轴6略长于主反射板2底边宽度。反射板的反光面由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制成。反射板的反光面上还粘接有涤纶真空镀铝膜。聚光折叠式太阳灶还包括与折合后的太阳灶大小相匹配的箱体。本技术是一种聚光折叠式太阳灶,用于炊事。主反射板2、左反射板3和右反射板4由四只合页活动连接,连接点为主反射板2的四角与左反射板3和右反射板4的对应位置。反射板是以薄壁方管弯制成骨架作为反射板的外形轮廓,主反射板2、左反射板3和右反射板4框架的结合处配合紧密且无间隙。主反射板2设置在底座5上,支架11上设有可活动的锅圈1,锅圈1与水平杆9活动连接,水平杆9另一端与水平臂10活动连接。水平臂10具有可伸缩的功能,安装在轮轴6与支撑梁8的连接处,折合时可收缩到底座5内,伸缩长度为锅圈支点的连线到水平杆9与锅圈1接点的距离。轮轴6与支撑梁8结合主反射板2下的角钢组合成底座5,呈“T”形结构,支撑梁8与调节装置活动连接,调节装置又与底座5相连,调节反射板角度时,通过调节杆12上的手柄14,使调节杆12收缩或升长,调节杆12带动支架11,支架11带动水平杆9,水平杆9给水平臂10向上或向下的力,水平臂10带动反射板旋转,实现调节反射板角度。调节反射板角度时,水平臂10与水平杆9自动调控锅圈1的水平状态,使锅圈1不论反光面倾斜到何种角度,都能始终保持水平状态,确保炊具不致倾倒。底座5的支撑梁8上焊接有环形稳定盘13,在遇到4级以上风力的情况下,为了太阳灶的稳定,需要在环形稳定盘13上加装10kg左右的沙袋或相应的重物,以确保太阳灶的稳定。使用时,首先展开左反射板3、右反射板4,安装支架11、支撑杆、水平杆9、水平臂10,完成安装后,将反射面正对太阳,再通过调节装置,将光团调节到锅圈1内,放上锅具,在锅底会看到明亮的光团,在阳光充足时,光团中心温度可达800℃以上,炊事工作可顺利开展;当太阳偏移时,可再次调节角度,使光团保持在锅底。使用完毕需要拆卸时,可先拆卸支架11、支撑杆、水平杆9,将水平臂10推入底座5,然后折叠左反射板3和右反射板4,并调整反射板仰角到水平位置,然后将所有部件装入箱体即可,箱体的大小由折合后的太阳灶体积确定,箱体带有箱盖,箱体由箱框和薄板组成,箱框可以是薄壁金属型材制作,薄板可以是金属板或木板。显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所掌握的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根据以上所述内容,还可以作出不脱离本技术基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聚光折叠式太阳灶,包括反射板、锅圈(1)、底座(5)和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板为折叠式,反射板展开形成抛物面;所述底座(5)下部经轮轴(6)安装有滚轮(7),轮轴(6)固定连接有支撑梁(8),反射板中部设置在底座(5)上;所述调节装置包括与锅圈(1)活动连接的水平杆(9)、与水平杆(9)活动连接且与底座(5)伸缩配合的水平臂(10)、与锅圈(1)连接的支架(11)、一端与支架(11)活动连接另一端与支撑梁(8)活动连接且为升缩式结构的调节杆(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光折叠式太阳灶,包括反射板、锅圈(1)、底座(5)和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板为折叠式,反射板展开形成抛物面;所述底座(5)下部经轮轴(6)安装有滚轮(7),轮轴(6)固定连接有支撑梁(8),反射板中部设置在底座(5)上;所述调节装置包括与锅圈(1)活动连接的水平杆(9)、与水平杆(9)活动连接且与底座(5)伸缩配合的水平臂(10)、与锅圈(1)连接的支架(11)、一端与支架(11)活动连接另一端与支撑梁(8)活动连接且为升缩式结构的调节杆(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光折叠式太阳灶,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板由主反射板(2)和位于主反射板(2)两侧的左反射板(3)和右反射板(4)活动连接形成。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光折叠式太阳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反射板(2)经同向轴合页与左反射板(3)和右反射板(4)连接,且左反射板(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多吉王海江欧晓华王守彪达娃拉姆马泓若
申请(专利权)人:西藏自治区能源研究示范中心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4[中国|西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