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监控青瓷窑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4844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3:40
一种全自动监控青瓷窑炉,包括炉体框架和炉体,所述炉体固定安装在炉体框架内侧,炉体内侧设有烧制腔,炉体下端左右两侧设有支撑部,支撑部上端设有放置部,放置部上端设有均匀设置的燃烧管,燃烧管下端内侧设有通气管的一端,通气管的另一端密封连接有混合管,混合管前端设有通氧管,混合管后端设有燃料管,放置部上端设有分隔条,炉体底部设有导轨,导轨上端设有窑车,炉体框架前端右侧设有旋转轴,旋转轴上下两端外侧设有固定部,炉体前端设有密封门,密封门右端通过铰链转动连接在旋转轴外侧。

A fully automatic monitoring celadon kil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自动监控青瓷窑炉
本专利技术涉及窑炉
,尤其涉及一种全自动监控青瓷窑炉。
技术介绍
目前,龙泉企业烧制青瓷大多采用梭式窑炉、液化气烧制,窑炉整体结构由液化气罐、水温加热炉、手动开关阀、压力表、多个喷嘴发和窑炉组成。大多数中小型窑炉的温度控制是由人工通过手动控制煤气阀门来控制窑炉的烧制过程,依靠窑工的个人经验,烧制过程中温度不稳定、难控制等问题导致产品成品率低,一致性差,质量不高,很难进行大规模的市场化生产。青瓷窑炉烧制过程持续时间较长,素烧要6、7个小时,成品烧制要连续15个小时左右,窑工劳动强度大。而且,青瓷烧制燃料属易燃易爆物品,使用过程存在较高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全自动监控青瓷窑炉,该装置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省力,通过远程自动控制来开关燃气阀门或者调解燃气阀门的开合大小,从而使得烧制过程中的温度温度可控,使得产品的成品率高,一致性好,且不需要窑工长时间看护,减轻窑工的工作强度,保障了工人的工作安全。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全自动监控青瓷窑炉,包括炉体框架和炉体,所述炉体固定安装在所述炉体框架内侧,所述炉体内侧设有烧制腔,所述炉体下端左右两侧设有位于所述炉体框架上端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上端设有位于所述烧制腔左右两端的放置部,左右所述放置部上端设有若干个均匀设置的燃烧管,若干个所述燃烧管下端内侧密封连接有位于放置部内侧的通气管的一端,所述通气管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炉体左右两壁密封连接有混合管的中端,所述混合管前端密封连接有通氧管,所述混合管后端密封连接有燃料管,所述放置部上端固定连接有分隔条,所述炉体底部左右两端设有固定连接在所述炉体框架上的导轨,所述导轨上端设有位于所述烧制腔内侧的窑车,所述窑车上端设有放置台,放置台包括通气层和位于通气层上端的放置层,所述放置层通过若干个耐温砖拼接而成,所述通气层通过若干个方砖上下堆叠而成,所述耐温砖内侧中心位置设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层下端设有若干个通过方砖堆叠形成的第一通气通道,所述第一通气通道上端前后两侧设有通过方砖堆叠形成的第二通气通道,前后所述第二通气通道分别位于所述通气孔下端,所述第一通气通道左右两端分别设有位于所述放置部内侧的排气管的一端,左右所述排气管的中端位于所述炉体左右两壁内侧,左右所述排气管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炉体左右两壁密封连接有位于所述炉体上端左右两侧的衔接管,所述衔接管上端密封连接有整流管,左右所述整流管之间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中端后侧密封连接有出气管,设有位于窑车左右两端的燃烧管,使得在青瓷进行烧制时受热更加均匀,放置台通过放置层和通气层堆叠而成,放置层上设有与通气层内侧的第一通气通道和第二通气通道连接的通气孔,使得烧制腔内侧的热空气通过通气孔、第一通气通道和第二通气通道后再进入位于炉体左右两壁内侧的排气管内侧,使得热的空气不会快速的从炉内散出,将热空气再次利用,从而使得炉内的温度变化幅度较小,温度稳定,且炉内的温度不会快速的散去,使得炉体的保温效果更好,从而节省了部分燃料的消耗。为了进一步完善,所述炉体框架前端右侧设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上下两端外侧固定连接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固定连接在所述炉体框架外侧,所述炉体前端设有密封门,所述密封门右端通过铰链转动连接在所述旋转轴外侧,所述密封门前端左侧固定连接有上下两个固定条,上下所述固定条左端内侧开有卡槽,所述卡槽内侧设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一端通过铰链转动连接在炉体前端平面上,所述固定条前端设有螺纹连接在所述限位杆外侧的旋转固定盘,设有位于密封门外侧的固定条,通过旋转固定盘来固定密封门,使得密封门的密封固定效果好,从而使得窑炉的保温效果好。进一步完善,炉体内侧的烧制腔和炉体外侧表面覆盖有保温隔热层,窑车和所述放置台之间设有隔温层,设有保温隔热层,可以保证炉内的高温,减少炉内热量的散失,更加节省燃料的使用,设有隔温层,避免高温快速传导至窑车上,从而炉内的温度快速的从窑车上散失,也避免了高温对窑车的破坏,增加窑车的使用寿命。进一步完善,炉体左右两壁内侧安装有若干个均匀设置的温度传感器,所述炉体左端设有放置在地面上的远程控制箱,所述远程控制箱上端左侧设有电脑,电脑后端设有位于远程控制箱内侧与电脑连接的控制器,所述温度传感器通过导线与电脑连接,设有多个与远程控制箱连接的温度传感器,可以在烧制过程中实时监控炉内温度,且温度检测准确,保证产品的一致性。进一步完善,炉体框架后端左右两侧分别设有鼓风机,所述鼓风机的出风口密封连接有吹风管的一端,所述吹风管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炉体框架下端位于所述窑车下侧,所述通氧管的下端密封连接有第一单向阀的一端,第一单向阀的另一端密封连接有进氧管的一端,所述进氧管的另一端通过管路密封连接在吹风管的外侧,通过鼓风机来对炉内的氧气进行补充,保证炉内燃料有足够的氧气进行燃烧,使得产品的成品率高,一致性好。进一步完善,左右所述导轨前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所述导轨下端设有若干个固定在地面上的支撑座,所述导轨前端设有限位板和支撑座,避免窑车从导轨上脱出。进一步完善,窑车包括位于所述放置台下端的车身,所述车身下端内侧设有空腔,所述车身下端左右两端设有位于所述空腔内侧的车轮,所述车轮卡接在所述导轨外侧,左右所述车轮之间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左右两端外侧固定连接有轴承,所述轴承外侧固定连接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上端固定连接在所述车身下端平面上。进一步完善,炉体框架的左右两端设有若干个从前往后竖直设置的第一加强筋,前后所述第一加强筋之间设有若干个从上往下设置的第二加强筋,下端所述第二加强筋上端放置有若干个电磁继电器,所述电磁继电器分别通过导线与控制器连接,下端所述第二加强筋前后两端设有开在所述第一加强筋上的通线孔,所述电磁继电器外侧设有通过铰链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加强筋上端的保护罩,所述保护罩前后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加强筋接触连接,所述保护罩外侧平面安装有通过导线与电磁继电器连接的控制开关,将电磁继电器安装在炉体外侧的第二加强筋上,使得电磁继电器的安装方便,在电磁继电器外侧设有保护罩,使得电磁继电器的保护性好,电磁继电器之间的导线也可以得到收纳,使得该装置更加的美观。进一步完善,炉体左右两端固定连接有与所述燃烧管对应的安装管,所述安装管的一端设有通过铰链转动连接的遮挡盖,所述安装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炉体外侧,所述安装管内侧设有用于观察燃烧管的观察管,所述观察管的一端位于所述安装管内侧,所述观察管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炉体和燃烧管位于所述燃烧管的内侧,所述观察管与安装管之间设有隔热棉,所述观察管内侧设有点火杆,所述点火杆的左端依次穿过所述观察管、隔热棉和安装管并连接有位于安装管上端的高压导线,所述第二加强筋内侧开有若干个第二通线孔,所述高压导线穿过第二通线孔连接有点火器,所述点火器安装在所述第二加强筋上端,设有位于炉体左右两端的安装管和观察管,便于人工检测各个燃烧管是否正常点火燃烧,从而保证窑车上的产品受热均匀,产品的一致性好,且设有隔热棉,则炉内的高温传递至安装管上,避免窑工内高温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自动监控青瓷窑炉,包括炉体框架(1)和炉体(2),其特征是:所述炉体(2)固定安装在所述炉体框架(1)内侧,所述炉体(2)内侧设有烧制腔(4),所述炉体(2)下端左右两侧设有位于所述炉体框架(1)上端的支撑部(5),所述支撑部(5)上端设有位于所述烧制腔(4)左右两端的放置部(6),左右所述放置部(6)上端设有若干个均匀设置的燃烧管(7),若干个所述燃烧管(7)下端内侧密封连接有位于放置部(6)内侧的通气管(9)的一端,所述通气管(9)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炉体(2)左右两壁密封连接有混合管(10)的中端,所述混合管(10)前端密封连接有通氧管(11),所述混合管(10)后端密封连接有燃料管(12),所述放置部(6)上端固定连接有分隔条(13),所述炉体(2)底部左右两端设有固定连接在所述炉体框架(1)上的导轨(14),所述导轨(14)上端设有位于所述烧制腔(4)内侧的窑车(15),所述窑车(15)上端设有放置台(16),所述放置台(16)包括通气层(30)和位于通气层(30)上端的放置层(31),所述放置层(31)通过若干个耐温砖(32)拼接而成,所述通气层(30)通过若干个方砖(33)上下堆叠而成,所述耐温砖(32)内侧中心位置设有通气孔(34),所述通气层(30)下端设有若干个通过方砖(33)堆叠形成的第一通气通道(35),所述第一通气通道(35)上端前后两侧设有通过方砖(33)堆叠形成的第二通气通道(36),前后所述第二通气通道(35)分别位于所述通气孔(34)下端,所述第一通气通道(35)左右两端分别设有位于所述放置部(6)内侧的排气管(37)的一端,左右所述排气管(37)的中端位于所述炉体(2)左右两壁内侧,左右所述排气管(37)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炉体(2)左右两壁密封连接有位于所述炉体(2)上端左右两侧的衔接管(65),所述衔接管(65)上端密封连接有整流管(38),左右所述整流管(38)之间连接有连接管(63),所述连接管(63)中端后侧密封连接有出气管(6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监控青瓷窑炉,包括炉体框架(1)和炉体(2),其特征是:所述炉体(2)固定安装在所述炉体框架(1)内侧,所述炉体(2)内侧设有烧制腔(4),所述炉体(2)下端左右两侧设有位于所述炉体框架(1)上端的支撑部(5),所述支撑部(5)上端设有位于所述烧制腔(4)左右两端的放置部(6),左右所述放置部(6)上端设有若干个均匀设置的燃烧管(7),若干个所述燃烧管(7)下端内侧密封连接有位于放置部(6)内侧的通气管(9)的一端,所述通气管(9)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炉体(2)左右两壁密封连接有混合管(10)的中端,所述混合管(10)前端密封连接有通氧管(11),所述混合管(10)后端密封连接有燃料管(12),所述放置部(6)上端固定连接有分隔条(13),所述炉体(2)底部左右两端设有固定连接在所述炉体框架(1)上的导轨(14),所述导轨(14)上端设有位于所述烧制腔(4)内侧的窑车(15),所述窑车(15)上端设有放置台(16),所述放置台(16)包括通气层(30)和位于通气层(30)上端的放置层(31),所述放置层(31)通过若干个耐温砖(32)拼接而成,所述通气层(30)通过若干个方砖(33)上下堆叠而成,所述耐温砖(32)内侧中心位置设有通气孔(34),所述通气层(30)下端设有若干个通过方砖(33)堆叠形成的第一通气通道(35),所述第一通气通道(35)上端前后两侧设有通过方砖(33)堆叠形成的第二通气通道(36),前后所述第二通气通道(35)分别位于所述通气孔(34)下端,所述第一通气通道(35)左右两端分别设有位于所述放置部(6)内侧的排气管(37)的一端,左右所述排气管(37)的中端位于所述炉体(2)左右两壁内侧,左右所述排气管(37)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炉体(2)左右两壁密封连接有位于所述炉体(2)上端左右两侧的衔接管(65),所述衔接管(65)上端密封连接有整流管(38),左右所述整流管(38)之间连接有连接管(63),所述连接管(63)中端后侧密封连接有出气管(6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监控青瓷窑炉,其特征是:所述炉体框架(1)前端右侧设有旋转轴(17),所述旋转轴(17)上下两端外侧固定连接有固定部(18),所述固定部(18)固定连接在所述炉体框架(1)外侧,所述炉体(2)前端设有密封门(19),所述密封门(19)右端通过铰链转动连接在所述旋转轴(17)外侧,所述密封门(19)前端左侧固定连接有上下两个固定条(20),上下所述固定条(20)左端内侧开有卡槽(21),所述卡槽(21)内侧设有限位杆(22),所述限位杆(22)的一端通过铰链转动连接在炉体(2)前端平面上,所述固定条(20)前端设有螺纹连接在所述限位杆(22)外侧的旋转固定盘(2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监控青瓷窑炉,其特征是:所述炉体(2)内侧的烧制腔(4)和炉体(2)外侧表面覆盖有保温隔热层(24),所述窑车(15)和所述放置台(16)之间设有隔温层(2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监控青瓷窑炉,其特征是:所述炉体(2)左右两壁内侧安装有若干个均匀设置的温度传感器(66),所述炉体(2)左端设有放置在地面上的远程控制箱(67),所述远程控制箱(67)上端左侧设有电脑(68),电脑(68)后端设有位于远程控制箱(67)内侧与电脑(68)连接的控制器(69),所述温度传感器(66)通过导线与电脑(68)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监控青瓷窑炉,其特征是:所述炉体框架(1)后端左右两侧分别设有鼓风机(26),所述鼓风机(26)的出风口密封连接有吹风管(27)的一端,所述吹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显荣张旭张成鑫
申请(专利权)人:龙泉茂荣瓷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